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莫泊桑《一生》:人一辈子幸运和不幸,因果都藏在自己身上。

时间:2023-02-14 07:36:45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的莫泊桑一生只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

《一生》是他的长篇处女作,一出版就受到好评,取得了巨大成功。

故事的主人公约拿是含金量低出生的,他很早就认为通过与初恋的婚姻找到了真爱,但接连经历了婚姻背叛、儿子堕落、家业衰败等一个人生的不幸。

她几乎拥有所有幸福的条件,但最终没能过好这一生。

不是幸福没有照顾她,而是她因为自己的幼稚、愚蠢和软弱而放弃了扭转命运的可能性。

她的一生也向我们展示了人的这一生,幸运和不幸,因果在于自己。

1幸运的开始不等于幸福的结局

从外人的角度来看,约拿是个幸运的女孩。

她出生于富裕的贵族家庭,是父母唯一的掌上明珠,从小备受宠爱。

她还没有结婚,父母决定把家族中最有名的庄园送给她,不仅根据她的喜好重新修缮,还配备好管家和仆人,让她一辈子衣食无忧。

父母对她没有别的期待,只是希望她善良快乐,全方位地为她做好生活中的一切。

约拿悠闲地长大到17岁,情窦初开时充满了对爱情的幻想。

她渴望像体贴的丈夫、父母一样相亲相爱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就在这时,新娘来家里做客,介绍了一位叫刘莲的贵族。

于连个子高、英俊、彬彬有礼,几乎符合“傻白甜”少女对天子的所有想象。

一见钟情的她完全无视新娘介绍时的后半句话。

儒公有贵族头衔,其实家境已经寒酸,为了偿还父亲的债务,急需缔结有利的婚事。

由于对女儿的宠爱,父母也默许了约拿炽热的初恋。

约拿坠入爱河时,刘莲马上计划了浪漫的求婚。

所有的期待都如期而至,约拿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人。

见面不到3个月,她就被爱情蒙蔽了双眼,等不及进入婚姻殿堂。(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爱情名言)

苏霍林斯基警告说:“你急着嫁人是冒着成为不幸者的危险。”

