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八红旗手(7人)
隋华:工作30年,不是农民的她大半时间泡在农田里……
脚上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
隋华,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1986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玉米、杂粮、食用菌、特色园艺作物等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虽然不是农民,但多半时间走在田间地头,脚踏黄土,把满腔热血、精湛技术化作缕缕真情,助农民增收,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
也许你并不熟悉农技研究员的工作性质,但是,你在餐桌上也许正在享受着他们的劳动成果。隋华先后承担了“天津市吨粮田技术开发示范工程”、“高效吨粮田综合技术推广”等项目,研制推广的“一优三增”、“提质增密促壮苗播种”、“补水延收保粒增粒重”等技术多次列为天津市玉米生产的主推技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特别是“高油玉米开发示范工程”等项目,使种植户亩增收150~200元,养殖户每头牛增收100元以上。本市首次引进玉米香菇立体种植技术,她使农民快速掌握种植技术,香菇亩产达到2500余公斤,纯收益增加5000余元。
厉害了word姐!她把看似粗活的种地变成了高技术含量的精细活,并且还让“天津技术”走出国门,走向国际:隋华主持参与部市级科技项目40余项,获部市级科技成果奖14项,发表论著40余篇(部),近50万字;每年承担科技项目5~7项,开展试验60项次以上,培训农民500~1000人次。
在这背后,她独自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压力和责任。农忙季节,每周下乡3~4次,持续6~7个月。工作繁忙时,经常连续2个月不休节假日,早出晚归、超时超量工作成为常态。她和爱人双方父母均在外地,爱人经常驻外,无暇照顾孩子。近年来,因长时间劳累,导致她身患腰间盘突出等伤病,严重时只能住院治疗和卧床,但她心系工作,顽强坚持,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龙鲸:做精神健康的守护者
“热爱工作是克服困难的动力,也是价值观选择的唯一。”她对自己说;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她对年轻同事说;
“病人的心是脆弱的,又是敏感的,他们需要感情的呵护,我们要用心与患者沟通交流。”她对患者家属说。
她是天津市安定医院心理门诊主任龙鲸,1993年于天津医科大学毕业后,带着理想,选择了从事精神科卫生医疗事业。当时,由于社会传统偏见,精神病人被歧视,精神专科医院也不受重视,该专业倍受冷落,毕业生不愿从事这一专业的工作,可她一干就是23年。
正是有坚定的信念,她不受琐事繁杂、劳累和病痛影响,多年来执着于专业的探索与实践。微笑始终挂在她的脸上,有什么委屈、什么困难决不让患者受到影响。她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了那份用心,多次收到锦旗、感谢信。她是患者可以放心托付的医生。
平时积累,战时显效。汶川地震、津保高速重大交通事故、马航事件、长江沉船事件中屡被派遣,屡获殊荣。每当伤者心理精神出现严重问题的时候,她总是带领团队第一时间来到伤者床旁,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白天,她投入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晚上,及时记录总结当天的工作进展,书写有针对性地宣传普及资料,与医疗队的战友们商讨应对方案。前后奋战40天,圆满完成此次任务,获得各级领导和国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坚持为不同层次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累计2万人次,获得“2015年度天津市优秀志愿者标兵”称号。充分发挥卫生应急专家在普及应急知识、倡导应急方法、传播应急思想、弘扬应急精神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刘家卿:善辩能干的“80后”女检察官
甜美的笑容,高挑的身材,谈吐间还流露着从象牙塔里带出的阳光与朝气;而一穿上检察制服,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名沉着稳重、坚毅果敢的国家公诉人。
从2005年第一次踏入检察院大门至今,11年过去了,这位“80后”姑娘始终用心诠释着一名女检察官的忠诚与信念,用她自己的话说“那个原本只当成饭碗的职业,在不知不觉中,竟悄然升华为阳光般的事业了。”她就是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处副处长刘家卿。
刘家卿善辩:2013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举办“第五届全国十佳公诉人业务竞赛”,这个三年一届的竞赛可谓全国优秀公诉人的“华山论剑”。作为天津市的参赛选手,她经过三轮竞赛、五个项目的层层筛选,她最终从全国102名强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十佳公诉人”称号。
刘家卿能干:在常人眼中,与狡猾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检察官大多是男性形象。而刘家卿恰恰是这样一名女检察官,至今她已承办无期徒刑以上刑事案件两百余起,无一错案。特别是近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打击贪污腐败的最前沿。
