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曾经震惊于一种现象:语文期末考试之前总有同学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把语文课本抄上一遍。
写得满满当当密密麻麻的几个本子堆在一起摆在面前,的确蔚为壮观。只是最后考出来的成绩却并不那么乐观。对比之下,反倒有一丝可悲的韵味。
现实生活中喜欢自我感动的人并不在少数。他们没有弄清楚一件事情背后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就开始一味蛮干,最后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他们也时常会感到疑惑,明明自己是最努力的那个,为什么结果却不如人意呢。
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错了,致使后面做的所有事情都只能是南辕北辙。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规避生活中再做出自我感动的事情呢,其实很简单。
首先,我们要端正自己的内心,清楚地认识到一切形式主义都是要不得的。这一点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
如果我们已然清楚抄书和提高成绩并不是相关关系、熬夜与成功也并不总是相伴相随。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有些看上去非常呕心沥血的行为,其实是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的。
看清楚形式主义的空洞之后,我们就要针对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进行理性的分析。并以之为思维的中心点展开逻辑分析的树状图,理清楚有几种方法可以实现最终的目标,并在每条路上标明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举个简单的例子,男生A想要追求女生B。对于这个事件中,A的目标就是追到B。如果A习惯于自我感动,他就会很容易迷失在感情的漩涡里。
因为没有认真去分析过两个人之间关系的现状,也没有理清楚对方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就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看起来是颇为感动的,事实上也只有自己会感动而已。
例如A以前可能从来不会早起,但是现在为了追求B,他可以每天准点早起给B买早餐,并早早地放在她的办公桌上,诸如此类事件还有很多。总之,就是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己来达到感动对方的目的。
A以为假以时日,B一定会被他的恒心和关怀所打动,可是最终的结果却不是如此。B不但没有接受A的追求,反而常常跟她的闺蜜抱怨A的鲁莽和自以为是,两个人到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A做的一系列事情只是在感动自己罢了。他从来没有逻辑分析过他的行为是不是对方想要的,以及他们之间把友谊升格成爱情差的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B从来没有吃早饭的习惯,因此每天出现在桌上的蛋糕总会让她困扰不已。她也曾经委婉地跟A讲过,但那时A沉浸在自我感动中无法自拔,以为B是客气,便没有停止自己的行为。
如果A不是个习惯自我感动的人,从一开始就懂得理性分析的话,他就会发现自己和B根本就不可能在一起。
因为B是个典型的事业型女性,她的另一半在事业上只能出其右。而A凡事讲究随遇而安,工作上也习惯躺平,对于升职加薪并没有特别的偏好。如此,两个人的三观明显就不相符,做恋人显然是不合适的。
通过上述的例子,相信大家对自我感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理解。
最后想要说的是:想要做到拒绝自我感动,平时只需要少做一点感性的依托,多一些理性的分析,这样便可把拒绝自我感动消散于无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