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们的故事]
树桩盆景的意境创造
原创作家|广西南宁单梦潮
作者最近的照片
一、格鲁吉亚盆景的建立
设立、设立、确定;作家想表达的精神内涵,即作品的主题思想。因此,想法是确定主题思想。也就是说,确定最终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就是你。
(a)意图原则。首先,这是盆景创作的最基本原则。很多盆景书籍都称之为“义才笔线”,这是唐代画家、诗人王伟借用“画山水的地方、义利笔线”的观点。事实上,不仅是绘画,其他艺术的创作及任何实践活动都有构思超前的问题。盆景创作有两种情况。一个是先立意,后才是选材料,一个是先有材料,后才是。在这两种情况下,必须有立意才能着手的都是立意船员守则的具体体现。
(b)预定的方法。一个是拟人化。树桩和人类一样,都是宇宙的一部分,都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在充分享受阳光、雨露的同时,还要忍受自然和社会的残酷现实。人生有顺境和逆境,要经历坎坷和曲折,要经历考验和抗争。风雨,阳光灿烂时的喜悦和惬意,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天气多云,天气炎热,久旱无雨时的郁闷和无奈,更有希望、理想、野心受挫、打击、荒废时的孤独、悲伤和苦恼。这些共同的因素为创作者、观者搭建了情感的桥梁,使创作者在构思上拥有广阔的施法空间,为观者对情感的联想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盆景本身无意,也没有气氛。一旦比喻他们,就把他们的处境看作人类的处境,把他们的处境看作人类的处境,把他们的感情看作人类的感情,就有了意义和意境,观者们就能投入进去,产生共鸣。第二个是象形化。象形对象很多,包括人、动物、物体或文字、自然景观等。就像桂林的大象科山一样。只要形象真实美丽,就是好作品。这种真实的、自然生成的东西让人感到自然的伟大和惊奇。人为制造的东西让人感到穿孔的美丽和创作者的造诣很深。
人物
动物
物体:茶壶
(c)意图的目的。
第一,是赋予形象具体的内容和精神内涵。没有内容的形式,形式和内容不可分割,形式总是要反映一定的内容。艺术之所以受到喜爱和推崇,不仅源于美丽的表现形式(具体的物象),也源于能启发心灵的内涵。小说,电影,戏曲,诗歌,单词,歌曲,财富都是这样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雕塑也是如此。盆栽也一样。
二是为盆景的造型指明了方向。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埋头于大车,抬头看路,先抬头看路,然后埋头于大车。否则,如果走在路上,结果可能是徒劳的,专业都被抛弃了,南北,力量越大,离目的地越远。树桩盆景的造型服从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和内容。可以用相同的格式表达多种内容,但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内容一般应用不同的格式来表达,特定的内容应用特定的格式来表达。内容确定后,造型将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第三,为创造意境而服务。艺术的一大特点就是要重视意境。物象只有赋予精神内涵,才能创造出令人难忘的境界。不立志就没有想法,义警自然不再存在。
总之,是创作活动的前奏和依据,是整个创作活动的首要任务、第一道工序,同时贯穿整个创作过程,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依据和宗旨展开。立意就像建筑的蓝图,没有立意,不能说造型,也不能说意境,整个创作模糊,糊里糊涂,形象优美,内涵丰富,想创作意境高的盆景作品,无异于创造空中楼阁,无异于恋木口语。
(d)意图的内容。
立意内容相当
广泛,不可穷尽,大到对宇宙、人生的认识和感悟,小到个人对一事一物情感(喜怒哀乐悲愁烦恼忧)的流露与寄托。树桩盆景是有生命的,五彩斑斓、异彩纷呈、万紫千红是其本色;生生不息、绿树成荫、开花结果是其本能;苍桑古老,盘根错节、朽干枯枝、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花妍果硕,是其外象;生机勃发、充满活力、奋发向上、不畏艰难险阻、坚韧顽强、乐于奉献是其灵魂。立意,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体现在具体的物象之中。树桩盆景的立意,就是要利用其本色、本能和外象而表现其灵魂。树桩盆景的立意,内容虽多,但常见的却屈指可数:一是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如大树式、古榕式;二是体现顽强的生命力,勇于挑战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精神,如舍利式、悬崖式、伤痕式、残缺式;三是体现顶天立地的形象和正直刚强的性格,如大树式、木棉树式;四是体现人的友爱精神,如双杆式、三杆式;五是体现和谐共处的精神,如丛林式;六是体现清新脱俗、不随大流的情怀,体现与世无争、悠然自乐的处世态度,如文人树式。七、体现对人生、对生命、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如悬崖式、卧杆式、曲杆式、枯残式等。八、体现繁花似锦、硕果累累的美好生活,如观花式、赏果式。九、体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二、树桩盆景的意境
