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配备2.5倍10度视野的仿蔡司瞄准镜,而九九式则配备了4倍放大且能高低自动调节的瞄准镜。这两种狙击枪不但精度好,其专用弹药的射击焰火也很不显眼。这样一来,日军狙击手在太平洋岛屿战争中就成为美军士兵所恐惧的幽灵。所罗门区域作战的美军表示敌狙击手经常以丛林和岩洞隐蔽自己,而且经常寻找美军医护兵、通讯兵和军官下手,他们甚至会在树叶缝隙中确定目标并准确命中对方头部。而美军却很难在能见度很差的雨林确定日军狙击手的位置,甚至往往只能盲目扫射。
▲M1903系列狙击枪是二战美军狙击手的标配
1942年,美军开始研发新型狙击枪,希望该枪能配备已在市场使用的猎枪瞄准镜。最终M1903A3步枪胜出,而雷明顿公司则负责对其进行改造,并于次年夏天推出了M1903A4狙击枪。该枪采用特制的高精度枪管,精度明显比一般的同类更高,而且机匣上的瞄准镜座可以容纳两种2.5倍瞄准镜。由于两种瞄准镜配备的位置较低,而且可靠性较好,因此很受士兵欢迎。尽管在太平洋岛屿潮湿多雨的环境中,两种瞄准镜容易渗水,但美军很快推出了针对性改进的M84瞄准镜。据统计,雷明顿公司在1943年6月至1944年2月,总计生产了近2.9万枝M1903A4狙击枪,它们也是美军二战中最著名的狙击枪。
▲温彻斯特M70系列步枪往往配备大倍率瞄准镜
多年来,美国海军陆战队等兵种的士兵都有自购买武器的习惯。二战中美军陆战队狙击专家奥登上校就表示M1903系列并不适合在超远距离狙击,而且已列装的瞄准镜倍率较低。因此当时号称最强狩猎步枪的温彻斯特M70步枪也成为很多美军部队大量私下购买的非制式武器,这种1935年出厂的枪有三种重量规格,虽然存在保养难度较高以及零部件与M1903不通用问题,但该枪的精度却超过了M1903系列。此外,尤那托系列大倍率瞄准镜更是美军狙击手私下经常购买的设备,该系列瞄准镜有8倍、10倍、12倍和14倍规格,不但适合精确瞄准,而且也利于观测和安装,因此广受美军欢迎。
千米开外就击毙鬼子!美军狙击手战术和素质进步飞速
在狙击武器性能不断提升的同时,美军狙击手的训练和战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苏德著名狙击专家一样,美军也认为枪法出色只是入门基础,要真正成为狙击手,还要进行多科目综合训练。1942年,美军在本土三大陆战队训练基地专门开设了侦察和狙击训练营,来到此地接受狙击手专业训练的,都是各部队精选出来的神枪手,甚至获得专业步枪兵奖章和神射手证明。在五周的训练课中,学员们不但要学习调试使用瞄准镜,还要学会各种环境下的野外生存、潜伏侦察、伪装以及快速准确识图等,而他们的射击训练难度和距离也会大大提升。
▲美军狙击手曾在二战中经历过和德军、日军的强强对决
在实战中,美军陆战队这支精兵很快就在狙击中更超过陆军。太平洋战争中,美军陆战队一般以三人为一组形成狙击侦察小组,他们分别是连属狙击手、观测手和自由人。其中观测手主要负责协助观察战场环境以及狙击手侦察效果,而自由人则一般会携带连发自动武器,以便在经常短兵相接的岛屿丛林战中掩护狙击手和观察员。在陆战队狙击手看来,美国陆军对付日军狙击手往往选择密集火力覆盖的方式,而此类方式也是陆战队十分鄙视的。随着美军狙击战术和武器愈发完善,其陆战队往往主动派遣自己的狙击手潜入日军狙击手可能出没的区域,对其进行猎杀;而遭遇日军机枪火力点时,美军狙击手往往也能在远距离对其进行精确快速的压制。
▲大量日军狙击手都命丧美军“同行”之手
1945年冲绳战役中,美军狙击手丹尼尔在上千米外成功狙杀了日军重机枪手。丹尼尔表示,这样的距离是其过去不曾尝试的,而且冲绳的海风雾气以及战场热浪都很影响射击。为确保命中,他当时先发射一发曳光弹进行测距。随后观测手告诉丹尼尔:要将枪口抬高一英寸。在调试瞄准镜并将十字分划线的中心对准目标后,丹尼尔屏住呼吸直到扣动扳机。很快,观测手兴奋地告诉丹尼尔:目标已被击毙,日军机枪据点的火力也瞬间中断了。毫无疑问,此时占据瞄准镜和弹药性能优势的美军狙击手,绝对可以在远距离对日军狙击手或其他重要目标进行绝杀。
优缺点都很突出,这就是美军眼中的志愿军神枪手
二战结束后,美军地面部队以火箭速度进行裁撤,进而重演了一战后的一幕。最主要的是,当时的美国盛行原子弹、制导武器和战略轰炸机万能论,因此舰队和装甲集群都陷入朝不保夕的状态,狙击手乃至陆战队的处境就更为不妙。抗美援朝战争刚爆发时,不少美军王牌部队几乎都沦为空架子:大量参加过二战的骨干老兵退役,因此充斥着大量既吃不了苦,素质也堪忧的新兵。根据一些美军军官的记录,这些临时入伍的胆怯新兵连武器使用都不标准,而且很排斥徒步行军或复杂地形巡逻。
▲尽管在抗战时缴获过日式狙击枪,但志愿军入朝时却并未使用过
另一方面,志愿军当时不乏很多经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神枪手,因此志愿军很快就吃到了不少苦头。例如1951年美国陆军27步兵师E连在进攻志愿军驻守的180高地时,几名最先冲上去的尖兵居然在数分钟内全部被志愿军神枪手击杀;1952年夏天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营新任营长视察韩军阵地时,其望远镜瞬间被志愿军神枪手击穿,这名陆战队军官险些当场被爆头。美军1951年秋天的调查显示,95%的官兵都表示自己的部队遭遇过志愿军神枪手而出现损失,而74%的人更是表示志愿军枪法精准且素质出色。
