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死了,微博、朋友圈内容该怎么办?
是直接注销吗?但那是你一生中所有创纪录的时刻。所有的照片和文章都显示了你是如何过这种生活的,是你生活的痕迹。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然后选择留下来,可以在家人想念你的时候留下痕迹,看东西,让人思考。(莎士比亚)。
但是如果选择留下,那么你的隐私呢?人死后是否还应该有隐私权?如果将网络遗产交给别人管理,那么那些你不想展现的隐私也都将暴露给别人,这又是否是不遵从你意志的表现呢?
带着这些疑惑,深读第148期,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下网上遗产这个话题,一起来读几个关于处理网上遗产的故事。
读完这几个故事,你可以再来思考一下,你是希望自己的网上遗产在这个世界上永远地存在下去,还是希望它永远消失,像一道海浪把你留在沙滩上的脚印冲走一样呢?
不论你是一个开放的人,还是一个宁愿割掉手指也不愿让另一半接触你的密码和密码文件的人,一旦你想到你档案里的所有东西在你去世后都会被你的近亲看到,那么我猜,你们大多数人都会有点犹豫。但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对吗?
大约在新千年开始的某个时候,一位来自密歇根州,名叫贾斯汀 · 埃尔斯沃思的少年在雅虎开设了一个电子邮件账户。在注册账户时,他会经历一个我们大多数人都非常熟悉的例行程序:必须在一两个框内打钩,表示他接受了服务条款。我们中3/4的人都会承认,我们根本不阅读条款和条件,但如果贾斯汀碰巧属于认真谨慎的那1/4,他就会读到这个账户是不可转让的。在他去世后,他的雅虎账号和电子邮件的内容不会被移交给任何人,一旦雅虎确定他已经去世了,就会删除这个账户。
或许他不担心这一点,他年轻健康,年轻健康的人往往相信他们会永远活着。不过,无论如何,这一条款具有法律约束力,措辞明确,贾斯汀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他去世了,雅虎会说到做到。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贾斯汀 · 埃尔斯沃思没有活很久。他成了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并前往伊拉克作战。2004年,他在费卢杰(Fallujah)的一次路边炸弹袭击中丧生。除了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和牺牲之外,他现在之所以被人们记住是因为一起法庭案件,这起案件成了数字时代对尸检隐私的首次重大考验。贾斯汀未婚,没有子女,没有遗嘱,其财产的个人代表是他的父亲约翰。贾斯汀从来没有告诉过父亲他的雅虎账号密码,但约翰坚持说他需要访问这个账户,原因尚不清楚。
媒体报道说这是出于感情,约翰要制作一本关于他儿子在伊拉克生活的剪贴簿,但在其他场合,约翰说,重要的财务信息存储在这个账户里,管理和处置贾斯汀的财产需要用到这些信息。雅虎反驳说,既然贾斯汀已经签署了他们的服务条款,如果约翰 · 埃尔斯沃思想访问贾斯汀的账户,他就必须把他们告上法庭。于是,约翰这样做了。
账户不可转让和登录细节受保护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冒名顶替。服务提供商通常与个人签约,一群人通常不能共享单个电子邮件账户的权利。此外,还有美联邦《电子通信隐私法案》(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Privacy Act)提出的小问题,该法案支持了雅虎条款里不可转让、“死后即毁”的规定。因此,法院最初并没有允许约翰 · 埃尔斯沃思访问他儿子的账户,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考虑到这一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相当令人吃惊。这家人提出上诉,而法院做出了让步。法官们仍然拒绝约翰直接访问账户,但在考虑到贾斯汀隐私的前提下,他们判决雅虎提供一些与之相当的东西。他们命令雅虎公司将贾斯汀受密码保护的账户内容,包括照片、文件和电子邮件,下载到一个可以访问的格式中,并将这些内容发送给他的父亲。
不久之后,约翰收到了三个大箱子和一张CD,里面有大约10000页的资料。当然,这些数据中有很多并不适合用来制作贾斯汀在伊拉克生活的剪贴簿,也与他的财产状况无关。事实上,很多电子邮件都是写给或来自约翰 · 埃尔斯沃思从未听说过的人,但他现在可以自由阅读他们与儿子的通信。就像我们在网上可以看到的内容一样,我们的电子邮件账户的内容也是有来龙去脉的。
法官对埃尔斯沃思一案的判决仍有争议,我们不太可能确切地知道说服法官命令雅虎公司把邮件交给贾斯汀父亲的关键论点是什么。遗嘱、信托和遗产方面的专家,来自亚特兰大的前法学教授丽贝卡 · 卡明斯(Rebecca Cummings)对埃尔斯沃思一案的反应非常强烈。她撰写了一篇论文,其中写道,这个案子本不应该是这种结果。她论述说,虽然有很多理由能够证明贾斯汀的父亲可以访问,但没有一个理由“足以令人信服地推翻(贾斯汀)在遗嘱认证问题上的意图,也没有理由允许个人代表默认访问……有密码保护的电子邮件”。
你怎么看?你是否愿意填写一张包含密码的表格,授权你的遗嘱执行人、近亲或任何其他人完全自由地访问你的所有数字档案?
