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曝光。此次成立的国家植物园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现有资源为基础,增加了增建效果,总规划面积接近600公顷。
2021年10月1 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国会议领导人首脑会议上,我国提出根据统筹实地保护和移徙地保护的原则,开始建设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2021年12月28日,国务院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建设以国家植物园为主导的植物园体系是迁徙地保护的主要形式,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当地保护体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推动形成较为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此次成立的国家植物园是国家植物园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坚持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理念,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为目标,充分发挥植物电池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功能,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提供重要支持。
国家植物园计划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植物、全球多个地理区域的代表植物及3万多种珍稀濒危植物,收藏五大洲的代表植物标本500万份。先后完成了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标本馆二期、种质资源保存中心、移徙保育研究中心、五洲温室群、28个专业展览区、国家自然教育基地等,将与数百个国家的植物园和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创建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迁移保护中心、科研和交流中心、战略资源储备中心、科学传播中心。
国家植物园将充分发挥植物迁徙保护、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等功能,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讲好美丽的中国故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做出积极贡献!
游览攻略
国家植物园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为基础,经过扩展效率有机整合,总规划面积接近600公顷。国家植物园坚持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理念,充分发挥植物迁移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功能。
重点收集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植物、全球多个地理区域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多种,并计划收藏五大洲的代表植物标本500万份,建设20个特色专业园、7个植物进化展厅和1个原生植物保育区。还将与数百个国家的植物园和专门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国际综合交流共享合作平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植物园。
01
展示温室
战时温室建筑面积980
0平米,展览面积6500平米,占地5.5公顷,温室建筑以“绿叶对根的回忆”构想为设计主题,当时被评为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筑。展览温室划分为四个主要展区:热带雨林区、沙漠植物区、四季花园和专类植物展室,展示植物3100种6万余株。展览温室同时拥有世界三大温室旗舰种巨魔芋、千岁兰和海椰子。
02
展览温室(南园)
南园展览温室是北京市最古老的植物展览温室,现包含四季花厅、棕榈室、阴生植物室、裸子植物室、食虫植物室、果树室、多肉植物室、水生植物室及菩提室共9个展室,收集展示热带和亚热带植物2000余种(含栽培品种)。
展览温室不仅展出菩提树等与新中国外交相关的国礼植物,还有红皮猴面包树、何其美鹿角蕨等科研人员从国外引种收集的珍稀植物;水生植物室一年四季可观赏到睡莲属植物以及叶片巨大的王莲属植物。
03
樱桃沟
樱桃沟内种植着北方地区最大面积的水杉林。水杉林映照着四季的轮转,春的生机勃勃,夏的郁郁葱葱,秋的层林尽染,冬的静谧萧瑟。樱桃沟除了水杉林之外还有三绝——元宝石、石上松和水源头。同时,一二·九运动纪念地也是樱桃沟内的著名景点。2012年9月,一二·九运动纪念地被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04
郁金香
花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
位于科普馆西侧郁金香展区内,种植包括郁金香在内的多种球根花卉共20余万株,品种多样、花色丰富。
05
桃花
花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
园内栽植了70多个品种近千株桃花,娇艳的颜色与繁密的花朵使整个碧桃园呈现一派姹紫嫣红的优美景色,同时还有榆叶梅、连翘等点缀其间,打造出优美的“桃花源”景观。
06
海棠
花期:4月中旬至下旬。
海棠园共收集海棠90余种(含品种)近千株,是我国目前收集品种最多的海棠专类园。这里地势起伏、小路蜿蜒,远处重峦叠嶂的西山形成天然背景屏障。海棠花盛开之时,红似烟霞,白若飘雪,一派春意盎然。
07
丁香
花期:4月中旬至下旬。
国家植物园栽植有80余个品种千余株丁香,这里清幽静雅,赏花同时,不时有阵阵鸟语传入耳中,仿佛在诉说春天的美丽。观赏区域:南园丁香园、北园丁香园。
08
牡丹
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
国家植物园栽植有300余个品种5000余株牡丹,九大花色一应俱全。展示有中原牡丹品系、江南牡丹品系、西北牡丹品系以及欧美和日本牡丹品系。观赏区域:南园牡丹园、北园牡丹园。
09
科普馆
科普馆以活体植物、植物标本、植物科学画、科普视频、展板等形式,展现植物科学知识,是人们了解植物知识,感知植物文化,参与科普互动的理想场所。