(一)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像是皇冠上的明珠、布达拉宫的金顶,是所有艺术创作者梦寐以求的东西,意境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件艺术作品优劣的尺度。艺术作品,需要有意境,但究竟何为意境,则不是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十分的清楚和明白。关于意境的定义,在艺术理论界有过许多的探讨和争论;对意境的认识和态度,也是因人而异,而且差别十分地悬殊。有的把意境等同于意,认为意境不过是意的另一种称呼罢了,有意就有意境;有的则把意境等同于形象的塑造,认为形象出意境,只要形象塑造好了,意境自然也就出来了;有的把意境说得很玄乎、很神秘、很复杂,好像意境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是一种只可顿悟、不可学知的东西;还有的虽然也承认有意境,但他不讲意境,不追求意境,觉得意境这东西,太虚无飘渺、难以捉摸,不如只讲造形来得实际,因而一旦触及到意境的话题,他们要么就一句话:“费那个神干嘛?”要么干脆躲得远远的,避而不谈。前两种认识,是没有把握意境的真正内涵,如同盲人摸象,摸到大象的鼻子,说大象象一条蛇,摸到耳朵,说大象象把蒲扇,摸到大腿,说大象象根柱子,这种只知局部、不知整体的认识,当然是片面和不正确的。第三种认识,其实是一种神秘论和不可知论的观点,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最后一种人的态度,是这部分人对意境全无概念,对意境的作用与意义全然不解,是一种不完全的功利主义和不完全的实用主义兼而有之的混合思想的体现,也是一种懒汉思想和逃避思想的体现。这些态度和思想,对盆景的创作、对盆景事业的发展毫无益处,如果任其滋长和泛滥,在盆景界成为一普遍的认知和态度,将会极其有害,会严重阻碍盆景事业的发展。
其实,意境,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也没有那么行踪不定,是可以意会,可以言传,可以把握的。翻开汉语词典,从字面上得知:“意”,就是作者想要表现的精神内涵,也即作品的主体思想,或是作者的内心情感和人生感悟;“境”,就是境界、层次、品位、高度。“意”存于作者的内心,包含在作品之中,通过作品得以体现。作品,可以是语言文字,如诗、词、曲、赋,也可以是具体的物象,如图画、舞蹈、雕塑、盆景,我们统称为“象”。其实,即使是语言作品,作者之“意”,也要通过具体的物象或场景来表达,所谓“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所托之物、所借之景,就是具体的物象。这样就清楚了,“意”通过“象”得以体现,“境”就是“意”与“象”融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效果,即所达到的境界、层次、品位、高度。
“层次、品位、高度”,我们都容易明白,但“境界”一词,似乎还是不好理解。其实,“境”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境域,如环境,是一个立体的几何空间,从点的距离讲,上分高低,下分深浅,前后左右分远近;从平面范围来讲,有宽广狭窄之分;从立体范围来讲,有体积大小之别。界,就是界线、边界。所以,境界就是指上下左右前后所达到的位置及范围的大小。因而,意境与境界一样,有高低、深浅、远近、宽窄、大小之分。境域从几何空间延伸到时间空间,境界就分年代的久远与浅近,久远者沧桑、古老,浅近者新潮、时尚。境域从几何空间再延伸到人的精神感觉空间,境界就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分优雅与庸俗,分新奇与平常,分高深与浅显。因此,严格地讲,我们所说的“层次、品位、高度”,只是境界在“高低”这一个方面的感受。清人方薰说“笔墨之妙,画着意之妙也。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这里的意的“妙、奇、深、远、雅、俗”在人的精神感觉上的呈现就是意境。
综上所述,意境就是人(既包括作者也包括观者)将其内心情感融入作品后所产生的精神感觉。树桩盆景的意境就是人将其内心情感融入树桩造形后所产生的精神感觉。高低、远近、深浅、宽窄、大小、新奇、典雅、庸俗等词语,是对这种精神感觉(即意境)的具体而形象的文字表述。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石头的画面形象来分析其意境的形成:
画面石意境:
七情六欲皆抛却,
一日三餐求半饱;
