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
作者:陈育宁(著名民族史专家,宁夏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雨过彩虹升起,天空更加湛蓝清新。站在银川平原辽阔的大地上,向西眺望,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脉静静地卧在那里,似一条蔚蓝色的屏风,竖立在荒漠戈壁与平原绿洲之间,把两种不同的景色分开。再久久地望去,忽然会觉得那静卧的山峦舞动起来,像群马呼啸着奔驰向前。这是何等壮观的图景!四季不同时间里,这里的景色会变幻万千,无论你何时伫立于此,都会思绪潮涌,不忍离去。
这座山叫贺兰山。
鸟瞰贺兰山资料图片
壹
真是难以想象这座山有多么古老。地质学家告诉我们,这座山经历了20多亿年地史的演变,从一片浩瀚大海中,接受了巨厚的沉积,历代地层层层叠加、挤压、褶皱,最后在喜马拉雅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今日的贺兰山。如今在山谷中随处可见山体上一道道紧挨着的褶皱,记录着那惊天动地的变化。
当人类认识和记录这座山时,已到了距今2000年左右的时期。
汉武帝时,北击匈奴,再一次将军事力量延伸到贺兰山地区,在贺兰山东麓设立了北地郡管辖的廉县。《汉书·地理志》记:“廉县,卑移山在西北。”廉县西北的卑移山就是贺兰山。
“贺兰”这个名字是何时出现的,是什么意思?
《晋书·四夷列传》记载,在匈奴的众多部落里,有一个叫“贺赖”的部。后来的学者考证,“兰”是“赖”的转音。因为匈奴贺赖部在贺兰山一带驻牧活动,久而久之就将原来的卑移山称为贺兰山。到了隋代,贺兰山的名称终于确定下来。
唐朝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志》对“贺兰”做了这样的解释:“山多树林,青白望如驳马,北人呼驳为贺兰。”所谓“北人”是指北方游牧民族,“贺兰”意为像青白色的马。原来“贺兰”一词是“胡语”,即北方游牧民族的语言,但它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流传至今,如今不仅是山名,也是宁夏的一个县名。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各民族共同的社会生活中,传承下来,这是一个实例。
让贺兰山熠熠生辉的不仅是带有北方游牧民族色彩的这个名称,更在于它蕴含的文化的内涵。远古,那些驻跸在贺兰山各条山沟里狩猎和游牧的先人们,不仅靠着大山的采集和泉水养活着自己,而且还把自己内心世界的所思所想和追求,想象成艺术形象和各种图案,凿刻在坚硬山崖的石壁上。后来的人们,模仿着他们的先辈,不断在贺兰山的石壁上凿刻着各种图案,把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想象、他们的情感和对贺兰山的崇拜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这就是先人们留给人类的一笔重要文化遗产——岩画,贺兰山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岩画而灵动起来。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几乎在远古的同一个时代,世界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相类似的岩画,他们似乎是相约而为,共同用岩画这种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崇拜追求。
我国历史上虽然有过对岩画星星点点的记载,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去发现、去研究,却是很晚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宁夏在开展文物普查的时候,发现了在贺兰山的各沟口有不少岩画分布点,后来发现越来越多,内容形式特别丰富,引起了国际岩画学界的高度关注。从此,贺兰山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岩画王国的面目,国际岩画委员会两次重要的现场观摩、研讨交流会议,就在贺兰山下的银川举行。
20世纪80年代,艺术家韩美林第一次踏足贺兰山下,就被古老神秘的贺兰山岩画深深打动。此后,他多次来到这里,观摩岩画,汲取灵感。他在《兰山天书》中云:“贺兰山险入层云,万古长风动鬼神。石器为符岩作纸,摩崖铸画史留魂。”他停住脚步,继杭州、北京建立的“韩美林艺术馆”之后,把第三座艺术馆建在了与岩画为伴的贺兰沟沟口。2015年12月21日,他在开馆仪式上,深深地向贺兰山鞠躬,感谢贺兰山及山上的岩画为他开启了艺术创作的新阶段。远古文明与当代艺术在这里连线,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在贺兰山再现风采。
贰
贺兰山依傍着黄河,山沟里的泉水、山前洪积湖及黄河之水养育了山前的平原及先后来到这里从事狩猎放牧和农耕劳作的人们,他们依水而居,生命有了保障,也有了创造文明的条件。就在贺兰山东麓约30公里、黄河东岸的水洞沟,发现了2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河套人”文化遗址。创造旧石器文明的河套人与创造岩画的贺兰山人,他们选择的共同家园就在贺兰山下、黄河之滨。
早从秦汉开始,贺兰山以东的黄河两岸,大量的内地移民至此戍边,他们带来了中原的农耕技术,又致力于利用黄河优势引水灌田,世代相传,终于把这里开发成富饶的绿洲。因为有贺兰山的护卫,才有了银川平原富庶之地,正如唐朝诗人韦蟾所称颂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
贺兰山西侧,曾经是匈奴、鲜卑、突厥、党项、蒙古等众多游牧民族驰骋过往的大漠荒原。他们往往跨过山口,越过边墙,富饶的绿洲也是他们向往的地方。
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与中原迁徙而至的农耕民族,常常在这一带集中,或友好往来,或相互征战,目的都是要取得相互间经济文化的联系,以补充和满足各自的需要。天然的贺兰山、黄河,还有人造的长城,都不能阻隔这种交往交流,这一线反而成为各民族的交融线,农耕与游牧,都在这一线驻扎下来,因为他们越来越觉得相互都不可缺少。
在贺兰山苏峪口的山沟里,有一座佛教寺庙叫灵光寺,门前的说明牌上介绍说,“灵光寺原为西夏皇家寺院,后因地震而毁”,现在的寺院是以后重新修建的。由此可见,那个时候,佛教文化已在这里得到传播。一位守山人告诉我,就在灵光寺之侧,至今还留存一条古老的驿道,虽然不再使用了,但山里人给它起了个现代名字“银巴古驿”,即连通大山东西两侧的通道。在这条古老的驿道上,曾发现过一枚唐代的钱币。守山人推测,当年的丝绸之路,可能会有很多条走向大致相同的支线,这条驿道会不会是其中的一条?唐代的钱币是不是丝路的遗留?
