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角度忽悠王羲之
文/齐玉信
整编词
这段时间书法似乎神秘化、神秘化了。很多人对书法头疼,他们甚至一看就害怕。
很多人没有进入补习班接受正规的系统教育,所以学书法只是从个人喜好和个人观点来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容易尝到的。
平时和朋友私下谈论书法,对自己的一些看法都觉得有趣实用,所以我遇到了和更多人谈论书法的问题。
从哪里开始呢?所以我选择了王羲之,先挑了个大的来。
也许很多人说,如果卢奇能玩网络,多搞展览、国展、游学等,这次就忽悠所谓的学问,从技术角度忽悠王羲之,忠实地看官职听讲座。
说明:
1.如果你被我忽悠了,我不负责。
2、在讲课过程中,我不接受任何问题。
第一讲:小问题
一、问题的版本
目前我们看到的王羲之的墨迹,比如札幌的《丧乱》、《孔侍中》等,都是当代的双钩本。
一般被称为“拓本”,也叫“京黄土”,我们见过他在周汝昌老师《书法艺术问答》介绍计工老师,虽然他做再复杂的工艺也无所谓。
我认为他们这样做可能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功力,加上神龙本(古风)和政务本、黄样本(欧阳戈、欧阳戈)《兰亭》的差别很大。
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拓本”是怎么制作的呢?添加墨水是:用笔画的手法一点一点地画的墨水。我认为这个说法更可信!因为:
1.我们可以从《丧乱》、《二谢》的线条上看到划着飞的白色,直接用是不可能的。
2.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札幌在拓本和神龙兰亭,这些都是鉴真老和尚给日本或皇帝的玩物,谁敢不像呢?你还想活吗?所以宫廷里会有“王羲之书法人体复印机”。
因此,现在这个王羲之的墨迹在拓本上几乎反映了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目。
二、纸张问题
据日本富田顺称,《丧乱帖》的纸张是大雁皮革的55%,(初音、树木、树皮是制作桑树纸和宣纸的原料)45%的混合纸。其中有黄蜀葵淀粉。黄蜀葵淀粉是一种胶体溶液。据悉,日本茧纸生产技术中心进行了分析。因为《丧乱》在日本。
呵呵,我们不在乎这种纸是由什么组成的。但是我想说的是,鱼池开始在明代大西义画中使用,进入了书法领域。大卫亚设(David Assere,Northern Exposure)王羲之那个时代没有产生宣纸。从目前国内写王子的高手的纸来看,写小字基本不需要宣纸,孙晓云、张旭光老师用的是水文宣纸。陈忠强用了什么高丽地和温州斐济?
在此基础上,既然要写系列的小字,就不能鱼!
原着也不错,反正太墨了,流水的纸不好用。
大雁皮肤:有大雁皮。大雁皮肤,[圆胎]毛花落叶灌木,最长1米,根粗浅黄色,内皮白色。茎红褐色,韧皮纤维,树枝纤细,贴着白色柔软的毛,年生分枝黄色,无毛。叶大学生、近代生或互生、纸;长椭圆形或披风型,长1.5-3.8厘米,宽0.7-1.8厘米侧脉3-5对,突出。花两性,整齐,几乎茎;几朵花组成顶部的短总状花序;无苞片花佛筒,黄色,长约1厘米,稀疏柔软毛,花萼纺锤形,10脉,外密为柔软毛,裂纹5,裂纹宽卵形或椭圆形,长1-1.2毫米;雄性10排成第二轮,上下轮分别出生在花皮筒的近颈和中上部,花短。花盘通常分成2 ~ 4鳞片。卵巢上,卵形或椭圆形,先端有浅黄色绒毛或无毛,花柱短,柱头大,近球形,核和卵形或椭圆形,白色柔毛附着,约6毫米,成熟时为鲜红色或紫色,开花期5-6月,果期8-9月。
三、毛笔问题
我们可能有过很多被80年代老老师忽悠的经历。反正我有。
当时有些老老师说:写?它要用长峰!只有张峰杨蜜看起来你有功力!
那个东西现在没人用。因为柔软的脚根本不听话,而且很长!用面条写字会不会累?