两袖清风兜日月,
一根拐杵钓波涛。
象:这是一个近似栯园形的画面石,左侧大,右侧稍小,下平上凸,轮廓线舒缓圆滑;中间泛白区域,就象一个巨大的湖面,湖岸的沙滩亦清晰可见,湖水因波浪起伏而泛白;湖的东侧有一座不太高的山,伸入湖中,形成一个半岛,山上树木茂密;山的下侧,是一块巨大的礁石,土少无树,有少量荆棘灌木,近似光秃;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静静地坐在湖边,手握拐杖,头微低,似垂钓,又似默想沉思。以静为主,动的因素不多,有两个,一是湖面的波澜,二是老人的思想。整个画面视野开阔,有山有水,有树有石,呈现出一派优美、宁静、祥和的气氛。因为人是活的物象,所以画面的视觉中心和焦点,全都集中在老人的身上,其它的物象都是陪衬。这就是整个画面物象的情况。
意:我们知道,意就是人的思想情感。如果整个物象当中没有人物,我们就需要采取拟人化的手法,赋情于物,或将自己置身其中,触景生情。这个画面石中已有人物,“拟人化”这一步就不需要了。他的所思所想就是物象的内容,就是我们所说的“意”。他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全靠观赏者通过画面这些具体的物象去想象。这种想象的结果是无限的,没有标准答案,但每一个结果都是一种“意”的表现,这就是内容的无比的丰富性。“干什么”的问题,我们暂且取其中一种,当老人是在垂钓吧,尽管他手中的拐仗不象钓杆,但有特色,一般人垂钓都是用细长的钓杆,他却用曲里拐弯的木棍当钓杆,这有点“姜太公钓鱼”、“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为意境的创造打下了基础。“想什么”的问题,比“干什么”更加复杂和多样,人的心思最难捉摸,但难归难,我们还得去捉摸,而且还得细心地去捉摸。“意”的魅力,就在于通过表面的、浅显的、一览无余的现象,去探寻、挖掘其内在的、深沉的、难以看清、难以发现的内在本质。这幅画面,让人很容易就能感受到的,是体现了老人无欲无求的、清净平淡的、与世无争的平和心态,但在我看来,这也还只是表面的现象,他的内心世界不可能象其表面一样心如止水,平静的湖面之下,总有暗流涌动,总有波涛翻滚。正如牛顿闲坐树下,脑袋里却在寻思“苹果为什么只往地下掉,而不往天上飞”,哥白尼仰望星空,表面像是在欣赏夜景,实际却是在思考“到底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样一个在一般人看来是“吃饱了饭没事干”的大问题。那他到底是在想什么呢?这就牵涉到下一个内容,就是意的“境”的问题。
境:意和境的关系,意是水,境是船,是水涨船高、船随水走的关系,水有多深,境便有多深,水流到哪,境便到哪。因此,古人有“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的至深感悟。老人心底涌动的暗流、翻滚的波涛究竟是什么,你如果认为他是在想“钓到鱼以后,回家是清蒸好还是红烧好”的问题,那这意就太平常,境界也就太浅显了,没什么品位、层次可言,这是一般凡夫俗子都能想到的问题,这也就是我们所说庸和俗;如果认为他是在思考“如何教育好子孙后代,以保证家庭的和睦和家族的兴盛”的问题,那这品位和层次就有些高度了,思想的境界也就比前者要深、要远;如果认为他是在思考民族兴衰或是科研学术上的问题,那品位和层次就更高了,就给人一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感觉,境界就更高、更深、更远。可见,不同的选择,就会产生不同的品位和境界。另外,意境的深浅,还牵涉到另一问题,就是意的明显与朦胧,或者说是露与藏的问题。露者明显,藏者朦胧。露者让人觉得浅显,一览无余;藏者让人觉得深邃,耐人寻味。如果明确他在思考某一个具体的问题,思想的高度是有了,但像山间溪水,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深度就浅了;如果不明确他思考的具体问题,那就像是一个深潭,虽然里面的东西什么也看不见,但里面肯定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这是谁都知道的,这样境界就深了,并且给人一种雾里观花的感觉,朦胧之中,令人想象,令人遐思。
意境的表达:意境的表达,不是说象、意、境这三者都齐全就行了的,意境不是这三者的堆砌和简单的粘合,还需要一种融合剂,将三者融合在一起才行,这种融合剂,不是别的,就是语言文字。物象长于表现比较具体的东西,语言文字长于表达抽象的东西,各有长短处,各有优缺点。正因为如此,才有“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象不尽意,立言以尽意”的说法。现在来看这个画面石,画面的物象很好地展现了优美、开阔、宁静、祥和的场景和气氛,让人一看便觉得清爽、舒适、优雅。但画面的物象所不能表达的,是老人的所思所想,因此,需要用语言来补充。旁边题的一首诗,前两句“七情六欲皆抛却,一日三餐求半饱”,很好地表现了老人无欲无求的、清净平淡的、与世无争的平和心态,“七情六欲皆抛却”,说明在感情上没有了羁绊和撩心,“一日三餐求半饱”,说明在物质上没有太多的奢望。