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游戏名字 正文
咒怨游戏昵称日系文案

时间:2023-03-05 18:07:5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小孩的恶到底有多可怕》

故事讲的是,一家火锅店里,一个熊孩子到处乱跑

撞翻了服务员刚倒给客人的茶水,踢其他人的桌脚

被旁边的人骂也不听,可爱的孩子一路哈哈哈地笑

很快,他把注意力放在了坐在他们侧后方的两个女孩,这俩闺蜜正看着手机聊天,熊孩子看到了,钻到俩人的桌底下,想去偷另一个女孩子放在桌上的手机。

女孩儿自然把手机收了回去,熊孩子不开心了,跑去跟妈妈告状,指着两个姐姐:“他们不给我玩手机!”

妈妈很有教养地说:“哎呀,你就跟姐姐好好说,让她借你玩一会儿。”

熊孩子又跑了过去,试图再次拿手机。不给是吧?他干脆站上椅子,往女孩的火锅里吐口水!

俩女孩子被吓到了,赶跑熊孩子后,告诉了他的父母,父母一脸无所谓地说:

小孩子嘛,不懂事啦,让一让不就好了。

后来老板给两个女孩换了汤锅,熊孩子呢?他趁着一个女孩子起身去厕所,然后——

所有人都惊呆了,女孩哭都哭不出来……火锅店老板说半边脸严重烫伤,一张脸蛋算是毁了。

看完这些,不知道你是什么感觉,我那时有一个想法:端起一锅热汤,朝那对母子身上泼去。

有多少熊父母,就有多少熊孩子,不信,你听:

“哎呀,孩子还小,你别跟他计较”、“不就是一个破玩具嘛,你再买个就是”、“你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跟小孩子计较”。

呵。

如何对付熊孩子和熊父母,这些网友的经历或许给你一些启发:

首先,父母的立场得坚定!

如果你有个相当宠爱你的哥哥,那再好不过了。

一个网友说,坐高铁时,熊孩子想看他手机,他妈妈还想帮助小孩子,于是他放了咒怨……

还有,放AV的……

她两岁女儿被五岁男孩无故推倒,于是扶起了女儿,并告诉了女儿这个五岁小哥哥可怜的身世。

每次午睡都被熊孩子按门铃打扰,怎么办呢?.

还有的,直接教育了熊孩子的父母,大人说“应该先教育家长”

有因必有果,放任熊孩子的父母们,要小心了。

因为无意间,看到了关于火锅店熊孩子的另一个版本:

据说,小孩是被溺死的。当然,两人最后都被判了死刑。但是一切,什么都挽救不回来。

家有熊孩子的父母们,看好你家的孩子,因为你不知道哪天,他会招惹到什么样的人……

问题来了——

如何避免孩子变成“熊孩子”呢

地铁上跑来跑去的小孩,公交车上哭闹不停的小孩······好像一夜之间,世界已经变成了熊孩子的天下,那么,家长该如何避免自己家的乖宝宝变成别人口中的熊孩子呢?

美国著名儿童问题治疗师JennBerman根据理论和自己养育两个孩子的经验,给出的十条建议:

真正倾听孩子的声音。用和孩子平等的身体语言(俯下身,平视孩子),关掉电脑电视手机,用心倾听孩子的话,并透过孩子的只言片语来了解真正的需求。

尊重孩子的感情。倾听孩子的描述,并将孩子你的理解表达出来:孩子是通过成人的反馈来了解感情和自己行为正确与否的。如果一个孩子的感情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正常释放,就能更好地成长。

建立孩子的成就感。孩子总是希望取得父母的认可的,即使有时候他们表现得好像专门和你作对,你也一定要明白这不是他们的本意。例如有时孩子不断说脏话,其实是希望得到你的关注和回应:他们会认为如果不说脏话,你就不会第一时间跑到他们身边去。

让孩子感到自己被了解。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了解、关心和重视,他们就会更主动地学习、与人合作和关爱他人。大喊大叫、羞辱、伤害或者命令的方法,只能适得其反。

避免争夺控制权。越是试图控制孩子,越有可能与孩子发生争执。虽然不主张让孩子来制定规则,但建议父母使用一定的技巧和语言让孩子一起来做事,而不是抵制你。孩子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渴望帮助和取悦爸妈,作为父母应该满足孩子这种需求,并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空间。

建立明确一致的行为准则。尊重孩子绝不是值没有任何规则,相反,孩子是需要规则和限制的。在表达的时候,务必确定你能清楚地向孩子表达这些规则和限制的意义,不要进行空洞的威胁:孩子们往往在不断观察父母是否真的会监督他们按规矩行事。

言传身教。礼貌言行是逐步形成的,这需要孩子能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高的要求。只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潜移默化。

认识到你所使用的语言的力量。父母必须谨慎措辞,尤其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就事论事地叙述你的看法和期望,而不是打骂、不雅昵称、不恰当的褒奖或者盖棺定论的判断。

给孩子留出过渡的时间。孩子有自己的活动节奏,并且比成人的节奏慢得多。因此,如果希望孩子进行下一项活动,需要提前告知他,耐心地提醒几次,并且可以使用一些固定的程序。例如要把孩子从游乐园带走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唱你们编的“再见歌”,从而帮助孩子实现心理上的过渡。

恰当地对孩子说“不”。不纵容孩子的重要法则之一,就是学会对孩说“不”。但是,需要以恰当地方式说“不”。你可以告诉孩子,他还能做什么;试着告诉他不希望他这么做的原因;分散注意力;给出另一种替代方案;提供两个你能接受的选择;阐明规则;推迟满足孩子的需求;幽默地化解孩子的问题;认可隐藏在孩子未被满足的请求下真实的愿望。

然而,在父母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父母很容易因为孩子的撒娇或哭闹对孩子妥协,这样下去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乃至行为失控。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建立起道德感呢?答案很简单:明确规则、及时反馈、奖罚分明、解释规则。

明确规则。规则必须清晰、明确,且全家都共同遵守。

及时反馈。不要为了几天前的错误惩罚孩子,或者几周以前的成就表扬孩子,会失去最佳时期:在奖罚之前,孩子就可能继续为所欲为或者退步了。

奖罚分明:表扬孩子的行为和努力(而不是天分),同时进行令孩子有安全的惩罚。如果惩罚是直接暴打,很可能让孩子感到恐惧和害怕,从而用说谎等行为逃避惩罚,而非矫正不当的行为。

解释规则。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受到奖罚,再次明确和解释规则,会让孩子对这些准则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并且内化孩子的道德感。如果没有忍住脾气,打了孩子(虽然很不愿意这样说,但是确实有不少这样的情况),也要在之后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打,并且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

一言以蔽之:没有熊父母,很难有熊孩子。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