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良师 书写家国情怀
第34个教师节如约而至。回望过去的一年多来,有几个名字温暖了我们的视线、震撼了我们的精神、振奋了教育战线的士气:从奋不顾身、英勇救人的李芳,到帮助百姓脱贫致富的“科技财神”李保国、麦田追梦人赵瑜,再到为使命而生、毕生找寻种子的钟扬,给地球做透视的“大地之子”黄大年……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师德的模样,也为这份永远闪光的大爱写下生动注脚。德不孤,必有邻,见贤思齐,在这个节日里,我们重温这些温暖的事迹,我们致敬这些可爱的老师,我们感受师德大爱的力量。
爱生如子 最朴素的情感最耀眼的光辉
“学校必选有道德之人,使为学官”“大学之掌教,必名望出众,才识兼优者,方膺此任”,从古时起,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属性就有朴素而清晰的认识:有德之人才能为师。
师德的核心是什么?爱学生。好像从来没有哪个职业,对“爱”有如此高的要求,爱是教育的灵魂,对教师来说,爱学生是天职,是给予,也是收获,更是一份独有的无上荣光。
2018年6月11日下午,河南信阳市董家河镇绿之风希望小学教师李芳在护送学生回家,行至一个十字路口时,一辆装满西瓜的深红色三轮摩托车疾速冲来。
“有车,快躲开!”李芳一边呼喊,一边冲上前挡在学生面前。她奋力推开受到惊吓的学生,自己却来不及闪避,被三轮车严重撞击,4名学生得救了,李芳却离开了。
生死一瞬,堪称伟大。危急关头,李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学生。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短短几秒,毫不犹疑,更可能的是,她根本就不用想,因为对学生的爱已成为一种本能。
育有德之人需有德之师,无论是李芳这样的普通老师,还是影响了一个学术领域的科研大家。学生,是这些师者心思的聚焦点、智慧的凝结点。
“决不能亏待了这帮孩子,决不能耽误了这拨人才。”这是黄大年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吉林大学地质宫顶楼冬冷夏热,黄大年给每个实验室配备了电暖气、电风扇,到了暑假,他让妻子给学生煮绿豆汤,入冬给他们包饺子;出国时,他又会带着两个空箱子专门给学生买礼物;他还用工资给学生垫付学费,送他们出国参加国际会议,自掏腰包补给学生一些无法报销的支出……
身为大家,却将这些细碎的小事考虑得周全,但学生的事又何谈小事?在他看来,爱学生责无旁贷。
与黄大年惺惺相惜的钟扬毕生在找寻种子,学生正是他心目中的宝贵种子,教师是他“最在意的身份”。
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一次野外考察中,钟扬协助一名缺氧昏倒的学生吸氧。半夜里,连续几天极度劳累的钟扬也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学生挣扎着拔掉氧气管,往他鼻孔里插。钟扬抓住学生的手,笑着说:“别动,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这么不讲卫生,快点插回去!”他以自己的幽默方式照顾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教师来说,更深层次的爱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成人。为了帮助西藏大学招收的首届理科硕士生打好基础,钟扬亲自跑到武汉大学,落实了这批学生“1+2”的学习模式。这一点,黄大年与钟扬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茶思屋”是黄大年最得意的设计,在这里,他和学生以梦为马,探讨研究的起点和归宿;每次出差的午休时间,他都会通过视频通话,给学生答疑。
为师者,教会学生的是什么?对李芳来说,她是用自己的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后一课,告诉他们什么是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对钟扬和黄大年来说,教会学生的是对人保有爱和关心,对科研保持严谨和真心……
关于师道的论述何其多,对师道的理解也在发生历史变迁,不管怎么变,其核心应该是学生,大道至简,这是为师者的根本。这一认识虽然在当前是社会共识,但是我们也走过弯路,老师们也有过迷茫。当我们倡导回归师道时,怀着崇敬之心重温这些老师如何对待学生的,才更能理解和品味出他们对教育战线和社会的意义。
爱岗敬业 最可贵的匠心最执着的追寻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者,用自己的言行勾勒着人生轨迹,为他人提供着方向指引,也为投身的领域描绘着前行的坐标。
“搞育种离不开土地和农民。”凭着这个理由,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员、小麦育种专家赵瑜在城市和乡村间,画出一道反向的弧线。他放弃留京和在省级机关的工作,从北京到西安,最后,将自己“下放”到偏僻的农场,一待就是50余载。
农场条件苦,他不以为意,并将之视为“宝地”。他创造出了低投入高命中率的育种奇迹,帮农民增收数十亿元。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与家人两地分居20余载,是赵瑜的真实写照。这背后,是他对农民与土地的深厚情感,是对育种事业的准确认知,以及饱含的深深的爱与痴狂。
扎根土地的还有被称为“太行山上新愚公”的李保国。从在前南峪村聚土积流,将荒山秃岭变成“绿色聚宝盆”,到教岗底村的乡亲们栽种苹果,推广苹果套袋技术,使村民有了“摇钱树”,再到培育出新的薄皮绿岭核桃……35年间,他推广了36项标准化林业技术,10万农民在他的带领下奔小康。李保国有着愚公的坚持,更有着超越愚公的智慧。
