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身,2021年已经是年底了。一次审查,2022即将举行。
灰芒处,时间之箭在2011年春、夏、秋、冬、“嗖”一声戛然而止。
一年365天里,看过什么风景,遇见过什么人,做过什么事,脑海中一片空白,仿佛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留下。然而,真的什么也没做,也没留下吗?有的,在头条有个“寻找你的创作人格”功能。打开,点击,翻阅,这一年中阅读多少文章,写了多少文字,头条都给记录着。
喜欢头条里这几张图片的色彩,淡淡的绿中泛着蓝,宛如冬日里的湖面的颜色,澄澈,纯清,幽静。
站在时光的门口,望室外苍穹繁星点点,空中飞来飞去的萤火虫,闪着亮光,幽幽的蓝,静静地,在时光溜走的每一时刻,它们都在。
每天不经意的动作,也被头条记录着:在过去的2011年,一共发布了299条内容,包括微头条、视频和文章;获得了17.3万次阅读量,被转评1.9万次,阅读量不算高,每天都有,是头条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头条使用者,什么文化层次的人都有,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有,中老年人居多。大家在此每天发消息,每天浏览喜欢看的资讯,上至国内外大事,小到家长里短,都有人关注。因此,头条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内容丰富,方式多样。
如今,纸质书本很少人翻阅,电子书籍越来越多。在头条这一年我共浏览了294.7万字,相当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5遍。这只是每天生活和工作之余的时间,没事时来看几分钟,或者在此写上几段文字后,顺手阅读头条的文字,没有刻意而为之,更没在此消磨大量的时光。
头条君统计得没错,我来头条的时间几乎都在晚上。晚饭后,散步一圈,打开手机来头条阅读回复师友们的留言,或者去师友们的“小家”稍坐片刻,读读他们的诗词歌赋,品赏他们的摄影或书法作品。
晚上7点,夜静下来,忙碌一天后,这个时间属于自己支配,灵感来了写几段文字,发一番感慨,趣在其中,乐在其中。
于是,头条君给了我三个词:“脑洞、可爱、创意”,跟科学家爱因斯坦有着共同的灵魂底色,而且创作灵魂契合度高达92%,在这个世界上只有20%的人与之相同。
好高的评价!虽然不知道头条君是怎么分析出来的。但是看到这些仍是让人高兴的,也更激起了在头条的创作热情。
2021年8月20日,在头条发布的《能否开发慢一些,给未来留点发展空间,给子孙六点生存空间》展现量和阅读量是这一年中最高的。由此可见,关注民主的人多。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来自于春季的一天,有几人来我家丈量房屋和土地,说这一片要拆迁。无论大小城市,都能看到随处开发的楼盘,卖不出去。有的即便卖出去了也没人居住。加之今年暑假的那场暴雨,导致多地城区被淹,田地庄稼颗粒无收。于是,我有感而发。
从大城市到小县城、小村镇,都在盖高楼,即便是乡村,也在往村外扩建,老村子空了,房子老了、塌了,宅基地搁置一旁,在村外新建二层楼房,占用了耕地。
城市里发展更迅猛,寸土寸金,到处拥挤。几百层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地面不够,往空中建高架、建立交桥,往地下建地铁。高架桥上车辆疾驰,地面上人群拥挤,地下人们坐着地铁向前。
这个暑假,一场大暴雨致使多地城市被淹,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建城,把城中的池塘填满,打造成市场或居民区。人们居住密集,楼间距狭窄。每次大雨降落,城里都有积水,车变舟行,人涉水而过。如果每一座城市中、每一个村庄附近都有河流穿过、有池塘蓄水。那么,每年夏季暴雨降落的雨水得以蓄存,会不会少了许多水患灾害?
面对这些,试问:每座城市的开发能否有个统筹、合理的规划?能否开发不那么密集?别把原有的池塘、河流,填满,筑楼。开发的节奏能否慢一些,别那么急,给未来留点发展空间,给子孙留点生存空间?
房地产,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因此备受关注。
受暴雨影响,蔬菜的价格很高,有段时间,菠菜卖十几元一斤,比猪肉价格还贵。
2021年,与我一起走过的依然是工作中的拍照、写文,编辑
2021年,与我一起走过的依然是暑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2021年,与我一起走过的依然是国培送教下乡活动;
2021年,与我一起走过的依然是中小学一级教师的评审工作,还有中小学高级的评审工作。
……
2022年,再过几个小时,就会哗然落地。
新征程,新起点!期盼我的2022年、我们的2022年更顺利、更舒心!
祝福家人、亲友事事顺利、健康平安,幸福常伴!
祝福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