主展区内以“植物改变人类生活”为主题的展览,集中展示了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一层临展区域,正在举办《中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科普展》。二层植物画展区展示了中国著名植物科学绘画艺术家曾孝濂先生创作的中国特有植物艺术绘画展。
10
科普展示中心
科普展示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多项富有特色的科普展览,今年4月18日至5月8日将举办国家植物园牡丹科技文化展,展览包含牡丹与科技、牡丹品种评鉴、牡丹与生活、牡丹与文化、牡丹精品赏析及专家话牡丹六部分,展示中外牡丹名品200余个品种,带领大家走进“牡丹王国”。
11
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纪念馆始建于1984年,是国内第一家以曹雪芹、《红楼梦》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名人博物馆。建筑面积800平米,环境幽雅、书香浓郁,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人文价值所在。曹雪芹纪念馆现有图书室1处,藏书6000余册,文创书店1处,是曹雪芹《红楼梦》文化传播的重要交流窗口。
12
卧佛寺
卧佛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名兜率寺,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达四万余平方米,规模宏丽而严整,曾被誉为“入山第一胜境”。
元代是其鼎盛时期,至治元年,元英宗给钞千万贯,冶铜五十万斤,作寿安山佛像,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铜质实心卧佛。元、明、清历朝帝王多次对卧佛寺进行扩建、修缮,使得卧佛寺具备了“开山第一巨刹”的规模。清代雍正皇帝赐名“十方普觉寺”的寺名沿用至今。因寺内供奉铜质卧佛,故俗称卧佛寺。
13
康熙御碑
康熙御碑是一座方座螭首,由康熙御笔所题的石碑。碑高3.30米、宽1.00米、厚0.32米,碑座高0.80米、宽1.27米、厚0.72米。碑额刻篆:“钦赐御书”碑身刻康熙皇帝五律一首:《赋得芳气有无中》“大儒吟咏物,正自托诗情。气质原含内,芬芳远向荣。藕花中外直,绛雪有无名。惟愿菊兰气,山林勿使轻。”诗收录在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三集卷四十五古今体诗25首中。鉴于此诗为康熙皇帝赏藕花(荷)而赋,故植物园将诗碑立于园中央荷花池边,供广大游人参观。
14
侏罗纪木化石
此处的木化石发现于辽西一带,经鉴定产于侏罗纪。当植物(主要是松柏、苏铁、银杏等古乔木的遗骸)被沉积物埋藏后(大多为火山灰),在漫长的岁月中,二氧化硅、碳酸钙或硫化铁等矿物质替代了木质的纤维结构,并保存了枝干的外形,随着气候的演变,又经千万年的地壳演变、风雨剥蚀,逐渐露出地表,形成今日的木化石,又称硅化木。我国的木化石主要产于石炭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并多形成蔚为壮观的化石林。
15
国家植物园科技展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科技展正式开幕。展览设于国家植物园(南园)北门至植物标本馆的沿途,详细介绍了国家植物园在植物科学研究、迁地保护、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等方面的成果。展览分为历史沿革、建设基础、重大奖项、人才队伍、最新科研进展和代表性成果及国家植物园的未来七部分。
购票指南
01
购票平台
微信搜索:国家植物园购票平台
02
购票须知
1.国家植物园分为南、北两个园区,南园为中科院植物所、北园为原北京市植物园。南园开放时间:8:00开园,16:00停止入园,17:00闭园。北园开放时间:(3月16日—11月15日)6:00开园,20:00停止入园,21:00闭园;(11月16日—3月15日)6:30开园,18:00停止入园,19:00闭园。请您根据园区开放时间合理安排行程。
2.购买国家植物园票,请关注“国家植物园购票平台”微信公众号,提前预约购票。
3.国家植物园全价票10元、半价票5元,可游览南、北两个园区。国家植物园北园全价票5元、半价票2.5元,北园成人套票50元、半价票25元(含北园大门、展览温室、卧佛寺),仅可游览北园区。
4.北京市公园年票仅适用于北园。
5.国家植物园实行限量、预约、错峰管理,请提前预约购票,按预约时间入园游览。
6.入园游客请自觉遵守北京市疫情防控规定,科学佩戴口罩,按“一米线”排队有序验票入园,并配合做好扫码登记、测温等工作,不扎堆、不聚集、文明游园。
7.游客咨询电话:南园010-62836180、北园010-82598771。
03
开放时间
国家植物园南园:
8:00开园,16:00停止入园,17:00闭园。
展览温室:8:30开园,16:30停止入园,17:00闭园。
国家植物园北园:
(3月16日—11月15日)6:00开园,20:00停止入园,21:00闭园。
展览温室、盆景园、卧佛寺、曹雪芹纪念馆、科普馆:8:00开园,17:00停止入园,17:30闭园。
(11月16日—3月15日)6:30开园,18:00停止入园,19:00闭园。
展览温室、盆景园、卧佛寺、曹雪芹纪念馆、科普馆:8:30开园,16:30停止入园,17:00闭园。
相关信息:
国家植物园牡丹科技文化展在南园开幕
4月18日,国家植物园牡丹科技文化展在南园开幕。展览内容包含牡丹与科技、牡丹品种评鉴、牡丹与生活、牡丹与文化、牡丹精品赏析及专家话牡丹6部分,集中展示中外牡丹名品200余个品种,带领大家走进“牡丹王国”。
牡丹起源于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已有2000余年应用历史;其花可观赏、根可医病、籽可食用,是我国特有资源植物。科学家们自上世纪60年代起开展牡丹的相关研究,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摸清了芍药科芍药属牡丹家族的家底,保育了世界2/3以上的牡丹种质资源,解析了牡丹品种演化历程和品质形成机理,建立了牡丹产业关键技术体系。
此次国家植物园牡丹科技文化展将持续至5月8日,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互动等方式,系统地呈现了在牡丹野生资源调查分类、迁地保育、资源评价、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促进公众了解牡丹前沿科学研究进展以及牡丹产业在我国经济、文化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
转自:国家植物园
来源: 北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