忘了谁说王羲之用“中山兔毛笔”。这种笔我在第八届国展上拔的时候,孙晓云老师说,所谓兔毛(当然中山在哪里,我们不用管)是哪个月(具体几个月没记住,汗一个!)兔子背部毛,弹性好!
现在兔子少,都是家里养的。在一切野生的好时代,我们不得不使用替代品。我(其实我也见过很多书法家),他们都用谦米或狼。有可以用的宇宙飞船,我们非要坐鹤登上月球,这好像有点自己过不去,不是吗?
事实上,另一种容易使用的,不要按表。师傅教徒弟,总得留一手!
四、字体大小问题
我认为王羲之的一些自救(其实一共十多种),所谓自救,也许古代的一个,我们不管,那是没有用的。基本尺寸为26厘米《丧乱》、24.8厘米《孔侍中》、25厘米《妹至帖》和26厘米《兰亭》。
那么,如果是这个尺寸的话,字的大小基本上也不是蛋黄(一般是鸡蛋、黑色鸡蛋、鸵鸟蛋!)或者核桃大小(不是浙江山核桃。)。
所以我们临摹王羲之的时候,字尽量和他的一样。太大,无法解决线的中间部分。处理太小,不好用笔的过程。
第二讲:用笔和线
条一、线条是扁的,不是圆的
很多人包括评论家评论某个人的作品时,经常说:线条“圆劲”!于是,以讹传讹,大家都觉得线条写“圆”了才好!
其实,线条本身是二维的,在纸上面就是一个平面。但是,我们要通过分析、欣赏其使用笔的动作,把它看成是三维的或者四维的(说玄点,加上了书写时间的概念,简单点说,就是笔画的先后书写次序问题。)
但是我们仔细看一下古代经典法帖(分析书法尽量别用现代、当代人的作品当作参照物,因为当代人没几个会写毛笔字的,得罪了!),他们的线条都是“扁”的,除非篆书(貌似篆书也不是圆的)。
现强调几个概念:
圆---圆柱体。
扁--有厚度,但不是圆柱体。
片--厚度很小或者忽略厚度,比如铁片、吉列刀片。
那么线条的圆、扁、片是真么造成的呢?是线条的两端!也就是说,是用笔的起笔、收笔动作造成的线条两端形状所产生的视觉“欺骗”(请注意,我在这里用了“欺骗”这个词,因为我们的审美积累会形成审美经验,眼睛看到的物体会欺骗我们的分析,于是美和丑就产生了!)
简单地说,看看古人有几个在行草书中是用很标准的悬针竖的???(就是竖的最后出锋的锋尖在线条中间),因为在中间,线条就是圆的了,那样跟棒槌似的线条没有动感、和势的走向。看似很厚重,其实傻呆呆的毫无生气可言。
扁线可以形成转(拐圆弯)、折(拐硬弯),且有厚度,这样变化不仅多,而且生动有力。
片线类似铁片,怎么折叠也没有力量感,没劲之极!
大家想一下,一根绳子,你就是怎么编织,他也拿不起来,软绵绵的,也没有什么拐弯的变化,是不?!
大家有兴趣看看王羲之的手札和《兰亭》,里面的线条是不是扁的?大家再看看当代写王字的高手孙晓云、陈忠康、张旭光先生的作品,他们的线条是扁的还是圆的?
所以,要改变一个看法:线条是扁的,不是圆的!
中间插一句:
1、俺不是专业书法院校毕业的,难免有疏漏。
2、俺不是考据、考古的,难免不严密。
3、俺不是书法家,难免出现望文生义的地方。
如果,你觉得俺说的对,鼓掌!
如果,你觉得俺说的错,撇嘴!
谢谢。。。
这个系列,有空我就写,咱争取写的长点。不过,到后面,还要配图啥的,我有点怕了,别到最后形成一个太监文章----没有下面。
争取写完,争取争取。。。
二、所谓笔法到底是啥?
