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苏酒暖话新春
“爆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风光不一般。”宋朱淑贞一首《除日》,生动描写出一家人在除夕之夜燃放烟花爆竹、欢饮美酒、守岁迎新的喜兴气氛,表达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春节,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清明节、“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的端午节、“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的中秋节,同为中国4大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结果。中国历史悠久,人民生生不息,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为闪烁在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长卷上的一颗耀眼明珠。传统节日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是中国人生活情感的共同表达。一个个节日,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着过去和今天、传统和现代,不仅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也激活着人们的共同记忆,引发精神共鸣。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传统节日区隔出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集中展现各个阶段的含义,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下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在中国传统节日里,春节称得上是最重要、最隆重,也是最富有特色的节日。千百年来,不管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气象,还是“对此欢终夜,倾壶待曙光”的场面,亦或“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的牵挂,春节早已成为广泛持久的文化符号,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成为经典隆重的生活仪式,定格古老神州的大地。尽管时代发展,生活丰富,尤其是网络盛行,但从人潮如织的车站机场、欢乐祥和的万家灯火、采买年货的喜笑颜开,无不透视出中国人对年文化的崇尚从未改变,对家的信仰从未改变。
快乐的忙碌构成春节前的风景。民间有话:“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尽管天寒地冻,也难抑人们过年迎春的热情。“令节清晨煮粥忙,炊烟风散万家香。”从腊八开始,人们就为过年忙碌起来。熬一锅香喷喷、热腾腾的腊八粥,在寒冷的暮冬,给家人、邻里心里注入暖洋洋的感觉。腊月二十三的小年,无疑是过年的一次预演彩排,家家户户进行大扫除,尤其要制作甜食粘糊灶口,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在此后的日子里,粉刷墙壁、擦玻璃、贴窗花、买年货、置新衣,蒸煮煎炸,祭祖上坟,忙不迭地。即使到了年三十,贴对联、挂灯笼、堆旺火、换新衣,午前做年菜,晚上包饺子,饭后放爆竹,不亦乐乎。
人间烟火味,最是春节浓。过年,不仅仅是对饭菜美味的品尝、对烟花璀璨的欣赏,更是对故乡水土的眷恋和宗亲血脉的尊重。春节的期盼,承载了亲人对团圆的渴望和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过年的味道,也触动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易拨动的人性之弦。“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沧桑的是岁月,永恒不变的是那份挥之不去、血浓于水的亲情。千里迢迢赶回家,不是为了那顿佳肴、那身新衣,而是为了久别后的相聚和一次亲情的朝圣。家人围坐,灯火可亲。那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弥散出寻常家最温馨甜蜜的气息;那满天绚烂的礼花,幻化成人世间最美好光明的希望。春节,寄托着无数深厚的感情,抚慰了无数疲惫的心灵。
一缕年味,两处相思。春节是个充满喜庆、见证团圆、满足亲情的重要时刻。唐王维的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游子节日里的复杂心理。因为心灵感应,纵使天涯海角,也能听得到亲人的呼唤;因为心有所系,即便舟车劳顿,也要收拾行囊向家出发。但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总有人还是要与亲人相隔两地。对于“一年将夜尽,万里未归人”而言,“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就是其真实写照。从这一点说开去,春节的感受又不全是开心。在孤独中相思,给过年赋予了异样的色彩。有道是:“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明于谦的那首《除夜太原寒甚》又很值得品味:“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慎终追远,民德厚矣。”传统节日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积淀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春节这个重要节日里,人们在尽情享受团圆之乐、品尝美食之香、互致拜年之谊时;在参与祭祖、守岁、贴春联、燃旺火、放烟花等民俗活动中,无疑会更深刻地感知与更广泛地认同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进而更自觉地传承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最后,拙题一首五律--《贺岁》,作为此文结语:“腊毕便新春,一夕两岁分。蓬尘出万户,紫气纳千门。共举团圆酒,同怀贺慰心。得逢时代好,载路尽福人。”
(作于2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