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过度消费的朋友圈中有很多人在打卡学习,早早打卡,每天在朋友圈自主活动,让过度消费的眼睛明亮起来。
不知何时起,自律变成了一个热门的词汇,各类打卡行动也很风靡。
科小蓓发现除了早起打卡、学习打卡外,还有读书打卡,健身打卡,或者与小伙伴们组建一个群,和群里的小伙伴一起打卡。
这种朋友圈打卡的目的在于向大家公开自己的行为,让大家变相监督自己。这种通过公示自己的计划来确保对计划的执行力,似乎也是一种好的培养自律的方法。
朋友圈中打卡,你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相互鼓励监督。而如果有他人的评论或点赞,或许就更能激励你达到一种正向的心理效应。
但是无数人在朋友圈打卡,渴望通过21天习惯养成法改变自己,许多人都失败了。其实反观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做到坚持打卡呢?
友圈中打卡的那些人,不乏有部分是在自欺欺人,也许觉得去打卡,别人才能知道自己有多努力,结果最后是感动了自己,也没见得取得了多大的进步。
现实生活里这样的情况还真不少。
去健房呆了十几分钟,汗都还没出,拍张照发朋友圈就觉得自己完成任务了,开心得像个250斤的胖子。
心血潮立flag:打算每周看一本书,书确实买回来了,但都成了摆拍的工具,似乎只要放在床头,这本书就能自己进脑子。
明明是懒人,却在朋友圈给自己打造出“自律”的人设,除了能收获一个随时会被揭穿的“假积极”形象之外,对我们有任何实质的帮助吗?
打卡的初衷是约束自己,促进目标的达成,对于心理素质强的人,朋友圈打卡确实可以提高自己学习的动力。 但当打卡成为一种炫耀被发在了朋友圈里,可能就远离了我们想要自律的初心。
那些只顾炫耀努力过程的人,总是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结果。
而那些真正成功的人,他们的努力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
如果自律≠朋友圈打卡,那正真的自律应该是什么样的?
- 设立合理的目标,并明确这个目标的价值。
- 为完成这个目标设定一个期限
- 找到进入自律状态的入口,慢慢适应。
- 远离诱惑,适当奖励自己
- 坚持让自律成为习惯
总而言之,想要逼着自己做到自律,必须打破旧习惯的轨迹。定好目标,改变环境,远离诱惑,给自己设置奖励,从小事开始形成习惯,慢慢积累信心。
你有坚持过朋友圈打卡吗?
大家有什么更好的督促自己的方法吗?
部分图片来源: @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期编辑:科小蓓(张迪)
本期审核:刘洁 范春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