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整个广告业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但逆境中也产生了澎湃的动力。这就是以短视频崛起的微信视频号码商业化开业。在腾讯最近举行的内部员工大会上,马化腾对视频号码给予了高度评价,“WXG(美国事业群)最引人注目的工作是视频号码。基本上认为是全体(公司)的希望。
腾讯视频号码直播首次正式认证的运营服务商美盟集团不仅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视频号码的商业化,为蒙牛、联想等众多品牌企业提供视频号码直播“一站式”服务,最近还发布了在线视频号码营销助手,旨在解决商家在流量、转换、再购买等视频号码直播前中后期的运营问题。来自微联视频号码营销增长峰会的数据显示,视频号码月生用户突破8亿,提前实现1000亿年目标,基本广告日消耗量达到1000亿年目标,总使用时间超过朋友圈总用户使用时间的80%,视频号码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200%以上。
美盟集团智能营销事业群助理阮奇认为,在此后的疫情时期,数字营销也表现强劲,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沉淀思域流量将成为品牌营销的主要阵地。与此同时,也可以激励微联等数字营销服务商主动寻求变革,今后为品牌企业提供营销创新能力,全渠道流量商业化服务商将最先获得行业恢复红利。
视频号码逆力“广告电商”迎来了大丰收
2020年疫情发生后,整个经济形势急剧上升的大趋势下,互联网广告市场也不能说是一场比赛。但是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广告业正在迎来缓慢的复苏。根据QuestMobile 《2022 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的数据,Q3互联网广告市长/市场规模为1663.3亿韩元,同比增长5.1%,开始摆脱前两个季度的低谷。东北证券表示,广告行业基本面已经触底,疫情对宏观经济和广告主经营的影响逐渐减弱,后续业绩及估值弹性值得期待。
分析人士表示,根据周期理论,广告将先于其他行业在经济衰退期率先恢复。据普莱斯沃特豪斯Coopers 《2022至2026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预测,到2026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的规模将达到约185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3.1%,市长/市场规模依然庞大。
事实上,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广告业务已经出现了底层反弹的迹象。根据腾讯公布的2022年Q3业绩,腾讯网络广告收入同比减少了5-214亿韩元,其中社交和其他广告收入减少了1%至人民币189亿韩元。2022年Q2腾讯网络广告事业收入同比下降18%,亏损进一步缩小。当时各大投行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将下降8%至12%,因此减少5%明显高于市长/市场预测。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整个互联网广告市场正在逐渐回暖。
业界认为,腾讯广告业绩迎来了转折点,得益于对社交广告产品的不断优化。今年7月,在网上搜索了微信在线视频号码基本广告和“超级品牌专区”。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家涌入视频号码,通过“视频号码”和“搜索”激活了微信生态内的全球流量,使微信能够享受多达13亿的社交流量,同时商家有更多的可行性。
就微信视频号码业务而言,目前市场普遍关注广告收入,但对视频号码对电商业务的期待较低,但此次腾讯对视频号码电商业务的重视显然超出了预期。腾讯官方数据显示,过去一年,视频号码直播带销售额增加了15倍,其中,思域份额超过50%,直播购买率超过60%。
据浙商证券预测,到2024年,视频号码将带来约240亿元的增量广告收入,将带来约180亿增量税前利润和约150亿元的增量净利润。但是当时没有衡量电子商务业务的增加。参考快手2022年的数据,电子商务销售额可以达到广告业务的20%左右,几乎不会增加边际成本成本。
另一方面,还有通过持续的产品和服务优化获得业绩恢复接力棒的腾讯广告头部服务企业3354微联集团。据美盟集团2022年Q3业务发展情况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经营质量稳步提高,各项业务迅速恢复。其中SaaS订单同比增加30%,广告总收入增加28.7亿韩元,环比增加30%。其中,9月份的广告总收入为9.7亿韩元,今年以来首次超过去年同期。
作为腾讯广告头部服务提供商和视频号码直播官方运营服务商,微联集团从2020年视频号码上线开始,对视频号码业务进行了深度布局。那年12月,微财团在视频号码直播下销售了微信智能零售和微商城解决方案。截至2022年12月,正式接入微联视频号码营销助理,微联多年视频号码运营服务已得到众多品牌商的认可。广发证券表示,随着外部环境改善和公司成本降低,22H2基本面开始好转,微信商业生态不断改善,视频号广告商业化将对广告和SaaS业务产生积极影响,美盟作为头部服务企业将受益。
视频号码建立风险防御的个人域品牌。
数据调查咨询机构KADO研究表明,所有大动荡时期都是品牌建设的关键窗口期。紧急情况下,头部品牌的风险抵抗力强,在恢复阶段,头部品牌也能最快恢复。环境越挑战,品牌越重视营销投入,强大的营销是品牌交叉周期的关键。
