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老子qq名字叫什么〕老子的牛叫什么名字…

时间:2023-03-08 05:27:4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文:林燕(读书社所属作家)

孔成仁见到父亲后这样说。“赵文道,晚上可以死。

”意思是说,早晨明白了宇宙的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死而无憾了!

可见他对“道”的敬畏之心,其惜道重道之心,值得追求人生真谛的每一位后人,去认真的深思、感悟其中玄而又玄的东西。

此生若不懂老子,纵享荣华富贵亦枉然!存天理灭人欲,为耻而止,尊自然之道,谓之道德,而非存天理灭人欲表面所误读之意!

老子(101岁),姓李名耳,别名:李伯阳、老子、老聃(dān)。

华夏族,东周前段春秋五霸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

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始祖,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

老子乃世界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其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与《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主要成就: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性命双修 。

尊号:太上玄元皇帝 庙号:圣祖

一、

老子死了,朋友并不悲伤

老子长寿,101岁仙逝,邻里都来吊唁。

老子顺民之性、随民之情、与世无争、柔慈待人的人格魅力深得世人的爱戴。

老人为他哭泣,如同死了儿子;年轻人为他哭泣,如同自己死了亲人。都悲痛欲绝,不能自拔。

老子好友秦佚前来吊唁,到老子灵前,却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就哭了三声。

当他转身回去时,被邻里拦住,责问:“你是老子的好朋友吗?”

秦佚答道:“当然是。”

邻里道:“既为老子好友,为何如此薄情少礼?”

秦佚道:“有何不可?”邻人听后,转为愤怒,大声责问:“那你说说是什么道理?”

秦佚笑道:“吾友老子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你可知道?昔日老子出生,由无至有,聚气而成,顺时而来,合自然之理,有什么值得过于开心的?今日老子去世,由有归无,散气而灭,顺时而去,合自然之理,为什么要过于哀伤呢?

生来切喜者,不要得意忘形;死而悲伤者,不要悲伤过度。生时不好好活,该死时怕死,都是以己之意愿强求生、死,违背了自然之理,过于纵情。这样违背自然、天理,就不合乎道了。不合于道,又怎么算是老子的朋友呢?我是老子的好友,当遵其言而动、顺于道而行。所以能以理化情,不再悲伤。”

大家听了,感觉有些道理。不过又问:“你既然不悲伤,为什么有哭喊三声?”

秦佚笑道:“我哭号三声,是与老子辞别也。

一号,言其生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

二号,言其死而应时,合自然之理也;

三号,言其在世传自然无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

大家听了,觉得秦佚是老子真友,就推其为主葬之人。

合土之时,秦佚颂悼文道:“老聃大圣,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此处似懂非懂,接着往下看。

二、

老子思想为世界所疯抢

苏联李谢维奇说,“老子是国际的”。英国李约瑟一生研究中国,他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

李约瑟越研究越认识老子,越发相信老子学说的正确性,他晚年干脆自称是“名誉道家”、“十宿道人”。

李约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很有成就,是上个世纪国际上知名的汉学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从而为上个世纪后半叶世界“老子热”的形成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的神秘感再次震撼世界。

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兴起了“老子热”,《老子》一书在这些国家被一版再版。2007年,在已有多种英文译本的情况下,一种新的《道德经》译本的出版权在美国为8个出版商所争夺,最后哈泼公司以13万美元的高价买下出版权。老子思想风靡全世界。

《道德经》对世界的影响之众、之广、之深,不可估量,“老子天下第一”并非妄语。您若不懂老子,情何以堪!

三、

方法(德)来源于事物的规律(道)

“道德”二字囊括整个中华文明的精髓。“道”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就是“德”,以耻而止,尊自然之道,谓之道德也!

