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人物杂志0046:埋葬演义的一代现象3354强万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黄昏深处,主编是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张婉也是三国时代的名人。
他是蜀汉的文官,也是诸葛亮所“钦定”的接班人。在诸葛亮去世以后,他担任了“尚书令”的职务,也算是接替了诸葛亮,在蜀国的“丞相”身份。然而,由于《三国演义》小说的盛行,也由于诸葛亮的形象太过于高大完美,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已经俨然成为了智慧和忠义的代表。所以后人们在解读诸葛亮的接班人——蒋琬的时候,会多少会感到单薄和平淡。
似乎,蒋琬这个人物平平无奇,没什么名气,也毫无性格特点,基本上只是个循规蹈矩的角色,而且还没什么功绩可言。如果不是因为顶着一顶“诸葛亮接班人”的光环帽子,他几乎还根本不配在历史上留名……
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其实,蒋琬在诸葛亮去世以后,主持蜀汉大局有整整十年的时间(公元234年至244年),这个时间,并不比诸葛亮的在任时间短多少(公元223年至234年,也就11年)。
而且在他当政期间,内安国事,外结东吴,并总揽蜀汉军政,驻军汉中,令魏军不敢来犯。还在历史上,留下过“出类拔萃”,“方整有威重”等较高的评价。
今天,我们就翻开《三国志》等史书的记载,来好好剖析一下蒋琬这个人物,给他一个尽可能客观的评价。
首先,蒋琬真的是个毫无个性,循规平庸的人吗?
据《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记载,蒋琬早在少年之时,就颇有才气名望(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而且年纪轻轻,便跟随刘备为官,担任了“州书佐”等职务,并跟着刘备入蜀(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在刘备成功拿下益州之后,蒋琬也被封为广都县县长,从此开启了他在蜀汉的仕途……
然而,蒋琬在这个县长的位置上,干得却并不出色。他不理政事,天天沉醉酒局,虽说不至于将整个县城,搞到了一塌糊涂的地步,但也完全是一副“昏官”的模样。当刘备亲自来到广都县视察的时候,蒋琬依然是作风不改,连面子上的工作,都懒得应付一下……
毫无疑问,蒋琬的懒政和怠慢,使得刘备大发雷霆,当即就要将他治罪下狱,甚至砍头处死。幸亏诸葛亮在一旁提点,告诉刘备,蒋琬这并非是懒于政事,而是他的才能出色,足以治国社稷,而不会满足于仅仅治理一个百里小县……
刘备最终也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没有加罪于蒋琬,只是在匆忙之中罢了他的官了事……
这一段,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
没错,在《三国演义》中,确实也有过类似的剧情,只不过故事的主角,换成了和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
这是罗贯中在玩“移花接木”的把戏,将原本属于是蒋琬的事迹,移植到了庞统的身上?
事实上并非如此,根据史料记载,庞统也有过类似的事迹。在赤壁之战过后,刘备趁虚占据荆州的时候,庞统就曾以州从事的身份,代行过荆州治下耒阳县县令的职务。他不理县政,整日清闲作乐,被刘备查上门来,被免除了官职(《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记载: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
这说明什么?
说明蒋琬和庞统一样,都是在骨子里颇有些傲气,个性十足,而且恃才放旷的人。论才能,他们肯定是有的,而且是出类拔萃的;但论心气,他们也是很高的,并不像普通人一样,愿意从较低的职位上入仕,慢慢从基层上积累攻击,逐步往上爬升。
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却掐掉了蒋琬的这一段故事,倒是对庞统“不理政事”的事迹大加渲染。而且刻意描述,说庞统是因为相貌丑陋(其实正史上并无庞统相貌记载),所以之前一直不为刘备所看重……
毫无疑问,这种“厚此薄彼”的剧情路子,使得庞统在演义中的形象更加丰满而鲜明,却也同时显得蒋琬在小说中的形象更加单薄。所以,尽管蒋琬比庞统活得久得多,为蜀汉效力的时间也更长,但是就在读者们心中的地位而言,他还是远远比不上庞统。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蒋琬在蜀汉为官的过程,以及他仕途的经历。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在进位汉中王过后,蒋琬被任命为“尚书郎”。这个“尚书郎”的职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官,有多大的权力呢?