这种平和的心态,通过物象虽然也能感觉到一些,但这种平和的心态到底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层次和水准,却不具体、不清晰,远没有文字表达来得真切、准确和妥帖,文字能化抽象为具体。这两句诗,用“七情六欲”、“一日三餐”等十分熟悉、非常通俗的词汇,使“心态平和”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清晰地展现于人的眼前。后两句“两袖清风兜日月,一根拐杵钓波涛”,则很好地表达了老人的内心世界和所思所想,既从表面上展示其内心的清闲、清静,心里装的无非就是清风、明月、日光、水影之类的东西;又从深层次上展示他心里装的不是一般的琐碎杂事,而是天地日月这样的大事,很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含意。最后一句更是很好地结合画面,形象地说明了老人用拐杖作钓杆的原因--他根本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湖底深处的波涛,他钓的也不是水中的波涛,而是心中的波涛。特别是“波涛”二字,更是传神,语意混沌朦胧,很好地体现了老人所思所想内容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宽广性。有了这语言文字的辅助,整个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就更加的清楚和全面,意境也就由浅显而变得深邃,优美之中更添优雅(雅,就是不一般,不平常)。
(二)如何理解和把握树桩盆景的意境
1.我们理解和把握“意境”,需搞清 “象”、“意”、“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象”与“意”在盆景艺术创造中是充分体现主体思想情感的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象”的重要意义,在于要借其以表达“意”。“象”的形式只是“尽意”与“得意”的一种媒介和工具。没有“意”,“象”无灵魂,没有“象”,“意”无寄托。“境”与“象”有着直接的联系,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象”是“境”产生的物质条件,“象”是有限的、可感可视的、具体的构成与形象。“境”是“象”与“意”结合的产物。“象”是实的、客观的,“境”是虚的、主观的。“象”是“境”产生的基础,“境”则是“象”的构成、组合与营造中至高层次的目的性追求。“境”是“意”的具体体现,是“意”的创造与落实,“意”是“境”的内容,是“境”赖以存在的前提。故而“意”与“境”向来是两位一体的,没有“意”就没有“境”,没有“境”,“意”就没有归宿。
2.我们理解和把握“意境”,须知“意”和“象”,是意境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有“意”无“象”,或是有“象”无“意”,都不可能产生“意境”。
3.我们理解和把握“意境”,须知“意境”不是“意”和“象”的简单相加,而必须是有机的融合,这种有机融合,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意与象合,象与意配。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意境”。
4.我们理解和把握“意境”,还须明白,“意”是无穷的,“象”也是无穷的,相同的“意”,可以与不同的“象”相结合而产生相同或不同的意境。相同的“象”,也可与不同的“意”相匹配而产生不同的意境。
相同的“意”与不同的“象”相结合产生相同的意境
以上四图,其意相同,都是为了体现顽强的意志对于生命的意义。“象”虽各不相同,但都枝繁叶茂,生命力相当旺盛,因此,意境相当。
图1
图2
图3
相同的“意”与不同的“象”相结合产生不同的意境
以上三图,其意相同,也都是为了体现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各不相同,意境也有区别。
图1:如果说上面四图表现的是年轻人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那这图就象是一个风烛残年、油尽灯枯、行将就木的沧桑老人艰难生活在恶劣的环境里,不知与风霜雨雪、酷暑严寒搏斗了多少个轮回,其残缺不全的身躯里,不知包含着多少岁月的辛酸,靠其顽强的意志,虽然枝尚在、叶还青,但已根枯、身残、心衰,象一匹暮年的老马,拖着疲惫而庞大的身躯,喘着粗气,时感心力不济。观者油然而生的想法:它到底还能支撑多久?尽管如此,其顽强的意志,却更加令人钦佩。观其形象,根干粗大,枯残严重,躯干弯曲,尽显岁月的艰辛残酷和树桩的沧桑古老,能很好地体现其表现意图。其意(内涵)丰富,其境高古而深远,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端。
图2:阴沉的天空下,一排树木紧紧地靠在一起,枝干皆向右倾斜,这是长期遭受强风侵害所致,许多细长的枝条已呈干枯之态,虽有生机,但活得十分的勉强与艰难,在体现顽强精神的同时,还体现了一种团结奋斗的集体精神。其造形,犹如一块巨大的浆洗得有些发白的布帘在空阔的草原上迎风招展,动感十足。其意境自然也是好的,但与图1相比,显得没有那么沧桑古老,给人的感慨也就没那么深刻和丰富。