老子建立了一个囊括宇宙万物的理论。一切事物都遵循这样的规律(道):事物本身的内部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相对复杂和变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好与坏会时而变换。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万物都遵循其规律,这种规律又是无为的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实则是“有为”。由“道”可知,“无为”可转化为“有为”。

这种认识的高度高在于她遵循了世间的天道规律,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得到更好的效果。

“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

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的存在,没有人能理性的指出其存在的真实目的。因此,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如同1+1=2、父与子、夫与妇、昼与夜、生老病死一样,这就是自然道德规律。

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的。

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并没有指出“目的”,自然规律最好的结果便是遵循道而止于德。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无”与“有”(万物存在即是“有”)会相互转化。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来自虚无,也走向虚无。比如:人的生与死“昔日老子之生也,由无至有、今日老子之死也,由有归无,无需过于喜悲。

若看到此处还是模模糊糊,无碍,请接着往下看。

四、

坊间传闻:老子自幼聪颖思想轨迹已跨入探寻人生真谛的境界

老子小时候聪慧,好学,常缠着家人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了一位博古通今、精通天文地理、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老子学问。

一天,商容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老子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

老子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

“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

老子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

商容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晚上,老子带着疑问问母亲、家人,都答不上来,不知所以然。

于是连日来,老子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天,商容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

老子又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

商容道:“皆神所为也。”

老子问道。“神何以可为也?”

商容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

老子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

商容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晚上,老子又带着疑惑问母亲、家人,都回答不上来。

于是来日来,老子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再一天,商容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

老子问:“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

商容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

老子问:“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

商容道:“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晚上,老子又带着疑惑问自己的母亲家人,都回答不上来。

于是连日来,老子求教相邑才学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

又一天,商容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

老子问:“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

商容道:“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

老子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

商容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晚上,老子又带着疑惑问母亲家人,都不能回答。

于是,老子遍访相邑有才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有人问,老子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瞎问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但是他就是老子,2000多年了还活在世人心中,也许活的更久。

五、

机缘巧合 再结名师 进都深造

商容老先生教授老子三年,向老子的母亲辞行:老子我已经教不了了,不是我不想教,而是我的学识有限,令公子才思敏捷,求知无尽,志存高远,我已经不能再当他的老师了,您需要另请高明,让他继续深造,其前途不可限量。

恰巧,商容的同门师兄为周太学博士,听闻老子的故事,特别赏识,早就想看看这个神童,于是商容便把师兄推荐给了老子的母亲。

东周之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

这年老子十三岁,拜别老母亲,离开家乡踏上了周都求学深造之路。

周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

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如鱼得水,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转眼三年,已不可同日而语。

博士又推荐老子入守藏室为小公务员。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包罗万象。

老子一入守藏室,如蛟龙游入大海,如苍鹰展翅遨蓝天。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后老子19岁,早已名闻遐迩,享誉内外。

六、

一场飞跃千年的圣人对话 老子天下第一 我只能是”孔老二“

老子,有三个意思,或多或少掺杂在一起。第一种含义是指父亲;第二种含义是骄傲自大的人的自称;第三种含义就是指这位了不起的思想家老子。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儒家鼻祖孔夫子自当为天下第一,他礼乐诗歌辞赋无所不精,不仅能够触类旁通,而且能做到观器论道。只要看到一件器物,就能将其出处,用途,原理等说出来,并且能够从中总结出一些东西,也就是随意发挥,无师自通。他率领他的弟子,周游列国,推销他的思想,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听闻东周守藏室的小公务员老子,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 我想去求教,你愿意一同前往吗?”南宫敬叔欣然答应。

老子见孔子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问孔子:“你已经得‘道’了吧?”

孔子说:“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没有‘得道’啊。”

老子说:“如果‘道’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拿来献人,那人们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

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都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那人们都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了。

然而‘道’不是有形的东西。一个人心里没有正确的从自身体悟对‘道’的认识,那‘道’就绝不会来到他心中的。”

孔子说:“我研究了《诗》、《书》、《礼》、《乐》、《易》、《春秋》,讲说先人治国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进谏了七十多个国君,但都不采用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

老子说:“你那‘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历史,你再说哪些又有什么用呢?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陈陈相因的旧东西。‘迹’就是人的鞋子留下的印迹,脚印和脚印,还能有什么不同吗?要有自己的东西吗?天道之无形,只能用智慧去把握。”

