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新疆野马集团汗血马基地,工作人员为刚出生的马驹做检查。 (记者江斌伟摄)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江斌伟)褪去包裹的胎衣,一匹小马驹出现在大家面前,马妈妈用鼻头轻触着小马驹的面颊,一旁的兽医赶紧上前给它裹上薄毯……本报全媒体记者蹲守在新疆野马集团汗血马基地,终于在2月16日凌晨2时,全程见证了一匹汗血马马驹的诞生。
“空跑趟”,马产房外的等待
等待小马驹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又生啦……”新疆野马集团工作人员贾苏尔举起相机拍摄记录此刻。为此,他先后和记者已往产房跑了好几趟,有时候一等就是大半天。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基地迎来汗血马出生旺季,从2月1日到16日当天,陆续有8匹马驹降生。
基地有249匹马,马厩9座。8号马厩是马产房,上下两层、共有独立马厩60余间,室内温度控制在10℃左右。
“对于成年马来说,马厩是暖和的,但对于刚出生的马驹有点冷。别着急,过两三天再生都很正常。”新疆野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马医院院长阿不力米提·沙吾提说。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的马匹养殖、观光的文旅企业,隶属新疆野马集团。
马场工作人员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麦草,又在角落搭建出一个柔软舒适的小窝,准备妥当,静待小马驹出生。
14日开始,名为马孜木呢的雌马食欲减退,活动量减少,进入临产状态。然而,经常是记者和贾苏尔赶去,一待两三个小时,它又迟迟不见动静。“空跑趟”几次之后,直到16日凌晨,终于等来马驹的出生时刻。
精心呵护,15分钟吃到母乳
“来,裹上毯子。”阿不力米提·沙吾提和兽医马树勇忙着,经过一个多小时助产,凌晨2时,一匹马驹顺利产出。他们快速擦去马驹身上的包衣,又包上毯子保温防冻。
马妈妈不顾产后劳累,上前用鼻头来回蹭着马驹面颊,马驹回应着,母子间十分亲昵。记者摸摸它的额头,它把毛茸茸的小脑袋顶过来,用探究的眼神看着人们,顽皮可爱。
马驹为雄性,马妈妈和马爸爸来自哈萨克斯坦,马爸爸曾是哈萨克斯坦汗血马选美冠军,是该基地优选种公马之一。
接下来,工作人员要帮助小马驹尽快站起来。缓了几分钟,小马驹尝试站立,但细长的腿乏力,挣扎几次都倒在草堆上。工作人员在一旁搀扶,马妈妈也不停鼓励,终于在出生12分钟后,小马驹慢慢站立并晃着身子走动。
“关键让马驹吃奶,马初乳营养丰富,吃的越早抵抗力越强。”有着40多年从业经验的阿不力米提·沙吾提说。
出生15分钟后,产房内响起“吧唧吧唧”的吸吮声,那是小马驹顺利吃到母乳的声音。
凌晨三四点,雌马和马驹状态稳定,大部分人都回去休息,一位工作人员留在产房24小时观察母子状态。
马场已纳入国家核心育种场
“到今年7月份,我们这里会有60多匹马驹出生。”阿不力米提·沙吾提估算。
16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基地,马树勇和其他工作人员正在给雌马马孜木呢注射宫缩素,让它尽快产下胎盘。
记者又看了其他马厩里新生的几匹马驹。它们毛色各异,白色、黑骝、黄栗或红骝,有的跳跃着,有的吃奶,有的酣睡,有的已学着妈妈的样子吃草料。马妈妈则十分警惕,时而竖起耳朵以示警告,时而把它的宝贝护到身体一侧。
马树勇说,刚出生半个月,它们的视力都没有发育好,看不清远方,而且和小婴儿一样都很贪睡贪吃。
据了解,新疆野马集团2010年从中亚引进阿哈捷金马(俗称汗血马),逐步建立汗血马基地,集繁育、训练、表演及马术健身等为一体。2021年,基地正式纳入国家农业农村部《新疆伊犁马产业集群-阿哈捷金马核心育种场》。
“汗血马的受孕率已经达到95%以上,计划从今年开始,给疆内有需要的马场提供冻精,繁育更多优质马匹。” 阿不力米提·沙吾提说。
通常情况下,牧民养的马在春天交配,雌马孕期11个月,马驹出生时间多在天气回暖时,更易成活。而基地2月批量产马驹,源自技术力量的增强。
新疆野马集团马业部经理马元义说,基地建成配种站、马医院、孕产马房以及种公马房等,从交配到孕期都实行科学喂养,马驹在冬天出生也能照顾得很好,通过进口+自主繁育的模式,目前基地已有阿哈捷金马200余匹。
新疆马业协会会长、新疆农业大学马产业研究院院长姚新奎说,近年来,新疆马产业快速发展、优势突出。目前,全疆马匹存栏近100万匹,占全国马匹存栏量26%以上,位居全国首位,育马水平全国领先。为充分发挥马产业发展优势,不断增强产业融合发展能力,带动农牧民增收、繁荣草原文化,自治区还成立了马产业技术体系。
“加大良种马繁育,并逐步向全疆推广,是推动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姚新奎说,该公司以此项目为契机,依托阿哈捷金马品种资源,加大马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良种马繁育及文旅基地,全力打造“汗血马”文化品牌,辐射带动阿哈捷金马数量质量双增长,提高马业发展水平,推进我区马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