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民/文
现在,你随便问开书店的人,得到的答案都是“现在做书很难,做生意很难”。
”加上媒体舆论时不时地会有“这有家书店关门,哪有家老店歇业了”的消息传出,整个书圈给的感觉就是死气腾腾、毫无生气可言,其实这都是一种错觉。这里先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观点:书店并不意味着高、大、上,并非都得有非常强烈的人文情怀,书店也可以就是普通的文化需求小店。媒体过多关注的是书店背负的文化属性,若无书店就称什么人文沙漠等等什么的精神符号…….其实书店也有大众和小众之分,主流和非主流之别。
图书电商的崛起,实体书店规模的萎缩这是不争的事实,一批知名或不知名的实体书店出现关门或歇业潮;但是,这些年各地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也涌现了不少各式各样的特价书店,这些书店跟当地的五元十元店一样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特价书店的老板们也都挣得盆满钵满;这也是事实。
特价书店,一直是被正统的书店人士所不屑的群体,在如今这场电商风暴中,非当没消亡,反而有越做越大的趋势。如果去过北京最大的北京特价书批发市场——王四营图书批发市场的人就知道,这里每天都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若去迟点,车都没地可停,好不热闹。回过头来,大家可以到朝阳区甜水园的北京图书批发市场逛逛,把两者对比的话,就能知道特价书市场有多红火。
北京作为中国图书出版中心,全国近百分八十的出版社或公司集中于此,观察和研究北京图书批发市场的走向,就能知道全国整个图书市场的冷暖曲线变化。对于主渠道,这里我们就不作过多的赘述,今天我主要想跟大家聊聊我眼中的特价书市场。
对于外行人来说,特价书可能就意味着处理书,这么说也对,也不对。对的部分,特价书里出版社库存处理书确实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也不对的部分,特价书里也有不少的新书,而且这部分已经逐级成为特价书的主流,这些特价新书绝大部分是图书中盘商根据市场的需要,出版发行的新书,价格也非常便宜。
特价书店为什么能在实体书店整体萎靡不振的情形下,一枝独秀。原因和道理很简单:普通老百姓线下的图书阅读需求依然很强劲;现行的主流图书的价格确实也够贵,对于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消费水平来说,如今的书价确实是很大的负担。
关于特价书市场的形成,特别是特价书的来源,大家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目前中国每年出版图书超过40万种,出版社每年的库存数是一个非常吓人的数据。在我的图书行业从业经历中,就能理出特价书市场的崛起之秘。
最初我入行,加盟的公司就是专门为全国中小学图书馆装备用书的公司。90年代初,国家为了检查各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而制定了一系列的验收指标,这其中就包括各校图书馆图书装备书册数,这就形成一个庞大的图书消费市场;面对如此庞大的图书装备市场,图书公司竞争异常激烈,价格战并随之而起。
为了争取各地图书馆装备市场这个大蛋糕,各家公司都绞尽脑汁,在这个背景下,出版社的库存书出现了。以前出版社的库存书绝大部分都是报废化浆,这些数量庞大的库存书对装备公司而言就是价格战的获胜法宝,装备公司就以相当低廉的大量收购出版社的库存书。库存书的处理对出版社来说,减少的损失,盘活了库存,一举两得。
如此一来,大批量出版社库存书中的一批适合图书馆用书的进入了图书馆装备市场,另一些库存书就开始进入实体书店,2000年前后在姚家园开始形成了一个特价书批发市场,就是如今的王四营特价书批发市场的前生。随着中小学图书馆市场的饱和,出版社库存书成为了特价书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图书电商打败传统主流实体书店生态,靠的就是价格战;特价书赢得广大三四线城市消费者,靠的也是价格,对动则四五十的主流书店的价格,十元一本、十元两本甚至十元三本的特价书店,对普通消费的吸引力了还是蛮大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消费水平是有层次和温差的,即便是图书电商的价格优势,对三四线城市的绝大部分消费者而言还是很难承受,中国的消费水平底部群体的基数还是非常庞大的。这也是特价书店红火的根本原因。
当我们的眼光都被媒体的高大上所左右的时候,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真实世界所遗忘,当然也包括商机,特价书行业的崛起也就短短十几年,它成就了不少人的财富梦想,也使的不少中小实体书店免遭图书电商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特价书满足了更多普通老百姓阅读的需要,为国家全民阅读事业真正地添了砖加了瓦。
没有所谓价格战的冲击,又有足够的消费潜力,特价书店,或许不起眼,或许您不曾留意,但是,它对全国各地的中小实体书店玩家来说,确实是最后的一份书业饕餮大餐!如果要玩书店,特价书店也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蒋卫民简介:中国互联网书业实战家,“图书试用网”和“图书链”主编和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