据史料记载,尚书郎之位始于东汉,是在“举孝廉”的人物中,选拔有才能者,进入尚书台工作,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尚书台的,称为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的,被称为尚书郎,满三年过后,则称侍郎……
看得出,尚书郎的职务,更类似于高级秘书,高层办公室主任一类的性质。平日里主要是协助皇帝或者是丞相等高级官员,处理各种政事,并参与谋略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虽然没有太多实权,但是却能够接近权力的核心,随时都有被提拔到重要职位上的可能。
或许,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储备干部+实习干部”。平日里参与各项工作,并在工作中受到皇帝和其它高级官员们的考察,对其能力和本事作出评价。一旦其它重要的职位上,有了人员的空缺,便立刻会从他们中挑出合适的人选,进补上去……
所以说,蒋琬能够被任命到尚书郎的职务上,也足以说明他的才能,以及刘备诸葛亮等人对他的重视程度。而且,尚书郎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力,但好歹也算是进入了蜀汉权力圈子的核心,和蜀汉的高层人物们,都混了个至少脸熟。这也为他之后的屡受提拔,并一路高升,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刘备称帝,重兵伐吴的失败而返,蜀汉的政坛也在悄然发生着各种变化。尤其是刘备在白帝城去世以后,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并很快掌握了整个蜀国的军政大权。
这时候,蒋琬的晋升速度,就可谓神速了。先是被诸葛亮辟为东曹掾,又被举为茂才……这种提升的幅度,搞得蒋琬自己都难以适应。他一再谦逊不受,并推荐刘邕、阴化、庞延、廖淳等人。但最终还是在诸葛亮的勉励下,正式走上了蜀汉政坛的表演舞台。
诸葛亮为什么对蒋琬如此器重,并力排众议,拉他上位?除了蒋琬本身的才干之外,还在于诸葛亮上台过后的执政思路,以及蜀汉帝国内部,泾渭分明的派系斗争因素。
蜀国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派系划分呢?这一点,其实和刘备立国的先天不足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蜀中原本是刘璋的地盘,而刘备是作为外来户,玩了个“鸠占鹊巢”,从刘璋手中抢到了巴蜀之地……
所以,刘备集团在入蜀以后,就免不了和蜀中原有的势力集团,产生各种摩擦。
大体说来,刘备集团原本大致是由“元老派”(关羽、张飞、赵云、简雍,孙乾、糜家兄弟等)和“荆州派”(诸葛亮、黄忠、魏延、廖化、马良马谡兄弟等)组成。在入蜀作战的时候,主要也是靠这两派的人(带兵打仗的主要是庞统、张飞、黄忠等人)。
在占据益州过后,刘备也颇为重用益州本土的名士们,如法正、李严、许靖、黄权等。甚至,他还娶了蜀中大将吴懿的妹妹(貌似二婚),以求能拉近关系,用以团结更多的蜀中实力派人物……
客观来说,刘备玩政治平衡的水平,还是相当牛逼的。在他治下,蜀中的各色人物都口服心服,而且能够和刘备麾下的元老派及荆州派人物,相处得比较和睦。
我们知道,刘备自入蜀以后,面对几个方向上的军事压力,不得不多线作战。先是发兵公安,为“借荆州”之事与孙权对峙;又是北上汉中,与曹操大军鏖战;紧接着又是东出夷陵,意图想要抢回被孙权偷袭拿走的荆州……
连年的力拼作战,不仅耗尽了蜀中原本储量巨大的粮草,还将蜀中的人力物力基本扒底透支,几乎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刘备却还能维持住自己的政权不垮,这一点真的是相当不容易,也就此看得出刘备政治能力之强。
然而,在刘备病死白帝城之后,蜀中的形势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再没有像他这样强大的人物,来镇住场子,并维系蜀汉帝国朝堂上的政治平衡。
继位的刘禅虽然聪慧伶俐(不是演义里描述的那个废物),但年龄尚小,不足以服众。而作为托孤之臣的诸葛亮,原本是荆州派的人,所以在执政路线上,也奉行“拉一派压一派”的策略……
说简单点就是,诸葛亮一方面联合“元老派”尚在的人物,如赵云,糜家后人等,拉拢西凉军的马超马岱等;另一方面则尽可能重用自己的“荆州派”人物,如马良、马谡、费祎、魏延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压制住益州本土派,以维系住刘禅接手的蜀汉政权,以及自己的执政地位。
毫无疑问,蒋琬也是荆州派的人(祖籍零陵郡湘乡县),就是在诸葛亮的这种执政策略下,得到了破格的重用。并连年升迁,一直升任到了“丞相参军”的职位,并作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和得力助手,开始活跃于蜀汉政坛的最高层。
在这个丞相参军的位置上,蒋琬干得如何呢?
