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4年田头的生活,石渊很早就把自己列为农民行列。出门填表,她毫不犹豫地大方地在职业栏上写下了“农民”字样。
在日常生活中,她经常绑着低矮的马尾出现在蔬菜屋。单从朴素的外表来看,很少有人认为她有丰富的学术背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博士,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
她已经习惯了农民的身份和生活状态,希望能带来尽可能多的变化,让更多的人关注农业,降低人们从事农业的门槛,让年轻人生活,在农村工作。她在抖音(抖音)上有科普农业知识。“蔬菜播种有什么方式?”“”天然肥料是什么?“堆肥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单击.
目前,这个名为“分享收获有机农场”的账户已经聚集了18万粉丝和58.4万人的称赞,石秋也成为了很多人的榜样。
刚成立“收获有机农场共享”时的石草(右2)(回答者孔道)
知识要为社会发展服务
石秋没有出生在农村,一开始读农业,只是因为高考失败,名声很好的河北农业大学在石秋的家乡河北保定。
小时候在城市长大的石秋对农村的记忆来自70年代上山下乡的父母。“他们当时工作很辛苦,也不是田园牧歌的生活状态,但那是他们青春的回忆,所以说的都很轻快。”
2002年刚入学的时候,石原一度与自己的专业相抵触。“只是感觉到泥土。”石源就读的专业是农业经济管理,隶属于商学院。“农业不好招生,大家要有意识地把它包装得不那么农业。”她一开始说自己完全没有自信。
2006年毕业于石秋大学,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主修农村发展专业博士(石朴渊读),师任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在那里,石渊开始真正了解土地。
"温老师把我们放在更大的叙事里."石秋说,一入学,元教授就把她送到山西的一个煤矿村调查农村经济,她很少去农村,第一次下乡的时候,心里完全没有底。“后来我才明白,他希望我们去真正的农村看看真正的问题。只有当你不专注于自己的时候,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建立起来。(约翰f肯尼迪。)
2008年广西石草调查(回答者地图)
不仅从深入农村的角度出发,温铁军对农民的担忧也暂时影响着石秋。农民不仅是他们的研究对象,在学院大楼里,石原还经常看到参加论坛的农民。“这使我认为我们做的很多事是真正服务于农民的需求,而不是仅仅为了做一项研究。”
“知识应该服务于社会发展,而不是学术”也成为了石初以来10多年来的信条。2008年,石秋来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智胜农场实习。也就是说,在这里半年来第一次接触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中文翻译为“社区支持农业”),终于找到了知识和土地的链接。
社区支持农业,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和农民直接建立关系,农民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好质量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坚实的经济保障。在欧洲和美国,这种模式很常见,但那时国内仍处于发展阶段。那次经历把石秋经常笑称为“养鸟”。
在美国升华农场
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7:30到下午5:30,她在农场学习水、移植、耕地、播种、施肥、采摘,为了工作的方便,还学会了制造小机器和开拖拉机。
去美国之前,她看了很多有机农场的研究,但到了以后才意识到自己每天要面对的不是理论模型,而是很多实质性的小事。她逐渐把务农的过程作为一种修行。“原来总是琢磨做什么事是有意义的。自己每天拔草的时候,都在想如何在这种持续的状态下找到意义。
石原说: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将农场作为终身志愿者。她博士毕业时才知道。这件事成为去高校任教或到其他科研机构工作的第一选择。2012年,石秋和后来成为丈夫的成尊王博士共同建立了收获有机农场,多年后她仍然记得丈夫。
那句鼓励:我们一定要有信心,通过做农业获得我们想要的生活。△石嫣在美国农场集市上(受访者供图)
用短视频做科普