图3:一棵古树,生活在贫瘠的旷野,已枯死断去一大干枝,所剩枝干,受外力的打击与摧残,呈枯残状弯曲下垂,但其末端枝叶茂密繁馥,努力向上,生机无限,其形状给人一种悲凉壮美之感,且在这种悲凉壮美之中,没有丝毫的怨天尤人,有的是默默地忍受与顽强抗争。观其物象(树的造形),细枝细叶的茂盛与其主干主枝的枯残、细枝细叶的生发向上与主枝的弯曲倒伏形成强烈的对比,枝叶浓密处,不透风雨,枝干光秃处,尽显沧桑,构图严谨而优美。其意境自然也是高古深远的,但这种高古深远与图1是不一样的,其深远与图2也不尽相同。图1给人的感觉是心力的衰竭,是内伤,图3给人的感觉是偶然因素的打击,是外伤。图2体现的是集体的力量,图3体现的是个体的力量。
《沙漠孤旅》:
相同的“象”,与不同的“意”相结合产生不同的意境
《沙漠孤旅》,这幅画面,一个人衣衫褴褛,独自行走在沙漠之中。他为何独行荒漠?心里在想些什么?有些什么感触?一百个人不止一百种答案,也就不止一百种意,不止一百种意境。这就是相同的“象”,与不同的“意”相匹配,就会产生不同的意境。作者就有两种感受,并各赋诗词以表达。
其一,他是在寻找人生的归宿:
人生何处是归宿,万水千山寻遍,问天天不语;
漫漫黄沙迷行路,勘破布衫芒鞋,没个商量处。
此意境,为体现人在寻找人生归宿的过程中的那种“艰难、无助、孤独、无奈与执着”的精神感觉。其艰难,体现在万水千山都找遍了,还是没有结果,飞舞的黄沙,遮天蔽日,前行无路;其无助、孤独、无奈,体现在“问天天不语,没个商量处”,既无人指引,也无人可以商量;其执着,衣服、鞋子都破烂不堪了,还在坚持,不论怎样艰难,都毫无怨言。
其二,他是在寻找失去的春天:
《西江月 ·寻春》
昔日鸟语花香,如今黄沙飞扬。此情何似春故乡,放眼尽是凄凉!
不知春游何处,秋水望穿山梁。寻春之旅路漫长,任他雨雪风霜。
因人的视觉心理的联想功能,目之所及,虽然满是黄沙漫天飞舞的凄凉景象,但我们可以想象,它曾经也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人间仙境,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原因是很复杂的,可能有人为的因素,也可能是气候变化,这些我们且不追究,而采取一种浪漫主义的手法,认为是春姑娘贪玩,走得太远,迷失了回家的路途,所以要去把她找回来。此意境,通过这幅画面和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盼望春回大地、沙漠重变绿洲如同走失爱子那样无限痛苦的心境,可以感受到他倚门望闾、望眼欲穿的期待,可以感受到他寻春途中泪水与汗水双流的情景,还可以感受到他内心失望与希望交织的煎熬、苦寻无果又永不放弃的执着。
5.我们理解和把握“意境”,还须清楚,“意境”分作者之“意境”与观者之“意境”。作者之“意境”,是作者创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作品之中所产生的思想境界;观者之“意境”,是观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因物象而联系到自己的人生经验所产生的思想境界。二者的“意境”形成过程正好相反。观者之“意境”与作者之“意境”,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相同是共鸣,不同是新创。
6.我们理解和把握“意境”,更须清楚,“意境”是可以意会,可以言传的,而且只有用贴切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才能让他人更好地理解你的创意,才能让他人知道你的意境其品位与层次到底如何。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是人的思想,其实也就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其本身也有意境,这种意境,是对物境(或画境)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的一种具体描述,及延伸、扩展,深化或升华。
7.我们理解和把握“意境”,更须清楚,“意境”必须融入人内心的思想情感。思想情感的境界、品位、层次、高度,决定意境的境界、品位、层次和高度。
8.我们理解和把握“意境”,还须清楚,意境的“意”,不仅包含由外观形象和语言所表达出来的表面的“意”,还包括隐藏在表面的“意”之后的“意”。这种隐藏的“意”,是言外之意,是一种不同于言内之意的另外一层意思,是作者有这层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的真实意思。这种言外之意的表达,更能体现作者对“形式”与“内容”的驾驭水平和把控能力,增添作品的韵味。如小明给阳台上的花浇水,水滴到楼下,打湿了李阿姨凉晒的被子,于是,李阿姨笑着喊道:“小明,你真爱美啊,阿姨的被子都锦上添花了”。
(三)意境的重要性。
