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两周前,我们的专栏作者Sylvia一篇“魔都无书可读”的文章,引发教育话题爆点,朋友圈一度被刷屏,争议亦无数,Sylvia更被戏称为“魔都妈”。不少家长提出这样的质疑:中国孩子的英文水平能拿来和国外顶尖私校孩子的英文水平做比较吗?此外,也有不少人认为,母语才是学好英语的基础。针对这些质疑,Sylvia今天又依其丰富的个人经验与观察,写就此文,再一次抛出了迥然不同的观点:中国孩子完全可以与英语母语国家的孩子比拼英语能力;母语也未必是英语达到高水平的基础。或许Sylvia的看法依然只是一家之谈,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些犀利的真知灼见。

文丨Sylvia Yu 编辑 | 黄晔

中文和英文都是非常”仁慈”的语言——这个词是我从英文的表达”forgiving”意译过来的——意思是,说得不好不太影响沟通。中文和英文也都是非常“不经济”的语言,意思是,即使你花了无数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容易被余光中和Harold Evans爵士那样恪守古典的权威人物挑出很多毛病,弄得你灰头土脑,话都不会说、不敢说了。

拉丁文和法语并非如此——它们不仁慈,学习的门槛高;然而一旦入门,你会发现语言规则规范,越学越自信,没有那么多坑掉进去。

因此中英文双语是个频谱很宽的概念。左侧门槛很低——桂林的导游、秀水街的店主、锦江的包车司机、希尔顿的门童和至少几千洋女婿都办得到。最右侧的境界当世无人能及——中英文都原创并高产的我只知道林语堂一人。

我在《不要迷恋“高大上”的魔都双语学校,那可能只是个传说》一文中,说的是右侧70-90%这个区间——能够用中文和英文胜任学术、媒体、法律、科技、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工作。这完全不是异想天开,也是双语学校理应追求的目标。

双语的可能性和瓶颈

我有10年以上国际会议同声和交替翻译的经验,几乎接触过所有你能想象到的行业,啃过无数硬骨头。在碰到影子银行、核电、金融衍生品、采矿等专业领域,还需要现场行业内人士的帮助才能完成工作。

我还曾经给海外对冲基金和严肃平面媒体撰写直接发表的英文稿,写各类双语文件更是家常便饭。所以,我非常了解双语的可能性和瓶颈。这是因为,除了我自己在两种语言之间切换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我经常意识到频道的切换、输出输入的选择,并反思其中的奥妙和得失。

另外,我接触的双语人才可能比任何人都多。他们分散在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企、公关公司、媒体、大学等,不为公众所熟悉。他们普遍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的经验,但也有不少是纯本土的人才,完全没有海外生活的经历。

有几个普遍流传的说法不符合我个人的经验和观察。

1母语奠定学问根基和高度

我没有看过一本中文统计学的书。带领我迈进统计学大门的是一位希腊籍的老师,用英文授课。在工作中如果我需要重温统计学概念,我会去查阅英文的文献,看中文的资料则会一头雾水。

经济学、会计、股票估值、期权、科技,地理、医学、考古、历史、人类学等等,都是英文文献来得容易。我看这些资料没有翻译的过程,直接用英文思考消化,母语的限制从何说起?

2中文的高度限定了英文的天花板

我个人的经验正好相反,突破母语思维的各种瓶颈和枷锁,英文才能学到更高的境界。这个命题实际上跟前一个密切相关。

我们这一代人英语是当第二外语学的,因此最初几年要用中文去理解英文。但是,当英语学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发现,它跟中文是两条平行道,大多数时候形同陌路,井水不犯河水。当你体会到中英文类似的表达和思路,或者完全相反的思维模式,你会莞尔一笑。

更多的时候,你得老实承认,英文那条道更宽更平通向更远的地方。林语堂和宋美龄都是早年英文遥遥领先于中文,成年后再返回探究中文和中华文化的。他们展示了另一条路径,英文学到很高的程度,能够促进中文的学习。

3不了解中国,何以了解世界

我的感受正好相反,我学会了英文,才通过阅读英文的书籍深刻理解了中国,尤其是林语堂《吾国吾民》和《生活的艺术》英文版。中文版虽好,很多微妙的东西丢失了。

如果没有林语堂10年之功翻译成英文的《浮生六记》,沈复这本书我只能看懂一半。牛津印度裔历史教授Rana Mitter所写的”A Bitter Revolution”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写中国近代史的书,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Mitter本人的经历就很能破解“本土根基论”:他是英国长大的印度裔,却偏偏选择跟英国和印度都没有关系的中国近代史去研究。他没有在中国读过中学和大学,按照中国专家和一般人的推理,他选择这个专业领域应该“永远没有办法超过中国人”。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4中文和中华文化是华裔的安身立命之本

