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争议性事件发生或者有人发表了立场鲜明的观点,春雨君就能在微博、头条等平台的评论区内感受到网民的“辩论能力”和浓浓的戾气。
评论区总少不了这3个角色——托马斯回旋喷、阿姆斯特丹加速怼、多米诺骨牌连环杠。
可是为什么在网络世界接收到激烈、不雅言论的几率会比现实生活大很多呢?这仅仅是因为昵称、非真人头像的伪装导致的吗?
是,也不全是。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下,为什么网络世界里更容易被怼、被喷。
观点五花八门,容易产生碰撞
2016年,FiveT网站对8500名评论者的内容进行了统计分类。
结果显示,网友的评论主要分为以下4类:
- 纠正错误(他们以为的错误);
- 给讨论加点料;
- 给出他们的个人观点;
- 表示已读。
只有少部分人评论是为了赞赏内容、提问、学习、谦逊地分享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评论性质,再加上互联网构建的“圈子”比现实生活中的大得多,就导致了针对一件事儿的看法五花八门。
这样就会有更多互相冲突的观点产生,观念和语言的碰撞也就多了起来。
距离给了他们勇气
也许现实生活中,这些人不会旗帜鲜明的表明立场,不喜欢和人发生冲突,甚至和蔼可亲到不可思议。一条网线,未知的距离,给了他们勇气。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开车的时候,我们也更容易愤怒,有时会对其他司机的行为发表不礼貌评论。
这是因为驾驶人之间互不见面,同时还会认为对方有潜在的错误行为,这样就产生了情感距离。
由于驾驶时我们相对隐匿,彼此不见面,当稍有受挫或者受到一点威胁,就会产生夸张的情绪反应。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比日常生活中更愤怒。
通过开车的例子,我们得知隔离和相对隐匿增加了人们肆无忌惮地宣泄情绪的可能性。
那么,就不难理解,网络世界上的人们为什么比平时大胆。
达克效应——蜜汁自信,快速喷射
达克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也就是说人们所理解的某篇文章的意思与原作的实际立意有区别。
而这些人往往具有虚幻的优越感,无法认识到自身理解能力的缺失,错误地认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
有时候这种理解偏差,是因为文中的某个段落引发了强烈情感反应,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全文上,最后只理解了某个段落的意思,或者仅仅理解了标题的意思,却误以为自己完全明白了作者所写。
许多读者会因此产生反对观点或感到被冒犯,从而发出激烈、不雅的言论。
逆火效应——我才是真理的主人
当某个主题会影响个人感受时,这样的内容更可能会激起强烈的反应。
大部分网络评论者对所讨论的主题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的个人经验常常与原博的理论或观点不符。
换种说法就是,他们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比作者更有话语权,而作者仅有理论甚至连理论知识没有。
由于评论者经常用个人经验去看待这些话题,他们的情感反应就会被放大,有时就会使用现实生活里不会使用的激进言辞。
即使有些言论或文章是专家所写,也会发生这种情况。
这就是逆火效应,当人们遇上与自身信念抵触的观点或证据时,除非它们足以完全摧毁原信念,否则会忽略或反驳它们,原信念反而更加强化。更正信息就像是一把逆火的枪,没能打中谣言,却让真实的信息更加没有市场。
逆火效应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
老人喜欢买保健品,子女摆了一堆科学道理都无济于事。
XX当红偶像吸毒已是实锤,粉丝们却以为:“都是水军带节奏。”
很多中药的毒副作用未知,但不少人认为“传承5000年的文化,就是对的!”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理性发言。
来源:
原标题:The psychology of Internet rage
原作者:Adam P. Stern
翻译:小力唐
编辑:大王
题图来源:li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