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亦何欢死亦何惧,大概是墨西哥人最好的写照了。
网易爱玩百万稿费活动投稿,作者 瓦克五,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寻梦环游记》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目中年度最佳的动画电影。在尚且不了解墨西哥文化的观众看来,故事中那些有趣的设定都要归功于皮克斯发挥出色的脑洞,实则不然——在制作电影之前,皮克斯的工作人员对墨西哥文化做了大量的功课,这一段梦幻奇趣的故事,实质是扎根于墨西哥文化的深厚土壤结出的丰硕果实。
事实上,早已有一些游戏作品对墨西哥文化做过全面深度的展示,其中不乏《冥界狂想曲》《墨西哥英雄大混战》这样的口碑之作;更有为数众多的游戏会添加一些墨西哥元素作为增色的佐料,比如《超级马里奥》《小小大星球》就会经常引入一些墨西哥元素。
《荒野大镖客:救赎》中有相当分量的剧情发生在墨西哥北部,一个荒蛮的法外之地
体感游戏《木偶快枪手》的主角形象来源于墨西哥亡灵节的骷髅木偶
说到《超级马里奥》,不得不提到发生在最近的一桩和墨西哥元素相关的小风波。在一片褒扬声中,来自育碧蒙特利尔工作室员工Rebecca C-Palacios在推特上对《超级马里奥:奥德赛》提出了批评,原因是她认为马里奥的墨西哥人形象是一种刻板印象。
不料发言遭到了墨西哥网友的集体吐槽:“墨西哥人才不会这样觉得,反而会因为被任天堂这样的大公司关注而感到高兴!”“用不着你替我们墨西哥人鸣不平,我是纯正血统的墨西哥人,我就喜欢穿着sombrero(墨西哥大檐帽)和poncho(斗篷)的马里奥!”
“唔,这游戏如果少点刻板印象的话就好了。”
的确,豁达的墨西哥人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讲究所谓的“政治正确”,对此类批评自然不会领情。就像有人指出《寻梦环游记》的剧情让梦想屈从于家庭、回归了“家庭本位”的保守价值观,在普遍信奉“多子多福”的墨西哥人这里,这样的指责也非常的不好理解。
豪放、乐观、不拘小节,在这背后,墨西哥的狂欢文化对塑造出这样的国民性格起着重要的影响。
死者在棺,生者狂欢——墨西哥亡灵节
诺贝尔奖得主墨西哥作家帕斯说过:“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钟爱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恒的爱。对于纽约、巴黎或是伦敦人来说,死亡是他们轻易不会提起的,因为这个词会灼伤他们的嘴唇。然而墨西哥人却常把死亡挂在嘴边,他们调侃死亡、爱抚死亡、与死亡同寝、庆祝死亡。”
墨西哥人从古代印第安人哲学中继承了对生命的看法,认为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死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墨西哥人认为人有“三死”:第一死是自然死亡,没有了最后一口呼吸,第二死是躯体被安葬,第三死是再也没有人记得你。在《寻梦环游记》中,这种传统观念被很好地演绎了出来。
墨西哥人相信,在每年的亡灵节,亡灵都会回家,只有通过狂欢的方式善待亡灵,让亡灵高高兴兴回家过个节,来年活着的人才会得到亡灵的庇佑无病无灾,庄稼也会大丰收。因此,每年亡灵节,墨西哥人祭奠亡灵却毫无悲色,他们化装成各种鬼魂、骷髅的样子,在铺满万寿菊花瓣的路上弹奏乐器、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墨西哥人的快乐天性表露无遗。
祭台和墓地是亡灵节两个最主要的庆祝地点。祭台上不仅会放置故人的相片,还会放置他们生前喜欢的食物和饮料,已故的儿童则会摆上他们曾经钟爱的玩具。墨西哥是个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但是不管多穷,别的节日可以不过,亡灵节是一定要倾囊操办的。有的人家徒四壁,除了祭台看不见别的家具,可奉上各种食物的大方态度一点不亚于有钱人家。
极尽装扮的祭台并非电影的艺术效果,而是墨西哥的真实传统
小型祭台也可以非常漂亮
