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人会清楚地看到,德军中很多高级军官经常有“冯”(von),在冯后面的是他真正的家族姓氏。
比如,大家熟悉的二战德军元帅埃里希·冯·曼施泰因(Erich vonManstein);
下图是一战时的曼施坦因~因为出身高,上过军校,直接当了军官,而他之后将要宣誓效忠的“元首”,此时却只是个不起眼的基层传令兵。
德军“闪电战”的启蒙者——提出“总体战”的著名军事家,一战德军将领,埃里希·冯·鲁登道夫。
冯·鲁登道夫(1865年~1937年),这表情,看就很不好惹
德二帝国的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
另外,大量名人,也带着这个“神气十足”的“冯”字。
比如,大文豪歌德,全名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大诗人席勒的全名是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
然而,如今的德国, 再提及当代名字里带着“冯”的公众人物,大家张嘴能说得出来的,估计也就是下图这位了——前联邦德国国防部部长,现任欧盟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后面会详细说,她名字中von的来历)。
要说这个“冯”(von)字,某种程度上,可以算得上是德意志贵族的标志,同荷兰的“范”(Van)一样,von后面原本是其家族的封地或来源。
“von”就类似法语中的de和英语中的of,比如英国那位超长待机的查尔斯王子,有一个头衔是“威尔士亲王”(Prince Harry of Wales),威尔士在名义上,就属于这位老王子的封地。
跟德国类似的,还有曾经的奥地利贵族。比如,下图这位,是奥地利王国开明专制时代的重臣文策尔安东·冯·考尼茨-李特贝格伯爵。
不过,到了奥匈帝国时代,由于多民族国家的属性,也出现了很多名字里没有von的非德语文化圈的贵族群体。比如,跟伊丽莎白皇后(茜茜公主)交往密切的匈牙利贵族,奥匈帝国外交部长,久洛·安德拉希伯爵。
而且,即便德语文化圈中,贵族无论地位高低,名字里都带着个“冯”,但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用法,却不尽相同。
通常,奥地利贵族的头衔放在名与姓之间,而不是全名之前。比如,一个叫做弗雷尔的贵族,放到德国,叫做Freiherr Manfred von Richthofen,而在奥地利则是Manfre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20世纪初的奥地利贵族
德国贵族名字里von的起源,还得追溯到中世纪早期。
原本,德意志人,过得很凑合,平民阶层,都是没有姓氏的。
中世纪的时候,姓氏开始普及,一些普通大众,为了图方便,往往就直接把自己的职业用作了姓氏,如Bauern(农民),Muller(磨坊工人),Schuster,Schumacher(鞋匠),Schneider(裁缝),Schmidt(铁匠)等等。
德国女性传统民族服饰
没成想,有些“见过点市面”的人,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会投机取巧地借用一些贵族的姓氏。
不过,很快,这种举动很快遭到官方的注意和禁止——你也配姓赵?
因为,在阶级固化严重的古代欧洲,姓氏可不仅仅就是个简单的识别标志,而被赋予了特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含义。
除了德国,几乎所有的欧洲贵族,都很在意通过自己特殊的姓氏和那些“卑微”的平头百姓加以区分,来彰显自己的特殊社会地位和家族的荣耀。
中世纪的德意志贵族
所以,在各项法令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形下,贵族们便直接在家族姓氏之前,挂上了一个“Von”字,用以“打假”。
不过,发展到近代,这个“冯”字又几乎被用成了“烂大街”的模式。
德意志贵族也主要奉行那套“长子继承制”的传统,一般情形下,只有大儿子才能继承庄园田产,其他女子的空有贵族头衔,需要自谋生路。
作为次子,你继承不了家族封地和世袭头衔,但不影响你名字里带着“von”。而且,女性改嫁后,也仍可以继续用前夫家族的“von”。
这导致,von”的量越来越大。到了近代后期,那些名字里带着神气的“von”字的男男女女,还真不一定有产业,更不一定就能拿得出非常正式的贵族头衔。
比如,前面提及的埃里希·冯·鲁登道夫将军,还有他一战时的老板,后来魏玛德国的最后一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元帅,都是没落贵族出身,虽然名字里也有“von”,但老爸这一代早就没有了明确的贵族头衔。
在兴登堡元帅面前非常谦虚卑微的希特勒
到了一战二战时代的德国,一个人的姓名中含有“von”这样一个小介词,只意味着他与历史上的某个贵族世家有联系,并非就说明,他本尊属于一个带着品级和头衔的贵族。
不过,后人一提及“von”,想到的,仍旧总是那些穿着精美笔挺军装制服的贵族军官。
一方面是因为,相比欧洲其他文化圈,英国俄这样的国家,名字中都没有“标志性”前缀区隔,而奥地利贵族名字里又不一定非得加“von”。
加之,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成为共和国后,政府还干脆彻底禁止了一切贵族头衔和“冯”等称号,并立法规定,违者将被处以2万克朗罚款或至多6个月的徒刑。比如,著名的经济学家哈耶克,以前叫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从1919年起,就只能叫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了;
如今奥地利“贵族”很多人又开始带von,比如这位和拿破仑后代”联姻“的奥林匹亚·冯·祖·阿科·津纳伯格女爵
还有法国,其贵族的“de”又让数次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给震慑的不敢再造次。
——这样一来,仿佛只有德国人的“von”,最能体现那种生动的贵族识别特征。
此外,跟德国贵族相关的,最鲜明的印象,当属源自普鲁士的容克贵族。
