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读本
& ampquot这次试映会确实是高水平的!只有《中国机长》 9800米举行高空试映会。
说实话,当情报君看到这个官方标题时,脑子里并无半点画面感。 倒不是觉得有多不可思议,纯粹是因为反射弧过长,没理解。 9800米? 高空? 举办首映礼?
而后才了解到,原来即将在国庆献礼上映的 《中国机长》真的就在9月22日北京飞往重庆的3U8803航班上举办了首映礼。
得知真相的情报君,只能暗自感叹自己太过“弱小”,还没混到能被邀请去现场体验的份上。当然了,更让情报君心生感慨的,是国内电影工作者的“不易”, 从最早循规蹈矩的酒店式发布会到如今越来越注重创意和观众体验的“沉浸式”玩法, 和电影有关的首映礼、发布会等线下活动正在努力跟上时代潮流。
是的,要想在茫茫的影视浪潮中被观众记住,那就得玩出点浪花来。不过,要想做到此高度,前提可是得要有 足够的资本和资源。
初级体验:
酒店为主常规发布会
其实,国内电影的首映礼 最早可以追溯到张艺谋《英雄》 上映的时候, 而首映礼等电影相关线下活动的发展也恰恰应对着国产商业大片的发展。
2002年的12月14日,《英雄》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全球首映礼。彼时,上百名装扮成秦兵的演员在现场高呼“大风”,气势恢宏,从此把首映礼的概念带入了国产电影市场。当时的北京新影院院线负责人高军在采访时曾说道,“之所以会出现像《英雄》这样的大型庆典晚会式首映,就是因为 中国的大片真正的来到了。 ”
首映礼顾名思义就是一部电影的全球首次放映典礼,不过和国外对于电影首映礼等各类活动有着明确的区别定义不同,经过多年发展, 国产电影的首映礼、发布会形成了中国特色, 很多时候会混为一谈。
而受邀的观众也逐渐向外界开放, 早年只有媒体准入, 近些年来除了 媒体、业内人士 之外也有一些第三方平台参与 募集粉丝、影迷 等首映观众。
一般来说,选择在 酒店 或者一些 社会公共资源场所 (如鸟巢、水立方)、以及 学校大礼堂 来举办此类活动是 比较常规的操作。 在这个基础上,稍微特殊一点的, 就是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丰富。 比如此次《我和我的祖国》就选在了国家图书馆举办全阵容盛典,还举行了"我和我的祖国"影像集捐赠国家图书馆仪式。
而 春节档的影片则往往会选择和节日气氛相符合的活动主题以应景, 如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神探蒲松龄》就选在了昆泰嘉瑞文化中心举行团拜会首映礼,去年《唐人街探案2》在嘉里大酒店举行了年夜饭+年货发布会,营造了浓浓的过年气氛。
可以看到,就算举办此类活动已经成了电影宣发的常规环节,为了让活动显得 更有看点,从而更具传播话题度, 片方和负责策划的营销方们也往往会花费不少心思,让活动更出彩。
沉浸式体验:
花样繁多、上天入海
当然,更为与众不同的自然是那些不仅仅是在内容上大做文章,且 举办地点都选的各具特色,以此营造出“沉浸式体验”感 的电影首映礼、发布会等活动。即,参与此类活动, 往往能让人如身临其境般感受电影中的某个场景、或是能够和主创们共同创造电影情境。
如此次《中国机长》首映礼选在了北京飞往重庆的川航班机上,就和电影的内容十分契合。影片原本就是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因而,让众主创和真正的参与者们回到飞机上,经历一次旅程,更能体会飞行员们的不易。可以说是 既有了宣传噱头,同时也意义非凡。
而受邀的媒体记者们及业内人士均跟随班机从北京飞往重庆,在解放碑广场参与了接下来的“礼赞楷模致敬英雄”特别活动。有全程参与的朋友称“这是参与过的最特别的一次电影首映礼,也因此在看电影的时候对内容有了 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共情。 ”
在此,拍sir也统计了近三年来如《中国机长》般的电影花式首映礼、发布会等活动。 从表中可以看到,但凡玩出花样的,可谓是上天入海,“无所不能”。
而其中大多数举办的活动都和电影本身的内容有一定的契合度。 比如 《攀登者》 虽然首映活动如常举行,但在今年4月关机之时,选择在了 珠峰大本营 。原因很简单,讲述中国登山队员完成登顶珠峰壮举的电影《攀登者》正是在珠峰附近取景拍摄。因而,在珠峰大本营举行关机仪式,并且请来了当年攀登英雄之一的桑珠,让观众们更直观地得知了电影的相关信息,并留下深刻印象。
暑期档上映的 《跳舞吧!大象》 ,讲述的是一个热爱跳舞的的姑娘追逐梦想的故事,正如影片所传达的“每一个被生活揍趴下的人,都有赢一次的权利”的主题,其选择在北京的一家 蹦床馆举行了“赢一次”蹦床发布会 ,主创们一边蹦床一边做游戏,给观众传达了积极的正能量。
今年上影节期间,林超贤导演的海上救援题材新片 《紧急救援》 在上海外滩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定档发布会。现场背靠东方明珠,还拉来了 我国最先进的海上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2”轮 加持,让现场观众得以一睹真容;同时全国数十城地标建筑一同打出“大年初一强势上映”的信息,定档的气势十足。在上影节的小伙伴直呼“太豪了,有排场,又能近距离接触搜救船,体验感不错。”
