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微信名字2020最好听名】产品经理系列3——电子政务文章

时间:2023-03-12 16:08:2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产品经理的行业和分类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经理需要解决的需求也不一致,那么电子政务行业的产品经理有何不同?作者总结了电子政务行业的发展和产品经理的需求水平,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该行业。

前言

电子政务是什么?产品有什么分类?

电子政务行业的产品经理和其他行业一样吗?还能分类吗?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我们能改变世界吗?

接下来我将带大家探索这些问题!

在谈产品经理分类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展示一下电子政务行业的发展。因为只有对行业的发展有更多的了解,才能判断分类是否可行。

一、产业概况

电子政务: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等,为办公、管理、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新管理模式。广义的电子政务的范畴应该包括所有国家机关。狭义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直接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各级行政机关。

中国电子政务始于20世纪80年代,2015年左右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现,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2016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使居民和企业减少跑腿,处理好事情,不受阻。打击简朴、苛刻、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

2016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 “互联网+政务 服务”工作的指 导意见》:到2020年底,由覆盖全国的整体联系、部门合作、省级协调、一网处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

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互联网+政 务服务”技术体 系建设指南》:以构建统一、规范、多级联动的“网络政务服务”技术体系为中心,以服务推进和技术支持为主线,重点对“网络政务服务”业务支持体系、基础平台体系、核心保障技术体系、评价评价进行了研究。

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 化“互联网+政 务服务”推进政 务服务“一网、 一门、一次”改 革实施方案》:加快建立全国一体化网上政府服务体系,推进层级间、区域间、系统间、部门间、业务间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企业和群众事务线“一网通关”、“线下”

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标准化、集约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形成全国政务服务“一网”,制定到2022年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目标。

201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到2020年底,全面建设政务服务“好评价”制度体系,构建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好评价”管理体系,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均开展了“好评价”。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 办”的指导意见》:从高频政务服务问题到2020年底实现第一项“跨性别者通关”,到2021年底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性别者通关”,同时建立编目管理制度和更新机制,逐步纳入其他办公事项,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全国一体化政服务平台移动端建设指南》:规范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加强规范化建设和互联互通,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

2022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数字深化改革政府建设的指导委员会意见》: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进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网络上总有G端(电子政务)源于B端的说法。因为早期政府也可以找软件公司做产品,对于软件公司来说,政府和企业都是“一样的”,都是他的客户,所以可以将G团归结为B方的分支。事实上,电子政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仅限于国家安全、军事、科学研究等领域,没有扩展到市场,引起了人们的G端误解。

电子政务于2015年左右进入高速发展期,大致是以下四个因素造成的:

i>互联网行业的普及,拉近了人们与政府的距离;
  • 公民基于需求侧对电子政务需求的持续增加;
  •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互联网对公民的普及;
  •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 1. 产品分类

    电子政务产品按用户划分可以分为:G2G、G2B、G2C,在G2C下面细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做的时候一般包含6个客户端:PC、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百度小程序、快应用。

    多渠道建设初衷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用户造成了一些使用上的困扰:一个需求可以在多个平台上实现,用户可能会不知道在哪个平台使用好(尤其是天秤座的,具有选择恐惧症)。未来会逐步进行整合,不过还有一段时间。

    以现在发展看:G2C发展最快,因为需求简单一些,也容易满足;G2G和G2B需求复杂一点,涉及到问题更广一些,所以发展的相对慢一点。

    2. G端、B端、C端的区别和联系

    G端:government 政府用户

    B端:business 企业用户

    C端:consumer 个人用户

    人们根据用户群体习惯性的把产品分为:B端、C端,把一个产品说成是:B端产品、C端产品,这也造成了很多人的的误解:以为产品是纯B端、纯C端,其实一个产品在很多时候既包含B也包含C,比方:

    淘宝,淘宝是一个B2C(Business-to-Consumer)平台,企业在上面卖商品,个人用户在上面买商品,既面向B也面向C。公司在做研发的时候既要考虑B端需求也要考虑C端需求。因为如果没有B端在上面卖商品又何来的个人用户买商品呢?卖家又为什么要在上面卖商品?是否有利可图?如过没有利润又何必弄一个网店浪费人力呢?其实包括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美团外卖、饿了吗外卖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卖家的话,谁来提供饮食呢?

