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争夺网站域名的事例不少。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域名代表外观,域名背后有巨大的利益诱惑。甚至是关于一家公司、平台的尊严价值。
域名抢占这一纠缠问题也发生在国内微信大厂,细心的朋友们已经发现,美国已经使用了“weixin.qq.com”等二级域名,“weixin.com”已经被占用,目前正在正常开放。
自2011年微信上线以来,时隔5年,这种不正统的二级域名就像腾讯脖子上的鱼刺,现在腾讯终于开始拔它了。
据调解书称,2015年12月1日,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香港秘书处(以下简称“中心”)收到申诉人(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提交的投诉书,被控告为“李明”。争议域名为“weixin.com”,注册人为EJEE Group Holdings Limited。
各自坚持一句话
据调解书显示,腾讯方面大致主张三点。
一、争议域名完全包含申诉人的“weixin”商标,“weixin”是申诉人“微信”汉字商标的汉语拼音。
争议域名与申诉人的商标相同或非常相似,容易引起混淆。“Weixin”不是英语的习语,没有任何意义。申诉人没有正当理由,没有登记争议域名。
第二,申诉人对争议域名没有任何权利或合法权益。
第三,被告人有争议域名的登记和恶意。
申诉人大约主张三件事。
第一,争议域名与申诉人享有权利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不一样,也不混淆。
第二,申诉人认为对争议域名享有权利或合法权益。争议域名的注册时间为2000年11月21日,大大早于申诉人“weixin”、“微信”商标注册时间和“微信”产品发布时间。在提出投诉之前,对争议域名指向的网站进行了微调,并做了“非正式”等区分标记。
第三,被告人对争议域名的注册和使用没有恶意。
域名转让过多次
根据WHOIS的记录,争议域名于2000年11月21日注册。当时的注册人是“海森”
我是杨。此后,域名注册者多次更改。
目前,注册人“Li Ming”于2015年2月至4月从“sun libin”向“Li Ming”转让了两次,之后于2015年6月向“Li Zhu”转让了两次,之后于2015年7月
腾讯方面在提交的投诉书中提到,根据WIPO Overview 2.0 3.7段,域名注册人的迁移应视为新注册。因此,被告人取得争议域名所有权的日期晚于申诉人取得" Weixin "/"微信"的香港商标注册日期(即2011年10月25日)。
专家组的裁决
虽然双方各有辩解,但中裁书专家组提出的意见使胜利的天平逐渐向腾讯方向倾斜。
专家组认为,根据《ICANN 统一域名争议解决政策》第4(A)条的规定,应支持符合以下条件的投诉:
也就是说,争议域名与申诉人拥有的商标或服务标记相同或非常相似,可能会引起混淆。申诉人对域名没有权利或合法利益。申诉人的域名已注册并被恶意使用。
因此,专家组裁定支持申诉人的申诉请求,将争议域名转移给申诉人。
8位数域名转让费会浮在水里吗?
据悉,域名持有人向腾讯方面提出了3000万韩元,购买该域名的金额也是1000万韩元。仲裁生效后,以前为域名消费的高额转让费很快将成为泡影。这对公诉人绝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据消息人士透露,最终双方以和平的方式化解了矛盾,毕索方面免费将域名赠送给腾讯,但改为腾讯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具体政策不详。
当然,也有网络消息称仲裁无效。域名所有者昨天通过法院提起诉讼,双方将进入更激烈的争夺。
对此,宅男对IT和知识产权律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洙说:“程序已经结束,不能再向亚洲域名中心申请仲裁了。”
因此,被诉者只能通过上诉保留域名所有权。否则,就要空运域名。
腾
讯曾两次痛失域名实际上,腾讯陷入域名争夺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腾讯的发家史中,曾因域名争夺失败而遭受过不小的打击。
资深一点的互联网用户都知道,QQ的原名实际叫OICQ,在1998-1999年腾讯注册了oicq.net以及oicq.com这两个域名,不料却收到了拥有ICQ软件及icq.com域名的美国在线先后两次投诉信,信中称腾讯注册的两个域名侵犯了其知识产权,并要求腾讯将两个域名免费转让给自己。
一场官司下来,腾讯输掉的不仅仅是两个域名而已,同样也输掉了苦心经营了一年多的品牌。此后整整两年时间,腾讯一直以域名作为其主要网站入口。
时间推移到2003年,在投诉的另外两起域名侵权纠纷中(qq.com.cn和qq.cn),腾讯又输了。接连丢失了4个关键域名对于腾讯的打击可想而知,虽然此后以10万美元的低价买下域名“qq.com”,捡了个大便宜,但经历过接二连三丢失域名的惨痛教训后,腾讯则似乎比别人更为了解了域名占有权背后的意义。
纠结:域名注册在前 产品推出在后
互联网时代,域名已经不再是标准意义上平台入口的象征,背后的利益价值绝不仅仅是一个固定转让价格可以比拟的。
互联网发展初期,一部分人最早认识到了域名的重要性,便开始想方设法抢注,这样的做法不外乎两种目的,一方面可以自用,契合品牌的域名可帮助受众准确识别平台,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则是带有恶意性质的抢占行为,低价入手,并不实际应用,而后等待时机高价卖出,从中谋取暴利。
微信域名争夺案例的特殊性其实在于,域名注册在前,微信产品推出在后,早微信推出10年前,“weixin.com”这个域名就被注册了,那时候并没有人知晓微信这个产品,所以说来,当时的注册者根本谈不上恶意抢注。
可是,该域名在2015年连续的几次转让,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倘若微信没有火起来,你猜谁会花8位数字去购买一个无人问津的域名呢?
放远来看,微信域名的案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像抢占域名、文字或图片商标这样的投机行为,已经逐渐被封锁在死角了,无论从道德上还是法律上。
而腾讯这一仗胜利后,域名的用途也还是个未知数,替换掉原有IP也好,亦或是用在其地方也好,总之“域名在手,天下我有”的气势肯定是回来了,怎么耍无所谓咯。
WeMedia新媒体集团
科技头条
科技头条
About it
科技头条是WeMedia新媒体集团旗下科技账号,每日播报最新鲜、最前沿、最娱乐、最劲爆的科技江湖事,同时不乏小道消息、大佬及行业内幕等,满足你对科技行业的一切“窥探”心理。
微信公众号:tianxiexuetang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了解最“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