草率的婚姻就像根基不稳的房子。不管外表看起来多么华丽,生活中发现生活随时都可能动摇。

婚礼的誓言留在耳朵里,这个男人变得恋爱中的多情、温柔、优雅,像演员一样完成角色后立刻露出了真面目。

度蜜月的时候,刘联定了约拿可以单纯欺骗的东西,以保管的名义离开了娘家给约拿的2000法郎应急金,只给了她100韩元。

即使约拿想给朋友和家人买礼物,他也不想再多付一分钱。

旅行结束回家后,不熟悉利用妻子的世事,迅速把她的庄园归自己所有。

掌握财政大权后,妻子对他不再有价值,完全没有恐惧,对约拿没有自私和吝啬,不如意的也冷幕粗暴,没有留下一点贵族的面子。

刘莲不停地斥责约拿的父母疏于管教,让他们生气地搬出庄园。

约拿完全不能依靠,他完全没有约束力,更是无法无天。

尽管如此,约拿对此只是吞下去,慢慢地休息工作,使人平静下来。

缺乏理智的善良,没有限度的宽容,让约拿在难以忍受的婚姻生活中安于现实,我总觉得“忍住”、“忘记”、“痛苦会过去的”、“痛苦会过去的”、“甚至会改变主意的”。

人生无常,人性无常,生活从来没有想过奇迹。

在这个世界上,幸运的开始不一定有幸福的结局。

幸运和不幸都是有原因的,叔本华说。

人生的幸运和不幸很少发生在我们身上,但主要取决于我们接触人生的方式。

我们大多数人遭受的困境或苦难不仅来自命运的安排,也来自于自己的处世原则和如何生活的态度。

幸运不是正常的,不幸也不是意外的。

从小受保护的人幸福来得容易,但一旦不顺利,自己也无力阻止。

就像躲在温室里的花一样,暴风雨过后再也没有勇气开花了。

2弱者习惯依赖,强者独立成长

俗话说靠山会倒下,人人都能跑。

约拿似乎从未体验过这句话的意义。

小时候她依赖父母。

父母妥善安排了她的生活、学习安排,从未让她担心庄园事务,也没有像射手一样严防把她从一切混乱中隔离出来。

习惯了听从父母,她心甘情愿窝在象牙塔。

结婚了,她依赖丈夫。

她对于连的人品深信不疑,于连刚插手庄园时,她甚至天真地认为有人在帮她分担。

习惯了顺从丈夫,哪怕于连卑劣行径暴露,她也自欺欺人,视而不见。

一天夜里,生病的约娜撞见于连出轨贴身女仆罗莎丽,他们甚至有了孩子。

约娜再也受不了,发了疯似的冲出家门,想要自杀。

可当她被人救下后,被送到父母家,父母却劝她委曲求全。

因为就在刚刚,医生告诉他们,约娜怀孕了。

没有了金钱又孤立无援,约娜忽然发现自己竟连离开婚姻的勇气和能力也没有。

从此,肚里的孩子成为了她活着的唯一指望。

成为母亲后,她又依赖孩子。

在于连因与伯爵夫人偷情被杀后,她把儿子保尔作为此生唯一依靠,极尽溺爱,千依百顺。

保尔长大后,成为了一个不学无术,说谎逃课的浪荡子,他在外面欠下赌债,还和妓女私奔。

习惯了纵容儿子,约娜只能被保尔牵着鼻子走,散尽家财为他善后。

结局却是,保尔除了写信要钱,无论她如何恳求,连面都不肯见。

约娜活成了一个祥林嫂式的人物,她至死都没明白,把命运交给别人,无异于亲手递给了对方一把匕首,让他肆无忌惮地刺向自己的胸口。

反而是从小孤苦无依的女仆罗莎丽,凭借自立自强,峰回路转。

与于连的丑事爆发时,罗莎丽被打发嫁给了一个农夫,她二话不说,拿了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段黑暗龌龊的关系。

几十年过去了,她凭借敢闯敢拼的狠劲,在乡下站稳了脚跟,获得了安稳的生活,还把孩子教育得同自己一样精明强干。

在约娜最落魄的时候,罗莎丽放下悠闲的晚年生活,毅然回到她身边,帮助约娜清算家产,把一切料理得井井有条,还帮她重建容身之所。

罗莎丽的出身和遭遇,明明比约娜无助悲惨得多,但她纵使心中万般委屈,从不怨天尤人,只化为一股不怕输,不服输的韧劲,下定决心和命运争上一争。

结果便是,她不仅回报了约娜的恩情,还把后半生过得骄傲光荣。

其实,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与其说取决于我们遇到谁,遭遇何种生活,不如说取决于我们是谁,在经营什么生活。

面对苦难,习惯依附的人只能任人摆布,画地为牢

从没想过人生有另一种活法,那就是不把别人当退路,成为自己的靠山,活出生命的底气。

3命运能渡的,都是咬牙自救的人

生活把约娜折磨得苦不堪言,而她面对一切,只是抱怨着:

“哎!我就是没有运气,步步都不顺。我这一生都交了厄运。”

罗莎丽一听就嚷起来:

“您还没有去干活糊口呢,还没有早晨六点必须起来去上工呢,您若是到那种地步又怎么说呢?世上有多少女人都不得不过那种穷日子,等到人老了,就要在穷困中死去。”

罗莎丽说的没错,其实命运待约娜不薄,即便让她跌入谷底,也曾给了她三次自救的机会。

第一次,是蜜月归来时,她看清了于连的真面目。

她本来可以理直气壮地夺回家产,把于连赶出家门。

但哪怕绝望到自杀,她最大的勇气也不过是恳求父母带自己逃走。

被拒绝后,她放弃抗争,又回到那个家,用愚昧的隐忍,重复痛苦的婚姻。

第二次,是于连死后,她从婚姻中解脱。

那时,她本可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她似身心被抽空,整整三个月足不出户,只顾悼念自己的爱情,不知何去何从。

凭借家人的帮助,把儿子当作全部寄托,她这才振作起来。

重回自由身后,她非但没有借此自强不息,成为儿子的榜样,反而用对儿子的依赖,缠住了自己的未来。

第三次,是儿子堕落,罗莎丽劝她悬崖勒马。

对儿子的溺爱已经酿成灾祸,她本可以及时止损,帮助儿子重回正轨。

但无论罗莎丽怎样劝说她从长计议,并严控她的开销,她还是一次又一次把钱寄给保尔。

这让保尔屡教不改,同他父亲一样视母亲为工具,把她榨干耗尽后抛弃了她。

后来,约娜在巴黎寻找儿子无果,一个人落寞地回到家。

这次出行,她不但被儿子的冷漠无情再度摧毁,还发现自己这么多年只顾沉浸于小情小爱的痛苦中,从未想过看看外面的世界,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从此,约娜把自己关在家里,厌倦任何活动,拒绝与任何人说话,每天坐在客厅的壁炉前沉迷回忆,一坐就是一整天。

斯蒂芬·金说:

地狱从来不是立即让你掉下去,而是一点点吞没你。

漫长的煎熬,无望的等待,换不来人生重启。

约娜的悲观懦弱,将人生每一次重启的机遇都按下了暂停键。

原来,真正扼杀她人生的刽子手,是她自己。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要渡的劫,但我们最大的对手并不是命运的一个个坎坷。

终其一生,我们都是在与自己作较量。

如果自己不敢直面苦难,不想积极生活,哪怕身旁有贵人也只会擦肩而过,命中有机会也只会绕道而行。

遭遇苦难并不可怕,拒绝自救才是一种悲哀。

《一生》像一面镜子,约娜的经历也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然而正如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漫漫人生路,挫折与失意是常态,我们无从选择也无法逃避,只能一边跌倒,一边赶路。

当命运的惊涛骇浪试图吞噬我们,能支撑我们挺过去的,不是祈求上天眷顾,也不是等待救命稻草。

而是不妥协困难、不畏惧重来、不放弃希望,牢牢掌握人生的主动权。

最后,想用莫泊桑在小说结尾写下的话与朋友们共勉: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

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

作者:洞见·北方有佳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