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时骂人
最终要赔偿对方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最近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判决
一起名誉侵权事件引起了网民的关注
相关新闻也上了热搜
微信作为主流社交工具的朋友圈功能成为人们分享日常生活、心情愉悦的重要平台。但是,由于其开放性,如果微信朋友圈内容稍不注意,就会发生侵权。
最近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一起判决了当事人朋友圈辱骂并最终赔偿对方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案件。
男子因朋友圈辱骂被罚1000元
据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称,刘某和皮某是微信朋友。1月28日晚上,皮某在微信朋友圈里说:“如果破坏别人的家庭,就要夹着尾巴做人!”发言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终究是* *,真的对你来说* * * * * *”哪个都不屏蔽,随便看,敢做就不能阻止人们说话!“同时,刘氏的一张照片一起上传。1月30日,皮某还在自己的个人账户朋友圈发表了相关文章,并绘制了地图。
当天,刘某委托律师删除对菲某的所有不当言论,并向微信平台公开道歉信息。菲某收到律师函后删除了1月28日微信朋友圈发表的内容,但双方未能就赔偿道歉、赔偿损失等达成协议。因此,刘某向合川法院起诉。
合川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是——
皮某以个人感情和主观推理,擅自在微信平台上公开刘某照片,与刘某的隐私和侮辱性文章一起损害了刘某的名誉。皮某的行为已经构成名誉侵权行为,要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皮某发言的范围包括个人朋友圈、及时删除1月28日的评论等,对刘某名誉的影响有限。根据侵权者的错误程度,根据侵权的手段、地点、行为方式和结果,法院判决皮某立即删除1月30日在微信朋友圈发表的关于刘某的不当言论,判决生效后3天内赔偿刘某精神损害赔偿金1000韩元,并在微信朋友圈发表道歉声明(内容由法院审查)。
朋友圈有什么言论侵犯名誉权?法官回答
今天的朋友圈《打工》
除了社会平台
还是人们发泄个人感情的“煤气罐”
那么朋友圈发表的言论是
在某种程度上
是否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法官说: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维护和捍卫自己名誉的权利。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散布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言辞,并让第三方知道,包括:
(1)用语言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损害他人名誉。例如不恰当的言辞评价、贬低、损害对方人格,但不包括“事实”的真实性问题。
(2)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三)故意公开、传播受法律保护的他人隐私信息。
第二,从主观错误来看,行为人有实际恶意,客观上降低了别人的社会评价。
另外,受害者只要能在特定的人、行为人知名度、桑树辱骂等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识别侵权对象,就构成了对名誉权的侵害。
最后,侵权行为对受害者的名誉造成严重损害,对受害者的精神和心灵造成创伤,特别是对公众社会评价减少的不利影响。
所以,即使在朋友圈发布虚假消息,即使指桑骂槐,如果能与当事人对抗,当事人的社会评价可能会降低,仍然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受害者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有权命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道歉和赔偿损失。
朋友圈,还有这些“注意事项”
这种内容千万不能发!
1、传闻
在没有掌握真相之前,一定不能盲目地散布和转发谣言。对于未经确认的信息,不要随便传达,也不要故意“改编”。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
故意传播、散布谣言信息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严惩。2、谩骂
如今,微信朋友圈就像是我们的“日记本”,记录着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微信朋友圈上分享开心的事、吐槽不爽的事…….但如果你在微信朋友圈里骂人,那可是会给自己惹来麻烦的。严重时,甚至构成违法行为。
这些少在朋友圈晒!
如今,很多人喜欢随手拍照发朋友圈。但是,不少人没意识到,这些行为会间接泄露了个人信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甚至危害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
1、身份信息
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车票、护照、飞机票等,但这些票据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都含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借助特殊软件,便能轻易读取。
外出时,日程安排、行踪等信息不要泄露,不然容易让他人钻了家中无人的空子行窃。外出期间,能够显示姓名、身份证号的车票、护照、飞机票等,尽量不要“晒”。
2、具体位置
微信上的“所在位置”功能,可以跟朋友分享你在哪儿,但如果你旅游、出差了的话,也等于告诉别有用心者“这人不在家”,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3、孩子照片
“陌生人叫出孩子名字搭讪”的新闻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很可能是通过父母的朋友圈知道的。家长发布孩子照片、文字记录时,无意间会泄露孩子的相貌和姓名。
因此,家长晒孩子照片时需留个心眼,最好不要将孩子的姓名、固定行程、就读幼儿园等信息发布在网上;或者限制一下分享范围,以分组的形式只分享给亲人看。
除了孩子的照片,全家福也尽量少发布在朋友圈上。一旦泄露家庭成员信息,容易给不法人员创造行骗、行窃的机会。尤其是老人、小孩的信息,更要注意保护。
正所谓“祸从口出”
如今在网络时代
你也有可能“祸从圈出”
大家发表言论之前还是要多想想~
来源 | 中国青年报(zqbcyol)、重庆合川区人民法院、法制日报、工人日报等
实习编辑 | 李芝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