艺术的发展,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盆景的发展也是如此。对意境的追求,是一个从满足于视觉需求的低级阶段向满足于视觉与精神共同需求的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意境的重要性,其一,通过对意境的追求,将树桩人化,就能突破树桩自身特性的局限,赋于树桩以新的生命特征,即盆景不再是仅有生命的初级生物,而且是有情感、有思想、有灵魂、有气节、有理想、有追求的高级生物。作者才能将人的情感融入盆景的造型之中,做到寄情于景。其二,通过对意境的追求,将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人生经验、思想情感融入其中,就能获得更大的、无限的创作空间。其三,只有通过意境的创造,才能提供给观赏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其四,只有通过意境的创造,才能提升作品的品位与层次,作者才能创作出既悦目又赏心的作品,让观赏者获得视觉上的享受的同时,又能得到精神上的收获和愉悦。
三、树桩盆景的意境创造
(一)创造意境的目的。
创造意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盆景的品位与韵味,使之达到既悦目又赏心的效果。悦目,来自于人的视觉心理需求;赏心,来自于人的精神需求。这种赏心的效果,表现在形和意相互融合后所产生的那种或奇或妙、或高或深、或古或雅的特殊感觉。这种特殊的感觉,有如对“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才欣赏;有如“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的惊喜;有如“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赞叹;有如“久旱逢甘雨,金榜题名时”的期待满足;有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回味,有如“三月不知肉味”的执着;有如黄河大合唱的心灵震撼;有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志豪情;有如“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气魄雄心……
(二)意境创造的过程
意境是作者在对自然物象的观察认知及具体营造过程中产生的,是作者精神理想、主观情感与自然物象的融合。意境的创造,是从触景生情到寓情于景,最后达到情景交融的一个艺术创造过程。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三个阶段。说来并不复杂,但“馒头那么大,包子那么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具体实施起来,每一步都有相当多且繁琐的工作需要一项一项的落实。
我们讲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三个阶段,都有一个“景”字,但每一个阶段的“景”是有所不同的。触景生情的景,可能是生桩(即下山桩),也可能是熟桩(养活一年以上的树桩),还可能是半成品(前一任或几任作者创作过,但尚未完成的作品),甚至是成品(前任作者认为已经创作完成,但你觉得在造形和创意上有更好的发展方向和前景的作品)。但不论是哪一种,在创作者眼里,都是创作的对象,我们统称为树桩。所以盆景创作者的触景生情,实际上是触桩生情。寓情于景的景,既包括树桩,也包括盆景创作者的造形构想图,还有造形过程中不断生长变化的桩景。这种造形构想图(也即造形设计图),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景,有能力的,可能会在纸上或电脑上画出来,没有能力的,就只能存于脑海里。情景交融中的景,则是造形完成之后的实景。
这三个阶段里头,也都有一个“情”字。这个情,却是贯彻始终的,起源于见到树桩之初,完善于树桩造形结束之时,存续于树桩造形结束之后,消失于树桩的变形走样或树桩的枯死。中途可能有变化,甚至是推翻重来,但不可能缺位。情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感,一个是悟。感,是通过视觉器官的观察,觉得树桩具有什么样的形态特征及构成因素的组合特征;悟,是通过理性分析来确定树桩适合表达什么情感及其具体内容。如洞穴里一个直立的石头,在灯光的照射下,我们觉它像一个女人,这是感;最后,我们说这是望夫石,适合表达夫妻之情,这就是悟。悟的结果,就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或者说是精神内涵,同时也即是我们所说的立意的内容。
这三个阶段里头,第一阶段触景生情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整个意境创造的基础和关键,意境的产生就在这一步。第二阶段寓情于景的主要工作是造形,就是充分施展各种造形技能,使第一阶段的造形构想逐步得到实现,努力去达到情与景配、意与象合的目的。第三阶段的情景交融,严格说来不能算是一个阶段,而只能说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情与景配,意与象合”的状态。之所以把它说成是一个阶段,是因为树木是不断生长的,要想长时间地保持这种状态,使景不至于变形走样,亦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三)如何创造意境。
