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几年桂林地区发生的特大坠机
1992年阳朔空难事件:1992年11月24日清晨,南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型2523号飞机,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执行3943航班飞往桂林的任务。
大约7时54分,这架飞机在广西阳朔土岭山粉碎性解体,机上133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这是中国民航史上最惨重的一次空难事件。
阳朔空难之所以引起国内外的震惊和强烈反响,是因为种种迹象异乎寻常,对其失事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扩展资料:
一、黑匣子被严重破坏
阳朔空难的黑匣子由飞行记录器和座舱交谈记录器两部分组成,通常是了解空难发生原因的唯一线索。因而对阳朔空难的黑匣子的要求很苛刻,必须经受得起高温、高压、爆炸、震动而不损坏, 所以其牢固性可想而知。
然而,在11月25日上午10时50分找到的黑匣子却破损严重,内外两层均被撞开,虽经专家竭力破译,仍然不完整,空难原因的重要依据不足。
二、消失的飞机尾翼
按照一般情况,飞机失事,其尾翼大多保存完好。然而,这次阳朔空难的波音飞机尾翼没找到,而且,也不见其他大件飞机残骸。最大的残骸是飞机的轮子。
50吨重的飞机,仅收集到2吨碎片,最大的一块也只有1平方米。据说,被前苏联导弹击落的韩国客机,也没有发生这么严重的破损。

三、没有一具完整尸体
阳朔空难的成员全部粉身碎骨,现场没有找到一具完整的尸体。曾参与现场救援的人员事后回忆说:“到了山顶,那里的场景才叫触目惊心,在一百多平米的空地上到处都是碎肉,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足见当时爆炸的惨烈。”
当时所有上山的部队所捡到的最大的一块人体组织就是一只手掌和其他地方找到的一张人皮。是什么样的力量导致了如此“粉身碎骨”的结果至今不得而知。
阳朔空难在排除了上述种种造成飞机失控的可能性后,许多消息来源把想象力推展到了人类认识的最神秘领域。
80年代,美国柏杜大学物理学教授发现新的力:反引力,这是一种极其微弱的排斥力,这对于万有引力理论提出了挑战,至今众说纷纭。
东航一客机坠毁,事故机型曾发生过哪些空难?
曾经发生过“桂林空难”和“伊春空难”。
第一次空难
第一次空难发生在1968年12月5日。当时,在中国试验第一枚导弹热核武器前夕,专家郭永怀赶赴青海基地,密切关注试验进展。因为郭永怀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他匆忙赶回北京。为此他从青海基地赶到兰州,再从兰州转机到北京。但当飞机即将降落在首都机场时,突然飞机失去平衡,坠毁在一公里外的玉米田里,中国国防最伟大的英雄郭永怀不幸遇难。22天后,中国第一枚热核导弹试射成功。同日,中央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桂林空难”
“桂林空难”,又称“11月24日空难”。发生在1992年11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失事当天,该航班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飞往桂林奇峰岭机场,坠毁在距离机场约32公里的阳朔县杨堤香土岭村后山。此次空难是一级飞行事故,是当时中国死亡人数最高的一次,也是737系列中死亡人数第六高的一次。官方调查认为,飞机右引擎自动节流阀故障,机组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错误,是导致这次空难的主要原因。
“伊春空难”
河南航空8387航班空难,又称伊春空难,是2010年8月24日发生在黑龙江伊春的一起空难。这是继2004年11月21日东航5210航班空难后,中国民航发生的又一起空难,终结了中国民航2102天的安全飞行纪录,也是E-190客机投入使用以来的首次致命空难。事件调查后,机长齐全军被控重大飞行事故罪,成为国内首例追究空难事故飞行员刑事责任的案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有谁还记得92年桂林那次空难吗
1992年11月24日上午约7时54分,南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型2523号飞机,执行3943航班任务,由广州飞桂林,在广西阳朔县杨堤乡土岭村后山粉碎性解体,机上乘客133人和机组人员8人全部遇难,无一生还。在机上的乘客中,有外国乘客3人(其中加拿大1人,西班牙2人),台湾乘客9人和1名澳门乘客。这是中国民航历史上第二严重的事故。坠毁飞机的机型为波音737-31B,这是波音737-300型飞机第三次发生坠机事故,也是历来涉及737-300型客机的第二严重的事故(仅次于2003年闪光航空604号班机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