▲实际上,三八式步枪是志愿军战士们最喜欢用的一种步枪
不久后,美军也认识到志愿军神枪手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武器。抗美援朝初期,志愿军的武器可谓万国造,主要的步枪包括国产的汉阳造、中正式,以及日本的三八式、美国的M1903。随着战事发展,苏联援助的莫辛纳甘系列也逐渐大量列装(M1938和M1944型)。但国产武器受制于材料和工艺,性能显然无法和其欧美步枪相比,而且它们和M1903以及莫辛纳甘系列一样,后坐力显然偏大,此外莫辛纳甘系列还有枪栓拉动困难等较为明显的人机契合度问题,因此反而是三八式步枪最被欢迎。但无论哪种步枪,都经历了长期战争,因此老化问题都十分明显。
▲当时的中国对现代化狙击武器几乎没什么认识
当时,志愿军士兵们的文化水平相对偏低,而且也并未形成现代化的狙击战术培训,这就导致一些真正出色的神枪手往往后继无人。简而言之,这些神枪手虽然自己可以做到,但却很难用系统化且快速有效的方式传授给新兵,因此新神枪手形成战斗力的效率肯定不如有多个狙击训练基地的美军。此外苏联并未援助专用的光学瞄准镜,因此志愿军神枪手往往只能依靠机械瞄具,这就极大限制了他们在远距离的效率。根据测试显示,当时的机械瞄具往往难以满足300米外的精确射击,只有少数视力超群的射击天才如张桃芳,才能满足400米甚至更远距离的精确射击要求。
面对武器绝对优势的美军狙击手,志愿军只能拼死搏命
正如太平洋战争中一样,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再度成为美军各兵种的狙击手领跑者。自1952年夏开始,不少参与过太平洋战争的陆战队狙击手老兵再度服役,他们很快成为狙击教官,甚至直接干脆持枪上阵。此时的美军依旧配备M1903A4狙击枪,不少M70狙击枪也再度服役于朝鲜战线上。非但如此,美军还在不少M2大口径机枪上配备大倍率瞄准镜,专门用于压制上千米甚至更远的志愿军步兵掩体。在制式武器方面,美军则逐步推广了M1C/D半自动狙击枪。早在二战后期,M1C就已问世,该枪配备前置的望远镜式瞄准镜,到二战结束前已交付八千枝左右。
▲M1C/D狙击枪无论火力密度还是攻击范围,都有很大优势
测试表明,M1C狙击枪的射击精度几乎可以和98K等栓动步枪相比,它们一般配备了2.5倍瞄准镜,尽管放大倍率并不高,但面对依靠机械瞄具的志愿军时,它们已经在有效攻击距离上具有明显优势。不久后,使用更重枪管且零部件更为简化的M1D狙击枪问世并投入到朝鲜战场上。在美军看来,半自动狙击枪的火力持续性好得多,射手容错率也相对较高,这在狙击战中至关重要。面对配备如此利器的对手,志愿军神枪手就只能设法尽量接近敌人。然而从双方步枪的射速乃至战场上的敌我火力分布来看,志愿军战士们要冒的风险可想而知,甚至往往要在能见度相对较低且敌人戒备松弛时靠近。
▲志愿军也曾缴获过M3夜视枪这种“黑科技”武器
二战后期,美军曾缴获德军STG44突击步枪使用的吸血鬼式夜视仪,该装置有小型红外夜视仪目镜和红外探照灯。美军由此快速仿造出了M3夜视卡宾枪,并将其用于冲绳战场。在后来的朝鲜战场,M3夜视枪也有上千枝投入使用,由于该枪具有特殊的弹药以及枪口焰消除装置,因此被攻击者很难发现敌人的位置。更可怕的是,部分M3夜视枪还有专门的消音器,这就足以让对方难以从枪声判断袭击者所在的区域。面对配备这种恐怖利器的美军阵地时,志愿军往往要面对隐蔽问题,甚至难以有效发挥夜战优势。某国内纪录片中,就曾还原不少志愿军夜间牺牲在这种美军武器面前的场景。
▲对志愿军而言,要想击败美军狙击手,最好要拉近了打
看到这里,不难想象当年志愿军面对的对手绝非所谓的贪生怕死少爷兵或纸老虎,而是训练有素、久经战场且武器精良的真正强敌。面对有效攻击范围超过自己一大截的对手时,志愿军神枪手们不但需要随时赴死的大无畏意志,更需要在电光火石的瞬间拿出最无懈可击的反制战术,如果没有足够的战术智慧,显然无法做到。今天的我们,无论在电影院看战争片、还是用键盘和鼠标在虚拟的战场上奋勇杀敌,亦或是单纯从书籍资料上阅读抗美援朝的故事,都很难真正认识到当年志愿军英雄们曾经历的一切。
▲被志愿军击毙的身着防弹衣的美军狙击手,取得如此战绩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深入了解对手,并正视其优点和实力,才会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而真正击败对方。正如李延年所说:我们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敌人用某种战术和武器让我们痛苦,我们就用一样的战术和武器反过来让敌人难受!反之,如果带着主观色彩盲目贬低敌人,甚至将英雄“神剧化”,才是对那段血与火历史的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