2008年,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米凤君因受贿犯罪被查处,这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省部级案件,刘家卿用真情打动证人获得关键证言;出色完成天津市燃气集团原董事长金建平贪污、受贿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周永康职务犯罪案,她集体工作之后还要独自加班到深夜,撰写修改案件审查报告11版,近十余万字,与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多媒体示证方案,进行庭审演练十余次,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庭审任务,荣立个人一等功……
一路走来,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神圣的信念一次又一次激荡在她的脑海。这份忠诚源自办公室里无数个平凡日夜中的酸甜苦辣,彰显于公诉席上每一次坚定犀利的成功指控。
这位“80后”女检察官说:“也许时光的荏苒会磨损我的身体,岁月的纷繁的会增添征途的阻力,但我仍将毅然背上行囊,带着这无比的忠诚和骄傲,向明天扬帆远航。”
大火箭赵鸿飞:津帼女将助力“航天梦”
这里,曾经一片滩涂,了无人烟;
这里,曾经厂房遍地,热火朝天;
这里,终于火箭飞天,航天梦圆……
这里就是位于滨海新区、俗称“大火箭”的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在外人眼中“工科男”占工作主力的车间里,赵鸿飞和她的女同事们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从建厂初期就来到这里,见证了大火箭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全过程。
这个“女汉子”不怕苦:2010年5月,赵鸿飞成为了一名“航天女员工”,也是天津公司的第一批员工。那时,厂房满地都是坑,漫天灰土,连厕所都没有,赵鸿飞没把自己当成娇滴滴的女孩子,而是和男同事一起爬机床,下地沟,蹲在外面吃饭,随便找个地方上厕所。
这个“女汉子”不怕累:2011年调入火箭生产最为重要的部门总装车间,火箭总装就成为了她光辉而荣耀的战场!一次试验中遇到了火箭箱体爆裂的严重问题,赵鸿飞马上和同事冒着被冻伤的风险连夜拆除了两个爆裂的壳体,切割了样品进行分析。并连续工作24小时,在雪地中寻找到碎片。这时候,没有男员工、女员工,只有战士!航天的战场很辛苦,也有很多危险,但作为这个战场的战士,她和她的同事们无所畏惧!
这个“女汉子”心细如发:在工作中,她发挥女性认真细致的特点,经常为了几份图纸,几份工艺文件加班到深夜,在进入总装车间第一年,就独立编写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建院以来的第二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助推分离试验方案和现场作业指导文件。
这个“女汉子”闯进十足:为了确保试验文件的准确性,试验前期,她完全不把自己当成一个女孩子,经常徒手爬上野外30多米的塔架确认各种试验条件。试验期间,她更是要求自己每天四点起床,第一个到现场,最后一个离开。试验结束后,她又是第一个冲进现场考察结果的人。
2016年,赵鸿飞全程组织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总装总测工作。长征七号成功发射的时候,她再也忍不住激动的泪水,那一刻她终于可以像一个女孩子一样,卸下“坚强”的铠甲和大家一起挥泪如雨……
雄鹰用翱翔回报蓝天,骏马用驰骋回报草原,而赵鸿飞和她年轻的团队把热情与梦想、创新与开拓奉献给祖国的航天事业!
褚新红:让学生快乐成长 让老师幸福教学
褚新红是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她有大大小小十多个头衔,但她最看重的只有一个——教师。
作为教师,她从教以来,任班主任11年,一直以“用爱自己孩子的心去爱学生”为座右铭开展教育工作,获得学生、家长一致赞誉;
作为校长,注重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三结合教育37年的积淀为基础,把学校、家庭、社会作为主要实施渠道,为办学思想注入新的内涵,提炼出学校新时期的办学思想为“融慧”,意在“融天下之大慧,育未来之栋才”,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为第四时代培养有用人才”,使学校成为“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的梦想家园。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她在教学工作中以“让学习成为快乐”为理念,创建了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激趣引探”教学法,打造趣味课堂,形成了可借鉴推广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产生“爱数学”的情感体验;以疑引趣,自主探究,使学生产生“做数学”的情感需求;合作交流,总结规律。引导学生于“学数学”中不断思考;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使学生生成“用数学”的内在动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使学生在“玩数学”中发展思维。
如今,成功的“岳阳道模式”被业界赞誉有加。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沈阳召开的全国第四届“学校文化内生和课堂再创造”现场会,她进行“融慧教育文化体系的构建”主题发言,受到了与会教育同仁一致赞誉。
吴小燕:守护全区妇儿健康的“拼命三娘”
她是个集美丽,坚强,智慧于一身的女性,与她有过接触的人这样评价她:讲话细语轻声,走路却像一阵风;办事利落,和蔼可亲,不笑不说话,给人带来阳光。
她不仅管理着一家有150名职工的单位,更重要的是,全区78.2万常住人口的妇儿群体健康与她息息相关。这个人就是吴小燕——天津市北辰区妇儿保健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
43岁,刚刚度过不惑之年的你是否还有拼搏之心?会不会在安稳的位置上驻足不前?
