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豆瓣上有个有趣的讨论。
一位网民发表说,非常讨厌在聊天文章末尾加上“哈”字。
元捷是这么说的。
“请打印出来。”
「你跟那边沟通,哈。单击
刚进来的同事每天都面对着人。不麻烦也不请托,就是命令的语气。
只有我一个人很讨厌别人写“哈”字吗?
轻蔑的感觉。
为什么职场上那么多人喜欢用?
这位网友认为“哈”字在句尾很奇怪,听起来像是别人有义务帮助你。比如说。
可以优化哈
你调整一下。
加班加点快点。
.
不仅如此,她还认为那个人会觉得他在用轻蔑的语气命令,而且不得不遵从。老实说,有这种既视感。“我命令你做这件事是理所当然的,我不需要多说什么,你照我说的做就行了。”引起反感的网友说,遇到肖恩说话总是加“哈”就恶心,这种认为自己讨好的语气太讨厌了。
如果地位高的人命令自己带来瑕疵,很容易接受,如果职位比自己高一点或差不多,这样说的人会让听的人不舒服,居高临下的态度。
知道后才发现这么多人那么八卦,加上“哈”。
首先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我本人习惯在聊天上加上“哈”字。
原因很简单。加上“哈”可以有效缓和气氛,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尤其是对陌生同事和关系这样的人来说。
个人认为,以“哈”结尾往往会降低马的严肃性,至少有比“啊”、“酒吧”舒服得多的味道。
工作中一起工作,要求互相配合,团队合作是不可避免的。
我以前以为句子末尾加上“酒吧”可以缓和语气,做面对面的事时也用得相当频繁。
直到有一天被mentor指出最好不要这样做,爸爸非常沉重,命令感十足。
我回去看看聊天记录中的“看看库存”,“这个地方能不能再调整一下。”等等。
反应了有多喘。所以从那以后,我改变了语气“哈”,这是为了委婉地说出口,以免语气太生硬。不,不,我觉得很生硬。有哈就开心活泼。但是个人也不滥用“哈”“啊”,而是根据情况使用。特别是对于成为领导的上班族来说,添加“哈”字的时候,为了缓和语气。陈述句,祈祷句后面加一个“哈”,看起来没有那么强。“记得明天交稿子”。
对别人来说,我倒希望彼此沟通时能多用这种语气。
毕竟网上聊天没有音调起伏,看不到彼此的脸,没有语气说话就像机器人一样。
事实上,加上“哈”的语气,在大多数人眼里是社交礼仪。
电视剧《二十不惑》中有江苏果专门教授室友职场人际关系“吴子洁”的场景。啊,啊,哈,蒂亚,哟。
江苏科称这五个字为“职场必备的后缀”,其作用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无论是和同事聊天,还是在群里发微信,都能给人留下亲切可爱的印象,她亲自示范了如何将这五个字融入每一篇对话的文章中。
通过这种方式使呆板的对话生动起来,不会给人陌生的感觉。
2
事实上,十年前不是这样。
只有四川人在网上聊天的时候玩卡哈。因为口头上说的话会带哈哈。这个习惯实际上应该在四川传播。
对于川渝地区,Ha是模态词。四川的一个朋友总是和“哈”一起说。相当于“啊(Ya)”。可以说是一种语言习惯。
她说,四川人从小到大的口语或微信交流都可以带这个词,比较容易接近。
每天交流的时候,对方会直接感受到语气,所以一般不需要,但在交流文章的时候,感受不到对方的语气。使用这种助词可以表达说话时的语气。
当然,我能理解那些讨厌聊天和“哈”的人。
的确,有些文章的语气和内容不适合卡哈字,但加上这个字,反而假装对你不满,假装对你很亲切,处处占据道德制高点。
但是平时没什么问题。
语气的语气意义本来就是
比较空灵,不容易捉摸,不容易"范围住"。有问题的是那些真的在阴阳怪气的人。
由豆瓣那个帖子可见,想用单纯的文字完全传达情绪、意见、观点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也许有的人加个“哈”只是想善意地软化语气,但有的人会认为对面在表达轻蔑。
其实我觉得大家讨厌“哈”,本质还是因为这个社会已经信息爆炸了。
大家实在是沟通过度,因为现在沟通实在是过于方便,造成了一定的厌恶情绪在里面。
就像吃撑了一样胃难受得很。
其实都是一阵一阵的心理作用。
那这样一看,问题不在于语气助词是什么,那种想通过助词表达的态度是因为网络,书面的天然隔阂带来的。
现在这个时代,互联网疏远了彼此很多人的关系,才不得不衍生出来这么多语气和表情,太介意自己在对方那里的个人印象罢了。
几年前,大家也曾非常在意过一个微笑的表情,寻思这个表情到底是在夸人还是骂人?
