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败,只是以不同的方式成长
半月谈评论家胡伟杰
2022年研究生国家线最近陆续公布。与往年相比,分数线普遍大幅提高,部分学科提高了10分以上,是近年来最大的涨幅。看到分数,很多考生抱怨起来,网民们唱着“历史上最多的研究生考试”。一些落榜者留言说:“我一辈子都不会参加研究生考试”,表示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有人认为,考研正走向“高考化”,“越来越卷”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考研人数没有大幅增加的几年前才是适合“上岸”的好时机。因此,“考得好总比早点出生好”成了一些人怨声载道。
但是落榜应该注定一切吗?我们还要坚持什么样的研究生考试?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公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申请人数为457万人,比去年增加了80万人,增长了21%。增量是近年来最多的。与此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持续扩大。2010-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53.82万人增加到110.66万人。
可见,疫情严重影响世界的当前就业困难尤为突出,考研成为很多人逃避就业压力、提高竞争力的方式。教育部、各大学也积极响应学生考研热情,增加录取人数。然而,“胜多粥”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很多人仍然只能落榜。
因此,面对大多数考生不能“上岸”的现实,正确看待落榜,是很多研究生学生必须提前进行的心理建设。
另外,考研只是我们人生旅程的替代品和岔路口。这条路不通也不是没有路可走。至少考生仍然拥有高等教育的学历,经历过高考成功的研究生学生要有平常心。只要我们抬头环顾四周,不难发现中国社会的整体教育水平仍然需要提高。“考研化”只是表象,社会上大量的工作岗位和职业仍然迫切需要这些专科生的加盟。都是年轻人立功的好地方。
谚语云,年轻时的锻炼比黄金更宝贵。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会更准确地面对人生的挫折和考验。事实证明,无论考研成功与否,一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学习保持积极进取态度的人,往往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发挥强大的心理压力能力和忍耐力,最终得到生活的关注。——《忍耐》(哈姆雷特)——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