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丰富生活,让自己进一步成长,请关注我们的第一个号码
作者|剪切云
编辑|知道吗?
这段时间,我们年轻人总是被称为七八点的太阳,充满生机。但是有一天,当我们被贴上“不平凡”、“浪费人生”、“混吃”等标签时,我们不仅一点也不生气,甚至非常激动地指着这个标签自豪地说。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朋友圈,里面没有鼓励鸡汤,反而越来越多的人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分享自己的低落,分享自己的放弃,分享自己的“葬礼”,对生活“吐槽”。
“假如今天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欺骗你。”
“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最后结束难。”
“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你努力还有个BALL用?。”
“爱笑的姑娘运气都不会太差——运气差的姑娘根本笑不出来!”
如果以上场景和句子你都很熟悉,恭喜你进入了中国年轻人“丧文化”的世界。
或许没人能准确说出“丧文化”是什么时候开始浸入我们生活的,也许是今年,也许是2016年,还有可能是十年前,甚至可以猜想,“丧”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是在某个时候,它突然如深海的鲸,跃起在了人浪之上。
互联网上关于“丧文化”是这么定义的:
“丧文化,是指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
其实这不算一个严格而精准的定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它进行自己的解释,但提起“丧文化”,大家都会认同的一点就是,它是一种“负面情绪”的释放,这些负面情绪并不是觅死觅活的绝望,也不是力贯金石的愤怒,只是生活中看似很微不足道和一些不顺心的小事情。
我父亲有个朋友K先生,他绝对是个对生活充满热忱的人,无论是顺境逆境,都可以拿出一副乐天派的架势来面对。在国企工作了几年后,他毅然选择辞职下海,开始创业。创业的过程是坎坷的,但凭着过人的学识与才华,再加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拼搏多年,K先生已是小有成就的企业家了。我曾问过他,是什么支持你熬过那么多的辛苦?他微笑着告诉我一个词:“乐观”。
所以在他的字典里,根本没有“丧”这个字。
K先生也最欣赏那些与他一样乐观向上的人,如果他亲自招聘面试,那些洋溢着自信与激情的人总会让他青眼有加,而对那些才华横溢但却面无表情的人,他虽然也会收入囊中,但总会带着遗憾对他们说:“年轻人,如果再有朝气一点就好了。”
最近,他向我们吐槽了自己的疑惑,他很不明白,在他的员工里年轻的那一批,怎么总喜欢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一些丧气的话呢?
比如:
“这几天黑眼圈重的要死,头发长了也没剪,总被风吹得乱七八糟的,前几天拿手机看到屏幕照出来的自己跟鬼一样,吓一跳,可以说是很丧了。”
“感觉所有人都在变精致变美,只有我在变肥变丑,好丧。
“我们到底想打造出什么样的生活啊,生活一回头,就会把我们像拍蚊子一样拍死在墙上的。”
丧气的事情不应该自己偷偷抱怨一下就好了吗,为什么还可以堂而皇之地摆上朋友圈呢?作为一个与小年轻有代沟的“中年人”,K先生表示非常不解。
我听了他举的这些例子,不禁哑然失笑——这不就是我们日常的“丧”吗?饭后,我问K先生,“说丧气话”的员工与那些“不说丧气话”的员工相比,业绩如何?他思考了一下,说他们业绩差不多,甚至“说丧气话”的员工中有一两个人工作还十分努力,业绩也相当优秀。他说完后,突然明白了什么,又摇了摇头。
新时代的我们,每天接触着更多元的世界,生活在更包容的氛围,可选择多了,迷茫也随之增加。
“丧文化”里被年轻人吐槽的,其实都是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小事,这些烦恼和小情绪也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只不过以前我们自己偷偷躲着“丧“,如今却是全民一起”丧“。
“丧”聚涌成潮,也许只是因为某一天,一个人为了宣泄心中的苦闷,发泄式地在网上吐槽了自己无奈的人生,虽然ta一个人的话微不足道,可无形中另一个生活不如意的人看到了ta的吐槽,惊觉原来万事不顺的不止自己一个,于是受到了鼓励的ta,也大胆地开始向人们诉说心中的不快,接着一个传一个,人们渐渐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没必要将万般辛苦都咽下肚,自己也无需伪装坚强,可以勇敢地在朋友、陌生人面前说出自己的软弱、自己的无能和自己小小的庸俗的愿望。
我想,促使这些“丧”从人们的胸腔中发散出来,最终汇集成浩浩荡荡的“丧文化”的,是现在更加自信的年轻人们,对传统“打落门牙往肚里咽”等被动和压抑的价值观的逃离。
过去我们一直被灌输,要时时刻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悲伤是软弱的,消极是要被唾弃的,但我们不是超人,我们也会累,我们也会消沉,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告诉别人自己的悲伤呢?
虽然说着“丧气话”,但我们从未放弃希望。
在各种“丧”中,并没有极端的绝望与愤恨,因为那只是短暂的胸中不快,幽默地发泄,快乐地回完大家的评论,再好好睡上一觉,我们又能打起精神再度出发。
毕竟我们身边还有无数的人正经历着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还有无数与我们一起奋斗的人,还有摆脱“丧”的希望。
生活的常态本就是酸甜苦辣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