过去十多年,既是“分享收获有机农场”逐渐被人接纳的过程,也是CSA模式在中国生根发芽的时期。
石嫣刚创业时,国内CSA农场屈指可数,但如今,有机农场数量已经达到了300至500家。石嫣与团队在北京郊区建成了260余亩农场,并为1500个家庭提供绿色蔬菜配送,同时,她也积极组织CSA联盟,并为全国各地的新农人提供技术支持与销售平台。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石嫣共开展过37期新农人培训,组织培训了1000多名新农人。她以前主要从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招募参与者,但2020年入驻抖音后,石嫣发现通过抖音慕名而来的新农人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六七十。“我强烈地感知到,抖音能扩大我们的宣传面,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
石嫣原以为,通过传统的传播渠道,她已获得了大部分能获得的受众,直到开始做抖音,她才意识到这里仍藏着一个“广阔的天地”。就在不久前,石嫣去北京平谷区参加一个休闲农业推介会,在一个卖菌菇的摊位前,老板告诉石嫣:“我经常看你的抖音,这些菌菇都是尽可能按照有机方法种植的。”石嫣很有成就感。
抖音短视频和直播已成为传播农技知识的重要工具。抖音发布的《抖音农技知识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农技知识相关视频日均播放量突破10亿。前不久,抖音还携手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共同推出“新农人计划2022·来抖音学农技”活动 ,计划引入1500名专业农技员或机构,助力农业信息技术普惠。
“我发现很多人其实对有机农业缺少认知,用短视频做科普,能让人直观地知道绿色、环保、健康是可实现的”,石嫣说,同时也能纠正人们对蔬菜的一些错误观点。
△学生时代的石嫣(受访者供图)
有一次,有个客户问她为什么收到的黄瓜是顶花带刺的,她疑惑:为什么黄瓜不能顶花带刺?后来她才知道网络上流传着一条消息,说黄瓜顶花带刺是因为打了激素类药物。“我们天天在田里干活就知道新鲜黄瓜都有这个特征,长成熟了,花干了,一碰就掉,但那条消息的作者可能不知道实际的生产过程,就归纳为用了激素。”
石嫣气不过,特地到黄瓜地里拍了个科普视频,解释完干花和鲜花的区别后,她直接将黄瓜掰成两半吃了起来。有评论夸石嫣真的做到了农药化肥都不用的绿色无公害,也有网友开玩笑说:“你这一口下去50元没了。”
有机蔬菜价格更高,这是消费者的共识,也是石嫣希望通过科普解释的另一个命题。
“假如我们希望能有更健康的生产方式,不用除草剂、不用工业化肥,这些成本由谁来承担呢?”在石嫣看来,每个人都与三农相关,都是可持续发展链条上的一环。“没有一个人能独立于这个世界存在,城市人要想吃得健康,也要保障生产者在农村有可持续的生计”,在她看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农民的生存是相互捆绑的。
△石嫣在地里劳作(受访者供图)
希望多元的选择越来越被认可
如今,石嫣早已习惯农民的身份,甚至还希望给人们一种反差。“过去大家认为博士后做农民不可接受,未来我倒是希望大家能越来越认可这样多样化的选择。”
她表示,如果未来大家回到乡村时,不会被冠以标签,“博士”“海归”种地也不再算稀奇事,还会被羡慕,“那个时候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
她在农村平静的生活状态,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些都市人的选择。有位新农人学员,以前在北京某时尚媒体做化妆师,参加培训一年后,回到了安徽老家种植生态莲子。在石嫣的印象里,那位学员以前过着每天化妆的精致生活,现在返璞归真了,很享受这个状态。
不过,石嫣也不建议都市人贸然尝试农场经营,正如她在科普视频中分享的那样,“三产怎么做”、“做休闲农业要有怎样的规划”,每一步都要有考量。“如果仅仅抱着一个纯粹的幻想,你来到乡村之后很可能坚持不下去。”
眼下,石嫣还希望重新引导人们思考原有的食物供应体系,她一直倡导都市周边要有自己的农业带。她想,做科普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大家认识蔬菜的层面上。“还是要让大家理解农业的价值,并思考生活中的农业问题。”石嫣说。
△抖音拍摄过程花絮(受访者供图)
文|李娜
转自|中国新闻周刊头条号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