表情包作为一种辅助聊天的手段,比文字更能直观的表达出真情实感。
但不知从何时起,“微笑”这个表情时成为了当代社交中的一大“杀器” 。
很多时候,一个表情包就能表达自己的态度,而一句话之后加上不同的表情包,甚至可能代表完全不同的意思。
当老婆发来
感觉离死不远了
当老妈发来
就完全不慌
当领导发来
觉得自己大祸临头了
确实是,我爸妈不懂,他们经常给我发“呵呵”,和微笑的表情。
很多长辈都超爱发这个表情,他们觉得这个就是微笑,既能保持作为长辈的威严,又能表达出开心的状态。
所以,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长辈们微笑.jpg的本意,都怀揣着一颗善意的心。
如果你们的领导要是超过35岁,还经常给你发微笑的表情,同样不需要多想,那就是个朴素的微笑而已。
不过以前有个这样的新闻,一小伙被客户投诉交流时感觉“阴阳怪气”。
小伙觉得十分委屈,后经沟通才知道,原来他和客户聊天,会在每句话后面加一个“微笑”表情。
客户觉得他发这个表情的意思就是“不满但又不能明示”,一气之下将其投诉。
真的,人们对这个表情的敏感得经常让我在想要附送一个善意的微笑时踌躇好一会,不知道要用哪个。
实际上,随着现在网络用语和表情的发展完善,在更多生动表情的对比下,
这个表情就显得设计与立意不符。
正常人笑的时候眼睛会弯双目亲和,这个表情是皮笑肉不笑,向下的眼神本能的让人心里一激灵,归根结底是当年的设计不符合当下大多数人关于微笑的正确定义。
微笑本身没问题,这个微笑表情的问题在于眼睛没有笑,也就是假笑,皮笑肉不笑。
有人专门研究过为啥变味儿,因为
上半张脸尤其眼睛没有笑,下半张在笑,不符合人真笑时的神态。
耿直的双眼,看透一切的眼神,嘴角扬起的微妙弧度,组成了这样一个「神秘」的表情。
因此十分诡异,类似于恐怖谷的感觉。
眼轮匝肌没有动
你对着镜子,试试露出上眼白微笑,也会被自己吓到。
相反,那些发自内心的开心的表情中,眼轮匝肌和颧大肌的收缩程度是相匹配的,当一个人开怀大笑的时候,眼睛会接近闭合,比如这些表情:
再后来,人们又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入了进去,赋予了微笑的表情“嘲讽”的含义。
当然了,这不是设计师故意的,而是因为表情设计的时间比较早,缺少了面部的细节。
在年轻人的网络环境里,
多没有笑的意思
,只有这个表情
承载了微笑的功能。
甚至是,哈哈哈哈哈哈哈的时候多为
而由于网络文化的影响,一个梗的产生和传播,也让人们相互影响,以致于使得认为“微笑=挑衅”的人越来越多......
3
不得不承认,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差别很大。
就像我前面说的,文字聊天一旦不运用符号或是语气助词则极易造成误解,经常会有一种对方很冷漠或者在阴阳怪气的错觉。
但在现实中,一句话甚至一个字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气和表情表达出许多不同意思,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现实中交流的话搬到网上后无法产生一样的效果。
同理这也是为什么语音也容易造成误解。
不看表情光听一个人说话。
我们可以拿吃席举例,很多亲戚聚在一起说话的语气听着就很冲很吵,搞得和吵架一样,光听声音会让人烦躁,但一旦放上画面,他们是笑着大声对话的,反而呈现出中国吃席方面独特的热闹和激情。
就我而言生活中的我说话语调大多时间都是平之又平冷之又冷的感觉,现实中配以我的微笑和祥和的表情,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但当我放到微信上,我的语音听起来就像是生气了在冷战。
可见,面对面的互动对人有多重要。
但如果我们要想在网络上表达一个情绪,似乎更需要一个激烈的表达方式,到底因为文化中的含蓄成分,还是网络文化赋予的新含义呢?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了。
新世相曾经做过一个实验,24小时跟人聊天不用表情符号,会是什么体验。
超过5000名志愿者参与了实验,其中三分之一没有坚持到24小时。成功坚持下来的人当中,一半以上的体验并不好。
他们要不断向人解释自己并没有生气,很多人担心自己被误解,担心在别人眼中显得孤傲或是不合群。
这何尝不是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群体生存法则:所有人必须时时刻刻挖空心思表现自己的友善,谁要是不够用力,就被认为不合群。
网络的便捷使人更容易连接,但这种连接却更浮浅,人与人之间很少有直接的接触,而是要通过机器来连接,无形中也就滋生了很多的冰冷的孤独感。
在强大的科技面前,人却变得微不足道。
仅仅一个线上开心的表情或者语气助词,背后也有可能是孤独、无奈,内心渴望有人能真正理解关心自己。
或许,过一段时间,一些代表更高兴的表情符号,依然会演变成不开心。需要发展出更夸张的表情,来不断试图满足内心的孤独和空虚。
玻璃心或者想太多,对促进关系没啥帮助。网络聊天,看不到对方真实表情,所以没必要脑补太多;同时,如果双方对某个表情定义不一样,就别拿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
以上,就是希望大家网上交流的时候能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