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育红跟学生们分享月饼大餐。记者 马 利摄
[奋斗者说]
真爱是走进孩子们心灵的法宝,背着爱上路,永远都不会累。
——孙育红
□记者 马 利 见习记者 张晓蓉
“24年前,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有63个人。到现在,我还记得每个学生的具体住址。”从那时起到现在,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简称28中)老师孙育红利用休息时间走访过几百个学生家庭。
1995年,孙育红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28中,成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当时不像现在固定电话、手机这么普及,家访是我沟通家长、帮助学生最常用的方式,有的学生家我甚至去过多次。”
除了走访,孙育红还通过沟通本、书信等方式与家长、学生进行交流,书信多达上千封,写作内容逾千万字;节假日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万次以上;送给学生的生日祝福短信或书信1000多次(条)。
教师生涯中,她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教书育人楷模、河北省最美教师、石家庄市师德先进个人、石家庄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可在教过的学生们心中,她只是“孙妈妈”。
让思政课堂鲜活而富有感染力
“今天上午,我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老师们要有家国情怀,我真想把咱们的班级精神告诉总书记。”
今年3月18日晚,在参加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后返石的高铁上,孙育红用手机编辑了上千字的“班级成长记录”,发到班级微信群里,与学生和家长们分享。
每带一届新生,她都会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个性,启发、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班级精神”,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厚植家国情怀。2014级的班级精神是“感恩父母,善待友情,回报师恩,卓绝奋斗,圆梦中国!”2018级的班级精神是“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我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我优秀,中国就强大!”
参加座谈会一回来,孙育红就带着学生们去平山县西柏坡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与其单纯说教,不如让学生们实地去听一听、看一看。”
在中共中央旧址,同学们一会儿到“毛主席屋里看看”,一会儿又串门到“周总理家瞧瞧”,小脸上写满了兴奋。
“房间这么小!家具也太简陋了!毛主席当年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指挥打赢三大战役的吗?”“条件最好的窑洞,为什么是朱老总住呀?”……边走边看、边听边问,听着讲解,学生们收获满满。
怎么能让思政课堂鲜活而富有感染力?孙育红把课堂还给学生。
“街边老人摔倒了到底扶不扶?”同学们吵翻了天,让孙育红评理。孙育红在课堂上播放起“人人献出一份爱”公益广告,当孩子们被温馨画面感动时,她又不失时机地与孩子们一起分享《雷锋归来》视频……“啥都不说,让学生们自己领悟关爱、奉献和责任。”
40分钟的课,孙育红插入不同的栏目:“3分钟播报”“美德故事分享”“今日说法”“国情面面谈”……内容多、分量足,高潮迭起,学生们常会“抱怨”课上时间过得太快。
课上不解渴,孙育红还设计了系列主题班会。光是一个“中国少年追梦”系列,就有“相信奋斗的力量”“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让梦想照亮人生”“相信坚持的力量”等系列。带领学生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大国工匠》等节目,师生畅谈内心感受,承诺做好自己的本分。
“留学期间,我总是记起您在言谈举止间所流露出来的对祖国的那份爱,身在异国他乡,时时都感受到中国在强大!”孙育红的很多学生都已走上工作岗位,一名归国创业的学生给她留言:“学成后回国创业是我们最执着的信念!”
不能辜负这一个个青春生命
工作24年,她一直当班主任。每接一个新班,她总是把自己编成班级中的最后一员,把生命放在孩子们的生命里。
每个课间都要到教室里和学生聊天,自习课也来“陪读”,教室最后一排靠墙角的位置是她的专属座位。城市里长大的孙育红穿衣打扮从不讲究,一年到头都是运动、休闲装,“不穿运动服,怎么跟孩子们跑操、打扫卫生?”