    B2C本身是一个平台,先整合了B端的资源,然后为C端用户提供了一个购物场所,同时解决了B端和C端用户的需求。

    G端产品也是一样,我们在做的G端产品时候既要考虑G端(供给侧)的供给能力,又要考虑面向的:G、B、C(需求侧)实际需求,二者的关联性非常强。同时在做项目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产品既有:G2B属性,又有G2C属性,既有个人服务又有企业服务,几乎所有的省级、市级政务服务平台都是如此,都有:个人空间和企业空间。

    3. 12306算什么类型的产品?G2C还是B2C?

    • 早期是铁道部的时候应该算:G2C,政府面向个人;
    • 后期改组成铁路公司应该算:B2C,企业面向个人。

    以后应该还会有这种因为研发主体改变而改变产品属性的产品了,虽然研发主体发生了改变,但是产品性质并没有改变,G2C、B2C都是一样的。

    二、政务端产品需求层级分析

    产品经理在做产品的时候,所有工作都会围绕需求展开,需求的层级决定了产品经理在工作上的一些表现。在这里,我将政务端需求简单分为四个层级:

    1. 政府高层

    政府高层人员不会和项目组人员直接对接,而是以政策文件的形式表达出规划需求。

    政策文件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的文件。

    政策文件一般由中国政府最高行政单位国务院进行印发,国务院站在全国角度,针对全国社会环境制定的政策,到了省市级单位再根据自身地方情况进行推广和传播。

    这一点和商业型产品有非常大的差距,商业型产品需求的最高层是:企业盈利情况,而政策文件是站在全国角度进行设定,涉及的领域包含:社会发展、行业发展、政府组织机构调整,满足企业、公民需求等。二者之间可以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这也是导致商业型产品经理和公共型产品经理不同的关键因素。

    在具体落地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都会围绕政策文件展开,政府工作人员也会以此为标准向软件公司人员提出相关要求。

    2. 政府中层

    政府中层属于政务端产品的建设层:他们在政府高层和项目组人员之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政府人员一般会根据政策文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政务端产品的建设(在这里,可能会涉及到个人的一些工作指标,存在着某种主观倾向的表现)。

    对于大多数政府人员来讲可能是:懂政务不懂互联网,但也不排除少数经信局、网信办等计算机相关专业出身的人员,对互联网有着一定的认识。

    3. 项目人员

    项目人员属于政务端产品需求的主导层:公司为满足政务端产品的建设,一般会派出一个项目组到政府现场进行需求调研,在项目组中一般由项目经理主导,产品经理协助的方式进行调研,或者由产品经理主导,项目经理协助的方式进行调研。

    4. 企业、公民

    企业、公民属于政务端产品的用户层,逻辑上来讲:所有工作都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去建设,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每个服务都会向B端和C端用户做出实际调研,一般都是依托政策文件,政府人员、项目人员主观判断进行分析,这就有可能导致做出来的服务和用户需求不符。这个事情有着一些非常深刻的原因在里面,短时间之内恐怕难以解决,所以我将B端和C端用户需求排在最后。

    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实际用户需求排在末尾,这不仅仅是政务产品,其他产品或多或少在初级阶段也都存在着这个问题。

    但伴随着行业的发展,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增长,未来整体建设会以用户需求为主导,用户需求排在第一位,然而——这个事情需要一个过程。

    小结

    客观一点讲,每个产品(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需求层级都会有所差异,产品经理要根据产品的需求层级去开展工作。比方:

    • 适当关注下政策文件,根据政策文件主动向政府人员提出某种建议;
    • 政府人员懂政务不懂互联网的情况又该如何协调?
    • 项目组人员之间需求如何把控?
    • 如何既遵照了政策文件,又能和政府人员、项目人员配合的亲密无间,用户在使用服务的时候也不会叫苦连迭……
    • 并且在这些条件满足之余还能实现公司的盈利?

    产品经理既是需求的收集者也是管理者,在收集完需求之后要进行梳理,比方:真伪需求的判定、优先级的确定,这一切都将围绕最开始的需求层级去判定。一般来讲:需求层级高的要排在前面,因为没有了主导者和实施人员,一切都将变得渺茫起来。

    目前这个阶段决定产品好坏的往往不是产品经理的规划能力,而是政策的开放程度和政府人员的支持力度。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目前发展最快,他们起步要快一些,同时他们的政府人员支持力度也比较大。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北京因为其特殊环境,在最开始做的时候表现慢了一点,但是当行业业发展呈现出一个明朗态势的时候又开始奋起直追,其实不仅是北京一个地方,其他地方也是一样……

    这可以算做是电子政务的第一阶段:政策的开放程度及政府人员的支持力度决定了产品的好坏。但随着行业的发展,电子政务会进入第二阶段:产品经理的规划能力将决定产品的好坏,政策的开放程度及政府人员的支持力度会显得次要一点。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报告(2020)——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

    三、产品经理分类问题

    现在回归到前言提到的问题:电子政务行业下的产品经理是否会产生分类?

