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又降神、既畏天又知命、既信灵力又尚人智的一种文化属性。”(第10页)本书论述了巫性及中国巫性之特质、神(鬼)与灵的神秘世界、巫史文化、巫术禁忌、中国巫文化的文化哲学与人文思维方式、巫医亲缘关系、巫性崇拜与诗性审美、风水文化等重要论题,堪称近年来有关中国巫术理论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优秀著作。
4.蔡亮《巫蛊之祸与儒生帝国的兴起》
蔡亮著,付强译:《巫蛊之祸与儒生帝国的兴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的巫蛊之祸大概是最为著名的巫术事件。有关巫蛊之祸,既往的相关研究虽多有涉及(如近来引起很多讨论的辛德勇先生《制造汉武帝》一书对巫蛊之祸有专章讨论,三联书店2018年版),但却少有专题研究。当然,本书的主旨并非聚焦巫蛊之祸的史实,做史学式的考证研究,而是着眼于更为宏大的主题,即在巫蛊之祸所引发的历史余波中,儒生如何作为一个团体力量逐渐崛起,并确立了后来数世纪儒生帝国的政治基调。作者强调:“巫蛊之祸不仅仅是一场牵涉皇室的政治阴谋,也是使中国成为一个儒家帝国的历史转折点。”作者认为司马迁在《儒林列传》中所确立的儒生可以凭五经学养而参与政治的说法有一定的虚构性,司马迁的叙述与其说是在记述史实,毋宁说是在建构历史,背后暗含的是对当时现实世界的批评立场。通过更为细致地分析,作者提示我们,“在公元前91年至公元前87年,出身相对贫寒的儒生们通过他们敏锐的政治判断与优秀的行政管理能力,准确地利用了巫蛊之祸形成的权力真空逐渐获得了政治权力。为了给他们的政治成功寻找合理依据,儒生们回溯历史,重构了一个武帝治下欣欣向荣的儒林。”(第5页)也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提到的那样,书中一些观点的“冲击力”在出版过程中就遭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本书所触及到的史实与阐释或是后来相关研究所绕不开的学术话题。
5.游子安、志贺市子《道妙鸾通:扶乩与香港社会》
[日]志贺市子著,宋军译,志贺市子译校:《香港道教与扶乩信仰:历史与认同》,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
本书研究香港社会中的扶乩活动,论述范围极广,自历史中香港坛堂之源流,到十九世纪末的扶鸾救劫运动,以至二十世纪扶乩团体的尊孔思潮等;从扶乩人物与香港的文化氛围、扶乩与香港潮州社会的关系,到乩坛与行善救济等,将扶乩纳入到香港的历史、社会、文化脉络之中来做深入之考察。两位作者对香港的宗教文化素有研究,志贺市子有关于香港社会中扶乩活动研究的专著出版([日]志贺市子著,宋军译,志贺市子译校:《香港道教与扶乩信仰:历史与认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3年),加上作者与乩坛及乩手的直接交往与考察,使得此书既具有思想、宗教研究的厚重维度,又有着人类学的在场经验,是地方宗教研究中的佳作。
6.颜芳姿《妖怪、变婆与婚姻:中国西南的巫术指控》
颜芳姿著:《妖怪、变婆与婚姻:中国西南的巫术指控》,台北:三民书局,2021年
本书是作者基于在贵州侗族地区的田野调查撰写而成。当地流传着著名的“变婆”妖怪故事,变婆活着时与常人无异,但死后却会变成令人恐惧的神秘力量。据说变婆死后三天就会变成猫,或以美妇形象出现,又或异变成兽,危害人间。变婆只是乡野之怪谈,还是真实存在的怪物?变婆如何影响当地人的婚姻观念?变婆传说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秘密?作者通过多年的田野调查,希望通过变婆现象及其中包含的巫术指控,来思考边缘地区汉族与非汉民族间的关系问题。如作者所言,“巫术跟医学一样,都在帮助人们重拾生命的力量,拿回主导权,设法干预命运,协商社会关系,对社会和个人所面临的灾难不幸和困惑不安提出有意义的解释,对社会危机提供风险管理的因应策略。”(序言)
7.杨伯达《中国史前玉巫教探秘》
杨伯达著:《中国史前玉巫教探秘》,北京:故宫出版社,2020年
杨伯达先生常年从事玉文化研究,尤其重视巫玉文化的结合,此前曾出版《巫玉之光:中国史前玉文化论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巫玉之光》(续集)(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中国史前玉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等专著,本书亦是从巫术与玉文化关系的角度所撰写的全新力作。作者将早期原始宗教称作“巫教”,因早期许多地区的巫术强调“以玉事神”,作者就进一步将“巫教”定名为“玉巫教”。“巫教”与“玉巫教”的命名或有争议之处(如饶宗颐先生在《历史学家对萨满主义应重新作反思与检讨:“巫”的新认识》中所进行的讨论,见《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中华书局成立八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1992年),但强调玉器与巫文化的关系,则是十分必要的。本书将“玉巫教”分为早、中、晚三期,按照地域分为夷、越、蛮三大族群,又将玉神器分为信仰崇拜类(如龟、猪、鸮、鹰、云、风、海、鱼、龙、凤、蝉、蚕、树、稻、慈姑等)、美身类(如玉镯、玉璜、玉环、玉梳背等)和供神食飨三类。本书所涉及的考古资料极为丰富,作者的论述视野宏阔而又具体而微,对学界理解早期巫玉文化当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8.张保同、王军青《巫术文化视域下的汉画像和原始道教》