意境的创造是盆景创作的灵魂,也是造型艺术的最终目的。在盆景艺术创作中,意境的有无及高下,是衡量一件作品成败优劣的标准。
1.立意要准。
创造意境是盆景创作追求的目标,其契机皆本于立意。境随意生,有意才有境,无意便无境。清代《山静居画论》:“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意境的创造或寓意深远,或优雅高古,或新奇特别,皆以作者心意高下而定。但不管怎样,都必须准确定位,有了准确的立意,盆景的选材、造型及造型技艺的选择、施展才有依据,才能有的放矢。如果是因桩立意,立意的准确则更显重要,因为树桩的大部形态特征已定,这就限制了立意的自由选择和发挥空间,立意不准的结果,只能是形不合意,有意无境。
2.感悟要深。
首先,树桩盆景的意境创造是作者将自己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乃至对世界、对宇宙的感悟,融入树桩盆景的造形之中的过程。作者的这种感悟,是意境创造的基础,是意境创造的前提,是意境创造的源泉。离开了作者的这种感悟,或是作者没有这种感悟,或是这种感悟不深,而想创作出意境深远的盆景作品,是不可能的。
其次,意境创造,是一个从触桩生情到寓情于桩,最后达到情景交融的过程。如果作者自己触桩都不生情,或是感悟不深,也就无所谓后面的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了。所造之盆景,就只能是纯粹的形式美,而谈不上意境美,或是徒有生命而无灵魂的作品。
再次,意境创造的最终目的,是要将作者的感悟,通过盆景的造形,传递给观赏者。作者没有感悟,或感悟不深,而想要观赏者有感悟,或感悟深刻,同样是不可能的。作者有感悟,但感悟太深奥,又没有语言文字加以说明,观者领会不到,意境的创造也是不成功的。作者有感悟,但与盆景所造之景不符,物不合意,观者不认同,皆不以为然,意境的创造同样是不成功的。
3.形要得体。
树桩盆景的外形,是立意赖以寄托和依附的物质基础,能否借形表意、借形达意,完全在于所造之形与立意是否搭配得体,是否能符合和满足立意的需要。盆景的意境创造如果没有了与作者的主体精神和意境追求相对应的造形型式,意境的创造则成为空中楼阁。外形就象是衣服,立意就是角色,不同的角色,需要有不同的衣服与之配套。体现高贵,需用华服;演扮低微,宜着粗裳。做到形与意合,途径有二:一是借鉴典型形式;二是创新。
树桩盆景的造形形式,是体现意境的具体表象,意境创造既不等于主观的意与客观的景的简单地相加之和,更不是有了造形形式就有了意境。但当某一具体的形式提升为艺术的典型,则这一形式就与其所要表达的特定意境就有了必然的联系甚至是对应关系。因此,要做到形意相合,典型形式的运用,是经验,是捷径,也是规律。这种形式与意境的对应关系,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形式作用于心理的结果,如牡丹显富贵,瘦竹表清高;枯藤、老树、昏鸦的组合形式,给人以荒凉、无助和心情的沉重、伤感,而似锦繁花、新枝嫩叶与喜雀的组合形式,给人以欣欣向荣、雀跃枝头春意闹的欣喜与心情的轻松、愉悦。树桩盆景的典型形式与意境的对应联系,大致如下:高雅源于优美,崇高出自悲凉;单杆挺拔表正直,双杆相依显亲情。安稳和谐在丛林,危险抗争见悬崖。树下围棋,闲情如飘枝潇洒;水边抚琴,逸趣似古树苍桑。临水戏鱼,生机与活力并现(临水式);赴渊探月(大悬崖式),危情和胆识共存。渡口粗根可系缆,村头古树好乘凉(大树式、古榕式)。风吹树枝一边倒(风吹式),生不失节;虫咬身心都遭殃(残缺式),死不低头。彩虹总在风雨后,顽强寓于枯残中(枯残式、舍利杆式)。文人清瘦,常显仙风鹤骨(文人式);木棉高耸,总是大气凛然(木棉式)。等等,不一而足,作者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树桩的特点,灵活运用,推陈出新,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当作者的立意无可资借鉴的典型形式时,便只能靠作者的创新水平和能力了。
4.内涵要广。
腹有诗书语自华,人的知识面越广,就越容易与他人沟通和思想交流,盆景也是如此,内涵越广,观赏者的感悟就会越多、越发容易。新、奇、高、远、深、古、雅、宽、广,能表现其中一个方面已属不易,若能同时表现多个方面则更好,表现越多越好。如曲杆伤痕大树型比直杆大树型表现的内容要多,提根曲杆伤痕的文人树比直杆文人树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
5.技艺要精。
技艺,是技术和工艺的统称,是在遵循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为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而采取的措施、方法、手段。如果把立意、构思当成是盆景造形的规划和设计,技艺则是施工的技术和方法。作为一个盆景创作者,如果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造形的方法与技能,即使与要表现的意境有着心灵上的契合,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如苏东坡所说的:“有道而无艺,物形之于心而不形之于手。”如果没有丰富的、熟练的造形技巧作为意境创造的具体依托,不仅难以在艺术表现中传达造形形式所内蕴的特有美感,甚至会因技能的拙劣而适得其反,更难以达到意境中感悟自然、理解自然、超越自然而昭示自我的完美境界。
