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载于《北京纪事》3月刊
萧军是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东北作家群”的领军人物。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跋涉》(与萧红合著), 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五月的矿山》等。
萧军的身上有许多光环:书写第一部抗日小说、鲁迅先生的忠实弟子,去过延安,并且受到毛主席赏识、多次与毛主席交谈。这位文坛大师生命中的最后30 多年,一直主要居住在什刹海附近的鸦儿胡同。
01
萧军原名刘鸿霖,生于1907 年, 辽宁省义县人。1928 年冬在东北陆军讲武堂炮兵科就读。萧军具有东北汉子刚直耿介的性格,为了替一名学员主持公道而与一名中校队长发生冲突,并因此被讲武堂开除。
萧军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是一篇以反对军阀为内容的短文《懦……》,投寄给当时的《盛京时报》副刊上。为不暴露自己,他署名“酡颜三郎”。从字面上看,像日本人的名字,实际上还有其他含义。“酡颜”,是酒后脸发红的意思,那时萧军青春年少,红颜赤颌;“三郎”则来源于他和两个好友结拜,按年龄长幼的排行,他排第三。
1931 年春至1934 年夏,萧军在哈尔滨从事反满抗日文艺活动时,使用的就是“三郎”的笔名。据后来他自己讲,“三郎”暗喻《水浒》中的“拼命三郎石秀” 之意。1933 年10 月,他用这个笔名, 秘密自费出版了他和妻子萧红的小说散文合集《跋涉》。
1934年6月间,由于政治、经济环境所迫,萧军和萧红从哈尔滨秘密出走, 经大连到青岛。当时,萧军用名“刘军” 或“刘均”,任《青岛晨报》副刊编辑。在青岛期间,他开始与居住在上海的鲁迅通信。通信时使用的名字“萧军”是特意取的。取“萧”为姓,是因他喜爱京剧《打渔杀家》中老英雄萧恩,又因为他是辽宁人,古时辽宁人多姓萧。取“军”作名,一则他原本行伍出身;二则当时正处于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蒋介石调动白军围剿红军之际,对此,他十分气愤,为了表达自己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工农红军的感情,就把红军一词一分为二, 作了萧红和他的笔名。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小(萧)小(萧)红军”。这种做法,看起来似乎很幼稚,但在当时险恶的形势下却难能可贵。
萧军《八月的乡村》
在青岛待了一个时期后,萧军和萧红到上海,参加鲁迅所领导的革命文艺活动。1934 年11 月30 日, 他们和鲁迅第一次见面,担任《海燕》《作家》月刊编辑。1935 年7 月初, 萧军和萧红、叶紫三人,自费组织了“奴隶社”,秘密出版《奴隶丛书》。其中就有他的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反满抗日活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鲁迅特为作序,给以高度评价:“这《八月的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 虽然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结构和描写人物的手段,也不能比法捷耶夫的《毁灭》,然而严肃,紧张, 作者的心血和失去的天空,土地, 受难的人民,以至失去的茂草,高粱, 蝈蝈,蚊子,搅成一团,鲜红的在读者眼前展开,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和活路。凡有人心的读者,是看得完的,而且有所得的。”在这部书早期出版的若干版本上的署名是“田军”, 这个笔名,多用于当时在“非法” 刊物上发表的作品。
1936年10月19日, 鲁迅先生逝世以后,萧军参加了鲁迅丧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移灵前往沪郊虹桥路“万国公墓”落葬时,萧军是16 位抬棺者之一。同时,他担任了送葬队伍游行示威的“总指挥”, 并在墓地上致了悼词,还与人编成了《鲁迅纪念集》。抗日战争爆发后,萧军二次到过延安,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一些群众文艺活动。抗战胜利后,萧军曾返回哈尔滨, 参加文化工作。
02
1951年初,44岁的萧军以养病为由,与家人先后从东北来到北京,租住了鸦儿胡同6 号(原48 号) 的房子,一住就是几十年,即使是在80 年代担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那段时间,他和家人也从未彻底搬出那座小楼。他在这里生活了整整37 年,直到去世。
萧军修订余胜荪藏本《搜山打车》封面
因东北局一时没有给转工作关系和供给关系,他一大家子人在北京的生活非常拮据。后来,萧军被北京市“文物组”聘为文物研究员, 生活才有了转机。1959 年他被安排到北京市戏曲研究所任研究员,每月发给生活费110 元。
萧军晚年的很多文章,都注明写于“银锭桥西海北楼”, 指的就是鸦儿胡同6 号这座砖木结构的两层西式小楼。萧军的卧室和书房就在二楼。“海北楼”是书房的名字。萧军曾作诗云:
两树桑榆一树椿,
旭日小阁庇荫荫。
窗临后海泓泓水,
银锭桥西岸北寻。