张保同、王军青著:《巫术文化视域下的汉画像和原始道教》,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21年
学界有关汉画像的研究成果所在多有,但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对汉画像中所包含的巫术文化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则付之阙如。本书“用文化人类学中的巫术文化理论诠释汉画像,探讨汉画像、原始道教与巫术文化的内在联系,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把汉画像资料引入汉代巫术、原始道教研究领域,审视汉画像的社会和文化寓意,深入挖掘汉画像中的巫术文化和原始道教的内容。”(前言,第12页)本书所涉及的具体图像主题有神话人物(后羿射日、伏羲女娲、神农操蛇、黄帝、蚩尤作兵等),辟邪动物(龙、虎、朱雀、玄武、熊、开明兽、麒麟、獬豸、犬等),辟邪植物(桃树、桑树、柏树、常青树等),辟邪神人(神荼、郁垒、忠勇之士、宗布、门吏等),其他辟邪物像(雷鼓、兵器、规矩、五色、日月、星辰、文字、仓颉造字等),傩舞(方相舞、杂舞、禹步等),以及祈雨巫术、生殖巫术、模拟巫术等。本书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形象地展示出了汉代巫术的整体面貌。
9.姜小莉《清代满族萨满教研究》
姜小莉著:《清代满族萨满教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萨满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近年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甚多。萨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萨满教特指以西伯利亚为中心,扩展到中亚、东北亚地区的萨满信仰,伊利亚德即持此论;广义的萨满乃是一种世界性的原始宗教现象。各个地域、各个民族之间的萨满文化是有所不同的。中国东北地区,萨满广泛存在于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锡伯、维吾尔等民族,而尤以满族为代表。满族历史悠久,萨满亦与满族的历史相伴随,“萨满教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提升成反比,期社会地位会随着社会体制的演进而下降。”(第237页)满族根据政治形势的需要对萨满教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入关后满族萨满教分化为宫廷与民间两种类型。同时,清代萨满也产生了东北、京畿、直省驻防等区域差异,以及家祭与野祭的分化。萨满教在清代的政治、宗教、文化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但也随着血缘组织、生产方式、地域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走向了衰落。本书对于理解满族萨满以及清代的政治、宗教和文化,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0.刘勤《神圣与世俗之间:中国厕神信仰源流考》
刘勤著:《神圣与世俗之间:中国厕神信仰源流考》,北京:三联书店,2021年
本书研究的对象为中国的厕神信仰,这一主题之所以与巫术有关,是关于厕神的诸多说法中,最流行的说法之一就是紫姑即厕神,而紫姑神崇拜一直都被视为扶乩巫术的来源。关于这一问题,许地山在《扶箕迷信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中有详细之论述。南朝宋刘敬叔的《异苑》中最早记载了紫姑的故事,其初为人妾,为大妇所妒,郁郁而终,死后能显灵。民间视紫姑为受害女性之代表,对她寄予了同情,也赋予她了“法力”,后来扶乩时多请紫姑。明清文人常通过扶乩问科举及仕途,使扶乩变得更为流行。本书还提到民间以粪尿等秽物所进行的压胜与治愈的巫术活动,这些也是民间巫术的重要内容。
11.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