初次会话之后,老子又引孔子访大夫苌弘,教授孔子乐律、乐理;并且引领孔子观祭神典礼,考察宣教的地方,察庙会礼仪,使孔子感叹不已,获益不浅,对其影响也是深远。

孔子逗留了几天后向老子辞行。

老子送他到馆舍之外,说:“常有人说,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我不富不贵,也没有多大学问,无财送给你,就赠你几句话吧,也算不上什么箴言真理。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希望你牢记在心。”意思就是说,不要诽谤别人,也不要过分夸奖别人,不要自傲。

孔子走到黄河边的时候,见到河水滔滔,浊浪翻滚,气势如万马奔腾,声音如虎啸雷鸣。

孔子站在岸边很长时间,不觉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河水不分昼夜地流,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不知道人生将会走到哪里啊。)

听到孔子说这些话,老子说:“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什么值得悲哀怆然的呢?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单单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子又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

过了一会,老子指着浩浩荡荡黄河,对孔子说:“你可以学习水的德行!”

孔子说:“水有什么德行啊?”

老子说:“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之王。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不见其形的东西,可以进入到没有缝隙的东西中去,由此我们知道了“不言”的教导,“无为”的好处。”

孔子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说:“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

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

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乃至仁至善。

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子说:“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的向鲁国驶去。

孔子从老子哪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

子贡很奇怪地问是怎么了,孔子说:“我如果遇见有人的思路像飞鸟一样放达时,我可以用我似弓箭般准确锐利的论点射住他制服他。

如果对方的思想似麋鹿一样奔驰无羁,我可以用猎犬来追逐它,一定能使他被我的论点所制服。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鱼一样遨游在理论的深渊中,我可以用钓钩来捕捉他。

然而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龙一样,乘云驾雾,遨游于太虚幻境,无影无形捉摸不定,我就没法追逐和捕捉他了。

我见到老子,觉得他的思想境界就象遨游在太虚中的龙,使我干张嘴说不出话,舌头伸出来也缩不回去,弄得我心神不定,不知道他到底是人还是神啊。老子,真吾师也!”

可见,有老子的时代,老子永远是天下第一,孔子永远摆脱不了千年“孔老二”。

七、看破生死 情止于智

老子入周学习深造后,几次请假探亲,都劝自己的母亲与他一同迁住东周,但母亲在相邑老家已经住习惯了,不愿远迁。

转眼之间,三十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老子接到了家中的急信,得知老母病危。于是奏请天子,回乡探母。

但是,路途遥远,当老子回到家乡的时候,母亲已经过世。

老子面对茫茫大地上一堆黄土,思念九泉之下的母亲,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

悲痛欲绝,寝食俱废,席地而坐数日……

忽然,老子发现自己变的愚蠢了,于是顺理追索,沉思冥想,才恍然大悟,如释重负。

愁苦消解了,才感觉到身饥体乏。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

家丁、侍女都感到很纳闷,刚才还悲痛欲绝,现在却给没事人似的。

老子说:“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伦谐和而相温相暖;有智,故明理通达而理事不乱。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则人昏庸而事颠倒;以智统情,则人聪慧而事合度。母亲生我,恩重如山。今母辞我而去,我情难断。情难断,是人之常情。难断而不以智统,则乱矣,悲而不欲生。今天我端坐而沉思,忽然智来,以智统情,故情可节制而事得以调理。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感觉饥饿便吃饭,身体困乏便睡觉了。”

当然,这则故事更现实的意义在于:当我们,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愤怒发狂的时候,一定要记起情止于智的自然规律,否则违背规律,招来不必要的祸事。

八、

老、孔二次论道 巅峰对决

孔子老子一别十八载,到了五十一岁,仍然未得大道。又携弟子追到宋国沛地拜访老子。

老子见故人来访,把孔子他们让到正方畅谈。

老子说:“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此次光临,有何指教?”

