纵观古今,凡是家道兴盛、根深叶茂的大家族,无一不有着良好的家风家教。
一个家庭的家风,承载着过去,也预示着未来,和家庭兴旺、子孙福报息息相关。
《围炉夜话》中说:“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
意思是说,看这家人的德行和恩泽的深浅,就能知道这个家庭传承的长久。
由此可见,最好的家风,就是内心的善良。
01
存一颗善心,恩泽子孙
《格言联璧》中有言:“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意思是说,善良是无价之宝,一生受用不尽;存一颗向善之心,子孙后代也能跟着受益。
善心如花开,恩泽如泉涌,只有善良才有如此长久的影响力。
一个常存善心的家庭,是上天都会庇佑的,风水永远不会差。
晚清名臣曾国藩虽政务繁忙,但他对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视。
在教育孩子时,他始终严守着一句话:“为善最乐,为恶最苦”。
半耕半读、苦学成材的曾国藩,即便是封侯拜相,也是再三告诫后辈要亲自耕种、绝不允许仗势欺人,不可以使婢差奴。
家训门风善良仁义,子女们也都以曾国藩为榜样,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所以,曾国藩家族才能历八代而长盛不衰,240个子孙后代中,无一败家子,代代出人才。
诚然,曾氏的子孙后代在成材之路上,必然是有超乎常人的努力,但也绝对离不开曾国藩的谆谆教诲,离不开一个“善”字。
《太上感应篇》中有言:“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
心存善念,必得上天庇佑,福气自然会不请自来,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能造福后代子孙。
而时代变迁,世事流转,但那些恩泽后辈的谆谆教诲和家教门风永不会变。
一颗善心,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为后人指明前行的方向。
02
修一张善嘴,家庭幸福
《荀子》中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好好说话,让人温暖舒服;而恶语相向,则会伤人至深。
所以很多时候,有的人,一说话就赢了;而有的人,一开口就输了。
你的嘴,就是你的风水,家庭的幸福,也是从好好说话开始。
有学者赞誉梁启超是“中国家教第一人”,九个子女和睦相处且个个卓越超群,这和在家里好好说话密切相关。
梁启超他在子女们面前亦师亦友,是和蔼可亲的好父亲,也是平易近人的好朋友。
有一回,次女梁思庄考试失利,他安慰女儿:“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乖乖不必着急,只需努力就好了。”
在长女梁思顺当了母亲后,梁启超在信中还亲切叫她“我的大宝贝”,和小儿子梁思礼通信时,还叫他“老baby”,风趣幽默。
没有居高临下,也没有打骂责罚,而是亲近鼓励。
在如此良好家风的影响下,子女们大多性格开朗,学识过人又不失趣味,可谓是“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栋梁。”
我们常常犯这样的错:对外人礼貌客气,言辞得体,却对家人发怒宣泄,口不择言。
要知道,软舌无骨,却能碎心。
再深的感情,再亲的关系,也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恶语相向。
对家人好好说话,是每个人的必修课,折射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善良和涵养。
修一张善嘴,少一点责备,多一些包容,把最好的语气,留给最亲的人,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03
养一种善行,福报自来
禅语有云:“凡是有因果,万事有轮回”。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坏,而是源于自己种下的因。
善行是因,善报是果,付出和收获,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
选择善良看似是吃亏,但其实是一种难得的远见,养一种善行,必有福报。
范仲淹这个名字,是一个传奇:民间的名士,文学的大家,边关的名将,朝廷的良相。
不过,让后人更为高山仰止的,是范仲淹家族800年间的兴盛不衰。
而原因就在于,范仲淹种下了一颗行善的种子,他的后代不断浇水灌溉,终成苍天大树。
宋代《义田记》中记载,范仲淹曾耗巨资购买千亩良田,用来接济贫寒不能自立的族人。
后来南宋战乱时,无数田地被肆意占用,范氏家族的义田也所剩无几。
范仲淹的五世孙种有两兄弟,一力承担起兴义田行善举的重任,他们将自己的私产尽皆捐出,使义田恢复如初。
一直到清朝雍正年间,范氏一族的后人仍在不断注入资产,进行这项伟大的慈善事业。
行善,就是范氏家族强大的根基所在。
凭借着经营良田的产出,范氏家族得以度过战乱灾荒,还出过不少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良臣能吏。
《周易》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京博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马韵升说:“把一个家庭好的风气树立好,你这个家庭才能兴旺,认定才兴旺。”
只有行善积德和甘于付出的人,才能给自己积攒福报。
像这样福泽深厚的家庭,怎么会不繁荣兴旺呢?
▽
俗话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与其百般算计,不如存善心、出善言、行善事,厚德载物,厚德养家。
无论什么时候,内心的善良,就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