人就是这样,文明程度越高,人类进步越快,反而把很简单的事情弄得越来越复杂。比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是,复杂到了必须是一门学问了。
有些东西简单的不得了,我们却以为他高深的不得了。比如,领导一个笑,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笑,有什么含义?咋回事?就开始分析研究,最后把自己搞得神经错乱了。
言归正传。
所谓笔法,其实窃以为,就是正确、合理使用毛笔的方法!
所谓用笔,就是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毛笔!
有这么简单吗?我觉得就这么简单。当然,这里面还是有些要求的,比如:正确、合理的使用。大家知道,毛笔是圆锥形的,软的,毫毛是聚拢的。在宣纸上,怎么让毛笔的笔毫听话,也就是说,平行走、拐弯、进入宣纸、收笔这些动作的运行中,毛笔的笔毫别弄得乱七八糟的,可以继续往下写,这就是正确、合理的使用了。
比如,很多笔画在收笔和拐弯的时候都要提起来,一个笔画即将完成的时候也要提起来,为啥?就是让铺开的笔毫再次聚拢起来啊!
如果一个没有使用过毛笔的,他一写,肯定笔毫就聚拢不起来了,对不?因为他不会正确、合理的使用毛笔。
是不是能够让笔毫顺应自己的书写就是掌握了笔法了呢?
往下听!
第五讲:用笔流畅的问题
上面我说的是单独的线条的问题,关于这方面,我以后还会在结构分析的时候牵扯到,这么描述有点孤立。
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写一个字、一行字、一张字,那么这里面就涉及到笔法的连贯性问题。
笔法的核心就是:起笔、行笔、收笔的动作。但是我们要把这些动作连贯起来才行。孤立的笔法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用剑(大家有兴趣可是玩玩,既健身又悟到很多东西),一招刺出去了,高手是不会收回来的,而是顺势再攻击,比如用:“抹”,或者用“挑”、用:”点“。如果刺出去了,再收回来再刺,那和用菜刀剁人没啥区别,太低级的攻击方法了!
写毛笔字也是,一招一式,起承转合都要连贯,这样才会形成“笔势”。笔势是啥?以后说。
所以,这一笔画的收笔就是下一个笔画的起笔,怎么衔接,最好仔细看看古人的东西,王羲之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毛笔,起来---下去---起来---下去。。。这样连续不断的动作,就形成了节律,类似舞蹈。如果一个动作一个动作不连贯,那是造型!是死的,不是活的东西。
基于此,我说,高手的笔法是整篇通畅的。如果一个小区的自来水管道不通畅,那是设计的失败,豆腐渣工程而已!
第六讲:引入一个“笔姿”的概念
书法很抽象,除了线条就是结构(空间)。而美术就好多了,画个人都能看出来,书法写个“马”,不认识草书的根本不知道那是马。
那么书法是否真的那么抽象吗?其实也不是。古人不是说过吗:点如崩雷坠石、什么枯藤老树昏鸦之类的。其实这就是说的审美经验,我们审美的时候,就是靠审美经验来“欺骗自己”获得美感。看到干枯的线条想起来了枯藤,看到了挺拔的线条想起来了千里阵云。这就是什么“欺骗”,但一个好的书法家要善于制造“审美欺骗”。用郭德纲的话讲:地上圆的闪光的东西不一定就是硬币,也可能是口痰!用网络上的语言讲:有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
书法的线条是什么?是笔姿!关于笔姿这个概念于中华我俩谈过。
所谓笔姿,其实就是线条的姿态。线条的姿态通过用笔的动作形成了粗细、曲折、快慢、枯涩、流畅。。。的审美欺骗。
比如:一些笔画类似兰花叶,是不?怎么造成的?粗细、翻折、曲直造成的。