2013年2月,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了一个故事,故事与少年阿利姆 · 哈尔基奇的数字遗产有关。2009年,阿利姆在短信和MySpace(聚友网)上受到网络欺凌,然后跳桥自杀。随之而来的审判是澳大利亚法院受理的第一起网络欺凌案件。在他去世后,他的父亲阿里常常打开儿子的衣橱,感受儿子衣服上残留的气味。但过了一段时间,气味消失了,用阿里的话来说,它变成了“灰尘”。但阿利姆的父母后来发现了一件不会消失的事情:他的Facebook账户依然处于登录状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他的父母来说,这个数码产品成了他们最珍贵的东西之一,帮助他们与这个被网络欺凌逼到崩溃边缘的儿子建立了联系。“100万年过去了,我们都不会删除他在Facebook上的资料,不可能,”阿里在新闻故事中说道,“在他死后的第一年内,他每天都会收到朋友们的消息,后来收到信息的频率就慢了下来。当人们不再给他发消息时,我感到十分失望,因为我不希望他被人们遗忘。”
这篇文章的作者说,没有人能够质疑,对失去亲人或朋友的人而言,保留逝者的社交媒体账号是一件多么有价值的事,但他错了。就在这则新闻被报道的几个月后,BBC报道称,巴西一位悲伤的母亲因为Facebook给她女儿朱丽安娜 · 坎波斯创建了纪念页面而将其告上法庭。为阿里 · 哈尔基奇和迪娜 · 哈尔基奇带来快乐的事情对于朱丽安娜的母亲来说太难承受了。
“这堵‘哭墙’让我太痛苦了,”多洛雷丝 · 佩雷拉 · 科蒂尼奥说道,“在平安夜,她的200个朋友中有许多人贴出了他们和她一起拍的照片,回想他们的共同记忆。她很有魅力,很受欢迎。我哭了好几天。”Facebook先尝试了折中的办法,设置成只有好友可以访问纪念页面,但这对科蒂尼奥夫人来说还不够。阿利姆的父母最害怕的,恰恰是朱丽安娜的母亲最渴望的:孩子的Facebook资料永远消失。
不出意料,研究表明,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会发现,社交媒体对缓解悲伤更有帮助;而那些不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人更有可能对是否应该继续保留数字遗物感到不安和疑虑,这是一个“应对悖论”(coping paradox)。同样的数字产品,比如在一个人去世后依然存在的Facebook个人资料,对一个永远在线者来说,可能意味着难以估量的安慰,而对一个数字实用主义者来说,可能意味着难以承受的情感痛苦。你是如何体验数字遗物的,以及当你在悲痛时接触它们对你是否有帮助,将取决于你与数字技术的关系,以及你对特定丧亲之痛的体验。
需要事先说明一点,到目前为止,这一点并不出人意料:对于悲伤这件事,几乎没有什么是可以预测的,也没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询问与数字遗物互动是“好”还是“坏”,不要指望得到肯定或否定的答案。
关于访问权的第三个问题出现在访问过度的时候。如今,人们对纪念资料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不会经常遇到“表现得如同活着一般”的虚拟存在。那些未能转为纪念页面的逝者个人主页提醒你,是时候祝你去世的朋友莱斯利生日快乐了,或者提出你喜欢“豪华野营假日公司”,因为你去世的朋友基思很享受这家公司举办的活动。非纪念性质的个人页面也会通过被其他人访问和管理而表现得活跃,结果可能会让许多哀悼者难以接受。
有些人由于技术上的无知或心理上的天真,不知道他们在逝者页面上的行为会给其他人带来多大的困扰,但有时即使他们意识到了,还是会这么做。
瓦妮莎 · 尼科尔森的故事是最后一种情况的一个令人心碎的例证。她已故的女儿罗莎的Facebook非纪念主页依然处于登录状态,就好像罗莎还活着一样,她从中得到了安慰。一天,瓦妮莎通过女儿的主页看到了女儿去世时的男友亚当的重要状态更新。这条状态表明,他已经开始了一段新的恋情。瓦妮莎在《卫报》上解释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瓦妮莎感到自己的女儿被“取代”了,这给她带来了难以忍受的情感痛苦。
瓦妮莎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在亚当的新状态下面发了一条评论。她说:“你不觉得现在谈恋爱有点太快了吗?”她刚做完这件事,就恢复了理智,她意识到这条信息会作为亚当已故女友罗莎发出的一条信息,和她的头像一起出现在帖子下方的评论中。瓦妮莎在那一刻所感受到的各种情绪加上恐慌都交织在了一起,这对亚当和其他朋友的影响是难以想象的。
确实,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配偶或父母接管了用户的个人资料时,这对其他哀悼者的应对能力普遍产生了负面影响。然而,即使逝者的主页转为了纪念页面,不会有令人吃惊的信息从坟墓里冒出来,它仍然可能是有问题的。Facebook上没有单独的墓地,你可以选择去或不去。纪念页面的设计一直在发展中,在撰写本书时,即使是纪念页面也被整合在在世朋友的名单中,按字母顺序与所有人的个人主页一起列出。这使得双重过程模型的“丢失方向”和“恢复方向”之间的摆动就像点击或滑动鼠标一样简单——活着的朋友、去世的朋友、活着的朋友、去世的朋友,循环往复。
这就像在熙熙攘攘的社区街道上,墓碑随处可见一般。与纪念页面建立联系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而且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决定接下来的方向:现在是适合停下来、纪念和联系,还是继续走下去?
本文摘录自《网上遗产: 被数字时代重新定义的死亡、记忆与爱》,有删节,[英] 伊莱恩 · 卡斯凯特 著 ,张淼 译,由未读 · 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互联网时代
我们在网上书写自己的故事
当我们走向死亡时
这些故事应该留下,还是随我们一起抹去?
一起来看看大家是怎么做的
聊 几 句
你觉得留下网上遗产有什么好处?
你觉得人死了应该注销网络账号吗?
你会怎样处理你的网上遗产?
评论区聊聊吧~
编辑 = 33
封面=《人生事物删除所》
图片 = 《人生事物删除所》《伦敦生活》
商务合作 wd@un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