关于这一点,史料上几乎没有什么记载。因为蒋琬并未参与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行动。但是,这并不说明,蒋琬在在诸葛亮北伐的计划中,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反而说明了他的重要性,以及诸葛亮对他的信任程度。
虽然没有参加北伐中原,但蒋琬在诸葛亮的任命下留在成都,与时任“丞相长史”的张裔一起,共同管理丞相府的一切事务。张裔这个人物,在演义小说中并无出场事迹,但根据史料记载,他本是刘璋的旧将,益州本土人士。
也就是说,张裔从实质上来说,是益州派的人,并不算是诸葛亮所信任,并能放心委以重任的人物(相反,还是诸葛亮想打压和压制的人物)。而真正在诸葛亮领兵北出,进攻曹魏的时候,坐镇大后方,并代他行使丞相之职务的人,其实是蒋琬……
事实上,在之后的建兴八年(230年),蒋琬也真的是接替了张裔的“丞相长史”职务,统揽丞相府的一切事务,并负责蜀汉政权内外的一切事宜。而且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在北伐期间,所有军粮筹措,器械运输,兵源补充等后勤工作,也是由蒋琬来统筹完成。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记载: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看得出,诸葛亮对于蒋琬的信任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不单是后勤方面的大总管,还全权负责蜀汉帝国的行政工作,基本上是个“副丞相”的角色。
而且,据史料记载,在诸葛亮数次率兵出征期间,蜀汉后方也算是大体稳定,至少没有出过什么大的乱子,导致诸葛亮腹背受敌,首尾不能兼顾……他的兢兢业业和出色的工作成绩,使得诸葛亮也颇为赞赏,甚至在后主刘禅面前秘密上奏,告诉他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测,那万事可以托付给蒋琬。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记载:亮每言:“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也就是说,诸葛亮其实很早就定下了,蒋琬是自己接班人的计划,并非如演义上所写的,诸葛亮直到弥留之际,才在尚书李福等人的见证下,将蒋琬费祎二人,确认为自己的“后来人”。
果然,在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和曹魏大军相持不下,病故军营以后,蒋琬也就顺理成章地升任了“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从此,他算是接过了诸葛亮的担子,走上蜀汉政坛的巅峰,成为了蜀国的第一权臣。
我们就再来解读一下,蒋琬在“蜀汉丞相”这个炙手可热的位置上,整整十年时间的工作成绩单。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时候,秘不发丧,直到大军撤退,安全进入斜谷以后,才发出了讣告。去世的消息传到成都,自然是又引起了蜀汉朝野的动荡,大多数人都陷入了惶恐不堪的气氛中。
而这时候,蒋琬落落大方地走上朝堂,位处百官之上,安排各种事务……言语自然一如既往,行事利落一如往常。既没有忧伤的表情,又没有欢喜的脸色,言谈举止间,就使得蜀汉政权机器依旧运转如初,并没有因为诸葛亮的去世,权力的更迭,而受到什么影响……
于是,蜀汉百官见蒋琬如此沉稳老练,原本惴惴不安的心,也逐渐放回了肚子里。并且对蒋琬这位“新任丞相”人心渐服,众望渐归……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记载: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此后,蒋琬一方面坚定执行着,诸葛亮生前所制定下来的治国纲领;另一方面又暂时停止了诸葛亮之前一直坚持的北伐曹魏军事行动,将更多的精力都转移到了安理内政,恢复生产等事宜上来。
我们知道,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梦想,就是“克复中原,兴复汉室”。而蒋琬作为他钦定的接班人,却自作主张,停止了北伐行动。这算是违背了诸葛亮的遗志吗?
