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家里有只猫叫喵里奥。街尾有家人也养了只猫,叫喵易吉。结果其实是同一只猫吃两家饭。”
虽说是很老的故事,不过基本能反映如今翻译界的奇葩现状。因为国内外文化差异,很多游戏的译名直译的话显得太土气,深译的话又经常让人一头雾水不知这是什么游戏。所以诸如“鬼泣”这种既能体现游戏主旨,又能让人印象深刻的优质译名也是可遇不可求。
▲直译过来的话大致叫《恶魔五月哭》
那么今天我就来给各位同学做个大盘点,盘点那些令人匪夷所思,质量堪比机翻的奇葩游戏译名吧!!!!
原名:FINAL FANTASY
正牌译名:最终幻想
奇葩译名:太空战士
太空战士或许是游戏界最著名的翻译灾难了,众所周知,最终幻想是一款以剑与魔法为主旨的纯日式RPG,真要和太空扯上关系,顶多只能在游戏后期开开飞艇什么的。而太空战士这个译名怎么听都好像是科幻游戏。
其实,追其本源的话。是某家杂志社的编辑在试玩FF1时无意中说了一句话:“有一个重要的NPC,是外星人遗留下来的机械人。”于是,不太负责的翻译官就简单把这游戏定名为了太空战士。之后的系列作品,也顺势被叫作太空战士2代,太空战士3代....4代.....7代...这个错误直到8代才被纠正回来。
英文原名:Resident Evil
日文原名:BIOHAZARD
大陆翻译:生化危机
台湾译名:恶灵古堡
说起恶灵古堡....你第一时间一定反应不过来,这其实是生化危机的台湾译名。在大陆,生化危机是毫无争议的优质译名。而在台湾,大多数人却把它称为恶灵古堡。
原因是生化危机1当时发生地在洋馆,于是起名叫《恶灵古堡》(游戏其实跟古堡没什么关系啦)。思来想去,倒也和主题有几丝贴切,但是仅适合一代二代那种小密室型的游戏玩法。到了生化3,5,6就体现不出"古堡"了。总的来说,大陆方面倾向于对游戏英文名进行直译,对岸则讲究意译,所以通常不会按照原始名称翻译。恶灵古堡的翻译也不能算太糟糕,大家就见仁见智啦。
英文原名:The Elder Scrolls V:Skyrim
正牌翻译:上古卷轴
奇葩译名:老头滚动条
“你跟我说这不是机翻!我立马吃键盘!"
我们习惯把上古卷轴叫作“老滚”,大家虽然叫着挺顺溜,不过肯定有不少人不知道“老滚”的全称其实叫“老头滚动条”,这个不明觉厉的游戏原名就是鼎鼎大名的《上古卷轴》。
根据小编我的考究,其实原因是当年大陆地区游戏代理商天人互动在翻译《上古卷轴3:晨风》时,将“TheElder”按照字面意思机翻成老头,把“Scrolls”翻成电脑的滚屏操作,连起来就成了老头滚动条。后边也有不少考据党考证这其实不是机翻的锅,而是汉化人员恶意卖萌。但不管怎么说,这种类似把格雷森(Grayson)翻译成灰儿子的卖萌绝对算得上是车祸现场级别的卖萌而足以名垂千史了。
原名:《炉石传说》拓展包《Goblins vs Gnomes》
国服译名:《地精大战侏儒》
台服译名:哥哥打地地
《地精大战侏儒》算是《炉石传说》一个老拓展包了,在定名之初,很多人认为国服译名太死板,没技术水平。于是台服呵呵一笑....甩出了个轰动全世界的译名——哥哥打地地!
你没有看错,哥哥打地地。这里小编给在座不知所云的同学解释下,台服译名使用的其实是一种不知所云的双关技巧,“哥哥”指代哥布林,“地地”指代地精,“哥哥打地地”展开来就是“哥布林打地精”。而“哥哥打地地”念上去又正好和“哥哥打弟弟”谐音,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90年代计划生育委员会大妈推开一个超生的四口之家大门,看见哥哥和应该被计生委罚款的弟弟正在嬉笑打闹的欢乐场景。是不是满满都是画面感呢?
之所以有这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译名,说到底还是两岸文化差异造成的。大陆的翻译往往采用直译,尽量保留英文原本的意思,简练直观。而台湾翻译不甘心直译原文,总想在译名里掉点书包,搞点骚操作,最后只不过是引得啼笑皆非。
这里小编给各位出个题目,网易新作《代号:Alive》即将上线,你会给它取个怎么样的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