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情的反复出现,网络学习、家庭学习等新的学习场景面临着新的挑战。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师生权态比例上升的现象,教师和学生的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也在增加。最近,网上中粉教育论坛的2022年师生权泰研讨会召开,与会者探讨了师生权泰成为全球趋势的缘由,寻找有效预防和缓解的措施和方法,展望了“师生健康干预”的未来。记者邀请了相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讨论。
倦怠是一种心理亚健康状态,应避免陷入“倦怠陷阱”
记者: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倦怠是一种心理综合症,是对工作或学习中长期压力源的反应。”据一篇文章介绍,2021年,两名芬兰教授对4567名芬兰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芬兰教师的职业倦怠逐渐提高。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桑娜里德(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客座研究员):事实上,根据我们的研究,芬兰学生的学业倦怠也在同时提高。对于芬兰教师和学生的倦怠逐年上升的情况,我对原因得出了一个结论。在教育经费削减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一是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外来移民的流入。这些新现象意味着教育内部的差异和复杂性正在增加。作为老师,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班级情况。作为学生,要同时适应这种新的复杂局面和学校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同时没有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学生和教师的压力来源就会越来越多,倦怠的比例也会提高。
因此,为了确认是否有足够数量的教师,教师的待遇和收入是否充足,必须增加对教育资源和经费的投资。同时,要为城市规模扩大后的复杂局面做好准备。城市越大,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就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学校或班级的平等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卡塔琳娜萨尔梅纳阿诺德(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科学院教授、院士):最近提出了解释倦怠原因的总结框架。倦怠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外部环境的要求超过了我们的心理及环境所能提供的资源。这些外部要求还包括工作数量和工作难度、压抑的工作(学习)氛围等社会要求。心理和环境资源包括个人的社会情感技能、家庭或同伴支持、制度性的技术资源条件等。根据我们的框架,高外部要求不一定会导致倦怠的发生,倦怠与否取决于要求和资源的比例。如果我们尽管有很高的外部要求,但仍然有足够的资源和技术,我们也不一定会产生倦怠,但这样做并不难。
记者:这种情况出现在教师、学生身上,一般有什么表现?
林丹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倦怠是长期压力下产生的心理问题。倦怠的部分表现具有疲劳感等周期性特征,但倦怠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倦怠出现在老师身上,主要伴随着很高的工作疲劳感、很高的工作无意义感、很高的工作无能感,同时也伴随着很高的离职意向。有时,由于自己的倦怠导致学生的努力或质量不高,导致了自己的教育困难。倦怠反映在学生身上时,会伴随着很高的学习疲劳感、很高的学习无价值感、很高的学习能力不足感和同样高的辍学意向。
一旦出现倦怠,最担心的情况就是掉进倦怠陷阱。例如,教师倦怠的时候,会出现工作能力下降的情况,导致自己管理的班级氛围出现问题,从而增加学生之间的冲突,或者引起学生更多的问题行为。这样的结果是,教师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反而增加了教师的疲劳感,最终加深了倦怠的程度。一旦落入这种倦怠的陷阱,情况就会越来越糟。
有效地降低教师的倦怠是当务之急
记者:疫情下,网络学习、家庭学习等新的学习场景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据你观察,教师和学生的倦怠状况近年来出现了什么变化?
卡塔琳娜萨尔梅纳阿诺德:自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课题组对芬兰学生的倦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我们发现在疫情期间,学生的整体倦怠比率上升到了20%。特别是女生,整体倦怠比率上升到35%。相比之下,疫情之前,我们发现学生专心学业的比例约为20%,疫情时期,这一比例急剧下降到4.7%。
洪建中(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在疫情发生之前,我对中芬大学生的倦怠进行了比较研究。我们在2017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收集了3000多名芬兰大学生和2300多名中国大学生的倦怠数据,结果表明,就大学生而言,芬兰学生比中国学生报告了更多的情感疲劳,但中国学生的学习无意义感更高。这可能是因为芬兰大学生的作业任务比中国大学生重,中国大学生经过学业繁重的高中阶段,大学反而比较轻松。
传染病爆发后,倦怠成为普遍现象。有关中国师生倦怠的多项调查显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倦怠的比例上升,教师倦怠现象也很频繁。我们尤其要注意教师群体的倦怠,找到减少教师倦怠的有效方法将成为当务之急。
压力是倦怠的源泉,可以通过介入来改变
记者:预防和缓解教师和学生倦怠的有效措施是什么?倦怠干预或师生健康干预的未来方向是什么?
简君(北京大学教授):我们构想了三级保护体系。一级是通过数字化的简单干预帮助大部分群体,二级是使用热线电话方式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三级是与心理咨询师沟通,全面深入地解决问题。从目前对倦怠的干预方案来看,大部分集中在对个人的训练和干预上,重点是改造个人的环境。
我们课题组设计了针对个人的简单干预方案,事实证明很有帮助。其中之一是在社交网站上分享自己拍的照片,和表达感情的文章一起分享。看起来很简单,但效果很好。参加者提高自我控制感,
升了意义感,而自我控制感和意义感的缺失是倦怠的典型特征。白薇-娜芭莱纳(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我们设计了一个叫做“青年指南针”的干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压力和倦怠。其核心办法是帮助青少年找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并训练他们的情绪管理技能,同时增强他们与他人的联结关系。这些办法显著提升了青少年的抗压能力,降低了其倦怠的可能性。
林丹华:最近,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给了我们关于倦怠及心理健康干预的新启示。这项研究重点关注了“成长性思维”与“积极压力思维”的作用,通过对这两种思维进行短期干预,只需要短短30分钟,便能够重塑青少年对智力和压力的认知,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显著的帮助。压力是倦怠的来源,但压力并非必然有害,这其实是一种认知信念,是可以通过干预改变的。帮助青少年看到压力的益处,并且相信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己、在压力下获得成长,青少年便能更好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减轻倦怠或焦虑情绪。
洪建中:我们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建立了一个线上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平台通过电话、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为湖北、全国乃至海外华人提供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极大便利了寻求帮助的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目前,我们准备将此平台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进行整合,今后持续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免费的心理健康服务。我想,利用数字化手段解决倦怠问题,会是必然趋势。(记者 靳晓燕)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