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聊一聊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反对应用行为分析(ABA)
昨天看到大家在MyStar资源群里分享了喜马拉雅播客上面一位家长的频道,里面的几期节目从标题到内容赫然不折不扣地向大家传递着几个大字:别碰ABA。
更有某作者在自己工作室的公众号的文章中,大肆抨击ABA,说ABA既没效果,又贵,还扬言“ABA既不符合医学伦理,也不符合心理学伦理”,更是搬出了50年前的Lovass模型式的ABA雏形来评头论足。
读着文章的我,倒吸一口凉气。心里想着,ABA难道要被这些人搞凉?
看到最后,惊喜地发现,有几十个大牛在评论区怒怼文章内容,这出好戏,看得我比看大片还刺激。不禁感叹:这世界,还是明白人多。
一个科学,一个基础理论,或者是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这当然无可厚非,问题就在于:你了解的这件事,是不是真正的它的样子。
我们在抨击ABA之前,要问问自己,你抨击的ABA,是真正的ABA吗?还是被某些人夸大其词恶意抹黑的ABA,或是被某些地区做的压根就不标准的ABA,细思恐极。
今天,我就要列举10条ABA的“罪状”。
机智的你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些“罪状”都是反话。别急着讨厌ABA嘛,让身边反对ABA的朋友听完一番解释,听完了再说自己真的不喜欢也不迟。
到时候,咱们可以用一句万能的佛系回答:you can you up, 请问阁下有何高见?要不,你拿出个不是基于ABA理论的更好用的教学方法?
准备好瓜子,我要开始了。
“罪名” 1ABA刻板
有家长给我这么总结过ABA:整节课就是用食物诱导孩子在小桌面不停重复一个技能” 。我想说:您可能买到ABA中的“假货”了。
真正的ABA整天都在强调个性化!灵活性!
我也是慢慢经过“真正”的ABA 熏陶后才知道:原来不一定新来的孩子第一件事就是学眼神、学安坐!原来不一定我们必须要用食物强化物去强化孩子的技能!原来不一定孩子必须要坐在小板凳上才能学会技能!
原来不一定ABA就是孩子跟着一模一样的指令连续重复一模一样的技能..... 分辨真假ABA很重要,辩证思维更重要!
“罪名” 2ABA就是DTT
哈~哈~敢问阁下可否听过这些词:自然情境教学(NET), 关键反应教学(PRT), 语言行为(VB), 精准教学(PT), 显著教学(EI), 功能沟通训练(FCT), 关系框架理论(RFT)....
DTT就是ABA中的一部分,是隶属关系,是众多以ABA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之一。
这个等号,可千万画不得。
“罪名” 3ABA就是“小黑屋”、小桌子和小椅子
额。。。不是这样的啊喂~
ABA从几十年前的Lovaas模型已经不断发展为了更关注孩子本身发展的灵活的教学方式。
就拿NET来说,根本不需要用小桌子,你可以铺个地垫儿,或者是在蹦床上,沙发上,操场上,都可以灵活教学,开心的学,这样的ABA,多和谐啊~
“罪名” 4ABA就是教学卡片
对于有这个观点的小伙伴,我只能开启讲故事模式了:盲人摸象(而且只摸到了一根鼻毛) 卡片确实是ABA中常用的教学工具。
就像医生用的听诊器作为日常工具,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这个医生就只有用听诊器听诊的本事吧,如果是这样,谁敢去看这样的医生我也送上我的崇敬。
“罪名” 5ABA会把孩子教成机器人
掐指一算~(1秒钟)好了,我算出来了~
讲这句话的人,多半是上面把ABA和DTT画等号的人。无非是说特教老师只会按着固定的指令做出固定的反应,稍微变通下就卡机了不会了。
这这这锅我们不背~请了解一下ABA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泛化~
“罪名” 6ABA只能用来教特殊儿童
刚刚给室友做了一个减肥ABA干预计划的我,可以自信的告诉你,ABA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更不分具体的教学对象。
孤独症的孩子能用,ADHD的孩子能用,唐氏的孩子,其他病理诊断的孩子,都可以受益。别忘了正常发育发展的小朋友们,每天的学习中也离不开ABA。
当然还有成年人,OBM(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anagement)了解一下,专门针对人事职场和公司的经营。ABA无处不在。
“罪名” 7裤子都不会穿,ABA整天教认知?
Emmm孩子认知学了很高但是裤子不会穿自理能力很弱,那这显然是IEP或者课程结构可能有问题啊,关ABA什么关系,什么关系...
ABA教自理,教社交,玩游戏,都可以呀~
只有想不到,没有教不了。
“罪名” 8ABA终生不能撤出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咱想说,那教育和学习不也是终生不能撤出吗?
广义来讲,努力工作赚到的钱也是用了ABA中的正增强,赚钱养家糊口这个技能最好终身都别撤出哈哈。
狭义来讲,ABA作为方法可能需要长期使用,但是作为干预来讲,未必终身需要机构执行。随着孩子的进步和家长对于教育策略的掌握,完全可以脱离机构或者说所谓的撤出好伐。
“罪名” 9ABA会导致创伤应激障碍(PTSD)
小丫丫自闭症微信公众号在9月7号,详细为大家翻译并整理了对于“应用行为分析干预增加谱系人士PTSD症状的证据”这一文章的评论和4各方面的疑点。
结论是:“ABA干预会导致谱系人士的PTSD症状增加”值得怀疑。(文字截取自-小丫丫自闭症微信原文《论证调查:基于ABA方法的教育会导致谱系人士的创伤应激障碍吗?--对Kupferstein一文的评论》)
可以说,在这件事儿上,ABA又背锅了,怎么受伤的总是ABA。
“罪名” 10ABA只关注外在,忽视心理活动
的确,我承认,从行为的操作性定义,到每节课的数据收集,ABA更在乎的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外显行为。
but,这不代表ABA完全忽略内隐行为。
特别是近几年,行业经历着重大革新(白皮书升级版本、BACB考试内容大升级),都是因为一个重要理论的加入:关系框架理论(RFT)!
ABA已经正式踏入后斯金纳时代!
好了,列举了ABA的“10宗罪”!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补充你听到的更多奇葩言论。我相信一句话:真理,越辩越明。
最后一句,近半个世纪以来,ABA在研究者的不停地实验和验证中,不断地更新,完善和发展。
正如其他所有的科学领域、人文社会、规范法则一样。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