    先来说下商业型产品产生分类的前提条件:商业型产品一般是一家公司一个产品部,部门多个人做一个产品,多数情况下都集中在一个城市一个办公地点办公,之后分化出了:运营型产品经理、技术型产品经理、设计型产品经理……各种类型的产品经理在一起协调配合。

    公共型产品一般是一家公司一个产品部,多个人,做多个项目,多个项目分布在不同的城市,这也就导致产品经理也要分布在不同的城市。

    同时公共型产品市场划分项目时往往是每家公司拿到一个大项目其中的1~3个子项目,不会全拿到,多数情况下都是腾讯做微信小程序、阿里做支付宝小程序、百度做百度小程序,市场上的大汉软件(阿里战略投资公司)比较特殊,往往可以拿到:PC、APP、支付宝小程序三个项目,少数情况下也会拿到:微信、百度小程序。

    就以目前公共型产品市场看将产品经理进行分类难度要大一些,但细想一下也未必完全没有可能,因为从宏观角度看还是要有分类,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把产品做到最好!根据梳理,大致有以下三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在一个项目上分

    在公共型产品领域,1个人做1~3个项目(2个快结束,1个刚开始)是很正常的,一个人负责整个项目的产品工作。但随着行业的发展,项目复杂程度的增加,运营工作的增加,未来应该出现3个人同时做1个项目的情况,到时候可以三个人为一个小组,三个类型分别是:

    运营型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运营工作,设计型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设计工作,技术型产品经理负责和技术的协调对接。

    不过以目前市场实际情况看,多个产品经理在一个产品上是少数,大多数产品经理都在做独自做着1~3个项目,从一个项目上对产品经理进行分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二种:在一个城市分

    一样分为:运营型产品经理、技术型产品经理、设计型产品经理,面对当地的项目,一个专门做运营,一个专门做技术对接,一个专门做设计,但这样一来又产生另外一个问题,一个人以一种技能对接多个项目,虽然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都会提高。但也可能容易遇到一些:权责不明、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

    第三种:以规划业务分

    比方:一件事梳理、电子证照、企业空间、个人空间、运营方案……

    这种分类方式将会成为未来最常见的一种,因为这些领域涉及面比较广,相对复杂,如果让一个人去做整体的业务规划,必然会分散大量精力。同时这种划分方式迎合了国家政策,地方工作人员在做具体业务规划时必然要参照政策文件,而政策文件已经提出明确的需求,等于已经梳理好了明确的业务线,就等工作人员去做具体的实施工作。

    同时随着行业的发展,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增加,运营的需求越来越重,会对产品经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一切也会促使产品经理的分类。

    小结

    在这里讲产品经理分类是希望可以为大家开拓视野、拓宽思路。在我看来:产品经理不仅仅是行业的追随者,也是引领者,可以引领一个行业向前发展。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应该具备:行业的洞察性、先天预见性以及相关领域的规划能力。公司组织架构是否合理也是产品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总结

    电子政务产品是由政府发起,软件公司承包运行,在产品管控上客观一点讲还是政府人员管控的居多一些,并且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要遵循国家的政策文件,运作上要听从政府领导的安排。产品经理协助政府领导做产品和协助产品总监做产品其实都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电子政务领域最大的“产品经理”并不是来源于某家公司,而是来源于政府的某位领导,因为这位领导才是产品的最大管理者。

    虽然我在上面提到:第一阶段是由政府人员主导,第二阶段会由产品经理主导,但整体来讲:这只是一种预测。未来如何,恐怕需要我们一起去验证!

    我们的职位决定了我们不可以改变世界。但是眼下这份工作在我看来已经超越了普通工作的意义。普通工作是通过产品设计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帮助公司实现盈利,而电子政务产品做好了则可以直接造福于民。

    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为了做防疫服务,我曾多次加班到晚上12点,开发的经典名言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怎么一到晚上12点就提需求?”不是晚上12点才提需求,而是白天都在做需求确认,刚刚确认下来而已。在运作过程中,国务院办公厅领导多次强调:“这不是工作,是政治任务。”

    我并没有因加班而感到怅然,相反我感到很庆幸,因为在国家危急时刻可以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工作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工作本身,这是以前工作所没有体会过的一种全新感受。

    在我看来,能够做好政务产品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发挥!

    文由@千秋再读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