孔子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仍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

老子说:“想要观看大道,就必须将心从物体的构造游移到它的最初状态。比如桌子,是木头做的,木头取材于树木,树木归根于种子,种子归于颗粒,颗粒归于更小的微粒,更小的微粒归于能量,能量归于意念,意念又归于无,无生有,无就是道。一切东西都是由道产生。天地之内,宇宙之外,天地人物,日月山河,形状和习性都不同,不同是看见它的表面,相同的是它的根本,所以,虽然万物都不同,但本质都是一样,都是由道产生出来的,都是一样的”

孔子问:“观其同,有何乐哉?”

老子道:“观其同,则齐万物也。世间万物和我是一样的,本为一体,故可视生死为昼夜,祸与福同,吉与凶等,无贵无贱,无荣无辱,心如古井,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何处而不乐哉?”

孔子听后,再看自己的身体,已成无用之物,看荣辱名利如同粪土一般。想想自己来到这个世间,有什么形体可言?有什么荣誉可查?再想想自己死去后,身体还能存在吗?又有何贵贱之分呢?

于是,求仁义、传礼仪的虚荣之心顿消,如释重负,无忧无虑,悠闲自在。

老子接着说:“道深沉似海,高大似山,遍布环宇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

孔子听后,如腾云中,如潜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体,天我合为一体,己皆万物,万物皆己,心旷而神怡,不禁赞叹道:“阔矣!广矣!无边无际!吾在世五十一载,只知仁义礼仪,岂知环宇如此空旷广大矣!好生畅快,再讲!再讲!”

老子见孔丘已入大道之门,侃侃而谈道:“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

孔子听后,若云飘动,随风而行;若水流转,就势而迁。喜道:“悠哉!闲哉!乘舟而漂于海,乘车而行于陆矣。进则同进,止则同止,何须以己之力而代舟车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妙哉!妙哉!再讲!再讲!”

老子又道:“由宇宙本始观之,万物皆气化而成、气化而灭也。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人生于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矣。人远离原本,如游子远走他乡;人死乃回归原本,如游子回归故乡,故生不以为喜,死不以为悲。得道之人,生为安乐,死为安息;是非是,非亦不非;贱不贱,贵亦不贵;荣亦不荣,辱亦不辱。立于大道,观物根本,生死、是非、贵贱、荣辱,皆人为的价值观,是瞬时变动的。究其根本,同一而无别也。知此大道,则顺其变动而不萦于心,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鸣电击而泰然处之。”

孔子听了,感觉自己变化为鸟鹊,飞上枝头;变化为鱼儿,游于江湖,变化为蜜蜂,采蜜花丛;幻化成人,求道于老子。

不禁心旷神达:“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造我为鹊则顺鹊性而化,造我为鱼则顺鱼性而化,造我为蜂则顺蜂性而化,造我为人则顺人性而化。鹊、鱼、蜂、人不同,然顺自然本性变化却相同;顺本性而变化,即顺道而行也;立身于不同之中,游神于大同之境,则合于大道也。我天天求道,却不知道,道就在我身!”言罢,起身辞别。

怎么看完后还是模棱两可,这就对了,“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亦,心中有道,看吧自然得“道”。

九、

老子养生 道生不灭

一日,南荣为求养生之道,步行七天七夜来拜见老子。

老子告诉他:

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

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

得道之人,内外两忘。内者,心也;外者,物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由除至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大道矣!

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则心中自静;心中清静,则大道可修矣!”

南荣听罢,苦心求道之意顿消。如释重负,身心已变得清凉爽快、舒展旷达、平静淡泊。

于是拜谢老子:“先生一席话,胜我十年修。如今荣不请教大道,但愿受养生之经。”

老子道:“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阴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

南荣问道:“这是完美之境界吗?”

老子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

南荣问道:“这样就达到最高的境界了吗?”

老子道:“未也。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为耻而止,尊自然之道,谓之道德!看罢顿觉老子确不愧为天下第一,此生若不懂老子,纵享荣华富贵亦枉然!

今天,也许穿越2000年的老子会道:“道”中的味道几人能道?

版权声明:本文系微信公众号读史旗下作家 林鹞作品,不得匿名及隐匿来源转载,否则视作侵权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