墓地则摆满了蜡烛、鲜花和糖骷髅(Sugar Skull,一种食物做成的骷髅装饰),将墓地装饰得绚丽多彩。午夜12点,当钟声敲响12下,人们燃放起鞭炮,迎接亡灵回家。
说到亡灵节,不能不提的是在墨西哥很流行的骷髅文化。史前墨西哥的一些部族,如阿兹特克人、玛雅人、纳瓦人都喜欢收集骷髅头作为战利品,并且在象征死亡和重生的宗教仪式上展示这些头颅。如今墨西哥人认为死亡是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所以他们对逝者和鬼魂没有畏惧感,反而有亲近感。这和中国人对骷髅的态度大相径庭,中国人认为骷髅是晦气之物,唯恐避之不及,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同样的文化符号在不同文化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寓意。
在脸上画出骷髅的样子也被叫做“糖骷髅妆”
说亡灵节是墨西哥一张最具特色的名片也不为过,无怪乎《寻梦环游记》《冥界狂想曲》《墨西哥英雄大混战》都不约而同地将故事发生时间设在了亡灵节。
《冥界狂想曲》将一个死人世界的故事讲述得充满幽默谐趣,与亡灵节的狂欢气质一致。游戏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按照亡灵节上骷髅人偶来设计的,甚至在游戏后期,还有亡灵节第一天“幼灵节”的儿童亡灵(Angelitos)角色登场。角色之间墨西哥口音的对话充满了对死亡的揶揄和对骨头的嘲讽,就好像墨西哥人在亡灵节上念诵的“骷髅诗”一样。
墨西哥人将亡灵节日期定在11月1日和2日
在《冥界狂想曲》中,冥界的运作模式和活人世界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一具具骷髅和一个个活人除了长得不一样也没有太大不同,每个骷髅都有自己的形象、性格和职业,都有自己的欲望和烦恼。也许这样才能让每一个死去的人无缝地融入新世界吧,可以说是很人性化的设计了。
《冥界狂想曲》诞生于3D游戏刚刚起步的年代,用骷髅作为主要角色,避免了当时3D人物设计不够逼真的尴尬;故事发生在亡灵纷纷回人间过节的亡灵节,避免了同屏人物过多的可能性;骷髅之间的爱情虽然带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但也传达出“爱上一个人不论皮囊,只看心灵”的味道。从这里也能看出,一个好的游戏制作是可以做到创意与技术的平衡的。
重制版的推出,让新玩家们也有机会体会这款游戏
《墨西哥英雄大混战》更是彻头彻尾的墨西哥风格,墨西哥摔角手穿梭在阴阳两界,一路打打杀杀,最后救出公主。英雄救美的故事虽然俗套,披上了墨西哥风情的外衣以后却立显别致。
顺带一提,《墨西哥英雄大混战》的英文原名《Guacamelee!》让很多中国玩家不知所措,不知何意更不知怎么念,其实这个词是自造词,是西班牙语Guacamole(一种起源于墨西哥、由牛油果为主料做成的蘸酱)和Melee(混战)的合成词。
阴阳切换是游戏的核心玩法之一
面具即本尊——墨西哥自由式摔跤
墨西哥自由式摔角(Lucha Libre)是墨西哥国民第二喜爱的运动(第一名当然是足球),它不仅仅是一场极具观赏性的搏击比赛,更是一台结合了戏剧、喜剧、体操、杂技的大杂烩表演。擂台上下,足以窥见墨西哥人的性格、思想和其独特的幽默感。
比赛一开锣,戴着不同面具的摔角手走进绳圈围起的擂台,站在高高的角柱上向四面八方嘶吼。全场的观众也会在环境和酒精的双重作用下,用最热情和粗俗的语言呐喊回应。
各种奇葩姿势经常出现在墨西哥摔角台上
摔角手在场上的目的是赢得票房,而不是赢得对手。他们必须打出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的比赛取悦观众,因此双方表面上你死我活,实际上暗中配合,甚至连胜负都是剧本预先写好的。有些摔角手走的是谐星路线,就像是会拳脚的喜剧演员,一对多的比赛中,常常会有一两个“猪队友”故意搞砸,将人多势众的有利局势活生生逆转成败局,逗得大家前俯后仰。
即便这样,摔角手仍然是一项高危职业,所有的表演都必须做到隐蔽又细腻,足以以假乱真,还要制造喜剧效果和足够的噱头,所以死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比起美式摔角,墨西哥摔角手(Luchador)在身形的魁梧程度上略逊一筹,因为他们并不那么注重力量招式,更讲究高速移动和精彩的高飞技。
