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相比于陆上要塞,海军要塞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靠大海,仅靠陆军是不能对其形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包围的,还需要投入海军从海上对其实施封锁,这样大大增加了对海军要塞实施合围的困难程度。一般来说,海军要塞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于海上,因此要塞的主要防御都面向大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海军要塞不会面临来自陆上的威胁,二战中许多强大的海军要塞并不是从海上被攻破的,而是为陆上进攻力量而攻破,这些海军要塞通常处于被四面合围的境地,要塞能否守住取决于如何保障守军的后勤补给,今天我们主要通过分析二战苏军历时250天的塞瓦斯托波尔海军要塞保卫战,来探讨下苏军在此次海军要塞保卫战中的经验与教训。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地理位置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军事概况
塞瓦斯托波尔位于黑海的克里木半岛之上,是苏联黑海舰队的主要基地,随着基辅会战的失败,苏军被迫退出了乌克兰,位于乌克兰南端的克里木半岛也随之面临着来自德军地面入侵的威胁。1941年10月,德军第11集团军攻入克里木半岛,重创了苏军第51集团军,迫使该集团军撤入刻赤半岛(不久被彻底逐出),除塞瓦斯托波尔外,德军几乎占领了克里木半岛的全部。南翼德军最终的进攻目标是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在深入苏联纵深后方之前,有必要先彻底肃清克里木半岛的苏军,因为该半岛对德军纵深侧翼形成了严重的威胁,使德军不能全力以赴的投入新的战略进攻中。
现如今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港口
德军第11集团军先后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发起了3次进攻,第一次进攻在1941年11月11日至21日,当时德军刚刚攻入克里木半岛,意图通过快速的突袭在行进间占领这个要塞,不过最终失败了。第二次进攻是在1941年12月17日至31日,德军在集中了大量重型火炮后再次发起了新的进攻,这次德军放慢了进攻的速度,对要塞实施有序的进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这场进攻随着3个苏军集团军重返刻赤半岛而被迫中断,德军第11集团军主力不得不转过来阻挡苏军的反攻。第三次进攻发生于1942年6月7日至7月4日,德军第11集团军直到肃清完刻赤半岛的苏联陆军主力后才得以回过头来对付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这次德军集中了数量空前的炮兵和空军,是德军整个战争期间集中炮兵力量最大的一次,最终攻克了这个强大的海军要塞。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保卫战形势图
苏军在后勤方面的几个主要措施
建立统一的后勤指挥体系
当时守卫塞瓦斯托波尔的军队包括守备部队、滨海集团军和黑海舰队,这些部队都有各自的后勤体系,而随着塞瓦斯托波尔所有的地面联系被切断,苏联陆军的后勤补给实际已经被切断,只能依靠苏联海军的海上后勤补给线和空军的空中运输线,由于苏联空军缺乏大型运输机,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后勤补给主要依靠苏联海军,即黑海舰队。为了统一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作战指挥和后勤补给,苏军组建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指挥部,直接隶属于苏军最高统帅部,防区内所有的后勤补给单位全部并入防区后勤部,由黑海舰队后勤部长实施统一的指挥,统一组织和计划防区内陆、海、空三军的后勤保障,地方相关后勤单位也归入其中。苏军各军种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进行了密切的协同,从而使各项工作能够有序的展开。
苏军装甲炮台
进行大量的物资储备
鉴于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战略意义,早在战前苏联就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进行了广泛的物资储备,以保障要塞能够长期独自坚守,并使黑海舰队能够正常作战。战前,苏联黑海舰队就在要塞储存了1个基数的弹药,随着军事形势的恶化,苏军加强了塞瓦斯托波尔的战备程度。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储备了可供军队作战6个月的动员储备粮;储备了可供黑海舰队年需求量20%的动员储备弹药,其中关键的鱼雷、水雷和深水炸弹进行了重点储备;储备了100天需求量的液体燃料,160天需求量的煤,1年需求量的被装物资。正是苏联提前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储备了大量的战略物资,这才使得苏军能够在要塞实现长期的坚守成为可能。
苏联海军实施港口防空
坚持进行海上运输
整个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保卫战的持续时间长达250余天,从此前的苏军战略物资储备可以看到,仅靠原有的物资是不能支撑如此长的时间的,尤其是弹药的储备,及时的保障城内守军的武器弹药补给是实施保卫战的基本前提,而鉴于陆上交通线已经被完全切断,苏军只能依靠黑海舰队来开辟一条海上运输线,这就必须要突破德军设置的海上封锁线。
苏联 黑海舰队
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实施海上封锁的兵力有60多艘舰艇和150余架轰炸机,由于黑海特殊的地理环境,德国海军主力作战舰艇是无法投入黑海作战的,德军只能是通过陆路向黑海运送一些轻型作战舰艇,这些海上力量不足以对抗苏联黑海舰队,事实上对塞瓦斯托波尔实施海上封锁主要依靠德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德军只能在白天在海上上实施有效的封锁,而到了夜晚则无能为力,封锁效力大大削弱,这使得苏联黑海舰队能够有机会对要塞实施物资运输。
德国空军轰炸机在海上封锁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起初苏联黑海舰队投入了2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12艘护航驱逐舰、12艘基地扫雷艇、67艘护卫舰、90艘运输船对塞瓦斯托波尔实施海上补给运输,护航运输船队白天尽可能在德军轰炸机作战半径外进行航行,到了夜晚再进入港口实施装卸。随着德军投入了更多的力量用于建立海上封锁线,苏军已经不能保证行驶缓慢的运输船安全,这样苏军开始利用战舰实施直接的运输(总计6万吨以上),到最后则利用潜艇进行海上运输(不少于6000吨),一直到要塞保卫战结束,苏联黑海舰队都没有放弃实施海上运输,这也使得塞瓦斯托波尔能够坚守如此长的时间。整个战役期间,苏联黑海舰队总共运输了19万吨物资,其中包括3万吨弹药,对保障此次防御作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用于攻打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德军铁道跑
经验和教训
尽管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最终被德军所占领,但是却耗费了德军太长的时间,并长期牵制了一个精锐德军野战集团军,使其无法投入到其他关键的战役中,可以说,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战略意义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塞瓦斯托波尔的苏军能够在被四面包围的情况下坚守如此长的时间,除了要塞本身的坚固和守军的英勇作战外,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后勤补给的成功保障,而后勤补给上的成功又归功于苏联黑海舰队。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苏联黑海舰队有多么强大,而是德国海军在黑海的力量实在是太弱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而未能在海上彻底封锁住塞瓦斯托波尔,仅靠德国空军不能建立牢固的封锁线。
德军“卡尔”巨型榴弹炮
事实证明,对海军要塞实施可靠的合围必须投入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仅靠陆军不能完成这一任务。苏军由于缺乏战略远程运输机,而不得不依靠海军实施主要运输,随着海上运输线的中断,要塞的抵抗也就迅速崩溃,如果有强大的战略运输机部队提供空中运输,塞瓦斯托波尔的抵抗还将继续延续。对于一个海军要塞的守卫,已经不仅仅是某一单一军种的任务,而是陆、海、空三军共同的任务,只有进行高度的协同作战才能打赢这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