吴小燕坚决地说“不”。那年,她来到现在的岗位,开始这段拼搏之旅。开始的3年,她忘了家庭,忘了上下班时间,忘了白天黑夜和公休日,成了名副其实的“拼命三娘”。
她带领团队,奔走于区内2所医院、1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6个托幼机构之间,进行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监督管理。她探索的出生缺陷干扰新模式,使全区婴儿出生缺陷率从10.07‰降至2.25‰。也就是说,她为全区百余名孩子免除了终身残疾,让成百上千个家庭获得幸福和谐……
在她的奔走努力下,妇儿中心新楼启用,并率先建立了全市第一家妇儿远程会诊中心。她走遍每一个乡村,宣传普及有病早防早治的知识,把常用药送到广大农村妇女手中。使中心年均妇女病筛查36328人,治疗率达96.3%。经不懈努力,全区已连续13年孕产妇死亡为“0”。
她是一位好干部、好同事、女性的知心大姐,但她自己却说,不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拼命三娘”的工作态度让她失去太多陪伴家人的时间,父母相继被查出病症后,没有等她侍奉,二老相隔21天双双离世;儿子高考她顾不上做顿营养早餐;承担全部家务的丈夫承受多重压力,不顾挽留,最终离她而去……
转眼在这里工作了10年,她常对大家说,我们是妇儿的守护神,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常常告诫和提醒自己,到中心来看病的不是别人,她们是我们的母亲,姐妹,孩子。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瓷娃娃”魏瑞红:玻璃女孩水晶心 轮椅上的公益人
说起成骨不全症患者,你可能所知不多;说起“瓷娃娃”,你多半听说过。这个听上去或许有点“可爱”昵称的背后,是难以言表的痛苦:他们在幼年期会频繁骨折,一生中轻者会经历十几次、重者会有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骨折经历。骨折、打石膏、住院、做手术……是他们生活的写照。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主人公,就是一位“瓷娃娃”,她没有并病痛打到,顽强地生活、写作、开办热线、成立公益组织,为千千万万个和她一样的患者、家庭送去温暖和希望。
1979年出生的魏瑞红,出生不到一个月开始骨折,至今已经骨折过31次。她的9年义务教育是在妈妈的怀抱里完成的,初中毕业辍学后,她通过自学文学、心理学,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09年,魏瑞红毅然放弃家中工作到北京加入公益组织,北漂成为轮椅上的全职公益人。2012年,她出版成骨不全症领域首部长篇文学作品《玻璃女孩水晶心》,让身心处于困境中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
2014年5月,背负着继续公益梦想的使命,魏瑞红来天津武清创办太阳语罕见病心理关怀中心。第一年,她几乎没有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她一边筹备着创办太阳语,一边坐着轮椅为住院的瓷娃娃病友进行服务。
不久,武清区人民医院帮太阳语罕见病心理关怀中心协调了办公室和活动场地,中心也在民政局注册成功了。2015年,魏瑞红成为“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第三期学员,并最终成为“中国公益慈善人才培养计划”top10学员,获得项目支持。
在她的感召下,太阳语从一个人单枪匹马逐步向着更加专业的社工、心理支持方向迈进。为全国各地来武清治疗的近3000人次患者提供病房关怀、心理支持、教育、医疗救助、康复等方面专业服务,让病友身心得以康复和成长,给病友家属以心灵慰藉,很多瓷娃娃因工作的开展而改变。
魏瑞红说,她的公益之路,由爱导航。
(责编:孙晓川、魏炳锋)
全国三八红旗集体(5个)
《小说月报》编辑部:“文学大厨”为读者奉献优秀精神食粮
说起谍战剧,很多人对《潜伏》和《麻雀》赞誉有加。对咱天津人来说,更是满含感情,因为里面有很多天津元素让作为天津人的你我“倍有面儿”!不过,它们还和一群“天津姐姐”有关,您就未必知道了。下面,详细给您道来。
和平区西康路出版大厦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有限公司《小说月报》编辑部就在这里。没错,我国创刊最早、影响力最大的文学选刊《小说月报》就出自这里!
自1980年创刊以来,几乎所有新时期涌现出来的中青年作家的名篇佳作,都是通过《小说月报》的及时选萃、推介而走红全国,造成一个又一个文学的轰动效应。多年来,《小说月报》选载的许多作品都被改编成了颇具影响力的影视作品,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潜伏》《麻雀》等。
编辑部只有6人,其中4个“姐姐”,这个以女性职工为主的小小编辑部,每年选载的作品总字数在四百万字左右,需要在有限时间内集中阅览的稿件至少十倍于此。
如果你认为编辑仅仅是看一看、选一选而已,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编辑部主任刘洁说:“《小说月报》每期选载的作品都被视为当代小说的‘风向标’,会受到文学界、学术界以及数十万忠实读者的严格审视,甚至连刊物上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都会有读者第一时间致电编辑部进行商榷。”
同时,作为老牌刊物,《小说月报》也面临着读者老化问题及来自新媒体的挑战。她们注意及时捕捉小说创作的新动向,推介具有新思维、新样式,契合年轻一代读者阅读期待的新作者。选取那些更适合改编成影视的小说作品,在作者和影视公司之间搭起了成功的桥梁。开通了博客、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借助新媒体平台为文学刊物发声,得到专业出版媒体的高度评价……
