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游戏名字 正文
巴格拉季昂 巴格拉季昂行动战役…

时间:2023-04-30 14:06:5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在军事行动中,像湖泊沼泽、戈壁沙漠这样的地形障碍固然会妨碍军事行动的正常进行,但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等人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带的“冒险”证明,这种障碍不过是一种相对意义上而言的,只要有果敢的决心和周密的准备,它完全可以被克服。换言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还是人!

第一军情作者:张岩松

《解放》是前苏联拍摄的一部史诗性影片。

《解放》是前苏联于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一部史诗性的战争题材影片,以耗资最巨、规模最大、场面最为壮观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朱可夫提出一个大胆建议:在白俄罗斯方向发动进攻。

在这部影片的第四部《主攻方向》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苏联统帅斯大林同志把各个战线的指挥员召集到莫斯科,大家坐在一起讨论1944年苏军夏季攻势的主攻方向问题。考虑到此前阶段苏军在战略反攻中的成功经验,包括斯大林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同意把新一轮的打击重点放在乌克兰。就在这个时候,朱可夫元帅提出自己的不同方案。他认为,主攻方向应该放在战线的中央,也就是白俄罗斯方向!就在斯大林对此略显迟疑之际,一位外形帅气的将军站出来支持朱可夫的观点。

《解放》剧照。罗科索夫斯基站出来支持朱可夫的作战计划。

这个人就是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大将。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建议,在白俄罗斯的进攻要搞两个主攻方向。或许,斯大林真的被这个“骇人听闻”的建议震住了。以致他将罗科索夫斯基赶出了会场,让其到外边“清醒清醒”。结果,当罗科索夫斯基被获准再度进入会场后,仍坚持自己的意见。无奈之下,斯大林在严重警告罗科索夫斯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之后,同意让他冒险一搏。

绝大多数人认为,坦克部队无法在沼泽地带发动攻势。

客观地说,斯大林此刻的“迟疑”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那个时候,包括苏军的对手德国人在内,很多人都认为:这年夏天,苏军不可能在白俄罗斯方向发动大规模攻势,理由就是,那里正是一望无际的普里皮亚特大沼泽!

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

这片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的沼泽湿地位于白俄罗斯、乌克兰和波兰交界处,把整个苏德战线分为南、北两个战场。南部战场包括加利西亚的半林木地区、沃林-波多尔台地和乌克兰,这是一片没有树木的大平原,尽管公路很不发达,但却特别适合坦克兵团作战。北面的白俄罗斯则恰好相反,那里河流纵横交错,缓缓汇入普里皮亚特河、第聂伯河和别列津纳河。地势较高的几条“地桥”上修筑有寥寥的几条铁路和公路,两侧则是随处可见的灌木丛林。就算可以将沿道路设防的德军阵地完全忽略,这种地形也实在令那些现代化大兵团特别是机械化部队无法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战斗力。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国人从沼泽地的两端绕了过去。

事实上,对于如何克服这片沼泽地的问题,苏军的对手德国人早在三年前就已经遇到了。只不过,他们采取的方式是“绕过去”。根据“巴巴罗萨”计划,两大德军主力兵团从普里皮亚特沼泽的北、南两翼分别扑向莫斯科和乌克兰腹地。但这样做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苏军固然在受到突袭之后伤亡惨重并被迫撤往内地,但德国人也因为兵力分散而未能达到战役初衷。

白俄罗斯战役成为罗科索夫斯基的晋帅之战。

如今罗科索夫斯基却主张苏军主力朝着这片大沼泽直冲过去……这怎么不叫人为其捏上一把汗?战斗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苏军不仅在白俄罗斯方向大获全胜,罗科索夫斯基还因其在此役中的出色表现而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

必须指出,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优秀的将领之一,罗科索夫斯基这么做,当然不完全是玩心跳。而是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的产物!

在此之前,苏军的反击重点在乌克兰方向。

众所周知,在赢得库尔斯克会战之后,苏军随即发起了旨在将德国军队赶出苏联国土的战略大反攻:从哈尔科夫到切尔卡瑟;从顿涅茨河到德涅斯特河。然而,当我们摊开一份关于苏军反攻作战的地图之后不难发现,这一系列曾给德军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的战斗,绝大部分都发生在苏德战场的南翼,即乌克兰。这里不仅有极其适合机械化大兵团作战的平坦地形,当面德军也因屡遭打击而处于崩溃状态,其指挥官曼施坦因元帅也因此丢了官。为了挽救南线危机,希特勒将素有“防御战大师”之称的莫德尔调来顶曼施坦因的缺。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正是这个莫德尔,以其屡试不爽的“弹性防御”战术化解了苏军在战线中央地段所发动的一次又一次攻势。

这种背景下,如果继续把打击重点放在乌克兰方向,地形固然有利,但意图过于明显,且又来了个难缠的对手,即便最后成功,战斗损失也不会小。反之,若能将主攻方向改在白俄罗斯方向,则可以达成战役的突然性!

《解放》剧照。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等人从这种“船”型鞋上找到了灵感。

当然,普里皮亚特的不利地形也确实需要认真考虑。为此,在战役发起之前,苏军上下做了周密而又细致的准备。《解放》里,罗科索夫斯基陪同朱可夫到一线部队视察,从几个老兵脚上穿的一种“船”型鞋上找到了灵感:既然人穿上这种用树枝编成鞋子可以在沼泽地上行走自如,那为什么不能为坦克大炮等重装备也穿上这种“鞋子”呢?!反正普里皮亚特那里有的是树木。

“巴格拉季昂”行动形势图。打击重点是盘踞在白俄罗地区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

解决了部队如何在沼泽地带进行机动的问题之后,苏军开始了紧锣密鼓般的部队调动以图彻底粉碎白俄罗斯境内的德军。为此,苏军统帅部将4个方面军,共计140余万人,5200辆坦克自行火炮、3万多门火炮、5000余架作战飞机的庞大力量调到白俄罗斯前线。两大进攻矛头分别由罗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巴格拉米扬的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来担当,分别打向博布鲁伊斯克和维捷布斯克,以图粉碎德军奥尔沙集团和莫吉廖夫集团。继而苏军主力向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总方向实施向心突击,合围和歼灭“中央”集团军群基本兵力。

《解放》剧照。从沼泽地冲出的苏军一直打到华沙城下。

意想不到的进攻方向、绝对优势的兵力兵器,确保了“巴格拉季昂”行动的成功。苏军于1944年6月22日(3年前的这一天,恰巧是当年德军对苏联发动战争的日子)发起攻击之后,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向西前进了大约600公里,其先头部队已经活动在波兰首都华沙的郊外。在付出了54万人伤亡的巨大损失之后,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覆灭了!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

在军事行动中,像湖泊沼泽、戈壁沙漠这样的地形障碍固然会妨碍军事行动的正常进行,但朱可夫和罗科索夫斯基等人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带的“冒险”证明,这种障碍不过是一种相对意义上而言的,只要有果敢的决心和周密的准备,它完全可以被克服。换言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还是人!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