跟英法等老牌贵族享受的悠闲田园生活不同,这些贵族“von”们放飞自我的场所是强调纪律和荣誉普鲁士/德国军队,他们的贵族头衔被看做荣誉和能力的证明,而不是同土地,财富和养尊处优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当然,有了军功,田产、财富什么的也就滚滚来了,所以,他们也同样是富有的庄园主,但对于其家族信条而言,搞“军事斗争”才属于他们世代传承的主要方向。
这些武德充沛的容克家族世代带兵打仗,攻城掠地——对战争异乎寻常的“热爱”早已深深根植于其家族血液之中,打仗似乎成了他们的本能~几乎每个贵族男性都有在战场上激情冲锋陷阵的经历。
一战中王牌飞行员,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他是个货真价实的东普鲁士男爵,英国人给他的绰号是“红男爵”
“红男爵”战死后,作为敌人的协约国为这位颇具骑士风度的德军飞行员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老实说,也并非德军中的贵族军官,都来源于普鲁士的容克贵族,南德地区的“冯”们(他们很多属于乡村贵族或者宫廷贵族),照样也贡献过不少人力。
典型的,像广为人知的,刺杀希特勒的克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上校。
这位身残志坚的上校先生拥有伯爵头衔,出身于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的斯图加特(目前,奔驰、保时捷、博世公司的总部都在这里)。
劳斯·冯·施陶芬贝格伯爵夫妇合葬的墓碑——看两人醒目的“Von”
不过,因为这个普鲁士实在是太能打,它的建国史和扩张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尤其是源自东普鲁士的容克贵族,素来以崇尚武力和霸权闻名世界。
就这样,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冯(von)=容克贵族=好战侵略。
甚至,连二战胜利后,“三巨头”划分世界的时候,也这样重点考虑过。
在他们看来,普鲁士,尤其是东普鲁士,向来是个危险而敏感的地方——此处过于危险,必须要在地图上强行抹掉!
于是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正式决定把德国东部边界领土部分割让给了波兰,同时把基督教新教——路德教发源地、大哲学家康德的故乡,东普鲁士首都——格尼斯堡(德语:KöConigsberg)割让给了苏联。
不到两三年的时间,苏军就几乎驱逐了当地所有的德国人,同时迁入大量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军民到此地定居。
自此,这里成为了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下属的“加里宁格勒州”,哥尼斯堡也被改名为加里宁格勒市~这也是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举办地。
另外的一些德国东北部领土,大部分割给了波兰,以用作对波兰被苏联占走18万平方公里领土的补偿。
同理,波兰那边也效仿苏联,搞了相当彻底的“民族大换血”。
冷战后期,两德统一时,联邦德国政府正式签订了相关条约,承认了战后的既定国界。至此,东普鲁士跟联邦德国再无瓜葛。
比如咱们开头提及的几位德军的著名将领·冯·鲁登道夫、冯·兴登堡,他们的老家波森,早就成了波兰的领土,并改叫了波兹南。
甚至,曾经的德意志条顿骑士团总部马尔堡城堡(Marienburg)都早已成了波兰领土。修复后,为波兰政府创造了可观的门票收益。
冷战结束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东普鲁士贵族“冯”的后代们,曾经多次奔赴波兰协商,去“故土”寻根,试图用重金买回自己家族的部分庄园。
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还是悻悻而归。
此情此景下,老家和祖产都成了别国领土,这个“冯”(von),还叫个什么大劲。
电影《百万大逃亡》就是说1944秋-1945年初,东普鲁士的容克贵族们被驱逐,一路逃难的历史
据统计,目前德国目前有8万多个名字里仍旧坚持带“von”的贵族后裔,跟8000多万的总人口比,确实属于小众群体。
很大程度上,除了上面说的那种背井离乡,祖产所在地已经成了“外国领土”的“冯”们以外,很多原本就不算很“贵族”的旁系“冯”们,则为了适应战后去纳粹化的大环境,直接舍弃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容克军事贵族“von”。
毕竟,二战结束前,很多德国人名字中的“von”,仅仅指代的是其家族的发源地,他们不见得就真的有贵族头衔,去掉von,也没啥对不起天地祖宗的心理压力。
而且,你一没祖产二没家当,一个辛苦上班的“打工人”,头顶着个“冯”,不觉得有点“那个”吗?
另外,战后“冯”被认为有专治色彩,也曾经一度被打上了落后、封建的标签,因此,很多“冯”选择默默地舍弃了这个德意志贵族的标识。
这方面,东德地区尤甚。
比如,德剧《冷杉溪》(我们的父辈第三部),伯爵女儿选择嫁到了东德,就毅然去掉了自己家族传下来的“冯”,那决绝的心理如同咱们当年“破四旧”一般。
《冷杉溪》剧照
至今,名字里仍然坚持用“冯”的,大多数家族真的有些来头。
像开头提及的现任现任欧盟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虽然她娘家也是一个官僚和富商世家(他爸当过14年州长),但仍不属于冯系贵族。她的“冯”,来自于丈夫的家族。
冯·德莱恩原本是个医学博士,呼啦啦的生了七个孩子,一群子女各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她的丈夫叫做——海考·冯·德莱恩,两人为医学院同学。这位冯·德莱恩先生出身于丝绸商人和贵族世家,家族原本享有男爵称号。
后来,冯·德莱恩女士选择了弃医从政,而冯·德莱恩先生则成为了一名医学教授和著名企业家。
这两口子无论是个人事业,还是家庭人口生产,可算是都相当给力。
而且,他们的日常生活也非常低调,也从未刻意拿自己“高贵”出身来炒作或者说事儿。
有意思的是,什么“冯”贵族啊、东普鲁士故土这类的“不堪回首”的历史,其实大部分德国人都已经看开了,反倒是在遥远的中国,总有一些热心群众,一直在为这段过往,感到由衷的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