成绩背后是女编辑们常年艰苦的付出,刘洁在编辑之余每年有大量的出差任务,繁重的工作中对家庭时有愧疚之感;老编辑彩罕娜身患多种疾病,还要照顾身患癌症的老父亲;赵芳住院中还在看稿,出院后立即投入紧张工作;“80后”齐红霞,丈夫长年工作在国外,独自抚养孩子还要照顾年迈的公婆与多病的母亲……她们是编辑,也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有沉重的家庭负担与责任,但她们一直以女人的坚韧精神,克服了自身与家庭的种种困难,无怨无悔地坚守在文学编辑的工作第一线,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奉献优秀的小说。
不幸的他们罹患精神重疾,幸运的他们有109个“子女”……
今年央视春晚潘长江和蔡明主演的小品《老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失忆老人在老伴帮助下最终恢复记忆的温馨场面让人感动。
然而,现实中,很多失智(“阿尔兹海默症”)老人却不会那么幸运,他们患有多种神经精神症状,难以照看;而对天津市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186位老人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109个“子女”,让他们在这里享受到家的温暖。
天津市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是市民政局成立的首家专门照护失智老人的专业化养老机构。单位109位员工中,93人为女性占比85%,是养老护理工作的中流砥柱。她们,用女性特有的耐心和细腻,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像照顾自己父母一样照顾失智老人,让他们老有所依,尽享晚年。
中心主任李燕回忆说,他们几乎白手起家,刚建院时连开荒清理卫生这样的重体力活都要自己完成。特别是针对失智老人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也是一片空白,一切工作都是从零做起。
于是,她们白天建制度、定岗位;晚上查资料、学知识,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技水平,使护理工作逐渐成熟,成绩稳步上升。她们把对养老护理这个职业热爱和敬畏,转化成“视老人如的亲人”一般细心呵护,精心照顾,让老人在院内有尊严的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赵奶奶患病后情绪暴躁,家里换了几十个保姆都照顾不了,来到中心后情绪稳定,每天开心快乐的梳妆打扮;王奶奶在家从不与人交流,入院两个月后,不仅天天露出灿烂的笑容,还举办了个人填涂画展......在家里,她们可能不认识家属和亲朋,但在中心,每一位老人都把护理员当成自己的女儿、亲人见到她们就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李燕介绍,许多护理员都被老人骂过、打过。有的手被老人攥得青紫、有的胳膊上被咬出牙痕、有的脸上还留着被打的红晕,但她们都甩甩头不介意,因为她们知道,她们护理的是一群特殊的失智老人,应该给予老人们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包容。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善良、热情、细致,践行着民政事业“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精神,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现代女性的职业风采。
总医院呼吸科:她们甘于奉献,只为与患者“呼吸与共”
周末时,或呼朋唤友或惬意休息;过节时,或远足旅游或与家人尽享天伦……但是,这些,只是“别人家的节假日”!对很多忙碌在生命救治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来说,享受一个完整的节假日近乎奢望!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医生群体,她们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多年如一日奋战在救护一线,用精湛的医术救治病人、用细心的呵护温暖人心,她们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甘于奉献,传承创新,与病人“呼吸与共”!
该科科室成员共89名,其中女性成员71名。曹洁教授担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刘素彦副主任护师任护士长。目前科室开放床位72张,拥有肺功能呼吸生理实验室等4 个临床实验室。具有博、硕士学位医师的比例达到97%。所以,她们才是真正的“高富美”:高级知识分子、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做最美医务工作者。
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医疗-护理-技术各团队的劳动强度巨大,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高。呼吸科舍小家,顾大家,医暖人心一家亲。下午五点多,大部分工薪族已经准备下班的时候,病房的主治医生还在巡查病房,5点30分下班,6点30分离开就是意外,她们从来没有正点吃过午饭,住院床位一直爆满,加班加点几乎是常态化,当全民迎新春,大部分科室都空床的时候,呼吸科却一如既往的满床,大家的工作照旧。
呼吸科护理部更是科室亮点。护理部成员共52名,其中女性47名(90%)。她们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服务周到温暖人心。开展“爱心扶助计划”、“绿叶计划;从接诊患者入手,制作便于宣教的简洁宣传册及提示卡,提供卫生实用的痰杯……呼吸人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医患和谐,在患者中,在医院有目共睹。
除了每年完成10万人次门诊量,多名女医护人员克服工作和家庭的种种困难积极投身到敦煌、甘肃静宁县、汉沽等偏远乡村,积极开展“精准扶贫”,为边远落后地区带去先进的医疗理念和医疗服务,受到多方好评。
河东区启智学校:用爱点亮残疾孩子生命之灯
每天和一群智障孩子在一起是怎样一种体验?