储晓军著:《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年
本书将魏晋南北朝的民间信仰分为三种类型:巫术活动、神灵崇拜和生死仪式,巫术在此一时期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先秦时期巫术在政治和社会中的地位甚高,但至迟到汉末,巫术渐趋分化,巫师地位亦有所下降。但在民间信仰中,巫术还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巫术亦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正如本书所指出的那样:“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巫术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重要的转折期。传统巫术在民间继续活跃,佛教的神通法术、道教的道符法术在民众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形成了传统巫术和新型巫术共同勃兴的辉煌场景。与此同时,巫术也出现了新的变化,行传统巫术的巫师地位逐渐下降,取代他们的是具有宗教光环的僧侣群体和道士群体,他们渐渐成为巫术的主角。”(第93页)本书梳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诸种巫术形式:传统巫术(包括医疗巫术、祝诅巫术、预言巫术等)、佛教巫术(包括咒术、神通等)、道教巫术(如神行、渡水、变化、召物、治病等),同时也探讨了巫、佛、道既并存又竞争的关系。
12.臧志攀《中国古代祈雨史》
臧志攀等著:《中国古代祈雨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
中国农耕文明的特性使得祈雨成为官方与民间都极为重视的大事,早期的祈雨活动多以巫术形式来实践(如裘锡圭先生著名的文章《说卜辞的焚巫尪与作土龙》所分析的现象),尽管后来祈雨逐渐礼仪化、道德化,但祈雨巫术在民间仍广为流行。本书依据时代序列梳理了自史前时期至清代祈雨活动之历史,以及祈雨与巫术、祭祀、思想、政治、民俗、文学等领域的关系,涉及巫术史、宗教史、政治史、礼制史、哲学思想史、民俗史及古文字学、考古学、民族学、天文学、气象学、农学、文化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可谓第一部中国祈雨文化史之专著。
13.盛文强《故国之妖》
盛文强著:《故国之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1年
鬼神怪异之事在史籍中随处可见,“书写妖异怪诞之事,是一种古老而又隐秘的叙事传统,谓之志怪”。(自序)今日虽多以迷信、虚妄斥之,但大众对此类内容的兴趣有增无减。本书所讲述的诸多故事,读来令人意趣盎然。其中与巫术相关的内容所在多有,如对付妖怪常用的“呼名术”,即见到妖怪,“知其名呼之者除,不知其名则死”。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提到一个人面蛇身的美女蛇,“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亦属此类。又如驱鬼常用植物,多“介于巫术和药剂之间,兼有二者的功效”。(第15页)再如以狗屎、狗血来辟邪禳灾之巫术等。古人书写妖怪故事本非以笑谈视之,如干宝写《搜神记》即是为了印证“神道之不诬”的道理,亦如作者所言:“妖怪的世界自成体系,是对日常的超越,又是对日常的讽喻。在若即若离之间,妖怪实现了自身的意义。”(自序)
14.徐颂赞《神明考古学》
徐颂赞著:《神明考古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本书以闲趣笔法讲述鬼神妖怪之事,立意“从趣味知识中理解宗教”,“从宗教中反观人间生活”。所谈人鬼恩怨、神明八卦、成圣内幕、修仙套路、幻术指南等,虽在学术上稍嫌简浅,但颇能从大众熟知的事例中引申论述,如从《还珠格格》中的巫师来谈萨满文化,从《肖申克的救赎》引出《太平广记》中的越狱幻术,从《上帝也疯狂》开始谈论非洲巫术的运作逻辑等,倒也符合大众阅读的口味。
15.于赓哲《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
于赓哲著:《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21年
本书透过疾病看历史文化之变迁,兼具学术与趣味,在疫情笼罩之下的特殊时期,尤引人关注。书中有专题谈及“蛊毒”,蓄蛊巫术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能见到。有关蓄蛊之巫术,历史中最有名的事例即前面所提及的巫蛊之祸。但需要辨析的是,蛊毒与巫蛊不同。巫蛊之祸中从太子东宫搜出来的巫术器具乃是“人偶”,这属于模拟巫术范畴,蛊毒则是蓄养蛊虫来害人的巫术。《隋书·地理志》言:“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蛊或有医疗之效,中蛊者也多为患病之症状,但蛊毒的蓄养与应用,在古代多被神秘化,成为民间巫术的重要内容。蓄蛊自西汉发端,隋唐时期定型,流衍至今。本书作者还特别讨论了蓄蛊风俗的区域转移问题,总的趋势是由北而南,由中原而江南,由江南而岭南,由岭南再到西南。这一传播轨迹亦可说明,蛊毒问题“并非一个简单的巫术迷信问题,实际上其背后反映了主流文化圈对非主流文化的歧视,历史上各阶段‘蓄蛊之地’的变迁是主流文化圈拓展的结果。”(第170页)