那么,我们可以把笔画看成舞蹈演员的长袖,长袖在飘动,在挥舞,笔画就有了立体感和动感,还有千变万化的形状。当然,笔姿是否优美,这要看舞蹈演员是否会玩了。
比如:
《兰亭》就是长袖翩翩的舞女在轻歌曼舞。
《姨母帖》、《初月帖》就是穿着长袍的男性武术高手在表演长拳,笔姿的质感厚重、动作开合有力。
《寒切帖》就是穿着厚厚棉衣的老头子,在漫不经心的打太极,一招一式相当到位,而且内敛不张扬,真气弥漫,所有招式都蕴涵在不大的动作里面。
《远宦帖》类似短小的擒拿功夫,动作(线条长度)幅度小,笔姿非常精干、丝丝入扣,局部下动作非常多,类似利落、快捷的奇妙手法。
所以,我觉得,不要把线条单纯看做线条,要从笔姿的角度去看,去舞动,这样根据你的书体、性情,在书写中舞动着你的笔姿,你的字才会有生命力。
说到这里,我以为,看古人的书法(宋以前的)基本上是轻歌曼舞,舒缓优美。而看当代的书法,就知道我们这个时代的舞蹈一定是:的士高、街舞或者手脚抽筋的舞蹈了。
透过笔姿,也可以看到每个时代书法精神的不同。
高明的书法家,要善于利用笔姿做审美欺骗。兵不厌诈,你的笔姿把欣赏着欺骗了,那你就是高手!如同高明的演员赚取你的眼泪一样。
下面讲啥啊?我想想。。。
第七讲:截笔与折痕
我不知道大家注意过吗?王羲之的手札乃至孙过庭的《书谱》有很多线条是很粗---然后突然变成很细的。有人管这个叫做“截笔”,具体为什么这么叫,我没有考证过。不过,我听一个专家说过,这是当时为了写字方便,把纸张折成痕迹防止书写歪了用的,或者类似界格。
于是,毛笔碰到那个凸起的“棱线”,就跳起来---落下,形成了带有“截面”的笔画。甚至现在有的人为了追求这种效果,在书写时候纸张下面放一根铁丝,有意造成纸张突起。
我们可以对照一下这些图片,当我反复面对这些所谓的“截笔”的时候,我发现:
1、像王羲之这样的高手,有必要做个界格防止写歪了吗?
2、如果是界格,为什么王羲之偏要写在凸起的地方?显然这不方便书写啊?莫非王羲之脑子进水了?
3、如果真的就是诚心往界格上面书写,那为什么在同一条格线上面的笔画,不都有“截笔”呢?
通过对照,我觉得这可能是王羲之故弄玄虚的一种笔法。因为那个时代实在没啥好玩的,没有电视、没有幸运52,没有k歌房,更没有酒吧。那么,只有玩玩笔墨炫耀一下啦,因此我估计王羲之就在玩弄别人的眼睛。
与其这样,我倒更愿意这是王羲之的一种笔法。不管怎么样,这种线条还是丰富了表现力。
后来查阅一些资料,有这样一种说法:《丧乱帖》等的确有折痕,但这种折痕不是为了书写用的,二是为了防止字迹暴露在外面,把字迹折叠进去,类似折扇。原来,这是古人保管名贵书法墨迹的一种方法。
另外,大家看看我附的图片就知道,王羲之、孙过庭有些行都写歪了,显然如果是界格的话,并没有起到作用。
对于“截笔”,我觉得王羲之不仅仅出于丰富线条的需要,我更觉得他是出于字的内部空间设置的考虑。
大家看看几个小图“截笔”的位置,我们假想一下,如果那个地方不使用“截笔”,是不是就把那个局部的空间堵死了?而字内部空间的设置,王羲之看得非常重要。这个以后我会慢慢讲。
第八讲:绞转到底是啥?
前些年,我一直被绞转弄得神魂颠倒,夜不能寐。虽然和很多高手探讨这个词语,但是他们说的更加让我迷糊。
很多人好像也弄不明白绞转到底是啥?
现在我觉得,绞转,就是用笔的一种方法,确切的说是用笔的一个过程。我们以王羲之的用笔来分析:
书写一根线条,大家都知道有三个过程:起笔、行笔、收笔。那么绞转就是这个过程中的动作,再说简单点,就是调整笔锋的一个过程。前面已经说过,所谓笔法就是是用毛笔笔锋的方法。
咱们这样分析一下:王羲之起笔基本上是侧锋切入纸,那么起笔就是侧锋了。在完成起笔动作之后,笔锋由侧锋扭动、扭转手腕,变成中锋。在中锋行驶一段之后,要收笔了,于是开始做收笔的调整笔锋的动作,诸如:提笔、向下(或者上)。其实起笔、行笔、收笔过程,笔毫不是一个方向,这样就自然形成了笔锋的调整,于是就绞转了!