他们有的流着口水、口齿不清;有的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任你千呼万唤就是不肯应一声;有的有暴力倾向,突然对你发起袭击……
河东区启智学校的老师们告诉我们:只要有爱,这些孩子同样是神圣而伟大的。爱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师生沟通的法宝。爱在特教,美在心灵,有爱无碍。她们,用爱点亮残疾孩子的生命之灯,创造一个又一个“爱的奇迹”。
在这所以中重度智障学生教育康复为主的全日制特殊教育学校里,女教工占全校职工总数的86%,她们以智障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与手段,工作中始终贯穿着“爱”的教育。
教育这些残疾孩子,特教教师具有超乎常人的耐心和责任心。孩子们不知道大小便入厕、不知道饭前便后洗手、不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动,因为病理原因有的学生刚提醒入厕后没10分钟就会尿裤子……穿衣服、系鞋带、洗脸梳头、喂饭、搂着精神狂躁的孩子睡午觉。老师们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为了让感统失调的学生学习双脚离地跳,老师抱着比自己轻不了多少的孩子跳了百遍、千遍;为了让有能力的学生学会动笔写字,老师手把手地一笔一笔写,一本一本写范字让学生去描,简单的1、2、3、自己的名字可能要描上几本才能自己独立写出一个来……面对甚至在他们父母心中也不抱任何希望的残疾孩子,老师以她那博大的爱,雕塑着“残缺的美丽”。
该校在天津市率先启动了“送教上门——圆残疾孩子求学梦”活动,把对残疾儿童的教育延伸到家庭,每年承担起为区内20多名残疾孩子每人送教240学时的送教任务。为此,有的每天要坐上十几站的公交;有的把年幼的孩子托负给父母或邻居;为了让没有条件的孩子不受家人影响,有的老师常年陪着孩子挤在阳台上学习……老师们用其无私的爱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打破重重障碍,让每一个残疾孩子、每一个残疾家庭的梦想成为现实。
老师们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截至目前先后为140人次学生送课达30000余节,得到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老师爱每一个残疾孩子,相信用大爱能创造奇迹:校足球队篮球队多次在全国、东亚及世界特奥足球赛中荣获金银铜牌;学生手工作品多次参展获市级金奖;先后近十节课分获年全国特殊教育教师技能大赛特、一、二、三等奖等等。
她们,用慈母般的爱心、耐心,默默奉献着,虽然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自豪感、却有着崇高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用无悔的真情,诠释着特教的神圣,为残疾孩子在黑夜中点亮那盏生命之灯。
国网宁河“女电工”:工作着的女性最美丽
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野外巡线,村里卖电。在国家电网天津宁河供电有限公司负责供电的1170平方公里区域中有一只“电力娘子军”。她们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任劳任怨,积极投身“美丽女性.美丽家园.美丽宁河”主题实践中,用劳动诠释“美丽女性”内涵。
宁河区是涉农区,农用电占了业务量的很大一部分。这些“女汉子” 推动“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有效实施,高标准推进宁河区46个中心村电网升级与改造任务,高质量完成 “世界一流城市供电网建设”计划;圆满完成23条智能配网改造。
她们用“保姆式”服务提速客户用电项目,区重点招商引资“一汽大众”重点项目提前完成施工送电;累计开展“五进”活动260余次;推出“赶集卖电”新举措,广泛推广掌上电力、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售电模式,实现 “村村设点”,“十分钟缴费圈”覆盖全区。努力做到服务优质,让客户点赞。
“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的说法是“主要看气质”!而这些平日里或进村入户、或野外工作的”女电工“,同样多才多艺、气质不凡!公司妇委会举办女职工读书活动,组织征文活动,共征集50余篇文章,抒发了女职工个人梦、家庭梦与企业梦、“中国梦”的真挚情感,并将优秀女工征文编辑系列丛书,彰显女职工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实施“文化育人工程”,举办女工先进事迹分享会等。女职工所在服务窗口被国网公司评为企业文化示范点班组,并被中电传媒授予“中国最美供电所”称号,全方位展示女职工的自身成就感、获得感。
5年来,国网宁河供电公司有76名女职工被评为市、县公司级各类先进;4个女职工班组被评为天津市电力公司巾帼建功标兵集体。2014年,公司妇委会被评为天津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2015年,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天津市三八红旗手标兵
张丽丽:银行基层网点的一朵铿锵玫瑰
“80后”女孩张丽丽是建设银行天津王顶堤支行行长,是绽放在银行基层网点的一朵铿锵玫瑰。从前台柜员成长为网点型支行行长的9年时间,她开创的“把爱传递”在网点的经营理念和“丽丽四色工作法”客户服务理念在分行辖内270余个网点间得到推广。
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缜密的逻辑思维,张丽丽在工作中识破拦截了12起电信诈骗,为客户挽回经济损失超过一百万元,身边的员工也在她的带领下练就了“火眼金睛”。为此,天津电视台邀请她向广大观众介绍“三问一查四劝”诈骗拦截法,避免成为电信诈骗受害者。
她热心公益关爱弱势群体,在张丽丽心里“客户没有贵贱之分,存1万还是500万,都是我的VIP”。 王阿姨因患脑炎无法正常沟通,走了很多家银行都没能顺利办理业务。张丽丽耐心引导,以笔达意,以字传情,每次业务办理完,王阿姨都会递给她一张小纸条,是提前在家里写好的“谢谢”、“注意身体”等,字里行间的感情却打动人心。每次业务办理完,张丽丽都会一小步一小步搀扶着把阿姨送回家,还有人用手机录下这感人的画面,将这两道美丽的背影画面发送到城市论坛,感动更多人。
在真诚服务客户的同时,张丽丽还将爱心的传播延伸到了网点之外。她连续6年资助邻居的孙女考入天津财经大学;把来福养老院作为帮扶慰问的对象,利用休息时间为大山深处的孤寡老人带去温暖……
张丽丽总是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银行工作者。但是在平凡的工作中我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每一位客户,要把爱和温暖洒向每一个人。
崔媛媛:从站务员到国企负责人 交通事业“追梦人”
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此话是否马云所云不可考,但大家都明白这样的道理:每个人都有梦想,付出的越多,离梦想实现的那天就越近。
崔媛媛是天津市交通集团津维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从22年前的普通客运站务员,到今天的国企负责人,崔媛媛始终有一个交通梦。如今,随着事业的开拓,她的梦想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2014年,崔媛媛奉调出任津维公司出任党委书记、董事长,企业面临的情况是收入下滑、入不敷出、前景迷惘。
面对负担沉重、陋习多多的老国企,她是如何让其重生的?