2017年秋,孙育红接手一个问题丛生的初三班级。全班50名同学,成绩全年级垫底,不写作业、打架、旷课……啥情况都有。
“班里有对双胞胎兄弟上课老睡觉,睡醒了还捣乱耽误别人学习。”同事们为她着急,除了介绍情况就是安慰说:“能安安稳稳把这届孩子送走就是立了大功,其他的就不要指望了。”
“我不能辜负这一个个青春生命,不能辜负他们饱含希望的家长。”孙育红先从了解双胞胎兄弟的状况开始。
孩子的父母不知去向,一年到头见不到人,兄弟俩都忘记了父母的样子,体弱多病的奶奶是他们唯一的亲人。
孙育红去家访,路过水果店给孩子奶奶买了一大袋香蕉,两个孩子愣住了:“老师,等我们将来挣了钱,加倍还你,以后再不闹腾了。”男生小浩(化名)在家里总是跟父母对着干,口头禅是“我要离家出走”;在班里脾气也特别差,和同学动粗是家常便饭。孙育红一次次地家访,和他谈心,同时教给小浩父母科学的教育方法。
慢慢地,小浩开始帮同学值日扫地、提着大壶去打水、摆车子、送雨具……他的点滴变化,孙育红都看在眼里,随时给他点赞。
去年中考,这群人们眼里几乎升学无望的孩子九成考上了高中、职中,孙育红又创下了“奇迹”。
上了高中的小浩,在那年教师节当天躲起来给孙育红打电话:“老师,这里不让用手机,我就跟您说一声:节日快乐。”
孙育红喜欢照相,每天早晨都是6时50到校,晚上7时以后才离开,学生们早读、上课、做题、国旗下的讲话……她总是见缝插针记录下精彩瞬间,发到家长群里共同欣赏。
看到照片里孩子们慷慨激昂的样子,孙育红偶尔会走一下神:女儿读初中时,都没顾上给她拍照。女儿在28中读初中的三年里,孙育红为很多学生争取到国旗下讲话的机会,她的女儿却一次都没有拿起过话筒。
“虽然遗憾,如果重新来一遍,可能还是会这么做。”
当年产假一结束,孙育红就给女儿断了奶,送到姥姥家。晚上下班后她才能赶过去看孩子,等孩子睡了,再赶回自己家,“我家离学校比较近,这样可以早点到校。”女儿上了幼儿园,孙育红很少接送,连孩子所在幼儿园的“三八妇女节”家长活动,都是孩子爸爸参加。而此时,孙育红正给自己的学生们讲“感恩母亲”。
在学生们看来,孙育红就是他们的“孙妈妈”。
关爱在纸间流淌
房间随手锁门、非请莫入;深藏起日记本以防被父母偷看……青春期的孩子有太多的“秘密”需要隐藏。
不过他们对孙育红不设防,愿意把心事告诉“孙妈妈”。
“这几天心神不宁,总会莫名其妙地想起她,请别问她是谁好吗?”
一个情窦初开的男生给孙育红写了这样一句话。
孙育红早就发现了端倪,她给男孩回复:“我早就猜出来了,你小子很有眼光呀!前些天你和同学们追逐,碰掉了几个青柿子,嘴馋的你们迫不及待咬一口,一个个呲牙咧嘴,引来周围一片笑声。不成熟的小果子,太苦涩了。”
男孩工整地写下:“老师,我明白了。”
每次新生入学,第一节班会孙育红都会和学生说这样一番话:“同学们,咱们准备一个漂亮的本子,作为心灵沟通本,有什么问题、建议、委屈、迷茫、心事,都可以写下来,我给你们保密。”
一开始,学生们不相信,写的都是无关痛痒的事,孙育红却当宝贝一样,用心阅读,知心姐姐般认真写回复。学生的三言两语,往往换回她上千字“私人定制”的叮咛。
渐渐地,孩子们跟孙育红敞开心扉。“很多孩子心理、思想方面的工作,不用大张旗鼓地公开去做了,他们都比较喜欢这种秘密沟通的方式。”
通过心灵沟通本,孙育红的关爱,如同阳光一样洒进每个学生的心田。
父母离异的小雨跟爸爸生活,粗心的父亲无暇顾及女儿的成长。她总是独来独往,眼神里的忧郁、冷漠和不满,让孙育红心疼。
小雨的心灵沟通本写满了关爱与鼓励:“操场上,你的口号响彻全年级,现在的你自带光芒,真棒!”“你的理想是拿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坚信所有的梦想都会插上翅膀!”
小雨生日那天,孙育红写下“小雨宝贝,生日快乐。你很懂得父亲生活的不易,把最好的自己交给这个世界,这就是成长”。
这些祝福和鼓励成为小雨前行的动力,她看了一遍又一遍,农历除夕之夜给孙育红写下:“您让我感受到被关心、被鼓励的幸福。在我心里,早就把您当作妈妈了。”
24年来,每周一次的心灵沟通从未间断,孙育红写下了千万字,关爱在纸间流淌。
采访中,孙育红多次遐想将来自己白发苍苍,手里捧着学生们四面八方来信时的样子:“肯定眼角眉梢、满脸皱纹里都满含了笑意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