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城市?继承传统,引领创新,有毅力和弹性。
城市应该如何与我们互动?走在其间的人,“微不足道”的街道,小而美丽的空间,像一个细胞一样相互连接,相互形成,共同形成城市的生活方式。
今年夏天,我们安静地开始了成都文化艺术创作行动,并出台了一项大规模搜索计划,以寻找这座城市街道上散发着审美光芒的小空间。寻找突然浮现的时尚、优雅、前卫的“心灵据点”。寻找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审美趣味和标志的微妙场景。今年8-10月,在市“三星三岛”的带领下,我们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成都“文化美空间”评选工作,最终评选出了30个“文化单位”、30个“艺术展之窗”和40个“读书美空间”。
今年夏天,我们开设了35000个空间点,特别是名牌点的草体、整理、分类工作,初步整理了第一批140个空间,同时,市的“三星三岛”指导23个区(市)县进行了3个空间的推荐申报,共同选定了150个审查空间名单。
在筛选名单期间,评审委员会包括《天府文化》杂志执行主编袁海珍。作家、纪录片摄影师彭晖;成都漆器厂负责人王岳峰;四川这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敏;创始人王木志;建筑师、一介创始人张堂;研究品牌咨询与设计创始人朱星海。咖啡馆老板、时尚品牌创始人廖佳彤;YOU成都负责人王昭华。
名单出来后,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标准细节项目进行初评,再次在现场协商终审,最终选定了第一百个示范空间。此次审查包括文化单位、艺术展窗口、读书美空间等三大类。
文化单位
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维修、设计或改造后恢复空间活力,大大提高社区氛围,有效传承城市记忆,为当地居民或游客持续提供文化服务和情感的小型社区空间或多元复合场所,是社区或小区居民文化生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城市温度的“照明”。
艺术展窗口
受“以整个城市为美术馆”的观念吸引,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艺术文化需求,在城市各处生长,具有艺术展示功能、艺术展览策划、艺术创作支持、艺术交流互鉴、艺术橱窗性质的社区空间是具有当地居民和游客艺术感受力、品质和创造力的培养皿。
美国空间阅读
城市书店、绿色图书店、社区书店、农户、具有阅读功能和场景的社区咖啡馆、茶馆、书吧等以“第三空间”设计制作的城市阅读场景、高审美、高质量的服务,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满足各种阅读需求的社区空间是“阅读是一种生活”
2012年,王岳峰(均为王厂长)收购成都漆器厂,这几年经历了很多修缮、规划、设计、好事。他说,刚进来的时候,很久没修了,但又扯着胳膊肘,每年只能修。后来制定了计划,一年商量一次,那个稿子很容易,预算规模从几千万个整体到30万个穿着和戴帽子,都参加了会议。去年年底好不容易开始了三期改造的第一期,结果发现建筑物的年龄太老了,需要先加固,这又停下来测量,评估,投标,做整个加固设计,看着建材手工上涨,也是迫不得已。因为这栋楼的第二个50年要换班。
成都漆器工艺厂负责人王岳峰
今天,成都漆器厂成为老少城市的非据点,城市和市民闹事,安静的小众选择,特别是在优秀的传统物质文化中,成为年轻儿童的跨界达人。
对参与其中的王厂长来说,无物不髹,非跨界、不创新,让设计回归传统、让传统回归生活,是他对亲近“成都漆艺”近十载后的认识。作为评委参与这次评选,王厂长对集火实验室、一介·巷子里、一苇书坊印象最为深刻,“它们都是城市-社区的在地属性与先锋-时尚的国际风范兼具,接地气、有态度,其空间及其理念的开放性、成长性,像极了成都该有的样子。”
集火实验室的即兴艺术节
一苇书坊活动结束后门外继续讨论
无论是文化单元、艺术展窗,还是阅读美空间,王厂长都经常会去到,耗时最多的还是阅读美空间,常常一待就是半天。他观察到的最明显的变化,就好像这个类别的名称一样:
“
