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大全 正文
『朋友圈全是文案的人』自己生日发的朋友圈文案?

时间:2022-12-05 01:11:0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照片来源:纳多内

01

我的一个学生上学的时候每天至少上十节朋友圈。

早上起床了要发一条朋友圈问好晚上睡觉要发一条晚安,一日三餐都要拍下来放进朋友圈,随时随地人生感悟,有的时候不喜欢的老师也会在朋友圈吐槽抱怨,看见路边的落叶也会拍照收入朋友圈然后感慨一番,他最喜欢拍和朋友的合影,经常是他搂着他的朋友,然后朋友圈里写着“好朋友又来看我了,我太开心了”“好久没见到朋友们了,真想念啊”……我这种偶尔才刷朋友圈的都对他的好朋友认识的差不多了。

有一次我特意和他聊了一下,提醒他保护隐私。学生嘿嘿一笑:没事,总藏着掖着人生多无聊啊,我希望让大家看到一个透明的我,朋友圈里都是我信任的人啦。

我还想劝阻他,但是看他大大咧咧的样子,我也就没再说什么了。毕竟年轻人的单纯与质朴,这就很难得呀。

他毕业了好几年,前几天我突然想起他来,因为在朋友圈看到了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的朋友圈变得“怪怪”的,顺手一翻,他的朋友圈内容只有公司项目,有自己的业绩,谈自己要为公司做贡献,要么就是心灵鸡汤,没有了人物出镜,只有文案和表情包……而且设置了仅三个月可见。

我给他留言:现在的朋友圈好像成熟了?

他回了一个苦笑的表情。

02

学生进公司以后,第一时间被拉进公司群。

进公司没多久,领导找他谈话,要求他注意自己的言行端正工作态度。他奇怪,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结果领导掏出手机指着朋友圈,告诉他少发朋友圈要注意影响,而且发那么多朋友圈会让别人觉得他每天不工作。

学生说他听到这样的话很惊讶,他工作作好了,其他时间不就应该是他的自由安排吗?可是看到领导的样子,他把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领导也是好意。

后来他设了分组,可他总是忘了屏蔽,再后来他嫌麻烦索性不发了,但这样又被说对企业文化不认同……就这样慢慢的,他的朋友圈就只剩下工作了。

学生终究“成熟”了,但似乎,有趣的灵魂也消失了。

03

他的一个前辈向他传授的经验,并且告诉他,发好朋友圈是成年人之间的默契——

“要学会利用朋友圈建立自己的踏实人设。吃饭娱乐的内容少发,负面的感受情绪别发,获得了成绩和业绩要发到朋友圈,不能闷着头只会干活……”

学生翻看前辈的朋友圈。每句话似乎都精心设计过,就像结构严谨工整的小作文。每天固定的三个朋友圈,就像是完成作业。

他说,以前觉得朋友圈就是和朋友一起交流聊天的小圈子,但是现在,却成了工作打卡地。他现在看到的文章也不愿意直接分享在朋友圈了,而只是默默点击“收藏”。现在的他,每次发朋友圈,都会顾虑很多:

可以发吗?里面的内容会不会有什么误会?领导会不会误解?

这样思前想后,就觉得发朋友圈也挺没意思的,索性就不发了,只是转发企业文案。

0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朋友圈也有了众多的规则和约束。有很多的“不要”和“应该”。

从“深夜不要做决定”到“深夜不要发朋友圈”,原因是晚上总是情绪敏感,会发些情绪消沉的感悟。可是这样为什么就不能发了呢?如果有身边的人可以倾诉,谁愿意在朋友圈里暴露软肋呢?

“不要在朋友圈刷屏是基本礼貌”,“那些不懂朋友圈礼仪的人都过不好”……发朋友圈慢慢也有了规矩和礼貌,可这样的小心翼翼已经违背了微信设立朋友圈的初衷——随时随地分享生活感悟,即使相隔再远,朋友之间也亲密无间。

现在的朋友圈友谊已经沦为点赞社交,朋友圈里充斥着彼此摘录来的文案,若有所指的表达着自己的心意,而这样的文案也很好的掩饰了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什么。于是朋友和朋友没有因为在这个圈子而更美好,只是变得距离更远了。

失去了表达自我的自由了吗?当然,这样的定义也不对,也可能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去表达。

学生说,他觉得自己失去了朋友圈,沦为了转发文案机器。

我和他说,朋友圈没了但朋友还在,文案表达心情,朋友圈记录生活,而这些都是为了给现实提供便利。

只要自己没有变,友谊没有变,网上的社交需要文案,那我们就回归现实举杯言欢吧。

感谢阅读支持,欢迎转发点赞,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