她工作中,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基层企业负责人怎么体现理想信念坚定?那就是看我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看我们在职工需要时有没有站出来、冲上去、扛起来。”面对困难,不满32岁就走上基层党委书记岗位的她,总有一份迎着上的锐气和勇气。
面对困难,她斗志斗志昂扬,信心满满。逐个深入企业,了解情况,研读政策,分析利弊,挖掘潜力;走访行业管理部门,赢得支持;完成了在市内四区和环城四区8个站的点位布局,津维公司所属机动车检测能力占到了全市同行业的21%强,具备了行业领跑的先天优势。打造“互联网+汽车后市场”模式,与之配套的汽配精品城也在选商进行中,汽车后市场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呼之欲出。
她倡导成立的“女子检测服务班”,成为机动车检测行业一道耀眼的风景线。清一色本科以上学历的女大学生,正在用得体的微笑、标准的语言、规范的操作、细腻的服务,悄然影响、改变着机动车检测行业的风貌。在她的带领下,只用两年多的时间企业就实现转机,不仅为国家多交税收,更是让职工大幅增加了收入。
作为国企掌门人在抓住经济效益的同时,崔媛媛不忘企业家的社会职责,坚持爱心回报社会,与河北国家级贫困县沽源县小学结对帮扶,自费资助农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发起“向劳动者致敬”感恩活动,用观光车载着几十名环卫工人观赏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妆扮的美丽天津……企业也被推选为“交通部精神文明单位”。
胡元晶:恪守天职、敢为人先的妇女健康“守护神”
“胡主任平易近人,是我们这些癌症患者精神上的最大慰藉,是我们战胜病魔的勇气,感谢医院能培养出这样的好医生。”
这是一位患者送来的感谢信,“胡主任”叫胡元晶,中心妇产科医院副院长、妇瘤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年来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与科研工作,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恪守医生天职,待患者如亲人,让她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胡元晶瞄准医学前沿,敢为人先,带领科室同仁率先引进微创技术,开展介入手术,并从单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扩大到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绒癌、卵巢癌及妇科难治性出血等疾病。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宫腔吸片检查,提高了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水平;对宫颈癌采用放化疗同步进行治疗的方法,提高了患者5年生存率。
近两年,胡元晶平均住院手术量约2400台,其中四级手术500余台次,腔镜下四级手术300余台次,门诊量约4167人次。胡元晶不仅要对所有患者做到诊断明确、检查仔细、治疗有效、出院满意;还要用最好的疗效、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费用为患者治好病,用自己优质的服务感动患者,用亲情的话语行动温暖患者,定期随访患者,随时解决患者的疾苦。
胡元晶在做好科室业务工作的同时不忘社会公益活动,常常不顾自己工作劳累定期为下岗女工进行科普知识讲座、为女工免费查体。她连续5年参加中国抗癌基金会主办的“关爱姐妹们的健康”三八大型义诊,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为天津市妇女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赵玫:笔耕不辍三十载 创作精品馈社会
说起《武则天》、《高阳公主》、《上官婉儿》的共同点,你能说出几个?没错,三位主角都是唐朝的“女强人”。另外,这些作品是由咱天津的一位女作家写的“唐宫三部曲”;并且,是作家用现代的方式、从女性的视角来解构古代人物做出的尝试。这些,你知道吗?下面,让我们走进这位女作家,看看她的创作生活。
赵玫,满族,1954年4月出生,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天津文学》主编,一级作家。从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出版《朗园》、“唐宫三部曲”等长篇小说和《岁月如歌》等中短篇小说集,《从这里到永恒》等散文随笔集以及《赵玫文集》、《赵玫作品集》和电视剧本《阮玲玉》等,共80余部,逾千万字的作品。
从事创作30年来,她笔耕不辍,深入生活,挖掘素材,努力发挥一个女性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创作出大量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符合时代精神、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学作品,回馈社会,回馈人民。比如在创作“唐宫三部曲”过程中,10年的时间里,她阅读了《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大部头史书史料。为寻找写作的灵感,她深入洛阳、西安一带走访。她说,真正下笔往往更多地是需要一种精神,一种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你所收获和感悟的情怀。
作为天津文学的引领人和带头人,赵玫积极开展以“中国梦”“留住乡愁-天津作家文化寻根之旅”等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深入滨海新区、高新区、武清等基层作协,为文学爱好者作专题辅导和公益讲座20多次,举办青年作家文学辅导班4次,编辑出版了500多万字的基层文学作品集。近期,她所写的报告文学《谁持彩练当空舞》,也为规划发展中的天津作了美丽的诠释。
作为享誉国内的著名女作家,赵玫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多次捐款、捐物,交纳特殊党费,支援贫困山区、地震灾区。为表彰她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天津市红十字会特为她颁发了“博爱奖章”。
