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大全 正文
南京故宫文案朋友圈说说游故宫发朋友圈文案?

时间:2022-12-13 03:26:2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名故宫午门遗址

南京也有紫禁城,但由于历史原因,已经成为遗址,即南京故宫3354人故宫遗址。

明故宫是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皇宫,旧称紫禁城,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 。

据有关资料记载,明故宫的占地面积为100万平方米,而相比之下,北京故宫略小,占地面积为72万平方米。

明故宫是朱元璋所建,北京故宫是朱元璋四子朱棣所建。故此,明故宫建筑形制为北京故宫所继承,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清宫式建筑的母本,并深远的影响了中国明代王府、韩国首尔景福宫、越南顺化紫禁城、琉球国首里城等宫殿建筑的布局与形制。

明朝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传教士利玛窦在访问北京之后,将北京和南京作了一番比较:此一城市之规模,其房舍之布置计划,其公共建筑物之结构,以及其防御工事等,均远逊于南京。

南京明故宫及城市规模可以想见。

明故宫今外五龙桥和内五龙桥

明故宫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直到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终,作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宫,长达54年之久。

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南京故宫开始建造,地址在元朝集庆城外东北郊(即南京市中心东部),初称"吴王新宫",后又称"皇城"。

南京故宫修建时注意了风水的问题,以紫金山的富贵山为靠山,但是由于选址的局限,内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虽然采用了打入木桩,巨石铺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后仍然出现地基下沉的问题,宫内容易形成内涝,排水不易。同时宫城离外城过近,战时不易防卫。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即位称帝,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并于次年在凤阳兴建中都城。

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放弃营建中都的计划,集中力量修建南京。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再次增建,在皇城外增设宫墙,以新墙之内为皇城,原皇城改称宫城,合称皇宫。皇城在外,围护着宫城。

明故宫皇城和宫城示意图

据当今学者考证,皇城范围东起今南京机电学校与南京博物院以西一线,西至竺桥、逸仙桥以东,南到光华门,北至佛心桥一带。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里,周长9公里,呈凸字形。

皇城开有六道门:正南为洪武门,正对着都城正阳门 (今光华门);东南为长安 左门,外为长安街(今八宝街);西南为长安右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玄武门。

宫城又称大内,俗称"紫禁城",开有六道门:正南是午门(今午朝门),东南为左掖门,西南为右掖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正北是北安门。

在皇城与宫城之间还有两道门,南为承天门,北为端门,与洪武门、午门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由皇城南端的洪武门进,到承天门中间的御道上,有五座石桥,名"外五龙桥",桥下就是外御河。

在洪武门至外五龙桥之间的御道两侧,是明朝中央官署区。

御道西侧是高级军事指挥机构,包括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以及太常寺、通政司、锦衣卫、旗手卫、钦天监等。

御道东侧是中央高级官署,包括宗人府、史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以及翰书院、詹事府、太医院等(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门外)。

在承天门与端门之间的御道两侧是庙社区,东边设置了祭祀皇帝祖宗的太庙,西边则是祭祀神灵的社稷坛。

再向北走就到了午门。

进入午门,又有五座石桥,称"内五龙桥",桥下为内御河。

过了桥就是奉天门,由南向北就进入了前朝。

前朝是皇帝的办公区,依次建有奉天、华盖和谨身三大殿。三大殿的东侧有文华殿和文楼,西边有武英殿和武楼,统称为"前朝"五殿。奉天殿,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殿,是朱元璋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地方。后来北京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就是模仿奉天、华盖、谨身三殿建造的。

过了前朝,就来到了后廷,这是皇帝与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
处在中轴线位置上的是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东有春和宫,西有柔仪殿、,两殿相对。东北角为东六宫,西北角为西六宫。在春和殿西侧还有御花园。

"前朝"与"后廷"相结合,组成"朝廷"。

明故宫所占区域示意图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经四年战争,燕王朱棣攻破京师,在南京即皇帝位,仍居于南京故宫中,但同时下令以北平(今北京)为行在,准备迁都。

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正式下令在北京元大内宫殿遗址上营建北京宫殿。

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故宫基本竣工,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正式迁都北京。

朱棣迁都北京后,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南京和京师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北京所在府为顺天府,南京所在府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

而南京故宫虽不再作为皇宫使用,但仍作为留都宫殿,委派皇族和内臣管理。

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朱棣长子、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欲迁都回南京。

《明史·仁宗》载:朱高炽"洪熙元年三月戊戌,将迁都南京,诏北京诸司悉称行在……四月壬子,命皇太子(即朱瞻基)谒孝陵,遂居守南京。"

南京再次成为明朝名义上的京师。

朱高炽还下令重新修葺南京皇城,可是到了5月份以后,却因突发疾病而死。

其遗诏道:"南北供亿之劳,军民俱困。四方仰咸南京,斯也吾之素心。"从中可见其所念念不忘的迁都南京之情。

但这时候南京的皇宫整修工程仍在进行,至次年底才基本完成。朱高炽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也没有按照父亲遗诏去办,最终没有迁都南京。

明代京城、皇城和宫城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崇祯堂兄朱由崧即皇帝位于南京紫禁城武英殿,以次年为弘光元年,史称南明。

清军入关灭南明后,改南京为江宁,为两江总督署所在,将明故宫改为八旗驻防城,设置将军及都统二衙门于明故宫中。

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3月29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天王洪秀全拆取明故宫大量石料和砖瓦,建造天王府。

至太平天国灭亡时,明故宫的宫殿和宫墙已基本无存。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在明故宫遗址范围内修建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现为南京军区档案馆)和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现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民国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榇奉安钟山,修建中山大道,中山东路横跨奉天殿广场,把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即今天的明故宫遗址公园和午朝门公园。

1956年10月,明故宫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明故宫遗址正式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1月,南京明代都城遗址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明故宫午门遗址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