李保国、赵瑜身上,闪耀着当下稀缺的踏实的科研态度、深入一线扎实的科研精神。他们是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如今,工匠精神是个热词,他们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坚持,诠释着这个词的含义。
做科研,要向未知的“无人区”大胆挺进。
援藏16年,采集了4000多万颗植物种子,被称为“钟大胆”的钟扬和团队走遍了青藏高原的千沟万壑,行程超过50万公里,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他们发现了被称为“植物界小白鼠”的拟南芥,突破了红树林种植北限。一个更广为流传的故事是,为收集西藏毛桃的种子,钟扬发动课题组人员,动用牙齿的力量,把5000颗酸涩而坚硬的毛桃啃成了核。
对科研的执拗乃至疯狂,让人听着有些不可思议,这样的执着,让人觉得可爱,甚至“冒傻气”,同时又令人倍感尊敬。
有着孩子般的天真,有着为了科研不顾一切的冲劲儿,这似乎是这几位学者的特质。惜时不惜命,赶进度,熬通宵,病榻上还想着工作,生命最后仍不停歇……这是黄大年和钟扬的共同点。钟扬定了凌晨3点才睡觉的闹钟,研究生院给他单独设了门禁;黄大年把接送他的司机弄得没脾气,让地质宫打更的大爷为之动容。
有人说,教师是需要底气的职业,扎实的学识就是底气。什么决定了一间教室的尺度和厚度?这些老师用对真理的追求、扎实的学识作答。不唯上不唯权不唯关系,老师们很“任性”,唯一坚持的是做科研的那份真。这份真是认真,也是求真。无论是“拼命黄郎”还是“钟大胆”,他们身上都有着那种坚守原则、只为真理、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包含着笃定、勇气,是一团为梦想炽烈燃烧的火。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教育是爱的事业,更是求真的事业,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这些老师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他们有着丰厚的学识魅力,像一个力量强大的磁场,滋润着学生,也带动了一群人。
爱国赤诚 最无悔的担当最坚定的初心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从未如此之近,伟大事业呼唤千千万万知识分子,呼唤千千万万教师。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
是什么,支撑着这些老师无怨无悔、辛勤付出?
李芳扎根农村学校29年,对所教学生家庭情况、性格、爱好了如指掌,为了不让学生抱作业时淋雨,她特意把办公室搬到就近教学楼……
“做自己喜欢,又于国有利、人民需要的事就是幸福。”赵瑜这样说。在他心中,育成让农民满意、社会认可的良种比什么都重要。80多岁高龄,仍坚守在小麦育种一线,他念念不忘的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他的初心。
“我是农民的儿子,见不得老百姓穷”“老百姓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把我变成了农民,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李保国这些朴实的话语,让人印象深刻。
他是最不像教授的教授,倒像个山里人,他的微信名就叫“老山人”。他的手机通信录和微信里,山里的农民占了60%,并且都起着便于识别的独特名字:“岗底苹果”“绿岭薄皮核桃”“红树莓”……他用农民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传授新技术,使之成为和他一样的专家。
李保国的为民情怀,从中可见一斑。在为百姓做事的过程中,他找到了知识分子的价值,在帮群众脱贫的忙碌中,他丰盈着内心。这是他的初心。
为祖国、为人民,这在钟扬和黄大年身上体现得再明显不过。
“我们所做的可能是一天到晚采种子,眼前没有任何经济效益,但因为国家需要、人类需要这些种子。”钟扬说。在他看来,保存种质资源、盘点植物“家底”是一项战略性工作,对国家发展、人类命运意义非凡。
对黄大年来说,有一个称谓再恰当不过:战略科学家。
从深探专项第九项提出“红蓝军路线”到万米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样机“地壳一号”横空出世,再到设立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加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开发,黄大年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的就是让国家科研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黄大年是个具有强烈爱国情感和报国理想的人,其挚友、著名科学家施一公用四个字评价他:赤胆忠心。
“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这是黄大年发出的“黄大年之问”,他在向自己的偶像、“两弹元勋”邓稼先致敬。
这几位老师做到了,李芳用超越生命的大爱回答,李保国、赵瑜用几十年扎根黄土地的行动回答,钟扬和黄大年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作答,他们都以为国付出、不计回报的实际行动发声。
有了大写的人,才有大写的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站在历史长廊,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教书育人楷模用自己的言行,书写着知识分子的担当,彰显着崇高的社会责任。步入新时代,黄大年、钟扬、李保国、赵瑜、李芳……用他们的人生照亮我们,他们的初心,饱含着永不褪色、永远闪光的大爱。
致敬!大国良师!
《中国教育报》2018年09月10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