刘远春:规范市场服务民生的“房管人”
房子是市民的头等大事,房地产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关系到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在有序发展的市场背后,有一群默默付出的“房管人”,为市场的规范发展、市民的切身利益奉献着。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地权籍处处长刘远春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工作20余年中,她参与并制定了我市房地产管理、房地统一登记、不动产统一登记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规范。上世纪九十年代,她就主笔起草了一系列规范房地产发展的文件措施,促进了房地产市场发展,为规范激活当时的房地产市场,保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奠定了基础;
是她,解决购房群众和企业拿不到产权证的问题。自2003年至2006年,带领全市39个登记机构,1000余名登记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要求,累计解决了280余个项目房屋登记历史遗留问题,涉及房屋建筑面积1065.76万平方米,11.93万户购房人长期拿不到产权证的问题得以解决;
是她,主笔起草解决购房群众拿不到产权证的相关规范性文件60余个,为国家制定不动产登记、土地调查、纠纷调处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协调解决了房地登记信息不一致、房地登记职能分工等各类疑难问题1000余个;
是她,主持领导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率先启动了我市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实现了各类不动产登记在机构、政策、流程的实质性融合,成为继北京之后第二个完成整合的城市,走在了全国前列。
刘远春是政策研究的组织者、执行者和落实者,也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房地登记管理职能整合等过程的亲历者,所分管的工作受到国土部、建设部的高度评价,处于全国领先位置。
尹丽娜:从几百万到10个亿,女总裁的谋略与担当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天天玩转移动网络的你我对“大数据”并不陌生,多多少少能说出一二皮毛;其实,大数据背后所蕴含的系统之复杂性可不是门外汉能说得清的。
搞清楚“数据”是难事,把“数据”当成事业来经营更不简单,尹丽娜把两者都做到了,并且非常成功。
尹丽娜,1964年生人,朝鲜族,是天津南大通用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职业生涯从计算机工程师,逐步提升为上市公司高级副总裁,参与创建了两家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荣获天津市“新型企业家”称号。
公司成立伊始,尹丽娜作为创始人加入团队,在工作中,她始终起着带头领先的作用,永远保持充沛的精力。在岗位上工作十几年,她从未要求享受过休假;上午在医院输液,下午在单位开会,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因工作需要,一天会出现在多个城市,同事们都称她为“小飞侠”。在异常激烈的竞争中尹丽娜一次次化解困难,一次次达成目标,为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基础软件行业站稳脚跟,实现填补国产IT产业链空白并与国际主流企业同步竞争做出了突出成绩和直接的贡献。一个十几人的小公司,也终成为业界瞩目、行业领先的国产数据库行业领军企业,10年间,公司累计软件销售收入从几百万发展为超过10亿元,成为天津市软件企业标杆。
尹丽娜作为现代知识女性的代表,对事业的进取精神、对工作的敬业态度、对下属的细微关怀、对家人、对生活的热爱,都值得女性朋友们好好学习,是广大女性朋友的楷模。
张晓文:老社区的“小书记” 居民的“知心大姐”
友谊路、越秀路、前进道,熟悉这些地名的老天津卫都知道,这里群贤毕至,政商云集。惠阳里社区,在这寸土寸金之地显得质朴稳重,由11个老居民小区组成,184个楼门、3650户居民构成了和谐安宁的生活主体。
张晓文,是惠阳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社区妇联主席。14年前,35岁的张晓文参加了天津市首届社区招聘,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社区书记。至今,居民们依然记得那个风风火火干劲冲天的年轻人,他们都幽默地称呼张晓文为“小书记”。如今兼任社区妇联主席的晓文又有了多个称呼,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社区的“总管家”和妇女的贴心人。
凝神聚力,“小书记”有大作为:发动居民群众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巾帼志愿服务队,包括爱之伞妇女维权志愿服务队等12支队伍,在家庭和谐、扶贫助困、妇女维权、心理辅导、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开展志愿服务;
亲如家人,撑起困难人群希望:她联手妇联组织对30多户单亲母亲、特困家庭进行结对子帮扶和资助,还对这些困难群体的子女进行爱心助学;成立阳光家园,有20名自闭症患儿和智障青年在这里学习生活,为智障孩子撑起一片天;
成风化人,社区特色文化满眼春:针对社区老人多的特点,张晓文大力弘扬敬老孝亲这一传统美德,以楼门为单元,形成独具特色的楼门文化。家风传承、廉洁文化建设是惠阳里文化建设一大亮点。如今,惠阳里社区风清气正、环境优美、设施齐备、人文和谐,处处回荡着欢声笑语。
张晓文,当年的“小书记”现在已不再年轻,但她那种执着拼搏的劲头丝毫没有减弱。 “这都是应该做的”。在她眼里,成绩不是阶段性的结束,而是新征程的开始。
邢艳萍:传统企业升级“数字印刷” 印出多彩未来
给家人订制一本个性相册,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亲朋同事送上个性年历,展示美好生活工作瞬间……这些,用传统的印刷费时费力,而用现代数字印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
