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微信对方名字后面有个表情】微信表情符号写在判决上:你发送的所有emoji都可以作为呈堂证供。

时间:2023-02-06 22:49:0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作为常用的通信工具,微信成为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熟练地使用所有表情符号,是上班族必备的技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表情符号也可以成为“证据证”?

搜索裁判文书网,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国以表情符号为证据的案件有158起。其中,2018年8件、2019年23件、2020年66件、2021年61件大幅增加。

那么,对表情符号的司法承认实践有什么困难呢?

意思解释困难

表情符号的表意解释主观性强,缺乏统一标准,法院难以准确翻译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在广东地区一个房屋租赁纠纷事件中,承租人刘某在租赁期限到期后,租赁方多次提醒,并提出增税意向,并没有继续租房,也没有迁房到李健,只是回答了“太阳”。

"表情包。此后,双方对这一表情是否代表增税协议的达成存在意见分歧,租赁方向法院起诉,声称承租人同意增税,因此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一起人格权纠纷案中,被告人MAMMOMOMOMOMOMOMOMOMOMOMOMO与原告保姆发生矛盾,通过微信向保姆

“”的表情表达了感情,刘某认为这种表情是人身威胁的意思,向法院要求马莫某道歉后,双方就法院的仲裁达成了协议。

另外,同样的表情符号在不同的手机设备上也有差异。比如苹果IOS系统中的“尴尬的微笑”表情在Android系统中显示为“开心的微笑”,双方的理解错误很容易出现。

各种平台的“微笑”emoji

很难辨别犯罪密码

在一些“赌博毒”犯罪事件中,犯罪分子用表情符号代替敏感词表达隐喻意义,逃避调查。

在某些组织的卖淫犯罪中,卖淫者使用“笑脸”。

“”表情包代表性交易人员在线申报成交量。

另外,在一次非法使用信息网络犯罪中,犯人范某先后成立了4个聊天集团,宣传和销售自制伪装药、催情药等违禁品,同时为了避免公安机关的调查和打击,范某在聊天集团内与购买者使用了“糖果”

" "酒杯"

7abc9e5908a6b?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5599651&x-signature=8Z2qUpnv75syaV3rVSl3KKJzMRw%3D&index=6" width="82" height="108"/>

”等符号代指违禁药品并进行交易。
此外,一些犯罪分子直接将表情符号作为犯罪工具实施犯罪,以增加识别、打击难度。
如某诈骗罪案中,犯罪分子打着微商的幌子,以抽奖为名引诱受害者添加微信好友并通过微信发送“剪刀石头布”表情参与猜拳游戏,之后利用作弊软件使受害者误以为自己取胜,“自愿”通过所谓的“中奖低价”购买劣质、假冒的名牌包包、化妆品等,涉及受害人900余人,案值720余万元。
效力认定存分歧
不同法院对表情符号是否具有证据效力持不同意见。
如广州中院在一起仓储合同纠纷案中认为,表情符号是辅助表达心情、情感和想法的可视化图像,不能仅凭表情符号而认定为法律意义上的承诺,故没有认定当事人发送的“OK

”表情系同意之意。
而厦门中院在一民间借贷纠纷中则认为,根据日常交流习惯和聊天语境,当事人发送的“OK

”表情符号应视为对对方请求的同意,并据此作出裁判。
此外,对具有中性含义的表情符号也存在不同理解。
如某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卖方将未结算款项明细通过微信发送给买方,买方仅回复“别说话

”的表情符号,一审法院认为买方未对结算款项进行确认,遂驳回卖方的诉讼请求。二审法院则认为买方既未予回复、也未否认,应视为对卖方主张的默认,对一审判决进行了改判。

温馨提示

网络聊天时使用表情符号,已成为广大网友们必不可少的输入习惯。表情符号有利于网络交流的情感化、趣味化和简约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情绪态度,然而,不当甚至恶意使用表情符号也会导致消极结果,衍生出纠纷、侵权甚至违法犯罪等诸多法律问题。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语境下使用表情符号也需谨慎,因此我们提醒您:

●由于表情符号的含义可能存在多种解读,因此在涉及到切身利益的网络对话中,对于表明态度的关键信息应尽量使用文字形式进行表达,或者选择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表情符号,以明确双方真实意思,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纠纷。同时,注意对相关聊天记录进行留存,便于在纠纷发生后用于维权举证。

●网络发言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善意使用表情符号,如果滥用言论自由权利,随意使用表情符号侮辱、诽谤、威胁他人,将会构成侵害他人名誉权,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情节严重的,甚至将可能构成诽谤罪,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自己制作或传播表情符号时,应注意合理界限,避免给他人合法权益、社会道德秩序带来伤害。如未经他人同意,制作以他人肖像为内容的表情包,即便未以营利为目的,亦可能构成侵害他人肖像权。

●在一些利用表情符号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通过非接触式手段实施犯罪,犯罪手法新颖隐蔽,危害严重,因此面对网络空间的诱惑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如遭遇诈骗,应及时报警,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原标题:《注意!你发的每一个emoji都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

来源:江苏高院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