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花深处之一的杨赫菲尔照片
莲藕花深处的杨赫照片
莲藕花深处的三洋赫照片
莲藕花深处的规格革照片
莲藕花深处的欧阳赫照片
莲藕花深处的陆良赫照片
莲藕花深处的七良赫照片
莲藕花深处的八阳赫照片
莲藕花深处的欧阳赫照片
aoimg.com/large/tos-cn-i-qvj2lq49k0/4b557a319b414ffe9e3bc2c48411cddb?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6876968&x-signature=2Tb%2FU8DtJXhRuW1E4Sfe8eQi2u0%3D&index=9" width="640" height="640"/>藕花深处之十 杨奕斐 摄
藕花深处之十一 杨奕斐 摄
藕花深处之十二 杨奕斐 摄
藕花深处之十三 杨奕斐 摄
“若无诗意,心无所栖。”
我爱摄影,它让我无论处于何种境况都能依然仰望星空。我喜欢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梵高、莫奈等画家的印象派油画,他们作品中那种强烈的爱、痛苦深深感染着我。
我也喜欢中国摄影家郎静山的“集锦摄影”,他作品中的超逸俊秀之美深深吸引着我......然而,不论是西方的印象派绘画,还是中国的画意摄影,不过是门类、工具相异,但最终的表达和画面却有着内里的一致性。
我们常说摄影是减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把影响主体的元素减去。但反过来想,是否可以通过拍摄时的多次叠加,从而形成另一种丰富的、饱满的、深刻的、欲罢还休的画面效果?
在拍摄时,为了产生不同的、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经常会用3次、5次,甚至更多的曝光次数,并在每次曝光过程中运用高速、低速、静态、摇晃等不同的手法获得影像的变化,在之后的合成中,往往会产生一种意料之外的、令人怦然心动的画面,带给我一种美丽而又略带陌生的快感。
在平时,我也会有意识地积累很多影像素材,然后根据相关主题,有目的性地对这些素材进行复制、重叠、位移,甚至是破坏,从而形成带有象征性的、不可言喻的全新视觉形象,从而颠覆已有的认知,产生新的视觉冲击力。
要产生这样不同的视觉影像,首先需要保持对艺术的敬畏和尊重。平时多学习,多思考,根据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考量,在视觉层面对固有思维进行解构、重组。在作品呈现前的那一刻,内心也会有不安和期待交错,这就如一场没有预设的探险,集自己所有的能量,寻找一个完全开放的答案。
我喜欢拍荷花,但如何在大家喜闻乐见的唯美风格中有所创新,也是个不小的难题。其实,荷花在花开花落中经历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绽放着独特的魅力,如果只表现它的美丽,那是片面的、单调的、不完整的,而我结合自己对荷花的感悟,则关注到了荷花生长过程中的凋零、枯萎、破败,形成对荷花的多方位、立体化呈现。
艺术创作最好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摄影创作同样如此。我们要根植于传统,又不重复传统,这样才能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逐步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具有当代性的影像特色。
杨奕斐,网名依澜,江苏常州人,1965年生,自由摄影师,喜爱风光类题材和创意作品。
*原文刊载于《中国摄影家》杂志2021年2期
声明丨本文所刊载内容,版权均为《中国摄影家》杂志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刊联系。
编辑|田相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