天津市银博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以数字印刷为主要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邢艳萍是公司董事长,凭借她的智慧、实干、勤奋,将企业从一个从事传统印刷的企业转型升级为现代集团,业务涉及多个领域,印出一个多彩未来。
“技术创新视为银博发展的基因。”邢艳萍说。她把创新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全面推动数字化色彩管理向智能化印刷迈进,引领了天津市印刷行业的发展方向。
她带领技术团队突破核心技术难关,当前已拥有专利47项,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天津市印刷行业首家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被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授予“毕昇印刷优秀新人奖”,成为天津印刷行业领军者。
她将“数字出版”的触角延伸至儿童文化产业,利用老旧厂房,改造成众创空间,聚集了一批怀有创业梦想的创客及创业团队,并启动了全国首家的“创造部落”。在传播古法造纸、活字印刷等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入3D打印等高科技体验项目,让孩子们在体验创造快乐的过程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
邢艳萍不仅是一位精通经营管理的企业家,又是一位满腔热忱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活动家。她招聘员工“下岗职工优先、待业青年优先、家庭贫困优先、残疾职工优先”;每年定期组织员工去武清区牧羊地儿童村帮助残障孤儿;与高校合作建立“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为大学生搭建就业平台、培养人才……
一路走来,邢艳萍赢得了无数荣誉,充实了她丰富多彩的人生,她将带领全体银博人在追求事业和公益的道路上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杜玉华:“魅力校长”让学生和老师“幸福满满”
“只有好校长才有好学校!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使命重于泰山!”说这话的是津南区双港小学校长杜玉华。她在2004年11月11日,从区教研室语文学科教研员成为双港小学校长,从那一天起,就决心做一名“魅力校长”,要力争通过她积极饱满的热情、全心全意的努力办好学校,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两个校区,34个教学班,81名教职员工,1300多名学生,见证了他们的魅力校长的承诺实现过程。
建设硬件一流校园,让师生享受优质办学条件的幸福——分别于2009年和2015年投入使用的主校和分校,硬件设备设施均为一流;400座位及300座位空调餐厅及可控温直饮水设施,让师生享受着安心、舒心用餐及饮水;120平米心理辅导中心,为师生提供着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建设“四化”校园,浸润师生心灵——将“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作为学校“四化”校园建设的着力点,内涵丰富的8个文化厅廊,时刻陶冶着师生“向真、向善、向美”的情感,让师生的精神得到浸润,人格得以提升。
助力教师成长,让教师享受职业价值的幸福——杜玉华认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会有幸福的学生。20余节市级好课、多节全学科区级好课以及多项荣誉记录着教师成长的幸福!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有9位干部、教师走出天津,赴京冀蒙甘等地送课讲学,成为传播幸福教育的魅力教师!
建设智慧、多彩校园,让学生享受“优质轻负”的幸福——兴办多彩社团和兴趣小组,培养学生艺术、体育、科技素养。逐步实现了学校双宽带接入,校园网全覆盖,电视台同期录播,云平台管理与互动,让学校的办学走向现代、民主与开放。
十二年的办学成长之路,杜玉华校长全情投入,用爱心播洒,用智慧浇灌,可谓“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更可谓“英姿飒爽,桃李芳香”!
薄春霞:致富不忘众乡亲 一人带动两千户
想吃什么蔬菜,吃多少,通过手机下单,快递员就会把新鲜放心地蔬菜送到家里来。如今,这种订单式销售方式不仅让你我生活更加便利、吃的更加放心,也让企业尝到了甜头,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薄春霞,45岁,天津市多兴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天津市静海县际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她的带领下,公司采用会员制订单农业模式,在京津冀地区拥有稳定的家庭会员15000余户;更带动天津周边农户2000余户,人均增收5700元。
这种订单农业模式整个种植、加工、配送过程全部在公司建设的物联网监控体系之下,实时监控生产环节,物流环节,所有产品贴码实现可追溯,产品配送采用直配到家的B2F模式,省去了传统的中间环节,保证了产品的新鲜、安全、放心。怎样,是不是听上去很美,让你有点心动?在京津冀地区,已经有一万五千余户“尝鲜”订单买菜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对用户有益,对企业也是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在该模式下,公司基本达到明年市场需要什么品种,需要的供应量是多少,就种植什么品种,种植多少;通过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的应用,用药量减少24%左右,并且单位平均亩产增产17.5%。
薄春霞自己富了没有忘记带动姐妹们共同致富,她培育出一批有技能、会经营的新型现代女农民。还加强对农村妇女开展“三农”政策的推广和法律普及工作,提高农村妇女懂法守法意识,为当地农村创造出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