当然不是,其实蒋琬这是在总结了,诸葛亮前几次出征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过后,才作出的决定。
之前诸葛亮主持的北伐行动,七年之内五次北伐,非但未能对曹魏的核心地盘,造成什么大的威胁,反而是空耗国力,劳民伤财。除了第一次北伐,由于战略上的突然性和战术上的先机,有了一些战果(可惜丢街亭,又将这些战果基本丢光)之外。后来的几次北伐,都基本上是无功而返。
原本就地域狭窄,人口稀少的蜀国,在这种高强度高频率(几乎一年多就是一次全国动员的北伐)的军事行动拖累下,被折腾得国力空虚,甚至是民怨沸腾。而对手曹魏,不仅在地盘和人口上占有压倒性优势,光是放置在祁山一线的军队,就在数量和战力上强于进攻的蜀汉一方……
试想,在本身实力就不济,且后勤困难的艰阻条件下,还想在进攻中战胜实力占优,且处于防守地位的对手,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诸葛亮此前又死盯着汉中——祁山一线不放,其出兵的路线和战略战术上的套路,早已经被对手摸清……
蒋琬明白,蜀汉的实力底子比曹魏相差得太远,所以要打仗也要打得“巧”一些才行。应该是用战略上的谋划和战术上的指挥,来弥补己方实力的不足。将有限的兵力和战力,用到恰到好处的合适地方,直接打击对手的软肋弱点处……这样,才有可能做到以少胜多,以弱逆强。
所以,蒋琬暂停了北出祁山,攻打中原的军事行动,让整个蜀汉帝国都就此蛰伏了下来。一方面修生养息积累实力,一方面重新制定作战计划,并静待时局发展,等到曹魏一方露出软肋之时,再在适当的地方突然出手,给予其致命的一击……
怀着这样的战略目的,蒋琬就这样开始了他的执政生涯。而整个蜀汉帝国,也在他的主持下,逐渐迈入了“后诸葛亮时代”。
据史料记载,蒋琬在执政期间,行为廉洁公正,凡事光明磊落,而且为人厚道,胸怀坦荡。时任东曹掾的“杨戏”,性格直爽而不拘小节,在大庭广众面前,时常对蒋琬的问话爱理不理,像是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
有人在背地里向蒋琬打小报告,说杨戏目无尊长,目中无人。而蒋琬非但没有搭理这样的诋毁之说,反而出言给杨戏辩解,为其圆场。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记载: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后来又有时任“督农”官职的杨敏,公然在他人面前诋毁蒋琬,说他现在当丞相,做事理政的水平,远不如之前的诸葛亮。蒋琬在听到这些话以后,非但没有发怒和辩解,反而是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坦然自己就是不如诸葛亮的事实……
不仅如此,在后来杨敏犯罪下狱的时候,蒋琬也是完全不计前嫌,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是亲自为其说情,使得前者最终免去了“重责”的惩罚……
(《三国志-蜀书-蒋琬传》记载: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
看得出,蒋琬不仅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而且为人秉公,绝不在工作中夹杂自己的个人情绪。从这个角度看,他的人格和性格,都可以说是一流的。他这样的人执政,自然是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也能团结住国内大部分的政治力量。
再加上蒋琬暂停了北伐行动,使得原本一直绷紧了“战争”这根弦的蜀汉,国内政治环境得到缓和,各方面生产也得以恢复……在这种内外安稳的环境下,蜀国国势平稳,百姓生活安定,曾经号称“天府之国”的蜀中盛世,又得以隐隐浮现……
不过,蒋琬并没有忘记诸葛亮临终之前的嘱托,以及“克复中原,中兴汉室”的终极目标和使命。他已经在心里默默定下了谋略,要一改诸葛亮之前的战略,摒弃掉之前“北出祁山,剑指长安凉州”的死板计划。
他知道,蜀弱魏强,所以打仗也不能按部就班地打,更不能按照敌人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战略方向去打。只有改变之前的作战思路,才能在在战略和战术上,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样,才能打出对自己有好处,并且对敌人也造成较大损害的决定性胜仗。
于是,蒋琬改“北线”为“东线”,改“山路出兵”为“水路进军”。他打算多造舟船,从水路顺势而下,以汉、沔地区为主战场,攻打魏国的魏兴、上庸一带。这样,不但能使得曹魏在祁山——雍州一线的防御完全失效,还能直接威胁到曹魏的核心地盘。
不仅如此,东出上庸的可以走水路,从此不再受蜀道艰险,出征路途漫长、旷日持久、后勤运输困难等因素的困扰(后勤问题一直是诸葛亮五次北伐的最大瓶颈)。而且,东线还有利于和东吴孙权一方联手进军。只要是双方通力合作,两军合力,还可以背靠富饶的江东粮仓,不用再为粮草的问题而犯愁……
当然,这条军事路线也是有风险的。因为曹魏的高层也不是傻瓜,在自己的核心地盘的外围之地上,他们也没有理由不设重兵防守。一旦吴蜀两军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就要面对蜂拥而至的曹魏大军主力,陷入被重兵围堵的可怕局面。
而且,这还不是最大的风险。真正的不确定因素,是江东孙权的态度。据史料记载,之前诸葛亮在进行北伐行动的时候,就曾联络过东吴一起行动。结果东吴大军不是按兵不动,犹豫不进;就是出师不利,反而影响战局……
也就是说,蒋琬这套军事战略,其实也是非常冒险,而且成功率还不见得高。更何况,一旦蜀军主力东出,又会暴露自己,在汉中阳平关一代的软肋。这时候,曹魏大军一旦发起进攻,就会很快打破蜀汉北线的防线。到那时,国内空虚的蜀汉,又拿什么来抵挡魏军的长驱直入呢?