6.立言尽意。
盆景是会意性的艺术,盆景展示给观赏者的只是一个具体的植物形态,所表现的更深层次的内涵,它无法直接告诉你,只能靠观赏者自己去体悟。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人的思想情感,只有表达出来,才能为他人所知晓。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有语言文字、有诗词曲赋,有动作、表情,有电影、戏剧、音乐,有书法、绘画、舞蹈,还有雕塑、盆景。每一种都有其特色特长,也都有其局限。其发展趋势,是由单一的表达方式向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目的是为了更完整、更形象、更贴切、更深刻地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如诗画结合,就使得画对人的情感的表达和对意境的表现及同一个作品在艺术的容量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了“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象不尽意,立言以尽意”的完美结果,并且还融入了书法的美。再如电影、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也都是集语言、形象、音乐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人的情感表达方式。盆景是一种形象艺术,光靠“物象”这一单一的形式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及隐藏在“形”与“意”背后的意境,给人的感觉就跟猜哑谜差不多,深奥得很。怪不得所有的盆景展评会,都不把“意境”作为一个专项内容纳入评判,也怪不得很多盆景制作者和欣赏者都不愿提及“意境”这个字眼,就是有所提及,也无非是“这个意境好”、“很有意境”等空洞的言词,至于具体好在哪里,有什么样的意境,就找不着北了。从盆景这个纯物象的东西表面,要看到作者的立意本质,要看到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已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还要更进一步地去洞悉其意境的高低、深浅、远近、俗雅,那除非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或是有六祖禅师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顿悟神功,否则,凭一般人的修养见识,如何能做得到?所以,树桩盆景要想准确地表达意境,还得与语言文字这一艺术形式相结合,借助于语言文字强大的表意功能,以期改变盆景“象难尽意”的现实状况。“立言尽意”也应当成为盆景制作者的重要的工作内容和基本任务。制作者是盆景的主人,观赏者、评委只是盆景的客人。客人的主要目的是观看、欣赏、评判,而不是来猜谜的(当然,客人愿意参与猜谜活动,而且猜得着,也是好事)。客人能否深刻理解主人的苦心经营,与主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除了作品本身的造形水平之外,还需要作者就作品的内容和意境作文字上的阐述和概括(这也能体现作者语言艺术的水平),这项工作做好了,在增强客人对作品的深入了解方面,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这项工作做得不好,就像茶壶里煮饺子,再好的意境,也难以体现出来。
如黛玉葬花图。如果不是“葬花吟”这首诗,谁又看得出这是一幅“葬花图”,而不是一幅“拾花图”呢?如果不是这首诗,又如何能感受到“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既含哲理又富情感的语言魅力?不是这首诗,更不可能感受到这种“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的妙处。
黛玉葬花图
总结:树桩盆景的意境创造,就像做一道色香味形俱全的佳肴。作者就是厨师,树桩就是尚未加工的菜,情感就是油盐酱醋葱姜蒜等调味品。见到菜就想起相关的调味品,是触景生情;把调味品拌入菜中,是寓情于景;调味品的味道与菜的味道融合在一起,是情景交融;意境,就是这盘色香味形俱全的菜产生的令人垂涎的效果、品尝之后令人回味无穷的感觉及想获得制作秘方的冲动。
(本文为段梦昭老师原创投稿,若有转载,请联系原创作者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