同样由林超贤执导的 《红海行动》 ,公映前曾在 三亚的海军基地 举办了首映看片活动,这部讲述中国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的电影,在戏外让中国海军成了首批观众,很多士兵看完之后表示自己很自豪。一位曾参与护航行动的海军官兵评价“感觉场面很震撼”。想来,这样的首映看片对影片的口碑也有一定的正向影响。
除此之外,去年暑期档也有几部影片“剑走偏锋”。如备受争议的 《阿修罗》 ,早前在影片的取景地 茶卡盐湖举办了全国院线推介会 。不过,像这样的推介会一般只对业内人士开放,因而声量较小。
而姜文的 《邪不压正》 ,选择在 古北水镇 长城脚下举办了首映发布会,现场气势磅礴。姜文也在现场透露之所以选定古北水镇,是因为三年前编剧在这里写了一个月。再加上影片也有部分场景取景自此,也是和内容互相映衬。而在场的观众们则在夜幕降临之时看了一场露天的电影,体验了一回庄严的形式感。
《动物世界》则开启了国产电影海上游轮举办发布会的先例, 由于其影片内容发生地主要在游轮上,所以发布会就此也选择在豪华游轮“诺唯真喜悦号”上举办,可以说是完美还原了影片的场景。
同样以还原场景而令人印象颇深的还有 《京城81号2》 。作为国产恐怖片的大IP,其首映礼选择在东方 四大凶宅之一的胡广会馆 举办,不仅营造了恐怖的氛围,现场还将片中祝由引鬼、萨满驱魔等片段搬上舞台,让观众提前感受影片。
而比起这些以影片内容为创意核心来举办的活动,少数影片则更注重 “概念式” 沉浸体验, 即举办地或许不完全和影片相关,但意在为现场的观众营造出符合影片气氛的场景。
如黄渤的处女作《一出好戏》,在还未公布片名之时在电影导演中心举办了一次 “电影体验会” 。现场以长达近10分钟的视屏作为开端,有7块LED屏环绕四周,每块屏幕播放的内容各不相同,参与者如同置身于沉浸式展览,再加上黄渤的现场提问,很容易被带入到了场景之中。有现场观众用“梦幻和发人深省”来形容这次活动体验。
随市场发展
注重场景化打造是未来趋势
其实,从以上种种别出心裁的电影活动不难发现,能够如此花费时间和心思的, 大多数都是能够跻身大档期(如暑期档、春节档、国庆档)的电影。
一般来说,这类电影多属大制作,或者背后有雄厚的资本支撑。所以相对有 足够的预算 去完成一场特别活动的策划。据业内人士透露,如果按照正常情况下, 在酒店举办首映礼,算上出席的明星艺人(四人左右),花费大概在60—80万; 若没有艺人,花费则省去了一大半,可能二三十万就能办一场普通的首映礼。
而一旦 选择在其他特定地方举行,再加上整体创意内容的执行,费用自然也会相对较高。 比如有传闻某电影的发布会费用高达近千万。而有些可能是仅仅用钱也办不到的,如涉及到一些国家资源的租赁和借用,往往需要有过硬的人脉资源才能办到。
此外,可以看到,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尝试举办不一样的首映礼和发布会, 这和国内电影市场大环境的发展,以及电影营销行业的发展有关。
事实上,鉴于早前电影市场刚刚起步,只有个别大导演拍摄的影片才有足够的财力去支撑一场特殊规格的发布会。 比如在2005年,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上映前就把当时受邀的媒体们包机请到了丽江,参加长街宴,并举行了首映礼。 但整体来看,像这样的现象并不多。
此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投资电影,火热之时更是引来各路资本入局,国产电影市场随之蓬勃发展,电影营销行业也逐渐兴盛。 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短视频等各种传播媒介的兴起,如电影首映礼这样的线下活动,从早前的稀缺资源,变为常规环节, 甚至有些难免会流于套路化执行,沦为电影发布信息的平台。
如黄渤曾直言,“从业以来参加过七七八八无数个各式各样的发布会,慢慢地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流程,变成了一个不得不开,甚至后来有的时候真正想传递的东西反而被形式所束缚的活动。 ”也正因此,他的处女作发布会才会如此大费周章。 据悉,当时《一出好戏》的电影体验会也是推翻了50多个提案之后才诞生的。
由此可见,办一场漂漂亮亮、与众不同的电影活动, 对于营销团队是一次挑战,对于整个营销行业来说,则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表现。 就像国外,也有不少电影发布会不走寻常路,如《火星救援》将首映搬到了NASA空间站;温子仁的新片《修女》则将首映安排在英国伦敦西部的布朗普顿公墓进行,而且放映时间还是在午夜场。
整体而言, 花样玩首映,注重场景化打造的沉浸式体验,可以说是行业大势所趋。 此番受《中国机长》影响,或许会有更多电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过,最重要的是不可盲目跟风,得先摆清楚自己的定位。只有 量身定制 才能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