从高处向对手飞身俯冲的华丽杀法
《街头霸王》中的El Fuerte就是一个典型的墨西哥小个子摔角手
摔角运动满足了民众的英雄主义情结,受欢迎的摔跤手是墨西哥全民崇拜的英雄。《寻梦环游记》中有个片段,歌神演唱会的保安在检票时发现一位名人,特意卸下脑袋与他合影,他就是墨西哥最富盛名的摔角手桑托(El Santo,“圣人”之意)。
在墨西哥摔角中,面具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它赋予摔角手能力和性格,象征着力量和荣誉。在《墨西哥英雄大混战》中,主角从面具守护者那里得到了蓝色的面具,被赋予了超级力量。一位职业摔角手只有在退休的时候才能摘下面具示人,如果在比赛中被对手扯下面具,那简直是职业生涯中的奇耻大辱。
好像有奇怪的东西混进来了……
“摔王”桑托在他的一生中从未被扯下过面具,在竞技场外都戴着面具,所以很少有人看到过他的真实样貌。甚至于在1984年自己的葬礼中,他仍然戴着银色面具,这就更能解释为什么在电影中的亡灵世界,他也仍然佩戴着银色面具。
在许多格斗游戏中,常常可以看到戴着面具的人物,他们中十有八九都是墨西哥摔角手。如《死或生》里的蝴蝶(La Mariposa)、《铁拳》里的豹王(King)、《VR战士》里的布雷兹(El blaze)等等。
格斗游戏中的蒙面格斗家,大部分身体里都流着墨西哥人的血液
墨西哥之声——玛利亚奇
墨西哥人不怕死亡——死亡是快乐的;能管住墨西哥人的只有音乐和酒。
几乎没有墨西哥人不爱音乐(所以《寻梦环游记》中特意设计了全墨西哥唯一讨厌音乐的家族)。在墨西哥任何城市的任何角落,都能听到一种和传统服饰、宽檐帽同时出现的音乐,这种音乐浓烈、流畅、奔放,正如墨西哥人的性格一般,总是活泼、热情和开朗。
你可以在餐厅或酒吧里看到这种表演, 甚至也可以在公园里出一点钱请他们表演。乐手们时常在剧院和体育馆演出, 也会在任何形式的聚会中帮忙炒热气氛。
这种音乐叫做“玛利亚奇”(Mariachi),是最早和最正宗的墨西哥音乐艺术流派。得益于墨西哥多元文化和丰富历史的沉淀,玛利亚奇最终成型为我们现在听到的这种统一而又多元化的、充满浓郁墨西哥风情的街头音乐。
制作团队特地请了50多位墨西哥音乐家演奏各种特色音乐,其中就包括“玛利亚奇”。
对于墨西哥人而言, 玛利亚奇陪伴着他们度过许多人生重要的时刻: 无论婚礼、生日,无论洗礼、葬礼,也无论在恋爱时期还是在家庭聚会中,玛利亚奇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是一种象征性的声音, 通常都会唱进听者的心坎里。
玛利亚奇乐队通常由小提琴手、小号手、墨西哥吉他手、吉他隆(Guitarrón,最大的吉他类乐器)手和比尤埃拉琴(Vihuela,一种源于西班牙的弹拨乐器,形似小型的吉他)手组成,人数可多可少,丰俭随意。表演者身着精致的墨西哥传统马术服饰,头戴极具特色的墨西哥大檐帽,游走于墨西哥的街头,在广场或是街头巷尾即兴演奏。
玛利亚奇在西语中是“流浪者之歌”的意思,如名字所述的那样,这种音乐在刚被流传的头几年, 总和那些较低收入的贫民联系在一起。然而20世纪初期,这种音乐开始获得高级阶层人民的认同,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成为国粹。在墨西哥人眼中,若没有玛利亚奇,任何庆典都是不完整的。
左一为典型的流浪音乐乐手装扮,这个场景的发生地就叫“流浪者广场”
2015年,有一支玛利亚奇乐队MES(全名Mariachi Entertainment System)着实在美国等国家火了一把,他们用传统的玛利亚奇编制、演绎了许多电子游戏中的经典配乐,如《塞尔达传说》、《洛克人》、《恶魔城》、《忍者神龟》等等,无论旋律是欢乐是悲伤,永远有高昂澎湃的情绪,带来非常新鲜的听觉体验。
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作品,在手机上和电脑上,墨西哥题材的游戏更是数不胜数,游戏早已成为展现墨西哥活力和文化的窗口。在未来,游戏将成为多元文化最有效的传播载体,游戏所呈现的多元化艺术价值也越发客观,是各国艺术在一个平台上互证魅力的机遇,不同国家、地域、思想的不同见解,也都将在游戏里碰撞并得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