16.吕光群《中外巫傩面具艺术》
吕光群摄影编著:《中外巫傩面具艺术》,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年
面具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在狩猎、战争、祭祀、巫术、驱鬼、丧葬、镇宅、舞蹈、戏剧、游戏中广泛使用。本书关注的是在驱傩、祭仪、傩舞、傩戏等巫傩活动中的所使用的面具。作者出自业余兴趣,用三十年时间奔赴中国各地(涉及二十个省)和世界各国(涉及四十个国家)拍摄巫傩面具照片,本书收录了1280幅照片,其中关于中国的有700余幅,外国的有500余幅。这些资料为学界的相关研究,尤其是比较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17.林玮嫔《灵力具现:乡村与都市中的民间宗教》
林玮嫔著:《灵力具现:乡村与都市中的民间宗教》,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20年
本书是作者据其英文著作Materializing Magic Power: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Villages and Cities(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15)改写而成。作者曾在台南万年村、三寮湾与桃园八德等地进行了长时间的田野调查研究,本书就是基于这些调查来探讨乡村与都市中的民间宗教问题。在民间宗教中,神像所具的物质形态通过信仰的“具象化”而具备了神圣内涵。但物质形态的神像无法对信众的需求做出反应,这就需要灵媒(乩童)来进行沟通。本书主要研究的就是这两种灵力具现的形式——神像与乩童在民间宗教中的作用和关系:“一个恒久却静态,另一个短暂却即时。二者以互补的关系在仪式与日常生活中互相配合。神像内蕴,乩童外显,二者在跨时限(diachronic)与同时限(synchronic)之间得到动态的平衡。”(第12页)同时,本书也研究了灵媒在乡村与都市中的不同。在乡村中神像会进入到信徒家中而与民众建立直接的连结,而在都市中神像更多被固定在神坛中。都市中的乩童较之在乡村的环境中,也必须更具开创性去拓展神明灵力,从神明“代言人”的身分转变为宗教知识的组织者与灵力创造者。
18.黄杰《宋画中的信仰民俗研究》
黄杰著:《宋画中的信仰民俗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年
基于绘画资料研究其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社会与风俗等内涵,是近年学界颇受重视的一种研究进路。本书聚焦于宋代绘画(尤其以《潇湘八景》、《骷髅幻戏图》、《辰星像》、《听琴图》、《千里江山图》、《江山秋色图》、《清明上河图》等为重点),分析其中的信仰民俗(包括俗信、祝祷、禁忌、占卜、巫术等)。如通过《骷髅幻戏图》中的三重幻戏结构来分析中国人对于生死问题表现出的谐谑与感怀交织的复杂情感。如作者认为《大傩图》中体现出的是仲春民间的社火表演,兼有葆生、驱傩、祈雨、娱乐等多重功能,而在《千里江山图》与《江山秋色图》中,则隐藏着中国风水文化的内涵。
19.张邦彦《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
张邦彦著:《近代中国的催眠术与大众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本书在2020年由联经出版公司出版,去年书目中曾有所介绍,202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简体字本,甫一上市便引来诸多关注和讨论。引来广泛关注的原因,不只是本书所探讨的话题有趣,还在于其论述的角度和话题的重要性。黄克武先生在序言中提到:“催眠术的吸引力在于它可以亲眼目睹,却又不可尽知,属于所谓'不可思议'的现象。它与心理治疗、气功、灵魂学、前世回溯等都有关系,也有催眠师将此一技艺以‘幻术'的姿态用在娱乐表演而引起轰动。一般人认为它出于脑波作用、潜意识(或无意识)、变态或暗示的心理现象,等等。无论如何,直至今日催眠术仍充满了神秘色彩。”本书关注催眠术在中国近现代语境中的传播、影响及其多元内涵,提醒我们思考:“如何超越精英叙事的单一旋律,以复调式的眼光看待近代中国的心理知识发展?哪些人应该被当成科学活动的主体?我们应该要采取什么样的角度,来理解科学论述、科学实践之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文化意义?”(第5页)