这个问题不方便展开,我只能简单地说,我还真碰到不少完全没有身份错乱和纠结的华人,别说在海外土生土长,第二代甚至第三代的华人了,就连研究生阶段才出国的人群中都有,我把他们叫做“沉默的逍遥派”。

他们不符合国人对华人的臆想,又或者对身份的话题不感兴趣,再或者出自语言的隔膜(他们已经不会中文了),在主流的话语体系里基本没有声音。你不能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个庞大群体的存在,就武断地下结论优先英文的学习没有出路。

5中国孩子英文无法与海外私校学生比拼

我们已经见到很多上海出去的孩子,在英美顶尖私立中学开设的文史哲课程中,都有不俗的表现。在父母的帮助下,双语都很强的孩子当然有。

我一位复旦英文系师兄,他在公立学校国际班读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可以独立阅读英文版爱因斯坦和达芬奇传记,还在朋友圈里点评得头头是道。发出前爸爸稍微改了一下语法。

四年级孩子的阅读点评

一个中国长大的孩子,也许没有一个英国教育程度不高的人认识的超市里的货品名或者餐厅里的菜谱多,但是经过训练,他/她可以轻松标出14行诗的抑扬格和A-B-A-B, C-D-C-D, E-F-E-F, G-G韵牌,那么他/她的这个单元的学术英语就可以比肩同等年级英语母语者。

学术是一个个单元搭建起来的,每个单元都可以学得扎实严谨。经过K12的学习,来到大学的时候,当然可以跟母语学生在一个水位。

阅读是学术的基础。上海许多孩子的英文阅读,跟欧美完全同步。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研究提出,华裔在英文阅读方面有任何基因或者认知上的劣势。

说了以上不符合常规说法的可能性外,现在我简单说一下英语学习的瓶颈在哪里。

第一,语言是个鲜活、动态的有机体。不在欧美生活,的确跟不上青少年的切口,听不懂隐晦的笑话,甚至不认识许多日常的名词。但是这没有关系,不影响学术和高技术含量的工作。

第二,没有家庭和社会的滋养,仅凭阅读,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上丰富程度难免受限,外国腔也在所难免。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你的思考多一个维度,在全球化的时代也是资产。

最后,忘了林语堂吧。毕竟林语堂的时代无法复制。西方自五十年代后,阅读与写作的水平也是一路下滑,如今英语能写到林语堂70%,已经可以走遍天下了。

接下来,我以英国优质私立中学Y9入学考试的标准为例,说明中国孩子的英文完全可以与海外优质私立中学学生比拼。

英国优质中学对初中生英语能力的要求

第一次看到七橡树9年级(相当于国内8年级)的入学考试卷,我确实有些慌乱,觉得太难。那时我并不知道,七橡树是学术校中的学术校,在英国也算另类了,需要专门备考的。入学考试提前一年半,考Y7的孩子,卷子却选自Y9的阅读清单。

等我看了50份来自各个私校的卷子,觉得自己也会出题了,就心里有底了。我女儿只是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考试,经过针对性的辅导,她完全可以应对。

原来英国中学对初中生的要求也没有我第一印象那么高。

1. 虽然试卷选了狄更斯、勃朗特三姐妹、吉卜林、柯南道尔等文学巨匠的名篇,但是节选的篇章都相对简单,字数也不多,句群完整,孩子们不需要阅读整本的原著,也不需要完全了解时代和历史背景,就能够理解节选的内容。如果考到诗歌,也是叙述性容易懂的,不会考到抽象的、典故多的诗作。

2. 句子结构不复杂,都是平铺直叙,没有烧脑的倒装和虚拟,也没有太多从句套从句,或者晦涩的典故。就算是七橡树的卷子,一段话跨四、五行,有许多逗号的,也不过是先后性的故事描述。多看几张卷子,孩子们就不会紧张了。

其实我女儿目前阅读的文章,句子结构已经超过这些卷子的难度;她拆解句子结构的能力也很强。

3. 题目一定在节选的范围之内,不会延展。举个例子,如果要考你普希金的“黑桃皇后”,你只要看得懂青年军官没有上膛的手枪吓死了老伯爵夫人就行,你不需要熟悉19世纪俄国社会的纸醉金迷和阶层矛盾。

同样一段节选,出题可以问很多不同的点,对应不同年级和不同的程度。同样的节选,同样的问题,不同年级孩子的答卷,打分标准也不同。英国老师不会为难孩子,我们不必因为看到名家的节选就误以为英国学校要求初中生博古通今、学富五车。

