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普及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呼吁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让科学流行起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就认为,“如果公众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有障碍,整个国家科技发展都会打折扣”,“科学素养上不来,人们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容易导致谣言传播,无法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营造好的环境。”
根据去年9月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截至2018年,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8.47%,比2015年第九次调查提高了近2.3%.而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0年底,中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要达到10%的目标。这个目标可谓任重道远。因为,若是跟美国、加拿大、欧盟国家及以色列相比,就算达到10%,在国际上也难说能进入先进行列。根据相关资料,美国在2006年时就达到了28%,也就是说,美国人中有四分之一强的公众达到了科学素养的标准,相关研究者还认为这个水平太低。可以预见,未来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公众的科学素养高低也是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指标。
当然,一个人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才叫有科学素养,可能存在不同的测试标准。一般来说,所谓“科学素养”包括三方面:对科学基本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对科学方法的理解,以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的理解。一个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应该能够分辨真正的科学知识与伪科学的差异。可惜,如今社交媒体成为各种伪科学、迷信的“重灾区”。尤其是养生保健、大气雾霾和食品安全等大众关心的话题,特别容易成为谣言播种机。只要跟癌症、牛奶、W IFI、转基因、手机辐射等关键词沾边,家族群里的长辈们必转必传。就算微信等社交软件加强了辟谣功能,似乎也作用不大。
据调查,互联网日益成为公众日常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占比达到了64.6%.公民科学素质相对滞后,我觉得跟科学知识网络传播的短板是有关系的。具体来说,网络传播只重知识信息的数量而不是质量,网络信息更为支离破碎,而科学素养的形成更有赖于知识信息和意义的系统性、互为贯通和连接。就此而言,大众娱乐产品、科幻电影,都不能替代严肃的科普。毕竟,文艺作品含有浪漫和夸张成分,与严肃的科学研究、实证基础上的科学幻想还是有一定区别。
因此,科普必须倚靠专家力量,特别是关于科学知识体系的权威性读本和指南。比如美国科学促进会(A A A S)上世纪80年代就推出了“2061”计划,组织专家编写权威指南(如已译成中文的《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方面为大众提供可靠的学习资料,另一方面也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指导。
科学研究本身是一个艰苦攀登的过程,爆款影视节目、娱乐化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严肃刻苦的阅读、学习在大众科普中扮演的角色。希望书店、图书馆和各位的私人藏书中有更多权威、高质量的科学读本出现,大家不再靠朋友圈里以讹传讹的段子来“学科学”,否则,自以为很科学,实际上是伪科学,只会让生活更糟糕。□果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