20.张庆民《干宝及其<搜神记>研究》
张庆民著:《干宝及其<搜神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年
东晋干宝,“性好阴阳术数”,作《搜神记》,“选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被誉为“鬼之董狐”(《晋书》)。干宝通过《搜神记》,“欲撰记古今怪异非常之事”,以“明神道之不诬”。本书对干宝之生平、其“性好阴阳术数”问题、编撰《搜神记》的缘起、《搜神记》编撰时间与材料来源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考论,尤其论述了“明神道之不诬”的内涵,其“本旨乃在通过记述各种鬼神怪异之事,让人们了解、认识鬼神怪异之事发生的根本原因,从中见吉凶、察时变,大可以考见国家政治治理之得失,小可以明个人祸福休咎之所起,从而为当时和后来人提供鉴戒。”(第243页)其中涉及的古今看待鬼神之视角与立场问题,尤值得关注。
21.[意]卡洛·金茨堡《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
[意]卡洛·金茨堡(Carlo Ginzburg)著,朱歌姝译:《夜间的战斗:16、17世纪的巫术和农业崇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卡洛·金茨堡的《奶酪与蛆虫》于2021年推出中文译本,这部被称为“迟到四十年”的微观史学经典甫一面世就引起了广泛的追捧与讨论。出版社也同时再版了金茨堡的另一部名作《夜间的战斗》(初版于200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新版增加了作者为2020年意大利版所写的长篇后记)。本书研究的是16世纪在意大利弗留利(Friuli)地区所流行的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一群被称为“本南丹蒂”(benandanti)[“慈善的行者”(good walker)]的仪式团体,会在某个夜晚灵魂出窍,手持一束茴香作武器,与巫师展开战斗。若本南丹蒂获胜,就会迎来庄稼丰收;若是失败,则会遭遇饥馑。本南丹蒂的敌手是巫师,但却被教会斥为异端巫术,在教会权威之下,他们对自我身分产生了混淆,最终承认自己亦是巫师。金茨堡称此书主旨在于研究“16世纪末到17世纪上半叶之间弗留利人的宗教态度,从广义上说,是一个农民社群的心理状态,但是从一个十分狭隘的观点来看,这一民间信仰核心的历史,由于特殊势力的作用,逐渐被等同于巫术。这是至今仍不确知的历史中的一段插曲,却在巫术和其受迫害的普遍问题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意大利文版序言)正如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所言,金茨堡利用法庭的资料“书写那些其观点几乎无据可查之人的历史”,其中所体现出的精湛的技巧令人叹服,同时本书也体现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也是微观史学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22.[美]罗伯特·达恩顿《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
[美]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著,周小进译:《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
罗伯特·达恩顿是文化史名家,其多种著作均已被译成中文,本书为中文译本之再版(初版亦是周小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此版新增了作者为中文版所写的序言。本书是达恩顿第一部法国史论著,被誉为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的奠基之作之一,影响甚大。法国大革命之前,在法国流行一种催眠术(mesmerism)运动,催眠术“像一场流行疾病一样,征服了整个法兰西”。这场运动起自奥地利医学博士梅斯梅尔(mesmer)所发现的动物磁力学。这场源于科学领域的争论,最后神奇地参与到了政治运动之中,并最终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许多催眠师也成了大革命的领导人物。通过这种被宏大历史叙事所忽视的历史细节,可以让我们思考催眠术与激进思想、政治运动、民众心态、启蒙运动的终结等重要问题,也为我们理解法国大革命的起源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23.[英]苏珊娜·利普斯科姆《企鹅科普:巫术》
[英]苏珊娜·利普斯科姆(Suzannah Lipscomb)著,[英]马丁·皮克(Martyn Pick)绘,王海峰译:《企鹅科普:巫术》,北京:中信出版社,2021年