只不过,话又说回来,但凡是打仗,又哪能有四平八稳,完全不冒风险的呢?蒋琬这套战略思路虽然风险高,且成功率低,但一旦成功,就可以在瞬间打开蜀汉“偏安”的局面。总好过像诸葛亮那样,长期与曹魏在汉中对峙鏖兵,拖延消耗,这样虽无太大风险,却也毫无胜算的作战模式……
然而,据史料记载,蒋琬在其“丞相任期”之内的大部分时间里,都率兵驻扎在汉中,并伺机进军伐魏……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去实现自己的战略构想,到头来反而是像他的前任诸葛亮一样,继续出兵汉中,走上了他曾经认为失败的“北伐老路”,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并非是蒋琬所愿,而是他的顶头上司,蜀汉后主刘禅的命令……
据史料记载,在延熙元年(公元238年),也就是蒋琬坐上蜀汉丞相位子的第四个年头,刘禅下诏曰:“寇难未弭,曹睿骄凶,辽东三郡苦其暴虐,遂相纠结,与之离隔。睿大兴众役,还相攻伐。曩秦之亡,胜、广首难,今有此变,斯乃天时。君其治严,总帅诸军屯住汉中,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
这一段的大概意思是说,曹魏后方的辽东公孙氏(公孙渊等人),不服曹魏管辖,意图反叛。而曹魏大军在司马懿的率领下进剿。此时魏军主力不在中原,正好给了蜀汉和东吴联兵北伐,东西合击,直捣黄龙的好机会……此时不进军,又更待何时?
刘禅这又是在搞什么名堂呢?诸葛亮之前连年出兵,在汉中祁山一线与曹魏作战,几乎毫无进展。作为蜀国之主的刘禅,居然看不到这一点,还继续踏进同样的坑,难道真证明了他在历史上留下的“昏庸愚蠢”之名?
其实,刘禅并非是如大多数人一直所认为的,是个“扶不起”的懦弱君主。相反,还是一个相当聪明,而且能干的人。他的军事能力不好说,但是论政治水平,他可是完全得到老爹刘备的真传。不然,他也不可能在诸葛亮去世后,主持蜀国国政长达30多年时间,最后还能得以善终……
所以说,刘禅命令蒋琬出兵汉中,并非是由于军事上的原因,而是政治上需要……他要通过将蒋琬“外调”的手段,来真正摆脱诸葛亮之前独揽朝政的阴影,并逐渐移除“荆州派”在朝中的霸权影响力。让蜀汉的最高权力,真正回到他这个“皇帝”的手中来……
据史料记载,刘禅在诸葛亮去世,蒋琬继任过后的前三年,还没有太大的动作。等到蒋琬,费祎,姜维等荆州派的人,将蜀汉帝国军政两方面的波动逐渐稳定下来以后,就开始玩起了他的政治手腕。
最初,蒋琬是以“尚书令”的身份总揽政事,而刘禅却连续升任他为大将军、大司马;另一方面,刘禅又令费祎,来顶替蒋琬留下的缺空。使得费祎一路官升至尚书令、大将军……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司马”和“大将军”这两个职位,在东汉初期,由光武帝设立的。虽然名号不同,其实两者品级相同、权限相同、职责也相同……只是为了解决作战的时候,诸将出征名号不足的问题。
蜀汉政权仅仅一州之地,根本就用不着设置这种职权完全重叠的官职。而刘禅分别将蒋琬和费祎推上这两个职位,目的只是为了将权力分开,让蒋费二人相互钳制,避免又出现之前诸葛亮那样独揽大权,架空皇帝的现象出现……
而且,将蒋琬调出成都,远驻汉中,也有利于刘禅在成都施展手脚,逐渐谋求亲政,让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蜀汉皇帝,益州之主。
看得出,刘禅的计划是一环扣一环,谋略和实施的过程都近乎完美……如此毒辣的政治手段,还有谁敢说,他是演义里渲染的那个,毫无智商的白痴后主?
