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外出务工规模。34岁的藏族妇女三木吉经营着岗巴布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合作社,从编织氆氇毯到制作藏靴、唐卡,由最初的8人发展到17人,2018年还上了中央电视台“直播长江”节目。现在,村里每家每户都开上了小车,全村还有24辆车专门跑运输。
格尔木市长江源村岗巴布民族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展示制作的工艺品。摄于2020年5月。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习惯了。以前在山上,牧民们几个月洗一次衣服,一年洗不上一次澡,上厕所往往在露天,垃圾更是到处乱丢。到了新家,尽管村里有提倡、有要求,但这些老习惯还是有不少人一时难以改变。村里就通过学校教育,让孩子们把学到的卫生习惯带回家,带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改变。村里还开展卫生家庭、美丽庭院评比等活动,鼓励村民们移风易俗。如今,人人衣帽整洁,家家窗明几净,每月19号还开展全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每周六每家出1人捡拾附近林带垃圾。
注重饮食营养和健康了。村民们过去长期游牧,几乎顿顿吃牛羊肉和糌粑,不仅品种单一,营养不均衡,而且生食比例大,不少成年人老早就患有高血脂、脂肪肝和痛风。来到格尔木,村里先是组织村民学会使用煤气灶,接着又提供各种厨艺培训,引导村民接受现代饮食理念。如今,家家冰箱里多了水果和蔬菜,餐桌上有了米饭面条和炒菜,牛羊肉成了“配角”,糌粑、风干肉成了招待客人的零食小吃。与城里人一样,年度体检成为很多村民的生活“标配”。
热情开朗地与人交往了。地广人稀的大草原上,看不了电视,用不了手机,牧民们质朴敦厚却不善言辞,缺乏和社会打交道的能力。有的人偶尔进城购物办事,都不敢离开车站太远,生怕在城里迷了路。搬下山后,聚居城郊和外出务工让他们有了更多与人交往的机会,有线电视、手机、互联网让他们能够接收即时丰富的信息,电影院、文化站、朗玛厅让他们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渐渐地,大家就变得活络了、有见识了、善于人际交往了。如今,村里一些中年人甚至老人都能比较熟练地讲普通话。
懂得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了。在雪山脚下,长期艰苦的游牧生活、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让牧民们深深感到自身的弱小和无力。他们记忆中最严重的一次雪灾,村里牲畜死亡超七成,“幸存的牛羊没吃的,相互把毛都啃了”。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说只能求佛念经、听天由命。如今,物质文化生活极大改善,村民们精气神足,遇到困难不再消极认命,而是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凭借自己的双手一定能战胜困难、改变命运。
心中有着无限的向往
2017年,长江源村正式脱贫摘帽。这在村民们看来,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长江源村的藏族同胞正在党和政府关怀下,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奋斗着更美好的明天。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长江源村的未来。村民们无法忘记,上世纪50年代,山上只有一所马背学校,在一条窄木板上抹上一层羊油就成了“黑板”;后来,虽然盖起了中心小学,却远离牧民们散居的草场,上学的孩子们好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现在,村里建起了“长江源民族学校”,教学楼、综合楼、体育馆、学生公寓、食堂、澡堂一应俱全。学校不仅开展双语教学,还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教育上的大变化,预示着孩子们的美好未来。
格尔木市长江源民族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在排练舞蹈。摄于2020年5月。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政府帮脱贫,致富靠双手。村民闹布才仁搬下山后,通过参加当地组织的驾驶培训考取了货车驾照,跑了10年运输。2014年,唐古拉牦牛、藏羊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他敏锐捕捉到市场前景,每年都回山里收购牛羊肉,还投资40多万元把村里的门面房改造成冷库。如今,闹布才仁已经组建运输车队,成立商贸公司,做起运输储存经销一条龙的生意,带动了村里一大批劳动力就业。在闹布才仁、三木吉等创业能手的带动下,村民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少人开起了蔬菜门市、朗玛厅、服装店。大家努力创业,摆脱“等靠要”,越来越多的村民有了新角色,一幅前程似锦的美好画卷正在长江源村徐徐展开。
饮水思源,搬下山的长江源村村民没有忘记他们从哪里来,没有忘记他们的幸福从哪里来。每当需要上山护草时,村里人都积极行动,及时赶回老家,他们以此表达对故土的眷恋和对长江之源的爱护珍惜。村民们开的小汽车上普遍插着国旗,他们以此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幸福之源的无尽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