众所周知,人口红利消失,空域流量成本飙升,品牌商家要实现长效经营,就必须回到“留为王”的长期主义。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思域营销。与此同时,品牌在个人领域布局中面临着以公私领域整合为基础,让流量在促进销售增长方面发挥更大价值的问题。
赛回顾疫情封锁初期,思域流量的价值和作用凸显出来,使微信品牌成为品牌公共营销的重要阵地。其中,信息流广告作为获取流量的最直接方式,自然成为品牌偏好。以视频号码为例,背靠整个微信生态,具备强大的社交性和中心化的优点。
势,自上线原生广告以来,已成为不少品牌商家实现生意增长的新选择。最新发布的腾讯Q3财报指出:广告对视频号信息流广告需求强劲,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广告主。事实上,视频号之外,微信也在不断赋能品牌加强公私域联动。今年7月,微信广告上线了搜一搜“超级品牌专区”。紧接着11月,微信宣布推出搜索结果广告。据微信官方数据显示,微信搜一搜月活用户已超7亿。作为公域到品牌私域的连接入口,搜一搜超级品牌专区实现了品牌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等私域阵地的一站直达,同时上线功能丰富的私域组件,无疑成为微信生态内的又一大私域营销利器。
作为深耕微信私域生态服务商,当微信广告全新上线搜一搜“超级品牌专区”后,微盟帮助品牌快速抢占搜索广告带来的红利。如国内头部的教育科技企业,十方教育在今年9月率先尝鲜微信搜索结果广告,协同微盟借助搜索流量与内容生态建设,进一步撬动营销空间及生意增长。同样,同程旅行在2022年暑假期间,在微盟助力下,利用微信搜一搜品牌官方区更好地连接起了目标用户群体。期间,消费者通过搜索“同程旅行”、“同程消费券”等关键词,在微信搜一搜入口下,直接访问同程旅行的小程序、公众号、在线客服,缩短营销链路,实现销售转化。
生态化加持 2023年视频号或将迎来全面爆发
在用户注意力碎片化的当下,流量依然是品牌营销的敲门砖,多渠道多平台地获取更丰富的流量已经成为了品牌营销的共识。与此同时,全渠道的流量涵盖了线上与线下、公域与私域等,只有将各渠道流量相结合才能帮助商家收获可持续的增长。因此,对于品牌而言,全渠道布局更是关键。
自2019年推出“生态化”战略以来,微盟在生态动作上频频发力。微盟集团首席运营官尹世明曾表示,商家如果要做好私域,就一定要破除流量的来源问题。单一受限的流量来源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和高成本,流量多元化是必由之路。为支持商家长效经营,流量生态成为了微盟生态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其能力也被集成于WOS新商业系统,构筑了一套足以支撑流量生态的数字“底座”。
据悉,微盟围绕流量不断开拓“广度”以及“深度”。一方面,从全渠道流量视角来看,除了腾讯系流量之外,微盟也在积极为商家接入多种流量变现渠道。目前微盟已与快手、小红书、支付宝、百度、抖音等多个平台持续进行着不同程度的生态连接,以及不断开拓国外流量平台如Youtube、Instagram、Twitter等多元化的流量引入。另一方面,从全域经营的视角,微盟基于WOS新商业操作系统,以及TSO全链路营销策略支持下,依托微盟数字商业的SaaS产品等服务和精细化运营,帮助品牌实现高效增长。
在微盟的协助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摸索全渠道营销的捷径,打破各平台流量壁垒。如苏州湾梦幻水世界在微盟助力下,借助微信朋友圈广告、小红书种草、抖音/头条等多种高效引流方式持续推高品牌热度,通过公域拓展曝光于私域催发沉淀的优势链路,为品牌创造营销优质闭环。活动期间,景区门票订单日环比大幅增长,活动总曝光达3000万以上,实现区域消费市场的高效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微盟加强旗下产品与各流量渠道深度结合,如近期上线的“视频号营销助手”,即针对商家在引流、转化、复购等视频号直播前中后期的运营痛点而提供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目前视频号营销助手已与微盟旗下企微助手、OneCRM、CDP+MA等产品相互协同,为品牌构建私域运营的产品矩阵。许多商家均表示,视频号营销助手对他们而言,不止是一个数字营销工具,更是与用户深度互动的渠道。
如洪陵羊绒2021年在微盟助力下切入视频号赛道后,公司通过发布相关产品等内容的短视频作品,迅速积累账号人气。随后,洪陵羊绒在视频号上形成常态化直播,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策划扩大私域流量池,将私域用户引导至直播间,最后促进销售转化。同样,小罐茶以旗下高端茶品牌年迹·年份茶在微盟助力下,以小程序商城为线上线下联动枢纽,通过朋友圈、视频号广告等多渠道联动,探索全域经营新模式。
在中国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数字营销日益繁荣的背景下,这给微盟带来的巨大的市场空间,也让其获得了业内机构的一致认同。中金公司指出,“视频号、快手和小红书等新兴渠道的开拓有望带来进一步的增量。”大和发布研报称,作为腾讯的顶级广告服务提供商,预计微盟集团的广告总收入增速将从2023年开始重新加速,其中微信视频号广告将在2023年为微盟带来8-13%的广告总收入增量。
微盟集团首席运营官尹世明认为,2023年,视频号或将迎来全面爆发,产品侧、生态侧、运营侧明确各自的演化路径,最终形成有别于抖音和快手的生态,视频号运营也将走向多元化、专业化、组织化。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