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名字
陈彦玉
如果,一定要在4月起名字的话,哪个词最合适呢?
似乎再也没有什么能比“盼望”这个四月的日子更好地表达了。放眼望去,家长盼着开学,老师盼着开学,社会各界盼着开学,掰着指头等假期的熊孩子也盯着日历盼着开学。
为什么不是这样?最近,迎接朋友圈媒体的《犁斗缘》中,围绕停课的“花絮”、视频、动画表情显示了停课引起的家庭风波,占了很大一部分内容。
停课留在家里的幼儿园宝宝是“单兵便携式导弹”级别的“神兽”,爬上脖颈、按键盘、拔绳子、进入床底捉迷藏、妨碍在家工作的家长们头晕的血压飙升。那么不能安心的小学生就相当于“舰载导弹”等级的“神兽”。抢手机、换作业、用简单的主题强迫家长的脾气,比4月春光施肥的农作物长得更快。
晚饭后散步时,我经常听到一些小区墙外男女各地方言的喊叫声。“教几百遍你就不会拐弯了?”(阿尔伯特阿尔伯特。)。“”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不能怎么办?“头上有猪头吗?“我让你看问题,我让你看问题,你觉得我在干什么?" "
前几天,在微博、微信上,有些家长抱怨自己患有恐怖症,有些家长抱怨自己拥有不光彩的新身份,包括打卡、助教、课代表、网络管理等。
疫情期间发生的大规模停课成了镜子,凸显了很多家庭的真实、尴尬和无力。哦,不,停课,就像无处不在的回南天一样,墙上地板玻璃镜上,滴滴,滴滴,滴滴让人疯狂。
也许到了停课的时候,这些80后甚至70后家长永远体会不到老师的辛苦和奉献。
女儿才三年级。每天不到7点就得起床。打开笔记本电脑,先清除病毒,每天清理网课上出现的大量系统垃圾,一天不清楚。第三节课绝对不能动。然后催女儿起床早点读,晚上监督女儿的作业,指导作文。停课两个月以上,不仅仅是增设。
疫情期间,不仅有悲哀、忧虑、辛苦、无奈,更多地数那些细节带来的感动——,为国家北上的医生、护士带来的感动之外,不仅给志愿者们日夜工作的感动,我们也不能忘记很多老师无私的奉献。
我女儿读了珠海甄贤小学。在学校最感动的是教授数学的钟玉红老师。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钟老师发现一些孩子在网课后成绩急剧下降,于是主动建了夜间辅导的视频教室,每天晚上准时抽出一个小时,给她教的两个班的资源课的孩子们辅导。我从女儿嘴里听到她说同学们说钟老师的孩子还小。然而,家长们看到钟老师在下班时间最忙碌的节点上放下锅碗瓢盆,放下照顾孩子的宝贵时间,加班辅导学生。
26日本是星期天,钟老师以为要休息一天,到晚上7:30不到,她又登录QQ群叫孩子们上课。这种无私的爱,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足以与一代人的榜样焦裕禄、孔繁森并肩作战。
当然,除钟玉红老师外,很多老师的奉献精神也可以圈出来。比如教语文的周南老师,今年春节家人团聚的时候,她绞尽脑汁让孩子们个人“开灶”,布置了涵盖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的10个白字作文题,还有教英语的梁老师,孩子一上传作业就马上改,及时家长监督孩子修改。
过去有很多比喻来形容老师,蜡烛、春蚕、桥梁、园丁等形象,但作为父母,总有钟玉红老师、朱南老师,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比这些滥用的比喻要多得多,可以概括!
随着全国各地新冠患者“永葆”,期待各地开学时间终于确定!家长们都希望早点开学,除了对所有老师忙碌的教育外,请注意身体。
如果,一定要在4月起名字的话,哪个词最合适呢?与“希望”相比,要有“爱”和“奉献”,老师要对孩子们有无私的爱和无私的奉献!
(这篇文章发表在2020年4月28日《中山日报》《文幕》上。)
图《四月的名字》
作者简介:
陈彦玉,广东兴宁人,2019年6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了作品集《放牧星群》、长篇小说《白天失踪的少女》、散文集《印象兴宁 水墨珠海》、新闻理论随笔集《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等专著。其中《白天失踪的少女》获得了2015年第一届新闻文学奖年度长篇小说奖。
两次模仿霸文学奖评委、《文学自由谈》前主编林富强老师在评论陈彦儒的文学成就时表示,陈彦儒以文言的身份小而深入,深知散文体裁的真谛,具有坚强的“本体”意识。
《新闻课——如何学会与读者“拍拖”》在清华、人民大学、复旦、上海交大、武大、浙江大学、西安交大、哈工大、哈工大、华文大、华东师大、济南大学等许多高校图书馆以及国家、省、市县区图书馆购买馆藏。据媒体报道,《中山日报》 《梅州日报》、中国作家网、中青网、中华网、长江网等媒体报道,部分高校教授在进行新闻专业课的时候,经常会引用这本书的观点和新闻案例来解释新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