4. 私校入学考试在英国是个相当成熟的产业,每个成熟产业都有领军人物。这些当年的学霸、如今的补习明星早已把入学考试研究透了。他们知道怎样帮助孩子事半功倍地提高。

最近我女儿的老师Isaac教她读Andrew Marvell 1650年写的诗To His Coy Mistress。Marvell是形而上流派的诗人,这首诗以一个英国约克郡青年的口吻,诱惑印度恒河边的一位窈窕淑女,青春易逝,最好及时行乐。

中国人读了大概都会觉得少儿不宜,然而Isaac可以收放自如地教(令我大开眼界),我女儿可以成熟地跟我讨论如何应付这样一个假想情景(让我暗自发笑)。经过我进一步地指导,她完成了如下的答卷:

这一代的小孩去欧美课堂不是打酱油的,他们有自己的光芒绽放。

“无书可读”毫无新意

过去10年,美国在家接受教育的5-17岁孩子人数增加了一倍,2018年预计将达到200万。霸凌是罪魁祸首,而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家长认为学校的学术水平下降,达不到高等教育要求的水准。

“无书可读”的说法其实一点新意都没有,是中外许多知识分子的心声。他们对各种眼花缭乱的教育思潮和实践心存怀疑,希望回归古典,在小学阶段让孩子打好文法的基础。

初中侧重逻辑和推理,高中开始修辞和思辨的学习,严谨的写作训练贯穿整个过程。这个要求一点也不高,无论中英文,方法得当,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分区域,完全办得到。

当我逐渐发现双语学校的常规教学造成“双语都不强”的现状时,我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只是这个解决方案要剥夺孩子运动、玩耍和发呆的时间和权力,也要把妈妈变成她的影子书僮,花时间研究国际基准,评估她个人的不足和短板,绞尽脑汁帮她补课。可以说解决了A问题,同时制造了B问题。

个人、家庭和国家,莫不如此。我之所以让她早早留洋,是希望她在正常的课堂之内,把英文学到高水准,不要通过补课来完成。她应该去英格兰的绿地上,尽情消耗掉所有的荷尔蒙。

我一点儿不担心她的中文,她现在的中文早已超过我的预期。我曾经跟她说,现在国内的语文课就是识字用的,你只要不写错别字我就心满意足了。等你思想再成熟一点,我会给你一份早已准备好的书单,让你的中文突飞猛进。

魔都的双语学校应该做些什么

双语不是梦。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攻克了这个难题,如今的孩子比我们当年的条件好上百倍,他们的父母愿意买单,愿意出力。魔都缺的不是资金,不是人才,是突破性思维、大胆的尝试和投入的敬业精神。令人心痛的是,很多父母和专家居然说,你要求太高,你太矫情,你崇洋媚外,你你你……

我斗胆提两个抛砖引玉的建议:魔都的双语学校可以做些什么,回应父母对孩子双语能力的期望?

第一, 学校应该有清晰的定位和差异化,不要模棱两可,说多做少,千校一面。

我在文章的开头已经提到,双语的频谱和范围很长,学校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中文和英文到底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拿出量化和质化的指标,供家长更好的选择。

留洋有镀金和炼真金之分,让我们老实承认,如果将来只是去海外大学镀金,那么要求真的不是太高,不用那么辛苦。

如果我们再诚实一点,我们可以摊开台面说,即使是炼真金,也有不同的品类和品位:硅谷需要IT码农,华尔街需要量化分析人才,全球制造业需要工程师。这些职位对英文的要求没有人文领域那么高。

但是上海至少应该有那么一两所学校,人文厚度达到英美水位。民国已经有先例,并非痴人说梦。

第二,多做些扎实的、技术层面的研究,聚焦中国孩子的短板,开发出一些针对性的学习模块,即有别于传统的二外教学方式,也跟纯英文母语式教学不同,做出自己的特色。

其实,我这篇文章是英文思维主导,借用了很多英文的术语和行文思路。但是我并非先用英文思考,再翻译成中文写出来。我直接选择频道输出,中英写作水乳交融了。我从来不是什么高才生,在我读书和工作的每个阶段,都有很多同学同事同行比我水平高。

也许正因为他们水平高,才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才轮到我这个边缘人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我能够达到的双语程度,今天双语学校的孩子不在话下,但是我们必须从愿景和高标准开始。

Sylvia Yu

外滩教育特约专栏作者

复旦大学英文专业毕业,伦敦商学院MBA 。曾就职于培生教育集团,多年跨界跨国教育职业经验。现为国际教育机构资深顾问,勤奋的终身学习者,跟女儿一起探索成长,敬畏未知。

外滩教育联合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写作导师

Kevin McCarthy

开发、主讲

“叙述写作寒假集训班” 。

结合中国学生的写作困惑,

系统地讲授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给孩子们实用的写作方法。

文章来源 | 外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