企鹅科普(第一辑),包括了《宇宙大爆炸》《引力》《板块构造学说》《量子力学》《进化论》《遗传学》《意识》《疼痛》《人工智能》《泡沫》《章鱼》等明显属于科学领域的主题,但其中竟然也包含了一本《巫术》。其实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套书的编辑者眼光之专业、视野之开阔。巫术是宗教史、思想史上绕不开的话题,同时也和科学史密切相关。令人惊喜的是,本书以青少年为主要阅读群体,在不长的篇幅中,深入浅出地叙述了欧洲巫术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及其思想文化根基,同时又能结合浅显之事例加以阐说。据给小学生阅读的亲测经验来看,阅读的效果甚佳,本书堪称是专业普及类书籍之范例。
24.[日]涩泽龙彦《恶魔幻影志》
[日]涩泽龙彦著,王子豪译:《恶魔幻影志》,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年
涩泽龙彦被称为日本暗黑美学大师,近年来其作品已有多种被译成中文。本书聚焦绘画作品中的恶魔题材,从原始洞穴中的模拟巫术图像,到《启示录》抄本、教堂艺术中的绘画、德拉克洛瓦的《梅菲斯特》、老勃鲁盖尔的《叛逆天使的堕落》,以及博斯的《圣安东尼的诱惑》《最后的审判》等,涩泽龙彦通过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料和极富洞见的分析,为读者搭建起了一个恶魔主题的艺术魔宫。尽管属于青年时期的作品,但这本书被涩泽龙彦视为自己“最心爱的作品之一”。
25.[法]布里切特·小山-理查德《日本的妖怪》
[法]布里切特·小山-理查德(Brigitte Koyama-Richard)著,党蔷、王聪译:《日本的妖怪》,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21年
世界各国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妖怪文化,在日本妖怪文化似乎更为流行,至今日仍旧如此。如作者所言:“在日本,这个充斥着祖先的信仰和万物有灵论的神怪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盛过。”(前言)日本的妖怪文化受到中国、印度及西方的影响,加上本土文化的融合与创造,形成了独特的妖怪文化传统。作者是法国知名的日本文化专家,在书中他对日本的妖怪传统进行了系统全面地考察,书中收集了二百多幅妖怪题材的绘画和图像,从古籍中的图像资料,到当代日本艺术家的创作,内容丰富而有趣。作为异国的研究者,作者尤其重视比较研究的视角,正如书中所指出的那样,尽管西方艺术受到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东方艺术的影响,如“西方艺术家借鉴了东方艺术作品中出现的恶魔、龙、树状魔鬼、长有多条手臂的妖等形象”,但却少有学者进行影响的比较研究,本书无疑是一次极为有益地推动。
26.[日]阿部谨也《花衣魔笛手》
[日]阿部谨也著,夏川译:《花衣魔笛手:传说背后的欧洲中世纪》,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
[日]阿部谨也著,陈国维译:《哈梅恩的吹笛手:记忆、传说与流变,中古欧洲社会庶民心态考察》,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21年
格林兄弟收集的童话中有一则花衣魔笛手(Pied Piper)的故事。据说1284年在德国哈默尔恩市出现了一位自称捕鼠人的花衣男子,声称只要市民付一定数额的报酬,他就能清除困扰当地人的成群老鼠。达成协议后,花衣人开始吹笛子,听到笛声,老鼠纷纷从洞里跑出来,跟随男子进入威悉河。这时男子从河中走出,老鼠都被淹死了。但市民们却不愿按照协议支付酬劳,于是男子愤怒离开。不久后,男子再次回到哈默尔恩,又在街上吹起了笛子,这时所有四岁以上的小孩都跑了出来,共有130个孩子跟随男子进入山林,最后一起消失。这则故事在德国及英语文化圈广为流传,相关的研究也很多,比如针对“130个孩子失踪”这一传说就有多达二十五种解释。阿部谨也被誉为日本“西方社会史”研究第一人,其名作《花衣魔笛手》堪称社会文化史的杰作,他在书中对花衣魔笛的传说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尤其是十分高明地梳理了吹笛人与捕鼠人传说结合的过程,以及此传说在后来的流传与阐释。他还指出了此传说背后的心理机制:“不管1284年发生的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哈默尔恩庶民的悲伤与痛苦都跨越了时空,直抵我们内心。当接近产生这种悲伤、痛苦的庶民生活时,我们就超越了单纯解密似的兴趣或好奇心,直接触摸到欧洲社会史的一角。”台湾商务印书馆亦在2021年推出了中译本,名为《哈梅恩的吹笛手:记忆、传说与流变,中古欧洲社会庶民心态考察》(陈国维译,台湾商务印书馆,2021年)。
责任编辑:黄晓峰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