“阅读”空间们越来越美,而且各美其美,审美越来越多元;而更宽泛的“美”空间里的书香味,也越来越浓,很有些美美与共的意思了。
2014年9月29日,一筑一事成立,关注建筑与生活方式的这7年里,主理人王牧之见证了成都在生活美学发展上的突飞猛进,一大批不同领域的生活方式空间以及背后数以千计的创意人,都从各自的角度为这座城市带来了迭代升级的可能,最终他们在相互观察、借力和共创中,推动成都成为全国独树一帜的生活方式之城。“归根结底我认为是这一批新兴创意人的成长和崛起,发起了一座城市厚积薄发的更新。”
一筑一事创始人 王牧之
作为城市观察者和推动者的这些年,牧之觉得成都的特质有很多面,正如这座城市的包容所带来的丰富性,其结果就是人们生活在成都,都比较放松。放松的状态就带来了更活跃的创造力和创意思想。他最爱的就是成都的这种状态所带来的无处不在的灵感来源,以及不断应声而来的新成都人,人才是一座城市最美的风景线。
2019年一筑一事五周年创意展
在这次“文化美空间”首批100个示范空间评选活动中,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新山书屋、读本屋和一介·巷子里。
新山书屋书店虽然不小,但内部的大空间被切分成很多小而好用的通道、角落或界面,设计师对人与空间的尺度感拿捏得很好,这在大书店热潮之下尤其难能可贵。另外新山书屋也有不少有意思的文化活动,每次来到这里都能体验到不一样的主题氛围,是一个有生长活力的空间。
读本屋在少城的小店位于一条小街,店面虽小,但好书的“密度”很高。书店里的人在走动时甚至需要侧身借过,但这种感觉就正是读本屋的魅力所在——原来我们彼此这么近。
一介·巷子里与社区的互动是这个空间的精髓所在,这种互动包括内外空间的对话关系,也包括外来者与原住民的对话关系,最终它甚至成为了八面来客在这座城市里的对话窗。
在本次评选的三个类别里,阅读美空间是牧之日常接触较多的类别,在他看来,这个类别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单一类别的空间形态,但阅读空间所囊括的类型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既有非常传统的书店,又有大型融合的书店,还有跨界新颖的阅读体验场所。
公众对“阅读”的理解也在变化,尤其在互联网的信息冲击下,在线下空间进行阅读体验,本身变成了一种“公共文化活动”,就好像一场简化版和日常版的观展。
从2014年入驻成都起,方所就以一种开放、创新的姿态亮相,这些年来方所获得了许多专业奖项,也成为成都的城市地标。在徐敏看来,这有赖于整个团队的专业度,方所不仅仅是一家书店,而是一个文化空间。“我们的选书和陈列能得到爱书人认可,我们的艺文活动、展览也能吸引到热爱文化,热爱这座城市的朋友。”
四川方所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敏
人们生活物质丰富后,需要达到更深的对生活美学的理解。方所通过每年100多场艺文活动,通过展览、通过方所主题选书等等形式,希望将东方美学,人文精神、环保等概念汇聚在方所,把幸福生活的态度传递给更多读者。
方所
在这次评选活动中,徐敏作为评委,对地瓜社区、彭镇老茶馆、岩羊手工杂货店三个空间印象最为深刻。“好的空间一定是可以让人与人畅通交流的地方、无论是年轻人、老年人还是外国友人,我想这三个空间最具代表性。”
地瓜社区儿童工作坊
彭镇老茶馆 摄影/艾加宪
岩羊手工杂货店里的小可爱
对于本次评选的三个类别, 因为从事的行业原因,徐敏和阅读美空间接触更多。
近几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阅读的细分,从大而全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到小而精的书店、阅读空间。
一个个小而美的空间散落在城市各处,倡导着细分的生活方式,我们一次次进入不同的空间,从而参与塑造这个空间。
新的想象、新的灵感、新的生活方式在这些空间里生长出来,成为镶嵌在这座城市不同区域的闪耀光芒,成为我们热爱这座城市的理由。
成都“三城三都”建设三年,一个个城市美学标识空间不断盛装登场,一处处城市活力裂变细胞正在聚集人气。
我们以一张榜单汇集星光,让形态各异无法被定义的美,聚集、落地、延展、生发……
原标题:100个「 文化美空间」出炉,是时候更新你的拔草地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