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40多个墓地、82个墓区、4000多个英灵墓碑、51岁退役军人王成勇上午、下午各巡逻一次,每天步行2万多步。从1993年退伍到现在,他这样守了近30年,是为武汉烈士守墓时间最长的人。
9月29日,陵园里的松柏碧绿,阳光和煦,从雷锋广场到英烈广场,王成龙一步一步爬上去巡视,再慢慢下来,目光锐利地四处打量。他最关心的是火灾危险、烟雾、火星与否;树枝断裂影响墓地了吗?陵园设施设备有安全隐患吗?
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在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平时期牺牲的4000多名英烈和先遣队。
“每个墓碑后面都有故事。我将4000多名英灵视为朋友,一辈子守护他们,永远传承他们的精神。”王胜勇说。
每天走2万多步
他是陵园“最能走路的人”
1993年从部队退伍后,王成勇来到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园,成为看守坟墓的人。那时候他还是个22岁的年轻人,带着一张单人床和生活用品住在陵园。
人生的第一份职业,王成龙一线是一辈子的。他解释说,熟悉这个地方、亲切和景仰的选择是自然的。
王成勇的家在陵园附近的洪山区华山街土桥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每年都来这里开展教育活动,他对英烈怀有崇敬之心。去部队参军,对英烈的崇敬会更加强烈。
陵园巡视,调查危险不仅是王城用事业的一部分,还要为英烈亲属服务好。近年来,要带同事们一起工作。
“微信步数,王成龙每天走2万多步,总是第一步,多年来朋友圈无人超越。”陵园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刘淇说,王成勇是同事中“最会走路的人”,守墓近30年,“勤奋、诚实、诚实、诚实、不发牢骚”。
记者最近3天看到王成龙的微信阶段数在2.1万~ 2.6万步之间。
陵园工作科95后小伙子万祥也是退伍军人。他把王成勇当成自己的老师。"他从没叫我们做,也没让我们看。"刚入职的时候,王成勇教他如何观察墓地的情况,如何照顾家人,如何提前沟通。
每年清明前后都是陵园最繁忙的时期。王祥一大早就起床,看微信步数。王胜勇已经走了五六千步了。他在墓地巡逻了很久。"有时累了,呼吸着,像机器人一样一直走着。"一天王成龙的微信阶段数达到了3 ~ 4万步。
万祥最近参加了“说周边的故事”演讲,讲了王成龙的故事。2020年清明节,王成龙身体不适,但他坚持说,他忙完了陵园最忙碌的阶段,才难得请了一次假,出去看战友。
十几天后王成勇回来,同事们发现因为肾囊肿去医院做了手术。“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不想麻烦大家。”
熟记4000多英灵墓地方位
大帝从未拒绝过数千次
守护坟墓近30年,王成龙背诵了4000多英灵的墓地方位。“都出来了。”他说。
“王成龙是我们这里的‘活图’‘活字典’。有时烈士子女不记得墓碑的位置。只要说墓碑上的名字,他一点也没错,指出具体的地方。”陵园管理处副主任王志祥说。
记者看到1998年“抗洪英雄”高建的事迹牌后,在王成龙的带领下,很快到达了A区的一个墓地,墓地上的五角星是金色的。"这是今年8月1日祭祀时刚刚更换的."
经过墓地后,王成勇介绍徐怀志烈士,这是陵园年龄最大的几名烈士之一。记者看到徐怀志1901年出生,黄埔军校第一届学员,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特别市市长/市场,1951年为祖国统一大业在台湾牺牲的事迹。
“守护坟墓是一颗心。英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应该为英烈亲属服务,全心全意地改变心意。王胜勇说。
民间有除夕祭祀的习俗。去年除夕晚上,几位烈士亲属从外地来打扫卫生,正在加班的王成勇打开大门,打开路灯,和家人一起完成祭祀。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英烈的家人不能来墓地现场祭祀,他们委托王成龙代为祭祀。这几年王成龙大帝献英烈超过1000次作为祭品。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他和妻子刘红霞代替牺牲少女的母亲举行了祭祀。这个女孩在一起车祸中为了救别人,献出了只有19岁的生命。
以前,春节、清明、孩子的生日等重要日子,女孩的父母都会来祭祀。这几年少女的父亲去世了,母亲身体不好,不能来陵园。王胜勇夫妇受亲戚委托代为打扫卫生。
“每次站在少女墓碑前代表母亲诉说思念时,我都忍不住流泪。”刘洪河说话的时候,眼里闪着泪光。“女孩子为了救别人,那么年轻就走了,谁能不心疼呢,何况是她妈妈。”
王成勇不怎么上网。刘红霞的手机上增加了30多名英烈亲属的微信和10多个手机号码。每当亲戚们提议代为打扫祭祀时,她和王成勇“一次也没有拒绝”,擦墓碑,放花篮,系上红丝带,吐露心声。
不能忘记他们的献身牺牲
想一辈子守护英灵
陵园有两个值班室,一个同事根据值班情况轮流使用,另一个王成龙专用,因为他几乎住在陵园。
“王成龙现在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要么住在陵园,要么去老母家照顾老人。”王志祥介绍。
1995年王成龙与刘红霞结婚后,带着妻子一起守墓。即使是春节和节日,全家人也来陵园为英烈墓碑打扫卫生。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有了工作,从小接受父亲的教育,帮忙打扫、刷纪念碑等能做的事。“我们全家都很支持他,守护坟墓也成了我们家的事。”刘红霞说。
春节、清明、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公休日由他人休息
息的时候,是王盛勇忙的时候。据介绍,一般守墓人守几年就会辞职,王盛勇守墓近30年,从未离开,是武汉市守墓最长的人。
“其实每份工作都应该做好,我不觉得我这份工作跟别人的有什么不同。可能我这个人比较执着,希望干一行、专一行。”王盛勇说。
人流散去,大多数时候陵园里寂静冷清。王盛勇却说,从来不寂寞,一直很充实。“陵园有4000多英灵,我一天说一句话,一年都说不完。”
王盛勇稳重,做事麻利,话不多,光头很有特点,好多他不认识的英烈亲属都认识他。
年年相见,不少亲属在祭扫完后,会专程看看王盛勇,“你还在这里”,觉得他很亲切。“英烈奉献牺牲,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每当这时,王盛勇更感觉到守护的价值。
“如果能重新选择,我还是会来这里守墓。”51岁的王盛勇说,如果需要,他愿一辈子守护长眠在这里的英灵。
记者刘睿彻 唐煜
来源: 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