家居环瞩殊豁然,
一线西瞰雨后山。
树影憧憧无限好,
风光似此拟神仙。
1966 年后,萧军的家被挤占, 只给他留下一间不足两平方米的储藏室作为写作室,乐观的萧军以“有窝就下蛋,有水就行船”自勉,又把这里戏称为“蜗蜗居”。实际上, 这是一个室中之居,小如蜗牛庐壳, 状似房间壁橱。书房虽小,但他并不因身处逆境而消极,他说:在困难的条件下做工作,这便是当年鲁迅先生常常教导我的:要有“韧性精神”。他题诗明志,贴于墙上:“蜗居虽小亦何嫌,芥子须弥两大千。苍狗白云瞰去住,镜花水月幻中看。虫沙几历身犹健,烽火频经胆未寒。一笑回眸七十载,闲将琴剑娱余年。”
萧军在这座小楼的书房里,修订了他的成名之作《八月的乡村》及《生死场》,写下了约32 万字的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书信集《鲁迅书简注释》《萧红书简注释》等;撰写了《吴越春秋史话》和《吴越春秋史话京剧本》(共15 部,约35 万字),《武王伐纣京剧本》(四部,约20 万字)等几百万字的作品。在担任北京市文化局所属“戏曲研究所”研究员时,参与了京剧汇编丛书的编辑工作,经手修订了李万春藏本《瓦岗寨》,余胜荪藏本《搜山打车》等。
1980 年后,萧军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虽年事已高,但笔耕不辍,他把自己50 年来所写下的古体词、诗手录成集。并写了《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 检视《八月的乡村》及《生死场》等。
1988年6月,81岁的萧军在北京辞世。
文丨方继孝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北京作协的专业作家阵容强大, 令人瞩目。1979 年,我调入市文联时,听说作协有个“东北作家群”: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雷加。有人说,他们都是“九一八”事变后进关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他们不但是北京作协的驻会作家(专业作家),而且都是时任作协副主席。其中萧军、骆宾基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我对他们充满了敬畏之情。后来在工作接触中慢慢地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发现他们个个都平易近人, 萧军个性更为突出
自喻为“出土文物”
萧军中等身材,很魁梧,满头板寸式华发,透着精干与豪爽,黑红的脸膛,目光睿智炯炯有神,手杖不离手。其实,手杖只不过是老爷子的饰物而已。站如松、坐如钟, 一看便知武功不浅。萧军家住后海沿,在后海的晨曦中常见他练功的矫健身影。萧老武功不减当年,难怪王蒙叹道:“文坛中有冯萧二人(天津的冯骥才,北京的萧军), 中国的作家就无人敢欺负。”
萧老平反后,常在会上自喻为“出土文物”,最初我不解,人怎么成文物了?后来听说他那刚直不阿的性格没少招灾惹祸,在那个极“左”的年代自然也就被打入另册, 备受冷落。打倒“四人帮”,文艺界迎来笫二春天, 萧军在文坛上又有了一席之地,为此老爷子乐天风趣地自喻为“出土文物”。
倔强的东北硬汉
“文革”中挨斗,萧军首当其冲。据说延安时期,他曾在一些问题上与毛泽东有过争论,于是便被列为打倒对像。可是他死也不肯低头“认罪”,以理据争:“我自信无罪于国,无罪于中国共产党,我的数十年经历, 斑斑可考,步步可查……过去对种种有害于人民进步,有害于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不良倾向和思想意识,只要自己认为应该批判,应该建议的, 也从来没有计较和顾虑个人得失而畏首畏尾,慑权惧势,不敢放胆明言,这也属斑斑俱在,步步可查……”
这只能招来更多的迫害,造反派和红卫兵曾问他:“服不服?”“我服打,不服罪!”造反派和红卫兵让他低头认罪,萧军就是不肯低头, 他挺直胸膛,犟直脖子大声喊道: “我没有错!”红卫兵气急败坏, 又在他赤裸的前胸和后背上留下重重血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铮铮铁骨不愧为东北硬汉。
与鲁迅的缘分
回首往事,萧军和鲁迅缘分不浅。因不愿做亡国奴,萧军结认落难才女萧红后,两人双双出走青岛。在那里萧红写下了惊世骇俗的《生死场》,萧军写出了成名作《八月的乡村》。后来两人又一同赴上海, 并得到了鲁迅先生的慷慨资助。《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也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相继出版。更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先生为《八月的乡村》亲自作序。在上海,萧军经历了恩师鲁迅先生辞世的巨大悲痛。鲁迅先生的葬礼当天,萧军身穿重孝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列。
萧老八十大寿时, 作协领导去祝寿, 我和另一位司机在楼下等候, 萧老还特意派家人请我们上楼。更值得一提的是,萧老送我一幅墨宝,并把再版的《八月的乡村》一书签名赠我留念。在退休后的日子里, 重温大作,他那爱国、爱民之心令人感动,故我写下此文以表怀念。
文丨段燕勤
【北京纪事公号:beijingjishi 欢迎搜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