我想,没有人用笔是起笔、行笔、收笔都一样的笔锋,那样肯定没有绞转。
较转是不是很简单?其实本来就这么简单!
那么,这里又要引出一个线条中段的问题。
所谓中段,很多人也一直在说这个问题。甚至说,魏晋以后线条中段越来越差,为啥?
请往下接着看。。。
第九讲:神秘的线条中段
上回我说到线条中段的问题,有的人说魏晋以后中段越来越弱化。
所谓中段,就是指的线条起笔结束(其实不应该这么割裂问题)、收笔之前那一段线段。
我是这样考虑的,中段的力量、质感是和用笔分不开的,尤其是和字的大小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
1、如果起笔不是侧锋,而是中锋,这样进入行笔的中段,绞转的动作显然小了,这基本是一个笔毫平铺的过程,因此在中段线条的过渡没有什么动作和笔毫的变化,所以中段基本上是没有波澜的。
2、一根线条的工作时间决定了中段的复杂性。比如,一根1--2厘米的线条(王羲之手札基本都这么长),它的起笔、行笔、收笔工作时间也无非1秒钟左右,同时线条长度也决定了完成起、行、收笔的三个动作的长度空间,所以中段很短,不太容易产生单调的感觉,也比较好糊弄过去。
3、后来,字越写越大,相应的,线条的长度越来越长,所以一根长假如10厘米的线条,我们来划分一下中段的长度-----起笔2厘米,收笔2厘米,那么中段就有了大约5--6厘米的长度,这么一个线条长度空间需要多少时间长度呢?(请允许我在这里很不学术也很不严谨的用了时间长度和长度空间这两个自创的概念)显然,这么长的距离和所需要的工作时间,必然让书写者很难在此做出什么合理的花样来,于是大字乃至魏晋以后字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中段越来越不好处理。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张羽翔的大字作品,(如果张先生看到了,我分析错了,请不要笑话我),他就很聪明,通过夸张(实际是加长线条两端)起笔、收笔的动作,来缩短中段的长度,这样似乎就容易处理一些中段的内容了。同时,这么通过夸张起笔、收笔的动作,也使得笔毫、笔锋在进入中段的时候可以更好的为笔锋地进入做好了弹跳的准备。
那么明清大字草书呢,显然他们用了线条的缠绕来打乱结构和字与字之间的视觉,以此来弱化我们对于线条中段的关注。
有人提出,中段的内容用魏碑、篆书来丰富,我不知道这两种不同的东西,能否融合在一起。
陈振濂先生在魏碑艺术化运动中,发明了一种丰富线条中段的概念“衅扭”,就是在中段加动作。不过,这个对于一般的作者来说,怎么加、加什么、节律是啥?很难把握。
说了半天,中段咋办?我也不知道。汗一个!
那天在廊坊,王厚祥兄说,因为笔势,会形成线条走向的不同变化,加上手腕的方向变化和转笔杆,使得笔毫的面发生变化,中段就不是平铺。他说,这样线条就有了“面”的变化,这也证明了我说的“线条是扁的,不是圆的!”圆的线条扭转也不会有面的变化。
比如,王羲之写“天道”俩字草书,那么左一笔、右一笔的摆动,势必会形成线条转折的折叠,这也就是说,线条是扁的,扯远了。。。
第十讲:侧锋与切笔
刚才正在准备忽悠这个问题,接到张荣请老师的电话,给与了我这个系列的肯定和鼓励,在此表示感谢!
我好好写,专家们看了别笑话我就成!
我从记事的时候就听一些老先生常说:“王羲之那叫一个厉害,笔笔中锋啊!”