公元十一世纪初,建立西夏国的首领们毫不犹豫地将帝王陵园建在贺兰山脚下,他们对这里是风水宝地深信不疑。其实,贺兰山赋予他们的是早已在这里形成气候的中华文化之风。当世人说,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政权,“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西夏陵也是仿宋陵而建。中华文化乃立国之本,它将多元归为一体,西夏概莫能外。
清朝初年,清廷允准蒙古和硕特部的部众,自新疆移牧于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地区,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设置了直属清廷理藩院管辖的阿拉善和硕特旗。阿拉善设旗以来三百余年,不仅担负着守护北疆的重任,也一直保持着和贺兰山以东宁夏地区各民族的密切往来。大山两侧的人们一直像走亲戚一样,你来我往,他们对贺兰山都怀着同样敬仰、感恩和崇拜的心情。阿拉善的蒙古族同胞,视贺兰山为带来温润和福音的神山,精心呵护。在阿拉善境内的贺兰山,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态。贺兰山还是阿拉善地区的佛教圣地,深山之中的广宗寺、福音寺是内蒙古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名望最高、建筑最美的两座藏传佛教寺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这一带深深感受到衣食住行、礼仪习俗、语言娱乐中各民族的文化元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终于成为水乳交融的一体。贺兰山联结着各民族共同的情感、共同的命运,贺兰山在这个共同体的大家庭中,就是团结和统一的象征。
叁
从贺兰山苏峪口沟口向西望去,在夕阳的辉映下,山形呈现出一尊睡佛的形象,睡佛被一层金边包裹,剪影显示出睡佛面仰天际,有突出的“眉骨”和“鼻梁”,还有微合的“嘴唇”,好像一位安详卧睡的老人。守山人骄傲地说,这是带来吉祥和好运的天相。
贺兰山真的很神奇。地理学家指着中国地形图说,如果把南北走向的祁连山、贺兰山、吕梁山这三座山和东西走向的秦岭连在一起,就呈现出一个“山”字,贺兰山就是这个“山”字中间竖写的那一笔,这一笔,注定了贺兰山在中国内陆山形格局中的独特地位。贺兰山东麓的银川,则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的地理中心。
这块风水宝地不仅是人类的家园,各种动植物也乐于栖息于此。松树、山杨、白桦等数百种植物,分布于山前山后;马鹿、獐子、盘羊、青羊、岩羊等一百余种动物,奔走在山崖、山涧,他们无忧无虑地生长生活在贺兰山这个多种生物共存的美好乐园里。
贺兰山还是一座资源的宝库。公元1272年,马可·波罗穿越西夏旧地,他发现贺兰山北部有一种黑色的“会燃烧的石头”,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太西煤。如今优质的太西煤远销世界各地,成了宁夏的品牌。相传,贺兰石是女娲炼石成功后的第一块补天石,其光泽柔润,质地细密,幽蓝的色泽中“碧绿”嵌入,自然生成一体,成为制作砚石的极品。
为什么从古到今人们留恋贺兰山?因为贺兰山巍峨起伏,峦峰连绵,用自己宽阔的胸膛和背部,呵护了宁夏平原,为大地奉献了一块珍珠般的绿洲;因为贺兰山的几十条山沟,把大山两侧各民族的人们紧紧相连,打不散,分不开,谁也离不开谁;因为贺兰山不仅是宝藏丰富的一座富矿,还是底蕴丰厚、充满灵气的精神家园。宁夏平原的人们称贺兰山为父亲山,阿拉善的同胞视贺兰山为神山。只有走近它,仰视它,才能深刻感受到贺兰山在人们心目中,有何等崇高的地位。清晨或者黄昏,风雨或者霜雪,向西眺望,静静地看山,看山顶云卷云舒,看山上色彩变化,历史现实,家国情怀,都会和贺兰山紧紧联系在一起,都会有一番心灵的对话。
啊,那山,名叫贺兰。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24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