而蒋琬呢?在这种复杂的政治形势之下,他政治生涯的后半段,也只能是在汉中军营中度过。据史料记载,他驻军汉中的时候,魏军并无来犯,而姜维在他的命令下偏师,也收效甚微……再加上东吴在“联合出兵”一事上,一直犹豫不前,导致“东西夹击”的计划也一再泡汤……
这时候,蒋琬上书刘禅,阐述了自己的军事路线观点,并提出了“东出上庸”的计划。结果,自然是收到了刘禅,以及大多数朝中官员的反对……前面已经说过,这套作战计划的风险很大,一旦失败就连撤退都不容易,而且还要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东吴的力量,不稳定因素实在太多……
更何况,作为刘禅,本来也不愿意看到,蜀国又出现这种举国动员,倾力出征的事情发生。之前,诸葛亮就是以“北伐”为由,始终把控着蜀汉军队的指挥权,并以此巩固其独揽朝政的地位。而今,他又怎么可能同意这样的计划,让蒋琬有机会成为第二个诸葛亮?
据史料记载,蒋琬生命中的最后两年,进驻了涪县,并开始了准备东征的计划,比如大造舟船等。然而这时候的他,由于长年的忙碌政事,已经被疾病拖垮了身体(《三国志-蜀书-蒋琬传》记载:由是琬遂还住涪。疾转增剧)……
最终,在延熙七年(公元244年),蒋琬上奏刘禅,告知自己已经是重病卧床,无法理政,希望能将“益州刺史”之职位让与费祎,从此结束了他在蜀汉从政的生涯……
在两年之后的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蒋琬也因病逝于涪县,谥号为“恭”……
就此,我们也算是理清了,关于蒋琬这个人物,以及他在蜀汉入仕从政,并官至丞相,主持国政的事迹。
我们应该给他打上一个怎样的总结,并给予他什么样的评价呢?
应该说,相对于在《三国演义》中,那个在诸葛亮“圣贤光环”的压制下,略显得有些暗淡平庸的接班人角色,历史上真实的蒋琬,其实也是个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而且,他有才能,也有才干,有谋略,也有想法……只是在蜀汉政治旋涡的沉浮中,他的很多想法和思路,都没能有机会去实施。
作为蜀汉“荆州派”的代表人物,他能在诸葛亮执政的时代,受到各种赏识,如火箭速度一般提升,并被定为最高执政者的接班人……但是也不可避免的,会在后诸葛亮时代,被作为刘禅“亲临朝政”路上的绊脚石,受到各方面的排挤和打压。
不过,在蒋琬执政蜀汉的十年时间里,他还是尽了他的最大努力,来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不管是一开始的安定众心,暂停动员,恢复生产;还是到后来的秉公理政,驻军汉中,并提出新的军事战略思路……
而且,他也并没有像诸葛亮一样,抓着军权不放,作为保障自己权力地位的工具,并一意孤行执行自己的战略计划。反而是在很多时候,都听从了刘禅的命令,并且将权力逐渐交还到了刘禅手中……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这一点都是难能可贵。
据史料记载,蜀汉众臣之中,在去世后能配得上“谥号”的,仅有十二人。而蒋琬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谥号“恭”,代表的就是他“谦恭”,“大度”等人格品质,以及他廉洁奉公,秉公执政等事迹……
而今,蒋琬的塑像,依旧坐落在成都武侯祠中,位列“文臣廊”的第九位。
而蒋琬的墓址,至今依然保存完整,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的西山之上。整个墓群墓建筑风格古朴,不据不傲,与蒋琬为人处事风格一致。墓侧旁的“蒋恭候祠”,大门两边还有一副对联,上书:小心自可襄诸葛;大度尤能恕二杨……
PS:蒋琬最早入仕时,担任县令的“广都县”,其实对于成都人士来说,都并不陌生,就是今天位于成都城南的“华阳镇”。
而且,笔者现在就居住于成都市华阳镇,而且已经住了好几年,也可以算得上是半个华阳人。而今,虽然在华阳镇中,已经找不到当年三国时代的历史遗迹,但是“广都”等地名,却依然保留了下来……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