这几年我才明白,原来他们比我能忽悠,而且忽悠死人不偿命!太狠了。。。
我现在觉得,谁要写字笔笔中锋那才是傻子!那就如同用剑,一下一下砍,一下一下剁!那绝对不是高手,高手是:剁、砍、片、切、抹、刺、挑。。。都用的。高明的书法家手中的毛笔就是剑。
我以为,王羲之用笔,最妙的就是侧锋!(这个大家也别和我抬杠,你信了就信了,不信拉倒!)我们看看现在存世的王羲之墨迹就知道,他用笔基本上都是:侧锋入纸---然后扭转为中锋。或者就是直接用侧锋。
为什么这么说?比如:我们用刀切带肉皮的生肉(不会做饭的你是理解不了啦!),直接用刀直立下去,那可能切不动。如果,你用到在生肉皮上把刀向前推--同时用力下压,那样刀就且进去了,对不?(请切过生肉的朋友们鼓下掌!)
或者:护士输液的时候,用针头把你的肉皮轻轻挑起来一些,然后再推进你的肉--血管,是不?(请护士也鼓掌一下!)
简单地说,这是一个力学原理。具体哪个原理我也不知道,但是做事情是由表及里的推进。而,用笔何尝不是呢?!
咱们一起看一下王羲之的这些墨迹,起笔的地方都有一个小尖尖的线,其实这就是切入的痕迹。这么说吧,这个小尖尖就是笔毫进入纸的第一个动作,他的作用是把笔毫打开,或者叫做把笔毫压开。(提示一下:把笔毫打开非常重要!)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进入一个房间,需要先用手把门推开。那么,起笔的这个小尖尖,就是推门的手臂!
那么有人会说《姨母帖》很多字没有小尖尖啊,这是为啥?我告诉你,这是隐藏笔法,这叫含蓄。比如,王羲之的《姨母帖》,进门的时候,没用手推门,而是用肩膀拱进去的,这叫踏雪无痕,一门很厉害的功夫,知道不?!
再啰嗦几句:很多人不解笔法,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学《兰亭》,总是把起笔的小剑剑当作线条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知道那是一个前奏的动作,于是学了那个形,但永远不知道那个小尖尖干嘛用。于是,不带那个拐弯的小尖尖,似乎就不是王羲之,唉。。。。一地鸡毛!
下一节说啥呢?
二、王羲之贼想去汶川
说个与时俱进的话题,从《十七帖》的内容来看,王羲之当年贼想去汶川。
《十七帖》中的很多封信,都是写给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因为第一封信开头是“十七”二字,于是便叫做《十七帖》。大家千万别以为是17封信,那就玩笑开大了啊!更别说是我说的:(((
王羲之对对四川的山水、盐井、火井、秦汉遗迹(包括还想让人家给他复制一张画)都非常感兴趣(其实那时候王羲之同学也没啥可玩的,电影、QQL聊天、飙车、桑拿都没有)。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十七帖》的内容,其中还高瞻远瞩的提到了“火井”,火井是啥?不是119,是天然气!
比如他的《蜀都帖》:“省足下别疏,具彼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岷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大意是“你信中所说的奇异山川,扬雄《蜀都赋》、左思《三都赋》都没有记述,那雄奇的山川,只有游览后才会意足。如能成行,我当告知,望请迎接,如迟误时机,那是度日如年。你镇守巴蜀,朝廷无调动之理,我真想与你一起登汶岭峨眉而还,那会是件不朽的盛事”。)
自汉代以来所设汶江、绵池、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内岷江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载: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古“汶”、“岷”通用,故岷江亦读作汶江。
通过上述资料显示,汶岭就是岷岭就是汶川那地方。
三、王羲之咋死的?
唉,王羲之那时代没有李时珍,没有手术、也没有潘尼西林,那咋办?没事炼丹玩。
王羲之同学在给周抚的信中,非常感谢周抚送给他的什么“胡桃”、“青李”、“来禽”之类的玩意,这些玩意都是道教以为可以“成仙得道”、“延年益寿”的药石,王羲之同学没有科学知识(那时候可能都是学中文的)长期服食,早、中、晚三顿,有点类似“蓝瓶的,一片顶两片”,结果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59岁便见马克思去了。
唉,愚昧害死人啊!不好好写字,你玩什么医药啊?不知道要是搁现在,我估计王羲之同学可能也被药监局通缉在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